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17835689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定义:有质量而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参考系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坐标系定义: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 题所用的坐标系。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 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 用线段表示。路程和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 段表示位移。矢量和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直线运动的位 置和位移公式: Ax=X-x2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坐标与坐标的 变化量公式:At=t2-t速度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 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Ax/At单位:米每秒(m/s)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 大小,速度的方向也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和瞬 时速度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 度。瞬时速度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在这个时间 间隔内的平均速度。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 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图象表示速 度速度一时间图像(v-t图象):描述速度v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 比值。公式:a=Av/At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加速度方向与 速度方向的关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 速度的方向相冋;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大方系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从v-t图象看加 速度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饿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 车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处理数据作出速度一时间图象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速度与时 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 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 关系式速度公式:v=V0+at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与时 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位移公式:x=V0t+at2/2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与速 度的关系公式:V2-V02=2aX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 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加速 度(重力加速 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用g表示。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g=9.8m/s2或g=10m/s2公式:v=gt h=gt2/2 v2=2ghh二gT2第六节伽利略对自由 落体运动的研 究绵延两千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说实验验证伽利略的科学方法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 作用力和力的图示力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单位:牛顿,简称牛(N)。力的图示定义: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力。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 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 叫做力的作用线。重力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公式:G=mg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重心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 作用集中的一点。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常称均匀物 体,中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 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中心的位 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 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四种基本相互 作用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第二节弹力弹性形变和弹 力形变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 积发生改变。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恢复原 状的形变。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 的力的作用。弹性限度:物体受到外力作用, 在内部所产生的抵抗外力的相 互作用力不超过某一极限值时, 若外力作用停止,其形变可全部 消失而恢复原状,这个极限值称 为“弹性限度”。产生弹力的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 的物体。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形变物 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几种弹力压力和支持力拉力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 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公式:F=kx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N/m)。第三节摩擦力摩擦力:连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 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 力。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静摩擦力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 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个限度,最大值在数值上等于 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只要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间没有产生相对于运 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前者所受的力的增大 而增大,并与这个力保持大小。滑动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 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的方 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公式:F=mFn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 体的材料有关。第四节力的合成合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 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几个力的合力。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对物体运动产生的效果相 当于另外的几个力同时作用于该物体时产生的效果,则这几个 力就是原先那个作用力的分力。力的合成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 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 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定理:F2=Fi2+F22+2FiF2COS0共点力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 如果这几个力有共同的作用点 或者这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 点,这几个外力称为共点力。非共点力既不作用在同一点上,延长线也不 交于一点的一组力。第五节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矢量相加的法 则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 矢量的方法。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 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 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 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物理学的 基石一一惯性 定律牛顿第一定 律(惯性定 律)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迫使它变这种状态。惯性定义: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与质量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质量单位:千克(kg)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 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 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 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 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 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 质量的关系。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 果得出结论a*F, a*1/m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 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相同。公式:F=kma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力的单位牛顿年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力的单位:千克米每二次方秒。第四节力学单位制基本量:被选定的、可以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 的物理量。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国际单位制(SI): I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国 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牛顿第三定律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第六节用牛顿运动定 律解决问题(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 律解决问题(二)共点力的平衡 条件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状态。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超重和失重超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 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的现象。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失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 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 的现象。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物体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 度是0。第二,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运动种类位移一时间图象(S t图象)速度一时间图象(V t图象匀速直线运 动S1V亍t匀变速直线 运动JtvX.1、从st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2、从Vt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加速度0表示加速,a0表示减速)、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V )、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种类联系区别(特点)匀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2、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动。V二恒量a=0匀变速直线 运动a二恒量S = Vt + 1 at 2 = 1(V + V )t o 220/V 2 - V 2二02aa与V同向为加速a与V反向为减速0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若a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若a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