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塔安装施工工艺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7809317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2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燥塔安装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干燥塔安装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干燥塔安装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 燥 塔 安 装 施 工 方 案 2015 年 10 月 10 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 3 - 二、施工准备 - 3 - 三、干燥塔安装工艺 - 4 - 四、过滤器等设备安装 - 9 - 五、管线系统安装 - 12 - 六、确保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 15 - 七、施工总平面布置 - 37 - 八、劳动力配备需求及主要施工机械表 - 38 - 一、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尼鲁干燥塔安装手册 尼鲁袋滤器安装手册 GEA 尼鲁标准(焊接、表面处理、制作误差) 尼鲁索具及吊装程序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压力式喷雾干燥器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工业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焊接钢制常压容器 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标准、施工方案等资料齐全,图纸会审完毕,并已进行设计 交底。 2.到货的设备组装件、材料满足施工要求。 3.到货的设备组装件、材料等已开箱、检验合格。 4.施工人员已进行过培训,焊接工艺评定 PQR 经审定批准。 5.现场道路及施工用水、电等就绪,并能保证连续施工。 施工准备 1.技术人员、检查人员及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规范、标准、设计要求, 审图时应对设备装配图、局部大样图、风管平面布置图、空视图及管线表进行仔细核对, 确保施工时没有任何零部件遗漏。 2.技术人员应向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对设备及设备组成件及阀门等进行检查、确认并收集整理有关的技术证件。 4.施工所需机具、工具、消耗材料配备齐全。 5.施工现场所购的全部设备及材料必须进行验收,验收要求如下: 5.1 设备及设备组成件的检验:设备及设备组成件的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 其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5.2 设备及设备组成件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 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三、干燥塔安装工艺 1、安装流程图 干燥塔安装工序流程见下图 测量设备开孔实际尺寸 安装支撑座圈 搭下锥体外部脚手架 安装干燥塔下筒体点焊 安装下锥体并点焊 安装干燥塔上筒体点焊 安装干燥塔底锥 筒体锥体加密点焊敲锤 安装干燥塔门、视镜 安装塔顶及空气分布器 干燥塔筒体锥体焊接 塔内抛光,外部维护 拆除内外脚手架 竣工验收 2、干燥塔安装方法 1.施工准备 1)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让其充分了解干燥塔组装顺序、焊接要求、表面处理要求, 明确设备结构特点及内件安装的特殊要求。 2)核对基础与设备的方位、标高、几何尺寸。 3)准备好组装用楔铁、M12 拉杆螺栓、千斤顶及其它一些安装辅助用料。 4)基础验收 基础验收前,必须有基础施工单位提交的基础竣工技术资料。验收时, 由监理、安 装、土建三方参加,验收标准如下: a)基础上应明显的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相应的建筑(构筑)物上应标有 坐标轴线。 b)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 c)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预埋件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d)基础各部位尺寸及位置的偏差数值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搭下锥体内部脚手架 基础各部尺寸及位置的偏差数值表 项目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值(mm)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0 10 3 预埋角钢:顶端标高 0 +20 2.座圈安装 1)用拉杆螺栓将拼接板连接起来,复核直径、圆度、标高。 2)将座圈支撑圈与基础角钢焊接,将座圈全熔透性焊接成一整体。 3)将座圈上表面磨平。 3.下锥体的安装 1)吊装下锥体片到座圈上,用楔铁将下锥体法兰与支撑环贴合在一起,在支撑环与 下锥体法兰间定位焊,确保锥体安装时位置不移动。待锥体组装完毕后,此处焊点需要 打磨掉。 2)复核下锥体上下圆周直径、圆度,符合设计要求。利用保温骨架角钢从外侧加楔 铁推压使焊缝平整,错边为 0mm,在内壁先隔 100mm 点焊一遍,而后每隔 20mm 密电焊一 遍,这时,可以除掉拉杆螺栓。 4.筒体下部安装 1)筒体下部分片,将筒体下部第一片吊装到下锥体法兰上,并且筒体下部的折边紧 压在锥体的内表面上,校正垂直后,将两法兰定位焊在一起。 2)同样将筒体下部连在一起,校正垂直度、圆度、直径后,定位焊筒体下部法兰和 下锥体法兰。 3)将所有焊缝间隙调整到 1mm,利用保温骨架角钢从外侧加楔铁推压使焊缝平整, 错边为 0mm,在内壁先隔 100mm 点焊一遍,而后每隔 20mm 密电焊一遍,这时,可以除掉 拉杆螺栓。 5.筒体上部安装 1)筒体上部分片,吊装筒体中部第一片到筒体下部上,调整其垂直度。筒体连接处 点焊固定。 2)同样将筒体中部连在一起,校正垂直度、圆度、直径后,定位焊筒体板连接处 3)复核筒体中部整圈垂直度、圆度、直径。 4)将所有筒体中部各片间纵焊缝间隙调整到 1mm,利用保温骨架角钢从外侧加楔铁 推压使焊缝平整,错边为 0mm,在内壁隔 200mm 点焊一遍,对焊点锤击以消除应力。除 掉已经点焊焊缝位置的拉杆螺栓。此时留一条焊缝不点焊。 5)从一点开始,调整中下部筒体连接处横焊缝间隙为 1mm,利用保温骨架角钢从外 侧加楔铁推压使焊缝平整,错边为 0mm,在内壁隔 200mm 点焊一遍,对焊点锤击以消除 应力。点焊完后,才可将最后一道纵缝点焊完。 6.焊接 1)搭设内外脚手架。 