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原料药技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601215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82 大小:14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原料药技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合肥原料药技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合肥原料药技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合肥原料药技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报告说明自2009年4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各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等政策规划,为全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了具体方向指引。在以上政策、规划的指引下,我国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了基本医疗的受益面,提升了医疗可及性,全面提高了我国居民的医疗和健康水平。据医保局发布的2020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截至2020年底,我国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1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10.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21.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7.27%;建设期利息6.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5%;流动资金382.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1.98%。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400.44万元,净利润660.8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61.13%,财务净现值1709.3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04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总论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7二、 项目建设地点7三、 建设背景7四、 项目建设进度7五、 建设投资估算8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10第二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11一、 发展机遇11二、 行业的主要特征14三、 面临的挑战16四、 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16五、 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8六、 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22七、 医药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3八、 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24九、 市场定位的步骤25十、 扩大总需求27十一、 市场细分的原则30十二、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32第三章 人力资源方案35一、 岗位评价的特点35二、 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36三、 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原则37四、 培训效果评估的实施39五、 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46六、 技能与能力薪酬体系设计48七、 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50八、 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53九、 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53第四章 企业文化管理55一、 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55二、 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56三、 企业文化的整合58四、 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63五、 造就企业楷模69六、 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72七、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73第五章 SWOT分析79一、 优势分析(S)79二、 劣势分析(W)81三、 机会分析(O)81四、 威胁分析(T)83第六章 经营战略方案88一、 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重点工作88二、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95三、 企业人才及其所需类型97四、 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103五、 融合战略的概念与特点104六、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06七、 企业融资战略的类型107第七章 公司治理分析114一、 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子114二、 信息披露机制119三、 债权人治理机制125四、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129五、 决策机制140六、 控制的层级制度144第八章 财务管理分析147一、 财务管理原则147二、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151三、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153四、 资本结构154五、 存货成本160六、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161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4一、 建设投资估算164建设投资估算表165二、 建设期利息16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66三、 流动资金167流动资金估算表167四、 项目总投资16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8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6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9第十章 经济效益评价17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7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7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7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7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7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75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7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78三、 偿债能力分析17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80第十一章 总结分析182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合肥原料药技术服务项目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建设背景原料药需经过添加辅料等环节进一步加工成制剂,方可供临床使用。