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调查目标-1调查时间-1调查对象-1调查方式-1企业会计监督现状-1企业会计监督力量薄弱分析-2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3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4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4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5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6对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企业会计监督现状调查时间:2010年8月1日至15日调查对象:中小型企业调查方式:网络咨询,实地考察正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会计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会计被人们看作是各种主体单位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监督职能必将更好地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界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虽然有会计法的约束,但是实践中仍存在企业会计监督不力的状况,企业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屡查不止,会计报表严重失真,许多经济犯罪多与会计监督力量薄弱有关,就此情况,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1.企业会计监督现状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过了三十一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比如说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大部分单位将两者进行等同,以致于淡化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只是决策凭“长官意志”,执行“顺其自然”,事后“审计算帐”。再者,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因此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如此循环下去,我国会计监督的职能将会无止尽的淡化下去。因此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2.企业会计监督力量薄弱分析基于对一些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会计监督薄弱存在着以下原因:一、当前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1、会计监督不力的表现:首先,会计凭证失真,会计信息模糊。这种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为了掩盖不合法的经济内容,变造原始凭证,从而形成表面上合法的经济内容,凭假发票报销。面对这种现象,会计人员的是中监督显得无能为力。其次,它又表现为内部管理松弛,会计监督不力。一些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极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有规章制度,但不落实、不考核,形同虚设,单位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无力状态,致使大量违纪现象发生。此外,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法违纪,致使会计监督丧失效力。2、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1)会计定位造成的局限。由于会计肩负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使命,因此会计信息往往是各种利益关注的焦点,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2)会计人员素质差,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目前财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特别是政治素质低,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差,加之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所以在工作中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能力差,识别违纪活动的能力也差.不但起不到会计监督作用,甚至以权谋私,同流合污(3)会计理论研究的偏离性.在强调会计具有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职能的同时,会计的基本职能之监督职能则严重弱他.另外,伴随着对会计人员身份论的讨论,有的认为,会计人员应该对企业法人负责,不存在双重身份,段有监督职能.这些理论探讨的偏离实际对实施会计监督有一定的影响.3. 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我国现已加入WTO,会计工作与国际接轨力度将会加强,因此要防范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种种弊端,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力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监督。(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经济法、证券法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问题还在于我国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因此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不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单位加强内部监督的程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是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3)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也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目前很多注册会计师就没有确实履行其监督职能,前不久的“银广厦”案例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警示就在于注册会计师对现有准则的执行存在重大疏忽与不力。因此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4)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在我国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5)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他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所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这样的素质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然后,会计人员要有教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继续提高,提供机会给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社会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