2)从一点开始,调整中下部筒体连接处横焊缝间隙为 1mm,利用架角钢从外侧加楔 铁推压使焊缝平整,错边为 0mm,在内壁隔 200mm 点焊一遍,对焊点锤击以消除应力。 3)在干燥塔内侧,所有焊缝点焊点衬以木块,用 4 磅手锤敲打,敲打同时外侧用 8 磅手锤抵紧。通过锤击一遍来消除内应力并锤实焊缝。 4)按照图纸说明进行满焊。垂直焊缝自下向上,两名焊工在内外两侧同时焊接,内 侧为主焊,添加焊丝,外侧加温、对熔池充氩保护。要求内外同步、焊速均匀,配合默 契。 5)焊缝外观要求:内部外部融合均匀流畅、平直光滑、焊缝宽度、高度保持一致, 焊肉余高 11.5mm,不得有气孔、夹杂、未融合、咬边、飞溅等缺陷发生。 7.焊接和检验 焊接 1.干燥塔对接焊缝选用的焊接作业指导书见下表 2.焊缝检验 焊缝外观要求:内部外部融合均匀流畅、平直光滑、焊缝宽度、高度保持一致,焊 肉余高 11.5mm,不得有气孔、夹杂、未融合、咬边、飞溅等缺陷发生。GEA 不要求对焊 缝进行无损检测,但有权切割抽检及内窥镜检查。 3. 焊接管理 1)焊材选用 评定编号 钢号 焊接方法 适用范围 焊道 焊材牌号 焊材规格 电流(A) 电压(V) 焊接速度(cm/min) 正面 ER316L 1.6 7090 812 714 WPS-006 1.43011.4401 GTAW 3 反面 - - 2545 812 714 除干燥塔上锥与空气分布器总成及筒体上段之间焊接采用 Avesta 253 MA 焊丝,其 余对接均采用 ER316L 焊丝。不锈钢和碳钢用过度焊丝 ER309。 2)焊接材料应应使用 GEA 随机到货的焊丝,焊材。焊材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发放, 并做好发放和回收记录。 3)焊工管理 进场的焊工必须有合格的资质证明,并进行现场考试。外观检验、拍片检验合格方 可上岗作业。 4)焊接环境要求 在下列任何一种焊接环境,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不得进行焊接: 雨天和雾天; 风速超过 8m/s; 大气相对湿度超过 90%; 焊接时环境温度低于-5。 8.安装技术要求 直线度 1)筒体和锥体的直线度 Wd1/1000mm 2)每一节筒体和锥体的直线度 Wd1/1000mm 局部变形 用弦长500mm 的内样板沿圆周方向检查棱角 W5mm 表面处理要求 干燥塔、主袋滤器、小袋滤器接触物料表面处理达到 Niro 标准 7.3.1 等级为 T2, Ra0.8m,Rz10m(Ra,Rz 定义见 GB3505-2009)不接触物料表面用酸洗膏 洗净表面污垢、焊接飞溅、热影响区。后用清水冲洗酸残留。 9.施工技术要求 1.设备开箱检查 1)设备到货后由物供部门组织进行设备开箱检验,应在业主、监理等相关部门的人 员及施工单位质检、技术、施工人员参加下进行。按照装箱清单核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 验收。 2)核对机器的名称、型号、规格、包装箱号及箱数并检查包装情况。 3)检查随机技术资料、各种零部件的证明书、试验记录及专用工具等是否齐全。 4)对主机、附属设备及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对零部件的品种、规格、数量等。 5)验收后暂时不安装的零部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妥善保管,严防变形、损 坏、锈蚀、老化、错乱或丢失现象。 6)凡与机器配套的电气、仪表等设备及配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妥善保 存。 检查后应提交有签证的检验记录。 2.基础验收及处理 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基础交接时应提供测量记录,基础表面的标高基准线及基础的 纵横中心线应明显的画出。 2.1 基础验收 对基础进行外形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基础的尺寸及位置应与到货设备底座外型尺寸一致,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 定: 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中心线) 1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0-10 3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10 4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 每米 全长 5 10 5 竖向偏差 每米 全高 5 10 2.2 基础处理 敲出预埋件并将高出预埋件的混凝土铲掉,砸出麻面。 四、过滤器等设备安装 1.设备安装施工流程图 图纸会审 施工机具准 备 基础验收 设备验收 设备就位、 找正 调整 清理、吹扫检查封闭交工验收 2.设备安装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 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前充分了解本安装工程的施工内容,明确设备结构特点及内件 安装的特殊要求。 核对设计总图上注明内容是否齐全;同时核对设备的规格、重量、型号、工艺位号, 并核对基础与设备的方位、标高、几何尺寸。自审合格后,应与相关专业(工艺、仪表 等)配合审查管口数量、规格、方位、标高是否与其他专业施工图纸相符。 准备好安装用垫铁及其它一些安装辅助用料。 设备验收 到货的流化床、过滤器、加热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竣工 图等技术文件。 设备到货后由供应部门组织,由供应、质检、技术相关人员参加,按装箱单及图样 进行核查、验收、交接,具体项目及要求如下: 1)设备本体外形尺寸,开孔接管的规格、数量及管口方位,是否与设计文件相符。 2)设备内件及附件的规格、尺寸及数量是否齐全,验收后应分类由专人管理。易损 件及零星部件应拆除,进行专门保管。 3)表面损坏、变形及锈蚀状况是否超标。 基础验收 基础验收前,必须有基础施工单位提交的基础竣工技术资料。验收时, 由监理、安 装、土建三方参加,验收标准如下: 1)基础上应明显的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相应的建筑(构筑)物上应标有 坐标轴线。 2)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 求; 3)基础各部位尺寸及位置的偏差数值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基础各部尺寸及位置的偏差数值表 项目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值(mm)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1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0 -10 3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 每米 全长 5 10 4 基础竖向偏差: 每米 全长 5 10 核实管口方位,找出有代表性的管口作为安装就位时的方位标记 设备就位 设备就位时,各工种应密切配合,慢吊轻放。 