化学原料药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制造出的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是指原料药合成工艺步骤中产生的中间化学产品,医药中间体还需要经过后续的合成步骤才能制成原料药。生产医药中间体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但通常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会参照生产药品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GMP的要求进行生产,以满足下游原料药生产商客户的要求。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10.1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21.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7.27%;建设期利息6.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5%;流动资金382.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1.98%。(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521.2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350.2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1.26万元,预备费9.70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400.44万元,纳税总额392.80万元,净利润660.8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61.13%,财务净现值1709.3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04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910.151.1建设投资万元521.251.1.1工程费用万元350.291.1.2其他费用万元161.261.1.3预备费万元9.701.2建设期利息万元6.851.3流动资金万元382.052资金筹措万元910.152.1自筹资金万元630.542.2银行贷款万元279.613营业收入万元33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400.445利润总额万元881.086净利润万元660.817所得税万元220.278增值税万元154.059税金及附加万元18.4810纳税总额万元392.8011盈亏平衡点万元751.67产值12回收期年3.0413内部收益率61.13%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1709.35所得税后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一、 发展机遇1、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卫生费用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由2000年的9.91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4.3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3,721元增长至2021年的35,128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28%。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人均卫生总费用水平近年来也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从2011年的1,806.95元增长至2020年的5,112.34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25%,快于我国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自2009年4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各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等政策规划,为全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了具体方向指引。在以上政策、规划的指引下,我国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了基本医疗的受益面,提升了医疗可及性,全面提高了我国居民的医疗和健康水平。据医保局发布的2020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截至2020年底,我国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1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集中采购、关联审批、一致性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缩短了药品的流通环节,切实有效地降低了药品及医疗服务的价格,下游医药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国家对于医改的持续深化将继续带动医药制造行业的发展,扩大药品需求市场规模的同时,促进医药企业加强研发创新能力,使医药企业回归注重研发和质量的本源上来。3、全球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医药定制服务趋势深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全面实施,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相互独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将产品委托给不同的企业生产经营,从而促进了专业分工,为CDMO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创新药研发成本持续上升、药品上市后销售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制药公司纷纷寻找研发生产合作伙伴,采用CDMO模式将生产环节外包,使其更加聚焦研发管线建设,同时降低商业化生产的成本,并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这一趋势近年来不断深化。尽管当前大型药企在全球医药市场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目前面临中小型创新药企的挑战。根据PharmaProjects的统计,全球新兴中小型创新药企(在研管线有1-2个新药)的在研管线数占全球创新药企在研管线数的比例从2011年的14.8%左右增长至2020年的18.7%左右。小型药企具有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在生产方面,其不仅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甚至也不具备生产工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实验室级产品的合成能力,它们通常依赖于CMO/CDMO公司,这将为CMO/CDMO行业带来新的业务机遇。4、原研药专利集中到期为仿制药以及上游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根据EvaluatePharma的统计,2022年将迎来原研药专利到期的高峰,预计将有年销售额合计400亿美元的药物在当年专利到期。2020年至2024年,专利到期的药品年销售额合计预计高达1,590亿美元。仿制药的品种与数量也将迅速上升。