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665198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D.伯牙破琴绝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_4请写出两个形容伯牙琴技高超的四字词语:_、_。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请写出关于“知音”的诗句和名言。诗句:_名言:_2.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按原文内容将“”处补充完整。2本文选自_,成语“_”就出自这个故事,用来比喻_。3下列不适合形容伯牙与钟子期之间关系的词语是(_)A知音 B志趣相投 C知恩图报 D心有灵犀4你能写出一句与友谊有关的名句吗?_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理解句意,说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意思。_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_3学习了两小儿辩日,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吃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売入。或曰:“啖菱须去売。”其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方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1解释加点字。(1)席上啖菱(_)(2)欲以清热也(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北方亦有此物否?_(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_3北人在吃菱中犯了哪些错误?_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节选自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期:约定。是日:这天。雨:下雨。焉:何,哪里。之:到,往。虽:即使。岂:难道。乃:于是,就。身自罢之: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1用现代汉语写出“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的意思。_2用原文中的六个字概括左右阻止文侯出猎的理由。_3从这则小故事中,你看出了魏文侯具有怎样的美德?_6.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1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请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黄雀 B螳螂 C蝉 D树(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_)(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_)(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_)(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_)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先摘录句子,再判断翻译是否正确。摘录:_翻译:它们三个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身后有隐伏的祸患。(_)3本文给人的启示是( )A.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B.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没有好下场。C.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D.居安能忘危,见利能忘害。7.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引酒且饮之(_)为蛇足者终亡其酒(_)2翻译下面的句子。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_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_8. 小古文阅读。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为:给。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伏:低头。故:从前。耳:耳朵听。鸣:指牛“哞哞”的叫声,作名词。掉:摇摆。奋:竖起。蹀躞(di xi):小步走。1解释:为牛:_ 食如故:_掉尾:_ 奋耳:_2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_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9. 文言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选自战国策楚策一)(注释)求:寻求,寻找。长:同“掌”,掌管。逆:违抗。走:跑,逃跑。1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汝”的意思是_;本则寓言中与“汝”意思相同的一个字是_。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3读了这个故事,你是如何评价狐狸的?写在下面横线上。_4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成语“_”的由来。10.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国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选自战国策(注释)求:寻找,寻求。长(zhng):通“掌”,掌管。逆:违反。命:命令,意志。不信:不老实,说假话。走:跑,逃走。然:正确,对的。递:于是,就。畏:害怕。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两项是(_)和(_)A是逆天帝之命也(表示判断的动词)B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逃跑)C子以我为不信(认为)D兽见之皆走(都)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子无敢食我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B.虎求百兽而食之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C.子以我为不信 何不以锯中截而人D.虎求百兽而食之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_(2)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那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_11. 文言文阅读理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_B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止: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_3这个故事启示我们_,成语_就是出自这个故事。12. 文言文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离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为加点字注音。(1)所宝以百数(_) (2)一日曝书画(_)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尾搐人两股间_(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本文的作者是苏轼,下面诗句中,也是苏轼作品的一项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4下面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向我们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B.文中的牛指唐代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C.朗读文言文要注意节奏,“书戴嵩/画牛”停顿恰当。D.“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偏爱。13. 文言文阅读。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癝食以数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齐宣王使人吹竽(_)好一一听之(_)2翻译下列的句子。癝食以数百人等。_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什么?_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而置之其坐_忘操之_遂不得履_宁信度_2翻译下面的句子。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3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