吊装时设备的接管或附属结构不得因绳索的压力或拉力而受到损伤。就位后应注意 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设备找正、找平 设备找正与找平的测点宜在下列部位选择: 卧式设备:主法兰口、设备筒体上水平线,并以设备支座底面为补充测点。 设备找正、找平的要求: 1) 找正找平应在同一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或两个以上方向进行。 2)设备找正找平时,应根据要求用薄钢板调整安装精度,不应用局部加压等方法进 行调整。 设备安装的主要偏差见下表。 设备安装的主要偏差表 允 许 偏 差(mm) 检查项目 立 式 卧 式 中心线位置 10 5 标 高 5 5 水平度 轴向 L/1000 径向 2D/1000铅垂度 H/1000 但不超过 30 - 方 位 沿底座环圆周测量 - 五、管线系统安装 1.材料的验收 所有材料均应由信誉良好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标准产品,并适用于设计使用要求,在 业主要求时,应出示原产厂家的证明; 所有材料必须无缺陷及瑕疵,应为新近生产和崭新未使用过的产品,且符合相关的 规范要求; 1)管件检验 管件到货后,应对其规格、型号、材质及法兰密封面的形式,平整嵌合度等逐一检 验。 2)焊接材料的检验 检查焊接材料的标准、牌号和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查其合格证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对密封包装的焊条应开盒查验,看其是否受潮、 锈蚀、药皮剥落等缺陷。 3)材料的保管及发放 材料的保管及发放必须有专人负责; 经检验合格的管子、阀门、管件、紧固件应分类摆放在仓库,并做好相应的标识牌; 现场材料发放由专业工程师填写领料单,交材料管理员发放,做到用多少,领用多 少; 材料管理员要认真做好材料的入库、发放、退库等各项台帐的记录。 2.施工前技术准备 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各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对需要焊接的材质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审查,符合项目需要的合格的工艺评定方可用 于焊接施工; 3.管道的制作 1管子的切割 1)下料前必须按图纸核对钢管材质、规格及材料标记; 碳钢钢管可用砂轮切割机或氧乙炔焰切割,切割后必须用砂轮将管口周围的金属 毛刺或氧化物熔渣等清除干净,使之露出金属本色; 不锈钢管只能用砂轮割机切割; 管子切割后,应及时对切割后剩余的管段进行标记移植工作; 2)坡口 管道的坡口加工采用砂轮切割的方法,坡口加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坡口表面不得 有裂纹、分层等缺陷,坡口尺寸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要求; 管子组对前,应清理坡口及内外表面距坡口的边缘 20mm 范围内不得有油、漆、垢、 毛刺及其它对焊接有害的物质,钢材坡口及坡口两侧的清理采用钢丝刷及砂轮片、锉刀 或机械方法进行,油污可采用丙酮或酒精擦洗。 2.管道制作要求 对壁厚相同的管子、管件对接时,其内壁要做到平齐,内壁错边量允许偏差应小于 壁厚的 20%; 管道制作允许误差如下表: 管道安装允许误差 序号 内容 允许偏差 1 长度 1.5mm 2 管子中心至法兰面 垂直度 1.0mm 3 水平管道的平直度 2L,最大 50mm 4 立管铅垂度 5L,最大 30mm 5 管道与泵相连法兰平行度 0.4mm 6 管道与泵相连法兰同心度 0.8mm 4.管道的焊接 所有上岗焊工均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压力管道焊接证书; 本项目焊接材料的选用如下 焊接材料使用一览表 序号 焊丝牌号 用途 使用部位 1 ER316L 1.4430 EN1.4401+EN1.4401 物料管 1.焊接方式:现场预制组装时管道焊口均采用全氩弧焊接; 2.管道焊缝的位置要求 1)管道对接焊口中心距弯管起点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 100mm; 2)管道对接焊口中心线与管道支、吊架边缘距离以及距管道穿墙墙面和穿楼板板面 的距离均不小于 100mm; 3)不得在焊缝隙及其边缘上开孔,管道开孔时,焊缝距孔边缘距离应不小于 100mm; 4)任何测量仪表管道之直行管线上的焊接,除测量仪表所需的法兰或管配件外,其 不论上游或下游的有效直行管线尽量避免有焊缝,其有效直行管线距离在仪表的上游为 管道直径的 5 倍,在仪表的下游为管道直径的 10 倍; 3.管道焊缝质量要求 1)管道焊接完后应去除渣皮、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焊缝外观质量不得低于 GB50236-1998 中 11.3.2 中的级; 2)焊缝的无损检验:管道对接焊缝应进行 100% X 光射线照相检验,质量标准不得 低于 GB3323 的级。 5.管道安装 1.管道安装前应具备的条件 1)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找正完毕,并已固定好; 2)管子、管件、阀门等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沙子、铁屑、油污,且保护良好; 2.管道连接的一般要求 1)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不得用加偏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 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2)法兰连接应与管道同心,并应保证螺栓自由穿入,法兰螺栓孔应跨中安装,法兰 间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 1.5%,且不得大于 2mm,不得用强紧螺栓的 方法来消除歪斜; 3)当安装不能连续进行时,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防止杂物进入。 6.阀门安装 1.阀门安装时必须注意介质的流向,严禁装反; 2.阀门安装时,阀杆的位置应按图纸要求安装,若图纸未标明阀杆的位置,在考虑 手轮或手柄的位置是否便于操作的前提下,一般最好采用垂直位置。阀门的手柄严禁朝 下; 3.阀门的操作机构和传动装置应动作灵活,指示准确; 7.支、吊架安装 所有支、吊架的安装应位置正确,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良好。 8.管道系统试压 管道系统试压应具备的条件 1) 管道及其部件、支吊架等安装完毕,焊缝外观及 X 光射线检验合格; 2)施工单位编制的管线试压系统图已经业主现场代表批准实施; 3)试压用压力表已经校验,精度为 1.5 级,表的满刻度应为被测量最大压力的 1.52 倍; 4)试压前将不能参与试压的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加盲板进行隔离,并且在隔离的 位置作出标记; 5)试压前除机器本身阀门关闭外,所有手动阀均应开启,止回阀阀芯组体应取出编 号保存,以保证管路畅通。 