由于仿制药的价格相对原研药更加实惠,可及性更高,所以其需求量也远高于对应原研药,因而原研药专利集中到期为原料药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为应对原研药专利集中到期,保证原研药从研发到专利保护期结束这段期间内利润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原研药企业积极寻求与专业的CMO/CDMO企业合作,优化药品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而仿制药企为加快仿制药上市进度,抢占市场份额,与专业CMO/CDMO企业合作也是必然选择,这都将为上游中间体和原料药的CMO/CDMO市场发展带来机遇。二、 行业的主要特征1、行业经营模式医药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医药生产企业需要取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登记注册,医药生产企业还需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后才能生产特定的药品。生产医药中间体则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但通常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会参照生产药品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GMP的要求进行生产,以满足下游原料药生产商客户的要求。近年来,全球制药产业链出现了明显的专业分工,为制药企业提供规模化、定制生产服务,承担工艺研发、改进等功能的CDMO企业模式亦迅速发展。2、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周期性医药制剂及上游原料药和中间体的需求取决于疾病的种类和发生频率。尽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疾病并不能被彻底消灭,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和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药行业始终不同程度地处于成长期,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从具体产品来看,由于阿莫西林属于基础常用类抗生素,临床使用极为普遍,使用量保持稳定,故阿莫西林产业链上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未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2)区域性在全球原料药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全球原料药和中间体行业供求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中国、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前两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北美和西欧是世界上两大原料药需求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进口国。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行业对基础配套、原材料供应、科研人才的要求较高,行业内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发达的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区。我国阿莫西林原料药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包括内蒙联邦、珠海联邦、国药威奇达、华北制药、常盛制药、绿园药业等。故阿莫西林原料药产能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河北、广东、山西、河南等地。阿莫西林制剂方面,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阿莫西林制剂生产国,但并非阿莫西林制剂的最大市场,美国长期是全球最大的阿莫西林制剂市场。(3)季节性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医药终端药品的原材料,全年可进行生产、销售,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三、 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逐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政策趋严。2008年8月,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正式实施,严格规定了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企业的水污染排放限值、检测和监控要求;2015年1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采用“按日计罚”的处罚方式,加强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强化了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的环境保护责任,提升了地方政府及排污企业对环境保护投资的重视程度与积极性。除法律法规要求外,下游客户的现场审查也对原料药企业的环境保护和“三废”处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在促进产业整合升级,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四、 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一)组织设计关系营销的管理,必须设置相应的机构。企业关系管理,对内要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外要向公众发布消息、征求意见、搜集信息、处理纠纷等。管理机构要代表企业有计划、有准备、分步骤地开展各种关系营销活动,把企业领导者从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各职能部门和机构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关系管理机构是企业营销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沟通和协调行动的专门机构。其作用是:收集信息资料,充当企业的耳目;综合评价各职能部门的决策活动,充当企业的决策参谋;协调内部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公众输送信息,沟通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二)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调配。一方面实行部门间人员轮换,以多种方式促进企业内部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从内部提升经理,可以加强企业观念并使其具有长远眼光。(2)信息资源共享。在采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分享信息资源。如利用网络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企业外部拥有多种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的关系;制定政策或提供帮助以削减信息超载,提高电子邮件和语音信箱系统的工作效率;建立“知识库”或“回复网络”,并入更庞大的信息系统;组成临时“虚拟小组”,以完成自己或客户的交流项目。(三)文化整合关系各方环境的差异会造成建立关系的困难,使工作关系难以沟通和维持。跨文化之间的人们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必须克服不同文化规范带来的交流障碍。文化的整合,是关系双方能否真正协调运作的关键。合作伙伴的文化敏感性非常敏锐和灵活,它能使合作双方共同有效地工作,并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差异。文化整合是企业市场营销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高级形式,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推行差别化战略的企业文化可能是鼓励创新、发挥个性及承担风险;而成本领先的企业文化,则可能是节俭、纪律及注重细节。