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三角形三边关系》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7800163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三角形三边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下《三角形三边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下《三角形三边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边的关系。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第4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之前,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节课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三角形知识的一个延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拼摆三角形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2、教学目标:通过我对教材的研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定位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的难点:一是理解“任意”的含义;二是能够利用发现的规律,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因此,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导入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剪一剪、围一围、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中提高能力,获得知识。三、教学具准备:小棒若干、多媒体课件、记录表格。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观察感知、实践操作、抽象概括、思维创新为暗线,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情境创设,激趣导入;(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四)及时反思,小结收获。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摆三角形做铺垫,这个环节我以谈话导入: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用小棒来摆图形吗?我带领学生用小棒来摆一个三角形。指导学生摆的方法。并向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继续研究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既突出这节课的重点也要借助这个环节的设计突破教学难点。因此我将这个环节分为三个小层次进行教学。(1)动手操作,引发思考;(2)再次操作, 发现规律;(3)推广验证总结规律。(1) 动手操作,引发思考首先,我安排了一个摆三角形竞赛。我为每个学生提供两根小棒(有的是两根一样长,有的是两根不一样长)。学生需要剪断其中的一根小棒,然后再去摆三角形,摆出三角形的同学就为获胜者。学生任意剪小棒,势必会出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围成三角形,也可能围不成三角形。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的出现,都是学生操作后自然生成的。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会发现: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跟它的边有关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自然引出课题三角形三边关系。(2)再次操作, 发现规律 我抛出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为什么有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还有为不成的情况呢?到底有什么奥秘藏在里面。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激烈的讨论,还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可以是成功拼出的或是没有拼成的,并将发现在全班交流。孩子们可能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如两根一样长的小棒只要“拱”起一点就会产生空缺,换句话说各边接不上了,也就不是三角形了,所以发现两根一样长的小棒怎么剪也拼不出三角形。而对于另一种剪短小棒失败的原因同样是拱起一点就为不成三角形了。我会随着学生的交流播放课件演示摆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更便于学生的理解。这一层次的设计,使得学生在第一次摆三角形时疑惑得到了解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深化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为总结这个规律做好铺垫,总结规律也就水到渠成了。(3)推广验证,总结规律我请学生围绕:在什么情况下3根小棒就能围成三角形呢?这个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随着学生汇报,我配合板书记录: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的思维活跃的学生会觉得这样总结还不够完善,可能会提出必须是三条边中的任意两条边的和都要大于第三边。此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任意”的含义,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板书中重点标注这个词“任意”。这里,把板书作为一个“支点”,根据探索的进程逐步完善,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为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次发展提供一个平台。 为了验证规律的普遍性,我安排了以下活动。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算一算是不是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然后组织全班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举例验证,认同了这个规律的普遍使用性。 这个大环节的设计,从开始的学生动手操作、引发思考,到再次操作、深化探索,最后到推广验证、总结规律,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学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一步步逼近正确的结论,习得了知识的同时,获得了学习能力的发展。第三个环节:分层练习,巩固提升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两道梯度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1、这里还有几组小棒,在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小棒下面画“”。(手势表示)(1) (2) (3) 通过判断,引导学生发现快速判断的方法,即将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肯定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不仅掌握了规律,而且在灵活运用规律,体验优化方法的必要性。2、有一根长5厘米的小棒和一根长8厘米的小棒,再配上一根几厘米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题比起第一题的判断题来说,思维开放了,要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考虑,在得出的一个个具体数值的基础上转化为一个数值范围,学生的思维也由量变上升到质变。(四)在小结中收获我设计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以及你认为自己在今天的课堂上的表现怎样?”的问题,总结本节课学习收获,不但让学生谈知识、能力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感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