6)试压用水氯离子含量不超过 25ppm。 7)管道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5 倍。 管道系统试压: 管道灌水,排净管内空气。先将管内压力缓慢升至强度试验压力,稳压 10 分钟,检 查管道焊缝、法兰连接面有无渗漏,压力表有无下降,如无泄漏则为合格;然后将管内 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 30 分钟做严密性试验,检查法兰连接面,如无渗漏、压力表指 针无变化,则认为严密性试验合格。同时与业主代表工程师在现场填写并签署试压记录; 签字完毕后,即可对系统进行卸压,将管内试压用水接软管排至车间附近排水地沟中。 六、确保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一)安全承诺及违约责任: 1、安全承诺:人身伤亡事故为零,设备事故为零,时间损失为零,不污染环境。不 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及其它重大事故,不发生重伤事故,严格控制各种习惯性违章。 2、违约责任:按合同约定的条款,承担违约责任。 (二)安全目标: 实现“七个杜绝”,即:杜绝工业生产死亡事故;杜绝交通死亡责任事故;杜绝放 射源危害事故;杜绝火灾及爆炸事故;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杜绝职业病危害 和中毒事故;杜绝经济损失事故。 (三)HSE 管理体系 1、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部建立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管理体系,项目经理为 HSE 管理第一责任人, 各副经理分管业务范围内的 HSE 工作。项目部成立健康安全环境(HSE)领导小组、风险 评价小组和应急反应领导小组,设立健康安全环境(HSE)部,设专职 HSE 监督。施工班 组设兼职 HSE 监督员。项目部各部门负责相关要素的 HSE 管理,现场 HSE 监督负责监督 工作,形成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与监督两个网络,确保整个项目施工活动中严格按 照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项目部健康安全环境(HSE)组织机构图如下: 2、HSE 资金投入 2.1 为确保 HSE 顺利开展,项目部全年 HSE 费用投入不低于产值的 2%。主要用以: HSE 防护措施(现场文明施工、架设防护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等);安全防护用品费用; 安全隐患治理费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上缴费用;其它 HSE 投入(安全宣 传、教育、培训费用,安全设备、仪器等购买维修费用,安全奖励等)。 2.2 项目部对安全监测仪器(氧含量检测仪、硫化氢检测仪等)、安全防护用品 (个体劳保用品、架设材料、安全网等)等资料进行控制,做到配备及时优化、利用高 效合理; 2.3 项目部应确保上述 HSE 投入,建立 HSE 投入台帐,并由财务部门将此费用单列, 进入财务科目。 3、员工能力评估和培训 QA/QC 管理部 HSE 管理部 施工 技术部 物资部 控制部 财务部文控 行管部 项目经理 HSE 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总工 生产经理 经营经理 HSE 监督 施工班组(兼职 HSE 检查员) 项目部的管理层、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人员、关键岗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确定, 在进场前人事和劳资部门应组织对上述人员进行资质、能力、持证等情况进行能力评价, 具体执行员工能力评价和培训管理程序(Q/ZYLJ/OHS/E/HSEMS-CX05-2006)。 3.1 员工能力评估 (1)项目部各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应建立项目人员资格及能力记录, 并备存复印件。 (2)建立 HSE 档案的人员应包括:项目经理、安全人员、起重工、架子工、电气焊 工、电工、车辆(含厂内机动车)驾驶员、起重机操作人员,以及其它需要控制的人员。 3.2 员工培训 (1)根据工程特点和员工的能力情况,项目部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 步骤地对各层次、各职能部门员工进行 HSE 法律法规、工作岗位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 事故应急能力的培训。 (2)进入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应接受入场 HSE 培训。任何人员未经培训,不得 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3)周一活动、班前讲话 (3.1)所有作业人员应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周一安全活动,项目 HSE 部应制定周一活 动计划,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班组周一安全活动。 (3.2)班前讲话由班组长组织,结合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危险分析。 (3.3)周一活动及班前讲话应认真记录并保持。 (4)安全技术交底及特殊 HSE 培训 (4.1)各项施工方案包含 HSE 要求,将其要求向所有相关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保 存记录。 (4.2)项目部组织专项特殊的及 HSE 有特别要求的施工生产或相关的重要活动 HSE 培训,并保持所有参加人员签名的记录。 3.3 具体执行员工能力评价和培训管理程序 (Q/ZYLJ/OHS/E/HSEMS-CX05-2006)。 4、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 4.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参见执行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Q/ZYLJ/OHS/E/HSEMS -CX04-2006)。 4.2 环境因素识别 把本项目的活动过程分解为更小的过程或工序,运用环境因素调查表,从噪声、污 水废液、废气、固体废弃物、资源能源浪费、泄漏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识别,建立环境因 素清单。按照业主提供的标书内容,本项目初步识别的环境因素如下:噪声排放(施工机 械噪声)、粉尘排放(喷砂除锈、扬尘、电焊烟尘)、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洗车水、试 压水)、废液排放(机器运转、设备维修的废油)、危险化学品(氧气瓶、乙炔瓶、油 料)爆炸及泄露、固体废物排放(生活垃圾、被油料污染的土和抹布、焊条头等)、火 灾、射线辐射(无损探伤)、能源(水、电、油料)消耗等。 