如果关系双方的文化相适应,将能强有力地巩固企业与各子市场系统的关系并建立竞争优势。五、 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原料药需经过添加辅料等环节进一步加工成制剂,方可供临床使用。化学原料药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制造出的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是指原料药合成工艺步骤中产生的中间化学产品,医药中间体还需要经过后续的合成步骤才能制成原料药。生产医药中间体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但通常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会参照生产药品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GMP的要求进行生产,以满足下游原料药生产商客户的要求。1、全球原料药市场将持续扩张随着医药行业整体的扩张,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亦逐年上升,特别是近年来专利到期的原研药品种数量不断增多,仿制药的品种数量迅速上升,相应的原料药的需求也大大提高,预计全球原料药行业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和良好的发展趋势,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自2019年至2024年将以6.1%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我国化学原料药规模近两年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7年11月27日,原环境保护部发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原料药制造行业被纳入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国内部分企业由于环保因素退出市场,导致国内化学原料药产量在2018年大幅下降,2019年后,随着环保治理的逐步完成,我国化学原料药产量逐步上升。3、近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呈短期调整趋势,预计未来将随原料药产量增长而恢复增长医药中间体按应用领域可分为抗生素类药物中间体、解热镇痛药用中间体、心血管系统药用中间体、抗癌用医药中间体等类别。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医药中间体生产过程当中所需的化工原料和前置中间体基本能够实现自主配套。同时随着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已形成从科研开发到生产销售的完整医药中间体产业体系,并已成为医药行业全球分工中重要的中间体生产大国和全球主要的医药中间体出口大国。近年来,受环保、安全生产监管政策影响,医药中间体及下游原料药生产企业均面临一定环保治理压力,市场中部分企业由于无法满足绿色生产或企业规模无法满足“退城进园”等要求被逐步淘汰或被迫搬迁停产,因此近年来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整体规模呈短期调整态势。环保监管趋严对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但对具有环保技术和资本优势的企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环保不达标同时又缺乏资本进行环保投入的企业在趋严的环保监管下因不能满足监管要求只能逐步退出市场,而生产工艺绿色、环保的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环境友好的优势,不断扩大市场规模。预计未来随专利到期的原研药品种数量不断增多,仿制药的品种数量迅速上升,原料药市场规模逐年上升,进而相应的医药中间体的需求将大大提高。根据MordorIntelligence的预测,全球医药中间体市场2020年至2026年将以5.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4、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出口量持续增长出口方面,我国医药行业具有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基础化工产品品类齐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原料药行业迅猛发展。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原料药(含医药中间体)的出口数量达1,011.85万吨,同比增长8.83%,出口金额达到336.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0%。5、原料药CDMO业务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仍较为分散近年来,为了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上市周期、降低上市后药品生产成本,制药产业链出现了明显的专业分工,CRO、CMO、CDMO等专业服务厂商迅速发展,提升了药品生产产业链的经营效率。CDMO对于药品生产产业链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CDMO企业利用自身专业的研发团队以及在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质量研究、安全性研究上丰富的技术经验积累,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工艺研究并提供更为专业的生产服务,使客户得以专注于创新药的研发以提高新药研发效率;二是由于新药生产需要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人员投入,创新药研发公司通过同CDMO企业合作,减少了前期固定投入,而CDMO企业通过同时为大量的新药提供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获取到相应的规模效应,再加上其在供应链体系、生产组织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预计随着医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疾病谱的继续变化以及新药研发费用持续保持高位,未来CDMO业务还将长期蓬勃发展。我国CDMO企业以往收入来源以海外为主,MAH制度红利为国内CDMO企业全面打开了国内市场,预计国内订单将加快增长。2014年至2019年我国CDMO行业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49%,预计未来几年MAH制度红利还将进一步释放,2021年我国CDMO市场规模将达794亿元。目前全球CDMO市场相对分散,根据EvaluatePharma的数据,全球前五大CDMO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9.9%,其中CDMO第一大企业Lonza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4%。综上所述,CDMO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六、 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基础化工行业、精细化工行业是目前医药中间体行业的上游行业。我国基础化工行业和精细化工行业已进入成熟期,供应充足,且基本品种均能够自主配套。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持续变化、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各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医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对药品的总体需求持续增加,增加的需求传导带动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发展。七、 医药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医药行业规模庞大,且仍处于快速增长态势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持续变化、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各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医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加。