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7367430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 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2、积累一些实词和虚词,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准确翻译全文。教学重点:理解文意,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课前准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畎(qun )亩 傅说(yu) 曾(zng)益 拂(b)士 行拂(f)2、用“|”线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3、搜集孟子语录,走近作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民同乐。 4、预习课文后,请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课堂助学】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读顺文句 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注意读音、句读、语速、语调、语气。2、个别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听评。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三、再读课文读懂词义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已经读顺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参照注释再次阅读课文,真正把课文读懂。而读懂课文,主要是把握句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理解它们的语言现象,这样就能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用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解释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然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 2、翻译下列句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备 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通译全文同桌之间互相合作,一个同学朗读原文,另一个同学翻译意思,逐句说一遍。之后,请出同桌组在全班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看谁做得好。注意下列要求读:字音读准 流畅自然 节奏合理 说:意思明确 条理清晰 语言通顺 三、反复诵读读出韵味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刚才仅仅读懂了文章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反复诵读去进一步感受文章内容。现场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反复朗读,直至能背。 看谁背得最准确,最熟练。 【当堂巩固】1、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发于畎亩 (举,被任用) 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发于(表现)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而后作 (表承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征于色 (在) 生于忧患 (因为,在)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 劳其筋骨 使.劳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饿其体肤 使.饥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空乏 使.穷困缺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以动心 使.惊动(动词的使动用法) 忍性 使.坚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行拂乱其所为 使.受到阻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人恒过 犯错误、犯过失 (名词活用为动词) 【课后作业】 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备 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思路,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2、客观评价,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客观评价,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课前准备】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2、全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预设:这篇短论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课堂教学】一、导入课文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翻译了全文,朗读并背诵了全文。这节课,继续深入学习,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的,并从中去品味、欣赏孟子文章的风格。二、问题探究读懂内容1、第一段列举了哪些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其作用是什么?(现场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思考。时间2分钟)预设: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是传说中的圣君贤相,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最终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作者列举事实,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2、第二自然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是怎样论述的?预设: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经历思想上:苦其心志; 生活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上:行拂乱其所为。人经受艰难痛苦磨练的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讲道理的方法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才能造就,说理透彻,振聋发聩,有强烈的鼓动性。3、第三段论证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思考。时间2分钟)预设: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 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 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备 注才能奋发有为。 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4、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是全文的总结,揭示了中心论点。结构梳理第一段:列举事实 出身低微、艰苦磨练、终有所成 排比第二段:道理分析 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 造就人才 正面论证第三段:推理论证 个人作为 国家兴亡 反面论证第四段:归结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练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第二段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等方面都要受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第三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第四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研读拓展1、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你认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请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预设: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现实生活和实际例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2、小结:通过孟子二章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孟子思想的深邃和其人格魅力。课后请完成课后练习包括能背诵和默写这两篇课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进一步走近这位伟大的先贤以提高自身的素养。这节课我们就到此结束,【当堂巩固】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甲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备 注乙段节选自史记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注: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人恒过然后能改 ( )吴既赦越 ( ) 与百姓同其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女忘会稽之耻邪?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 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的道理,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和( )这两句。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5、甲文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 说法【课后作业】1、本文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三课时课堂测试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畎(qun )亩 傅说(yu) 曾(zng)益 拂(b)士 行拂(f)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舜发于畎亩之中( )(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 衡于虑( ) 而后作( ) 征于色( ) 而后喻( )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 ) 三、翻译下列句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四、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发于畎亩 (举,被任用) 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发于(表现)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而后作 (表承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征于色 (在) 生于忧患 (由于,在) 五、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 劳其筋骨 使.劳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饿其体肤 使.饥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空乏 使.穷困缺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以动心 使.惊动(动词的使动用法) 忍性 使.坚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行拂乱其所为 使.受到阻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人恒过 犯错误、犯过失 (名词活用为动词) 六、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围绕论点如何论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