4.3 环境因素评价 在环境因素识别的基础上,运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从法律、法规要求、污染物的 排放、资源和能源浪费、安全隐患及危害员工健康、相关方、生态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 分类、分级;从环境因素产生的环境影响的严重性、可能性及投入技术管理措施的可行 性等角度评价出一般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并建立环境因素台帐。 4.4 环境因素控制 对于依靠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控制的、改进技术方案和工艺成熟的重要 环境因素,应列为第一批控制因素。通过制定相应的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把管理措 施和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个相关的操作岗位,确保重要环境因素有效控制,实现减少或消 除重大环境影响。 对环境因素控制充分考虑清洁生产要求,按照 “减污增效、节能降耗”的原则提出 措施。 5、健康安全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 5.1 健康安全危害识别 在项目施工前,项目部将组织有关人员对作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进 行识别。采用安全施工分析讨论会的形式针对施工各道工序、作业场所、人员的健康安 全环境方面进行危害识别,参加识别人员应为:项目部 HSE 总监、专职 HSE 监督员、技 术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各班班长、富有经验的班组成员,必要时,也 可报请公司指派有相应技术、经验的人员参加。按照业主提供的标书内容,本项目初步 识别的危害如下: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物体打击、坍塌(脚手架)、灼 烫、辐射、车辆伤害、机械伤害(包括砂轮机、动力工具)、中毒等。以防高处坠落、 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物体打击、坍塌(脚手架)为工作重点。 5.2 风险评价 成 立 风 险 评 价 小 组 , 由 项 目 部 风 险 评 价 小 组 对 已 识 别 的 危 害 和 影 响 , 根 据 经 验 和 各 种 相 关 资 料 进 行 差 距 分 析 , 利 用 风 险 矩 阵 图 方 法 , 分 析 危 害 发 生 的 频 率 和 影 响 程 度 , 按 顶 端 事 件 顺 序 进 行 排 列 , 找 出 主 要 危 害 。 风 险 评 估 矩 阵 ( RAM) 将 被 用 来 进 行 危 险 评 估 以 确 定 风 险 的 级 别 。 使 用 RAM( 风 险 评 估 矩 阵 ) , 每 一 个 确 定 危 险 的 最 糟 后 果 都 将 被 评 估 和 定 级 。 其 结 果 按 提 供 的 高 风 险 、 中 风 险 或 低 风 险 或 者 后 果 的 严 重 程 度 被 定 性 。 5.3 风险控制 本项目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应制定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并把这些措施作为 HSE 关 键任务分配下去落实到人。关键任务清单至少应包括:危害、危害地点或环节、潜在后 果、削减和控制措施、执行人、监督人等。具体执行公司健康安全风险管理程序 (Q/ZYLJ/OHS/E/HSEMS -CX03-2006)。 6、应急计划 6.1 应急组织 为了使在危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高效有秩序地进行应急处理工作,最大 限度地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把事故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避免 公司声誉由此遭受影响,必须制定应急计划,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并经常与业主、医院、 消防、公安保持联系,同时熟悉业主的应急反应程序,并严格执行。 6.2 应急预案 项目部通过风险评价,对每一项主要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制订相应类型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详细、具体、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分工明确,并有培训和学习计划要求。 根据以往同类装置施工经验,拟编制下列应急预案: 6.2.1 施工触电应急预案 6.2.2 安装和试运时发生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6.2.3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应急预案 6.2.4 中毒、窒息应急预案 6.2.5 伤亡应急预案 6.2.6 沙尘暴应急预案 6.3 应急演习计划 项目部应制定应急演习计划实施一览表,按规定要求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仿真演习, 已经进行的演练和评价结果应随时记录。具体执行公司 Q/ZYLJ/OHS/E/HSEMS-CX22- 2006应急管理程序。 7、法律法规、文件、资料及记录管理 7.1 法规及其它要求管理 7.1.1 项目部随时收集当地政府发布的有关安全、健康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规 定及指令性要求,确定适用条款及适用范围,并将其传达给相关执行部门或人员。 7.1.2 对收集到的适用的法规及要求,应保存相关文本,确保能在需要时可查阅, 并保持有效的文件清单。 7.2 文件资料及记录管理 7.2.1 按项目文件管理办法对项目内部及外部(公司、业主/监理、地方政府等) 收到的 HSE 文件进行管理。 7.2.2 建立严格的文件管理制度,有严格的收发、适用性审批、文件处理等记录, 各类文件有适当的标识。 7.2.3 各类受控性文件的修改、换版、作废应按要求进行回收和销毁,以防误用。 8、检查、监督、测量和监测 8.1 检查与考核 8.1.1 项目部按公司、业主要求编制 HSE 检查表,组织定期、不定期、特殊 HSE 检 查,并保留检查计划和检查记录,定期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评判工程项目 HSE 管理状 态。 8.1.2 项目经理每月带队组织一次 HSE 检查,定期组织项目 HSE 部进行考核,并按 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8.2 监测 8.2.1 项目 HSE 部联系当地有资格的部门定期对项目的环境排放进行监测。