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0年至2025年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5.6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包括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及个人卫生支出在内的卫生总费用由2011年的2.43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7.2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83%。卫生总费用占我国GDP的比重也不断提升,从2011年的4.99%增长至2020年的7.10%。2、我国医药行业规模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和提升空间根据OECD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人均医药费用为811美元,远低于美国的10,948美元,同时也低于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我国的医药市场规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医药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大,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卫生费用差距逐步缩小。八、 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关系营销把一切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都纳入研究范围,并用系统的方法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积极的一方被称为市场营销者,表现不积极的一方被称作目标公众。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企业的发展要借助利益相关者的力量,而后者也要通过企业来谋求自身的利益。(1)企业内部关系。内部营销起源于把员工当作企业的市场。智慧的企业高层领导,心中装有“两个上帝”,一个“上帝”是顾客,另一个“上帝”是员工。企业要进行有效的营销,首先要有具备营销观念的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组合策略,并能自觉地以顾客导向的方式进行工作。同时企业要尽力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关系营销奠定良好基础。(2)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不尽相同,往往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为有效地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发展目标,企业要善于与竞争对手和睦共处,并和有实力、有良好营销经验的竞争者进行联合。(3)企业与顾客的关系。顾客是“上帝”,是“财神”,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必须依赖顾客。企业需要通过搜集和积累大量市场信息,预测目标市场购买潜力,采取适当方式与消费者沟通,变潜在顾客为现实顾客。同时,要致力于建立数据库或其他方式,密切与消费者的关系。对老顾客,要更多地提供产品信息,定期举行联谊活动,加深情感信任,争取将其转化为长期顾客,举办这些活动花费的成本,肯定比寻求新顾客更为经济。(4)企业与供销商的关系。因分工而产生的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由协作而形成的共同利益关系。合作伙伴虽也存在矛盾,但相互依赖性更为明显。企业必须广泛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以便获得来自供销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持。(5)企业与影响者的关系。各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公共事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等,对企业营销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以公共关系为主要手段争取它们的理解与支持。例如,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而连接和聚集的若干社会群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企业关系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企业需要社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率的工作场所,社区也希望企业为社区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九、 市场定位的步骤市场定位通过识别潜在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定位和制定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三个步骤实现。(一)识别潜在竞争优势识别潜在竞争优势是市场定位的基础。通常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两方面: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化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能够以比竞争者低廉的价格销售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的价格水平销售更高一级质量水平的产品。产品差别化优势是指产品独具特色的功能和利益与顾客需求相适应的优势,即企业能向市场提供在质量、功能、品种、规格、外观等方面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为实现此目标,首先必须进行规范的市场研究,切实了解,目标市场需求特点以及这些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这是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实现产品差别化的关键。其次要研究主要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可从三个方面评估竞争者:一是竞争者的业务经营情况,如近三年的销售额、利润率、市场份额、投资收益率等;二是竞争者核心营销能力,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水平等;三是竞争者的财务能力,包括获利能力、资金周转能力、偿还债务能力等。(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定位核心竞争优势是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在产品开发、服务质量、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所具有的可获取明显差别利益的优势。应把企业的全部营销活动加以分类,并将主要环节与竞争者相应环节进行比较分析,以识别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三)制定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不会自动地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必须制定明确的市场战略来加以体现。比如通过广告传导核心优势战略定位,逐渐形成种鲜明的市场概念,这种市场概念能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与顾客的需求和追求的利益相吻合。十、 扩大总需求市场领导者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在市场总需求扩大时受益也最多。扩大总需求的途径有开发产品的新用户、寻找产品的新用途和增加顾客使用量等。(一)开发新用户1、转变未使用者转变未使用者,即说服那些尚未使用本行业产品的人开始使用,把潜在顾客转变为现实顾客。