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易考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665183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易考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许仲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尝暑中过河阳_;渴甚_众争取啖之_;或问之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衡独危坐树下自若。_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_3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_2. 古文欣赏。伤仲永北宋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_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_3.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题目。夸父与日逐走,_;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_。未至,_。弃其杖,化为邓林。1按原文内容填空。2解释下列字、词。逐走:_欲:_道:_弃:_邓林:_3翻译文中画“_”的句子,并说一说你对这一结尾的理解。翻译:_理解:_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五柳先生传(节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注释)何许:什么地方。姓字:古人有姓、名和表字。因:因此,因而。闲静:安静,没有什么欲望。甚解:刻意求深的意思。嗜酒:非常爱好喝酒。亲旧:亲戚朋友。如此:指喜欢喝酒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或:有时。置酒:准备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好读书,不求甚解。 好:_(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或:_2请你说出五柳先生的名号的来历。_3五柳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请你简述他的几个特点。_5. 古文阅读。伯牙鼓琴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钟子期死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6. 课外阅读。_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注释:郑相:郑国的宰相。或:有人。子:您,对人的尊称。对:回答。禄:做官的俸禄。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昔者:_(2)何故不受:_(3)吾以嗜鱼:_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请给这篇小古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4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_7.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按原文内容将“”处补充完整。2本文选自_,成语“_”就出自这个故事,用来比喻_。3下列不适合形容伯牙与钟子期之间关系的词语是(_)A知音 B志趣相投 C知恩图报 D心有灵犀4你能写出一句与友谊有关的名句吗?_8. 文言文阅读。鲁人好钓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日:“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选自太平御览(注释)错:镶嵌。纶:钓鱼线。是:正确。芳饰:漂亮的装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鲁人有好钓者 好:_(2)以桂为饵 为:_(3)故曰 故: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_(2)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_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9.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词语。通国:_ 鸿鹄:_弗若:_ 非然:_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文中“_”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4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_5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10.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练习。严母教读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ji)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文学家。 纺绩:纺织布匹 句读:“读”读作“du”加夏(ji)楚:进行责罚。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膝置书(放着) 口授句读(句中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B.旋复持儿而泣曰(拿着) 我何以见汝父(凭借)C.俄而母摇铨曰(过了一会儿) 张目视母面(睁开)D.泪方纵横落(正在) 蜚声文坛(形容名气很大)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译:_3短文中,母亲的“严”,有哪些表现,请用原句回答。答:_4通读短文,谈谈“铨亦泣”的原因?答:_5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严母教子的故事,请写出一例(不少于20字)。答:_11.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写出文中画“_”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_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填四字词语)4如果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偿:报偿D.时人畏服如是 时人:同乡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译为现代汉语。)_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_13. 读短文完成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翻译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_先子度其足:_而置之其坐:_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3文中的 “之” 字解释。而置之其坐(_)至之市(_)而忘操之(_)反归取之(_)何不试之以足(_)14.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将至,思( )而射之。虽与之( ),弗若之矣。为是其( )弗若与?曰:非然也。1在括号里正确地填上课文的内容。2解释加点的字。弈:_惟:_弗:_为:_3学弈选自_,讲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不同,所以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的道理。我还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