监测内 容主要包括污水水质、场界噪声等,并保存测量结果。 8.2.2 项目部定期统计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并采取节能降耗的措施和设施。 8.2.3 项目安全监督应对作业环境中影响作业人员健康的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进 行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辐射剂量、密闭空间中的氧含量和有害气体浓度、粉尘、 噪声等。 8.2.4 项目部对环境监测和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监测结果进行合规性评价,对不符合 标准要求的制定相应的措施,立即整改。 9、事故、不符合及其纠正预防 9.1 事故管理 9.1.1 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项目部必 须及时上报公司及地方主管部门,并保护事故现场,以备调查处理。轻伤类事故由项目 部组织调查,重伤及以上事故由公司组织调查。 9.1.2 项 目 部 必 须 按 “四 不 放 过 ”原 则 及 事 故 调 查 组 意 见 制 定 事 故 预 防 措 施 并 组 织 实 施 。 9.2 其它不符合管理 对于内、外部审核及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项目部各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 围内分析 HSE 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情况,分析原因,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通 过培训、细化制度、增加设施等手段消除不符合。 (三)安全保证措施 1、项目 HSE 一般规定 以下内容是对所有项目人员在施工工地上的一些基本行为规定,所有项目管理层和 员工都必须熟悉工地安全标准,并严格遵守这些要求: 1.1 项目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取得现场出入证后方可进施工现场,进入施工 现场必须佩戴有效进入卡/身份卡,进出大门时主动向门卫出示出入卡,并接受检查 1.2 所有员工发现安全隐患时必须向其主管或安全工程师报告。 1.3 遵守业主的规定,除了指定的区域以外,现场禁止吸烟。在批准吸烟的区域必 须张贴“指定吸烟区域”标志。 1.4 项目部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其它同等类型的安全帽,所有员工都必须配 戴安全帽。员工现场工卡的号码和公司的名称必须标注在安全帽的边缘。安全帽上可以 增加项目 HSE 经理批准的另外的识别性带子。员工不得对安全帽进行任何改装。 1.5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按要求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 帽,防静电工作服,防护眼镜,安全工作鞋,耳塞,手套,口罩,高空安全带,防爆手 电等其他个人防护装备;通常情况下,不允许佩戴隐形眼镜,除非经公司特别许可;在 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得配戴戒指、项链、耳环和手镯等首饰。 1.6 施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手工制作的工具。在需要使用特殊工具的情况下,如 果不存在此种类型的、由工厂制作的工具,那么,在进行这种工具的生产之前,必须提 供该种工具的设计图及规格说明,另外还必须经过业主的批准。 1.7 车辆行驶按业主的规定执行,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既定的车速范围,在现场 的车速不许超过 15 公里/小时。 1.8 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卫生盥洗设施和饮用水。施工人员工 遵守卫生要求以及正确使用卫生设施。 1.9 禁止在休息室或餐厅以外的非指定区域睡觉或饮食。 1.10 禁止在施工工地携带、使用或销售酒和毒品,工作之余允许在营地内少量饮酒, 但不应骚扰他人的正常休息或影响本人第二天工作。 1.11 加强现场内务管理。施工人员负责自己区域每天的清洁工作,以提高工地安全 和施工效率。保持施工区域干净整洁的良好习惯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包括 材料损坏、时间损失及潜在的伤亡事故等。施工区域内无垃圾、多余废料或无用工具乱 丢乱放的现象。 1.12 工程施工期间,项目部所有工员必须遵守项目业主 HSE 管理规定。 2、现场与营地临时设施管理: 2.1 现场设施管理 2.1.1 工程现场周边设置连续、密闭的围墙,高度不得低于 1.8m。 2.1.2 场地出入大门庄重美观,并在施工现场出入主大门设立“五牌一图”,即工 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健康、安全、环境控制牌、质量 控制牌、施工平面布置图(标明道路、预制区、装置、安全设施及紧急疏散路线等)。 2.1.3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办公用房、仓库、卫生间及消防器材等要求稳固、 安全、整洁,并满足消防要求。 2.1.4 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堆放严格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 堆放整齐,不能占用道路及公用设施。确实临时占用的,由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有关部 审批方可实行。 2.1.5 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场地及道路使用压路机压实使其硬地化。其厚度和强度 满足施工和行车需要。道路要通畅,并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2.2 营地设施管理 2.2.1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食堂、仓库、卫生间、沐浴及消 防器材等要求稳固、安全、整洁,并满足消防要求。 2.2.2 集体宿舍应具备良好的防潮、通风、采光等性能。人均床面积不小于 2 平方 米,并进行适当分隔。按设计架设用电线路,严禁任意拉线接电,严禁使用电炉和明火 烧煮食物。 2.3 施工现场与营地临时用电 2.3.1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值班电工。低压电工不得从事高压作业,学习电工不 得独立操作。严禁非电工作业。 2.3.2 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或电工应根据规范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临时 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工程部备案。 