比如,有人担心电淋浴器使用不安全而不愿购买,企业可大力宣传它装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绝对不会发生意外,将这部分潜在购买者转变为现实购买者。有人认为纯水中不含有益矿物质而不愿安装家用纯水机。纯水机制造公司可大力宣传人们所需的矿物质主要从日常食物中获取,从饮水中获取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饮用纯水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自来水中虽然含有矿物质但是也可能含有许多污染物质,危害身体健康。安装家用纯水机直接饮用纯水更加有益身体健康。2、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新的细分市场”指该细分市场的顾客使用本行业产品,但是不使用其他细分市场的同类产品和品牌。例如,服装市场可以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个细分市场,根据年龄不同分为老年、中年、青少年和儿童等不同细分市场,一般而言,女性不会购买男性服装,男性也不会购买女性服装;老年人不会购买青少年时装,青少年也不会购买老年人服装。企业在原细分市场的需求饱和后可设法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扩大原有产品的适用范围,说服新细分市场的顾客使用本产品。例如,青年时装制造公司可通过营销宣传说服中老年人购买年轻人的时装,实现心理上的年轻。3、地理扩展地理扩展指寻找尚未使用本产品的地区,开发新的地理市场。例如,空调、摩托车等产品在城市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可着重开发农村市场。轿车在发达国家已经趋于饱和,可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转移。(二)寻找新用途寻找新用途指在产品原有用途之外找出新用途或新使用方法以增加销售量。比如,食品生产者常常在包装上印制多种食用或烹制方法,有冷食、热食、浸泡、炸炒、干食等。自行车最初是作为交通工具而走向市场的,在摩托车、汽车普及的条件下,许多人购买自行车是作为健身工具。产品的许多新用途往往是顾客在使用中发现的,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推广这些发现。烘焙苏打粉生产企业发现美国一些家庭将该产品作为冰箱除臭剂使用,就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这一用途,成功地推动一半的美国家庭采用这一方法。(三)增加使用量1、提高使用频率企业应设法促使顾客更频繁地使用产品。例如,果汁营销人员应说服人们不仅在待客时才饮用果汁,平时也要饮用果汁以增加维生素。2、增加每次使用量企业可以设法促使顾客增加每次使用量以扩大产品销售。洗发剂生产企业可提示顾客,每次洗发时,洗发剂涂抹两次、冲洗两次比只用一次效果更好。洗衣粉包装袋上可说明增加洗衣粉用量则衣服更洁净。有的调味品制造商将调味品瓶盖上的小孔略微扩大,销售量就明显增加。3、增加使用场所电视机生产企业可以宣传在卧室和客厅等不同房间分别摆放电视机的好处,如观看方便、避免家庭成员选择频道的冲突等。宣传这是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奢侈或浪费,打破原先只买一台的习惯和“节俭”思想,使有条件的家庭乐于购买两台以上的电视机。4、提醒顾客及时更换超过保质期或使用期的产品有的顾客由于节约或者疏忽而继续使用超过保质期或使用期的产品,不仅影响健康或者使用效果,也减少了企业的产品销售。企业可以通过及时提醒顾客更换产品而扩大市场需求,包括:提醒顾客注意产品的首次使用时间和应当更换的时间;提醒顾客注意产品当前的性能状况。轮胎经营企业在售出轮胎之后的适当时间可以提醒顾客注意轮胎的行驶里程并检查轮胎是否需要更换以保证行车安全。吉列剃须刀在反复使用之后,上面的彩条会逐渐褪色,提醒消费者更换以保证荆须的舒适性。十一、 市场细分的原则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无论消费者市场还是生产者市场,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有意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可实现性可实现性即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易于进入,根据企业目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资源条件能否通过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例如,通过适当的营销渠道,产品可以进入所选中的目标市场;通过适当的媒体可以将产品信息传达到目标市场,并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适当的方式购买到产品。(二)可营利性可营利性即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应当具有能够盈利的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赢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值得营销者为之设计一套营销规划方案的尽可能大的同质群体。例如:如果专门为2米以上身高的人生产汽车,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就是不合算的。应当注意的是:需求量是相对于本企业的产品而言,并不是泛指一般的人口和购买力。(三)可衡量性可衡量性表明该细分市场特征的有关数据资料必须能够加以衡量和推算。比如在电冰箱市场上,在重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更注重价格,有多少人更重视耗电量,有多少人更注重外观,或兼顾几种特性,当然,将这些资料予以量化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运用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四)可区分性可区分性指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能被区别并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女性化妆品市场可依据年龄层次和肌肤类型等变量加以区分;汽车市场可以根据收入水平和年龄层次等变量进行区分。十二、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市场营销观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西方各国企业更加重视研究和开发,大量军工企业转向民品生产,社会产品供应量迅速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同时,西方各国政府相继推行高福利、高工资、高消费政策,社会经济环境也出现快速变化。消费者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购买选择更为精明,要求也更为苛刻。这种形势迫使企业改变以卖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向以顾客为中心,重视顾客“感觉和反应”的理念。该理念认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其选定的目标,市场创造、交付和传播顾客价值,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执行市场营销观念的企业,称为市场导向企业。其座右铭是:“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供应什么”。市场营销观念相信,得到顾客的关注和顾客价值才是企业获利之道,因此必须将旧观念下企业“由内向外”的思维逻辑转向“由外向内”。它要求企业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将营销管理重心放在首先发现和了解“外部”的目标顾客需要,然后再协调企业活动并千方百计去满足它,使顾客满意,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因此,企业在决定其生产、经营时,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本身的条件,选择目标市场,组织生产经营。其产品设计、生产、定价、分销和促销活动,都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产品销售出去之后,还要了解消费者的意见,据以改进自己的营销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总之,市场营销观念根据“消费者主权论”,相信决定生产什么产品的主权不在于生产者,也不在于政府,而在于消费者,因而将过去“一切从企业出发”的旧观念,转变为“一切从顾客出发”的新观念,即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满足消费者需要来进行。