2.3.3 临时用电工程施工程序应遵循:施工组交底安装调试验收交付使 用检查整改维修保养竣工拆除,并首先填写临时用电许可证提交业主批准。 2.3.4 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 拉线与电杆夹角宜为 45,拉线底盘埋设 深度不小于 1.2m。撑杆与主杆的夹角宜为 30,撑杆埋深不小于 1m,杆上引下线应穿 保护管,保护管应作防水弯头。 2.3.5 电缆不得沿地面或基坑明敷,埋地敷设时:过路及穿过建筑物时,必须穿保 护管。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过路保护管两端与电缆间应作绝缘固定, 在转弯处和直线段每隔 20 米处应设电缆走向标示桩。 2.3.6 电缆不宜沿钢管,脚手架等金属构筑物敷设,必要时需用绝缘子作隔离固定 或穿管敷设。严禁用金属裸线梆扎加固电缆。 2.3.7 生活区、办公室等室内配线必须用绝缘子固定,过墙要穿保护管。 2.3.8 地下工程所用电源线必须使用橡套电缆,且沿墙壁等架空敷设,其架设高度 不应低于 2m,固定时也应用绝缘子。 2.3.9 不得在高压输电线路上下方,从事任何吊装作业。在架空线附近吊装作业时, 应设专人监护至工作完毕,其安全距离为:吊装作业绳和吊装物侧向与 10kv 高压线的水 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2m。 2.3.10 配电系统宜设三级配电,即总配电箱(室)分配电箱开关箱。 2.3.11 配电箱使用材料: (1)配电箱(盘)不得使用木制材料 (2)配电箱、盘(配电柜除外),电器安装板应使用绝缘板。 (3)箱内配线(配电柜除外),必须使用绝缘导线。 2.3.12 室外配电箱应设防雨、防砸棚和围栏,围栏高 1.7m,格栅间隔 0.15m。围栏 设门向外开,并配锁,在围栏明显位置应挂警告标志。0.7m0.5m 配电箱管理制度牌, 白底、宋体红字和 0.4m0.2m 白底、仿宋体红字负责人牌。 2.3.13 室外固定式配电箱(移动箱除外),应在自然地面以上设 0.5m 的水泥抹面 砖基础,基础内应留有存放余量电缆装拆电缆的方便孔槽。 2.3.14 开关箱应关闭箱门,摆放在地面以上 0.15m 的水泥抹面砖基础上。 2.3.15 现场配电系统应设三级以上漏电保护,形成分级保护即在总箱内设漏电保护 器,作第一级漏电保护,在分箱及开关箱内分别设漏电保护器,作第二至第三级保护。 2.3.16 凡装有专用变压器的施工现场,配电系统一律按 TNS 保护接零系统供电, 即实行三相五线制。 2.3.17 电焊机、焊把线,地线应同时拉到施焊点,焊钳绝缘应完好无损, 焊机接地 良好。电焊机外使用时,应有防雨水措施。 2.3.18 夜间施工用的照明装置宜采用固定灯具。 2.3.19 电闸箱处、机械旁、生活区要配备合理的灭火器材。 2.3.20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接地或接零保护,在总箱、开关箱内必须安装漏 电保护器实行两级漏电保护。 2.3.21 施工用电线、缆应尽可能埋地或架空,埋地电缆上面应覆盖硬质保护材质, 地面上应有明显标记。 3、卫生与生活设施 3.1 设立急救站、配备合格的医生和必要的医疗设施。 3.2 设置数量足够的餐厅或饮食设施。 3.3 进入严禁吸烟场所遵守业主的规定。 3.4 职工住地应设置数量足够的,带冲洗设施的厕所和休息间。 3.5 生活住地设置数量足够的洗漱和淋浴设施,冬季要提供热水淋浴。 3.6 生活住地和施工现场设立开水站,保证有利于职工的健康。 3.7 职工食堂要保持清洁卫生,工作人员聘用前要体检合格并定期进行体检,发现 有传染病的人员要立即调离食堂工作。 3.8 职工要有良好的住宿条件,冬季要有取暖、防寒设施,职工宿舍要保持清洁、 卫生、干燥。 4、交通安全及车辆管理 4.1 机动车辆的使用 4.1.1 车辆必须在边门或者挡板上贴有通行证。 4.1.2 在进入项目工地前,所有的车辆必须经过安全检查。 4.1.3 进入工地的车辆必须持有有效的保险证明和年检证。 4.2 限速与交通规则 4.2.1 在项目区域内严格实行车辆限速。工地限速为每小时 15 公里或者按交通警示 牌规定的限速。 4.2.2 在项目上驾驶车辆的所有驾驶员必须持有合法驾驶执照。 4.2.3 遵守所有的交通警示,包括限速、禁行以及转向指示。 4.2.4 应配有安全带 所有车辆乘客均应系好安全带。 4.2.5 所有进入现场的机动车辆及/或卡车都必须保持有良好的车况。 4.2.6 只允许在指定停车场地和空间停车;为便于装卸货物,可能会要求停在其他 地方。 4.2.7 任何时候停车场车辆不得堵塞紧急设备行进路线。 4.2.8 如果工地内发生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在他们的主管和 HSE 经理被通知到、并 且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以前,不得移动事故车辆。 4.2.9 如果违反这些交通规则,将取消车辆驾驶资格或进入工地的资格。持续违犯 规则将被解雇。 4.3 护栏、专用道路与封路 有些道路或者进入通道可能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会在路口设置限制性标牌。使用这些 道路必须通过业主项目经理或者其指定人办理专门手续。 4.3.1 未经事先批准,不得把任何道路堵死或者使之无法通行或者造成通行危险。 是否批准关闭某个道路,要取决与是否能找到供紧急车辆通行的辅助道路。设置护栏、 架设飞桥、设置交通指示灯等必须事先决定,在封闭道路前准备好必要的设备。 4.3.2 一旦设置了,所有的护栏和禁行标志必须严格遵守,应将此标志视为危险区 域或危险状态无声的保护神。除非出现极其特殊的情况或紧急状态以外,只有最初设置 该护栏的人才有权对护栏进行拆除。 4.4 机动车辆 / 施工设备操作指南 4.4.1 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有效的驾驶证件或适用的操作证书。驾驶时所有乘 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包括了铲车、汽车、卡车和其它移动式设备。车辆和设备用来载 人时要符合它的用途。人员不允许乘坐在卡车后面的敞棚里。 4.4.2 所有的“公路交通规则”都适用本项目现场机动车辆的交通;如果司机违章, 则取消驾驶员进入工地的通行权。 4.4.3 在使用平板车拖运焊接机器、切割机器等运输时,一定要将锁扣扣死,安全 链必须搭接完好。如果运输货物超出车辆前/后 1 米,必须在货物前、末端插上一面红旗。 5、焊接和气割安全 5.1 气瓶的存放和运输 5.1.1 氧气瓶、乙炔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 10m,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的距离不 得小于 5 米。 5.1.2 气瓶露天存放必须遮荫。所有存放气瓶处应竖立醒目的警告牌“危险,禁止 烟火”。 5.1.3 氧气瓶、乙炔气瓶严禁倒置,乙炔气瓶应立放。 5.1.4 空瓶与满瓶要分开,禁止混合堆放。 5.1.5 搬运氧气瓶、乙炔气瓶,应轻抬轻放,无保护帽、防震圈气瓶不得搬运或装 车。乙炔瓶上的易熔塞应朝向无人处。 5.1.6 漏气的气瓶应立即移至远离火源处放空并退回供货商。 5.1.7 气瓶运输时无论空瓶还是满瓶运输中必须关紧阀门,气瓶应相互固定,防止 其翻倒或相互碰撞。禁止氧气瓶、乙炔瓶混装。 5.1.8 用吊车或起重机起吊气瓶时,应将气瓶置于吊篮、吊网或起重箱内,严禁直 接用吊索提升。 5.2 气焊和气割安全操作 5.2.1 任何时候压缩气瓶必须保持直立状态,防止倾倒和撞击。 5.2.2 禁止使用没有调节阀的气瓶。安装调节阀前要迅速开、闭一次阀,以吹除阀 门上可能有的粉尘或赃物,操作者要站在旁边。安装好调节阀后任何时候应缓慢开启阀 门,以防止气流顶坏调节阀门或仪表。放气时不可直接对着火源。 5.2.3 气瓶的开启必须使用专用的扳手,禁止使用普通扳手,也不可用锤子或其他 工具敲击。 5.2.4 输气胶管应按要求使用,接头应牢固,两种介质胶管应至少 10-30cm 用胶带 连接一处。使用时不得用力猛拉胶管。胶管应悬挂或置于通道的一侧盘好,过路时应妥 善保护。磨损、损坏或泄漏的胶管应立即更换或修复。 5.2.5 气焊和气割前应清除作业区的易燃、可燃材料或用不燃材料覆盖。 5.2.6 焊炬和割炬应定期拆卸清理,保证通畅无阻,以消除任何爆炸性的混合物。 5.3 电焊安全操作 5.3.1 焊接作业容易引起的主要危害是:灼伤、电光眼、电击、焊工尘肺病和火灾。 5.3.2 穿戴合适的劳保服,防止电焊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造成皮肤 灼伤。 5.3.3 焊工及辅助工必须配戴眼睛防护器具,防止因直接观察电弧焊而引起眼睛结 膜炎-电光眼。电光眼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能导致白内障。 5.3.4 每台焊机必须有接地保护和独立的开关。 5.3.5 所有焊接设备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故障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不得带病 作业。 5.3.6 所有电缆应经常检查绝缘情况,防止漏电。焊把线和接地线应有足够的截面 积,以保证强度和承受电流能力。距焊把 3 米以内不得有电缆接头或经修复过的绝缘破 损。焊把线应挂在高处或通道的一侧,横过道路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得乱拉乱扯。 5.3.7 焊工身体的任何部位禁止与焊把等未绝缘的部件以及任何裸露的导体相接触。 使用全绝缘焊把,禁止把焊把夹在腋下。在潮湿环境焊接时必须为焊工设置干燥平台或 绝缘板供站立。禁止用冷水冷却焊把。 5.4 防止火灾 5.4.1 运行生产区动火作业前必须取得工作许可证。 5.4.2 动火作业前必须先清除作业区的任何易燃、可燃物质。 5.4.3 作业场所至少布置一台型号正确、有效的灭火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备用。 6、吊装安全和起重操作 6.1 吊车司机和操作手必须持有有效的执照,其等级必须与其驾驶或操作的车辆、 设备相一致。无证人员不得作业。 6.2 所有起重设备、绳索、滑轮、卸扣、绳卡等索具必须具有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和使用说明书。作业前应按有关标准认真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6.3 用吊车进行吊装作业,应根据被吊物件的重量、规格、吊装位置及工作环境, 选用型号合适的吊车。 6.4 吊车吊装前,应对吊车进行全面检查,吊车应处于完好状态。 6.5 吊车行走、作业的路面及场地应坚实平整,其承载能力能满足吊车行走及作业 的要求。 6.6 轮胎式吊车,作业前支腿应全部伸出,并在支撑板下垫好木板、枕木,支腿有 定位销的必须插上。 6.7 吊车不得超载,斜挂或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 6.8 吊钩上的防脱钩装置应齐全完好,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吊索具滑出吊钩。吊钩 不得补焊。 6.9 吊装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全体人员必须熟知吊装方案、指挥信号、安全技术要 求及设备性能,司机与起重工进行指挥信号交换、双方确认后达到良好沟通。 6.10 吊装作业应有专人指挥,明确分工。参加吊装人员应坚守岗位,并根据指挥命 令工作。吊装过程中任何岗位出现问题,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者的命令,任 何人不得擅自操作或离开岗位。 6.11 构件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试吊前参加吊装人员应按岗位分工,严格检查吊耳、 起重机械和索具的装设情况,确认符合方案要求后才可试吊。重物吊离 200500mm 后停 止提升,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衡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 误后,方可继续提升。 6.12 吊装前吊件上应系牢固的溜绳,防止吊装过程中,吊装摆动,旋转或碰挂其他 物件。 6.13 吊件不得长时间在空中停留,如必须停留,应采取可靠措施。 6.14 吊车作业时,其配重旋转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吊件不得从操作室、驾驶室上 方通过,一般应采取背向吊装。 7、高处作业 7.1 高处作业指坠落高度距基准面 2m 以上(含 2m)的位置,从事有可能发生高处坠 落事故的作业。 7.2 高处作业应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和厂区高处作业 安全规程HG230141999 中的要求实施。 7.3 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7.4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 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7.5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7.6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其他不 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7.7 高处作业时,安全带的使用应按“高挂低用”原则,即安全带应系挂在作业人 员上方固定牢靠的物体上,下部应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和净距(即安全带的救生绳的长度 要小于下落距离)。当净距不足时可短系使用。 7.8 高处作业必须使用救生绳和安全带,必要时还要设置安全网。 7.9 高处作业时,安全帽必须系好带子,防止意外脱落。 7.10 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标的场所及其下风侧,严禁高处作业。 7.11 高处作业应使用合格的脚手架、吊架、梯子、安全网、安全带等。作业前应认 真检查所有的安全设施是否坚固、牢靠。 7.12 高处作业人员应使用工具袋。小型金属材料应事先放入工具袋内,较大的工具 应用绳子拴在固定构件上。所有工具、材料不得上下投掷。 7.13 遇有 6 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