市场营销观念有四个主要支柱:目标市场、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与推销观念从厂商出发,以现有产品为中心,通过大量推销和促销来获取利润不同,市场营销观念是从选定的市场出发,通过整体营销活动,实现顾客需求的满足和满意,来获取利润、提高盈利率。第三章 人力资源方案一、 岗位评价的特点1、岗位评价以岗位为评价对象。岗位评价的中心是“事”不是“人”。岗位评价虽然也会涉及员工,但它是以岗位为对象,即以岗位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为对象进行的客观评比和估计。由于岗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能与企业的专业分工、劳动组织和劳动定员定额相统一,因此岗位评价能促进企业合理制定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从而改善企业管理。由于岗位的工作是由劳动者承担的,虽然岗位评价是以“事”为中心,但它又离不开对劳动者的总体考察和分析。2、岗位评价是对企业各类具体劳动的抽象化、定量化过程。在岗位评价过程中,根据事先规定的比较系统全面反映岗位现象本质的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对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逐一进行测定、评比和估价,由此得出各个岗位的量值。这样,各个岗位之间也就有了对比的基础,最后按评定结果划分出不同的岗位等级。3、岗位评价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岗位评价主要运用劳动组织劳动心理、劳动卫生、环境监测、数理统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使用排列法、分类法、评分法、因素比较法四种基本方法,对多个评价因素进行准确的评定或测定,最终作出科学评价。二、 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1、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在企事业单位中,员工的劳动报酬是否能够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否能够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是影响员工士气及生产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当员工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后,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他们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此,在企事业单位中,要使员工的薪酬能够更好地体现内部公平公正的原则,就应当实现“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以职定责、以职责定权限、以岗位定基薪、以绩效定薪酬”。2、量化岗位的综合特征。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大小、所需要的资格条件等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测评,从而以量化数值表现出工作岗位的综合特征。3、横向比较岗位的价值。由于对性质相同相近的岗位制定了统一的测量、评定和估价标准,从而使单位内各个岗位之间,能够在客观衡量自身价值量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并具体说明其在企业单位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4、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和具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将使企事业单位各个层级岗位的量值转换为货币值,为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也正是基于这一重要原因,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企事业单位,为了建立起组织、员工、工会三方满意的公平合理的薪资报酬制度,广泛推行了岗位评价的科学方法。岗位评价的结果可以是分值形式,也可以是等级形式,还可以是排顺序形式,但最重要的是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是线性关系,的直线A、直线B反映了不同的薪酬差距,直线A比直线B的岗位之间薪酬差距大,激励作用大。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非线性关系,的曲线M反映了岗位等级低的薪酬增长的速度慢于岗位等级高的。实际上,曲线M在企业比较常用:岗位等级低的工资水平低,提高比较少的工资就能产生激励作用;而岗位等级高的,工资也高,需要增加较多的工资才能达到激励效果。,三、 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原则为了使组织结构形成一个系统整体,有效、顺利、合理地发挥作用,需要掌握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原则,(一)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一个管理人员所能指挥、监督的人数是有限的。管辖人数的多少应根据下级的分散程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工作内容、下级的能力、上级的能力、标准化程度等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从事日常工作,可管辖15-30人;从事内容多变、经常需要作出决定的工作,可管辖3-7人。(二)明确责任和权限的原则1、责任和权限的定义。所谓责任,是指必须完成与职务相称的工作义务。所谓权限,是指完成职责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有时未经上级允许)自由行使的权力。责任就是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数量的程度;权限就是完成工作职责时,应采用什么方法、利用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目标。责任与权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应授予不带责任的权限,也不应行使没有权限的责任。为了履行职务,必须明确每个人应负的责任,同时也必须授予其应有的权限。2、明确责任和权限。管理人员(上级)应尽可能把责任委托给下级并授予所需的权限,这种组织就有灵活性,有利于下属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然上级也要注意,即使已把责任和权限委任给下级,也应当负起监督、指导、检查的责任,不能一推了之。(三)先定岗再定员的原则定编、定岗、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定编是指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以及各层级职能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定岗是指在对部门职能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将工作具体细化为若干模块,从而栏成本部门工作的基本单元-工作岗位的过程;定员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为工作岗位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一般来说,企业首先应当确定组织机构,然后确定工作岗位,再配备人员。岗位依工作而存在,人员依岗位而配备,(四)合理分配职责的原则各级主管在分配工作、划分职责范围时,必须避免重复、遗漏、含糊不清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应做到:将相同性质的工作归纳起来进行分析;分配工作要具体、明确;每一项工作不要分得过细,而应由许多下级一起承担;量材使用,任人唯贤;经常检查,拾遗补阙,以防止出现工作上的缺失。,四、 培训效果评估的实施(一)培训效果综合评估要求通过一个有效的测评,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了解某一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判断受训者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行为表现的改变是否直接来自培训的本身,可以找出培训的不足,归纳总结出教训,以便改进今后的培训。通过评估往往能发现新的培训需求,从而为下一轮的培训提供重要依据。评估往往能提高受训者对培训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参加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评估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培训者的工作,培训效果反映了培训者的水平和对待培训的态度。正确地对培训者进行绩效评估,会引起企业其他人员对培训结果的重视,从而促进其对培训积极投入。通过对培训效果的综合评估,可以给出整个培训工作开展的尺度。其恰当与否,对某一培训活动的成败乃至整个培训工作都有极大的影响。由于测评目的和测评时间不同,测评的标准和办法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但必须以培训目标为基础,与培训计划相匹配,可操作性强,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培训效果综合评估的要求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评估目的。评估是为了检验培训方案的有效性,一般需要测评三个问题。(1)培训目标定得合理吗:(2)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3)哪些目标没有达到?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2、确定评估项目及评估内容。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受训者对培训计划的满意度。例如,受训者是否喜欢这次培训,他们是否认为培训师很出色,是否认为这次培训对自己很有帮助,认为这次培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2)受训者的知识收获。判断他们与未受训者相比,受训后是否掌握了较多的知识,学到了预期应学到的知识、技能。(3)受训者个人工作绩效的改善。可以通过上下级、同事、客户等相关人员对受训者的业绩进行评估测定,主要测定受训者在受训后工作行为是否有改善,是否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否在交往中态度更加友善等。例如,商店某些部门的员工对待投诉顾客的态度是否比过去有所转变等。(4)受训者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可以通过事故率、产品合格率、产量、销售量、成本、利润等指标以及顾客抱怨投诉的数目文件等,确定培训结果是否已经对组织绩效产生了有利的影响。3、培训评估方式的设计。最好的设计一般有三种方式。(1)前测试。表明受训者的知识、技能或绩效的培训前水平。(2)后测试。表明受训者的知识、技能或绩效的培训后水平。(3)控制群体。控制群体中除了人员没有经过该培训外,构成上与经过培训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在设计培训工作和考虑评估细节时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把尽可能多的评估放到培训过程中去进行,这样可适当降低事后评估重要性(对回到岗位后的学员进行跟踪调查除外)。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几次业绩测评常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这比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试要省时省力。二是在决定实施培训时就确定评估方法,这样在培训结束后就能较快地完成评估工作。(二)培训效果的评估工具1、问卷评估法。一份优秀的问卷通常具备以下特点:以工作目标为基础;与培训目标紧密相连;与受训者的培训内容有关;关注培训中的主要因素,如培训师、培训场地、培训教材等;评价结果容易数量化;能鼓励受训者真实反映结果。评价问卷没有统一的格式,题目也不固定。评估人员可根据评估目的、评估要求和评估重点自行设计。2、360度评估。360度评估的核心特征包括:一是全方位、多角度,评估者由上级、同事、下级、客户以及被评估者本人共同构成;二是可动态检查发展效果;三是重视信息反馈和双向交流;四是减少误差,实事求是。360度评估的理论基础是真分数理论,目的就是追求“真分”,追求最小的误差,追求实事求是。在培训前使用360度评估,可以评估工作者的行为胜任素质,确定行为素质上需要弥补和提升的方面,诊断发展需要,作出正确的培训选员决策,有效降低培训风险;在培训后使用360度评估可以动态检查受训者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状况,以便后续及时调整发展目标及规划,提升培训管理工作的质量。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采取访谈方式或者集体讨论方式。通过面对面交流分享,互相启发,往往能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可以询问的问题有“本次培训有什么收获”“培训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现在工作有什么障碍”对今后可能的培训有什么需求”等,应以明确、细致的问题为主,这样会使员工感到无所适从。具体包括以下程序。(1)明确需要采集的信息。进行访谈前要有明确的目的,通过确定最高目标,然后将其层层分解,利用思维导图或其他方式确定要采集的信息,一定是关键且具有影响力的。其他的相关信息,或许与目标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只要不是重要的信息,可以不进行采集。(2)设计访谈方案。明确需要采集的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的种类选择适当的访谈方案。对于基本信息,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于开放式的问题,则最好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有价值。面对面交流时,也要考虑被访谈者的反应情况,确定哪些问题可以当众询问、哪些应该私下进行。这时应该尽量扩展沟通的渠道,增强访谈方案的可选择性。(3)测试访谈方案。确定访谈方案后,要尽可能地找出时间,先在小范围内对访谈方案进行测试,对测试效果进行评估。如果基本符合事先预想的访谈效果,就可以在适当改进之后推广而行;如果效果与预期差距较大,就需要大篇幅地改动,必要时甚至要重新设计访谈方案,避免真正的访谈无果而终。(4)全面实施。实施阶段是整个访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出现差错就可能将之前精心准备的访谈毁于一旦。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时刻按照计划,全面地展开访谈,不能脱离计划夸夸其谈,不要啰嗦二是随时注意被访谈者的反馈信息,善于引导,调动其积极性,掌握访谈的主导地位。(5)进行资料分析。至此,访谈工作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资料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个接受访谈的人都应该给予最大的尊重,最基本的尊重就是保密,尤其是一些个人敏感信息,不仅要做到不对外泄密,在内部也要对无关的人进行保密。一旦这些信息不慎泄露,不论是否造成恶劣影响对于被访谈者的积极性都会造成打击。4、测验法。培训过程中,让受训员工在参加培训前后各进行一次测验根据测评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信度高的测试是指受训者对测试题目的理解和解答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发生改变。它可以使受训者相信,相对于培训前,培训后测试分数上的提高是由于在培训项目中进行了学习,而不是因为测试特点(如第二遍看题时更易理解)或测试环境(如受训者之所以能在培训后的测试中表现得更好,是由于教室更舒适、更安静)等其他因素。由于受训者培训前后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培训过程和本身,还取决于组织环境的变化、培训期间个体的成熟程度、受训者对培训的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因此,必须设法从诸多变量中区分出培训本身的影响。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1)前测与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