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电 子 技 术 基 础 模拟部分 1419章 数字部分 2023章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 绪 论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信号: 信息的载体,随时间变化的某种物理量。 电 子 信 号 对于信号我们并不陌生,如刚才铃声 声信号,表示该上课 了;十字路口红绿灯 光信号,指挥交通;电视机天线接收 的声音,图像信息 电信号; 信号 按物理属性分为:电信号和非电信号。它们可以相互转 换。电信号容易产生,便于控制,易于处理。本课程仅讨论电 信号 简称“信号”。 电信号的基本形式 :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描述信号的常用方法: ( 1)表示为时间的函数 ( 2)信号的图形表示 -波形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t V 信号的波形: 电 子 信 号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v(t)=Vmsin(t+) / T=2/ =1/f Vm 2/ t V 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电 子 信 号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信号的频谱: 信号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分布。 方波波形 t V 方波频谱 V f f0 3f0 5f0 电 子 信 号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信号幅度 0 t 信号的频谱: 信号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分布。 电 子 信 号 方波波形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信号按时间和幅度是否连续分为: 模拟信号:时间和数值都连续 数字信号:时间和数值不一定连续 t V 电 子 信 号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信号按时间和幅度是否连续分为: 模拟信号:时间和数值都连续 数字信号:时间和数值不一定连续 t V 电 子 信 号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3 二极管 14.4 稳压二极管 14.5 双极型晶体管 14.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4.6 光电器件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本章要求: 1. 理解 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 电流放大作用; 2. 了解二极管、稳压管和三极管的基本构造、工 作原理和特性曲线,理解主要参数的意义; 3. 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 第 14章 半导体器件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学会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就是根据实际情况, 对器件的数学模型和电路的工作条件进行合理的近 似,以便用简便的分析方法获得具有实际意义的结 果。 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时,只要能满足技术指标, 就不要过分追究精确的数值。 器件是非线性的、特性有分散性、 RC 的值有误 差、工程上允许一定的误差、采用合理估算的方法。 对于元器件,重点放在特性、参数、技术指标和 正确使用方法,不要过分追究其内部机理。讨论器 件的目的在于应用。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可做成温度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 )。 掺杂性 : 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导电 能力明显改变 (可做成各种不同用途的半导 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和晶闸管等)。 光敏性: 当受到光照时,导电能力明显变化 (可做 成各种光敏元件,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 管、光敏三极管等 )。 热敏性: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导电能力显著增强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1.1 本征半导体 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 半导体。 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硅单晶中的共价健结构 共价健 共价键中的两个电子,称为 价电子 。 Si Si Si Si 价电子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Si Si Si Si 价电子 价电子在获得一定能量 (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后, 即可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 为 自由电子 (带负电),同 时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位, 称为 空穴 (带正电) 。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这一现象称为本征激发。 空穴 温度愈高,晶体中产 生的自由电子便愈多。 自由电子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空穴吸引相邻原子的 价电子 来填补,而在该原子中出现一个空穴,其结果相当 于空穴的运动(相当于正电荷的移动)。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当半导体两端加上外电压时,在半导体中将出 现两部分电流 (1)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 电子电流 (2)价电子递补空穴 空穴电流 注意: (1) 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数目极少 , 其导电性能很差, 在半导体中,同时存在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这是与 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 (2) 温度愈高, 载流子的数目愈多 ,半导体的导电性 能也就愈好。 所以,温度对半导体器件性能影响很大。 自由电子和 空穴都称为载流子。 * 自由电子和 空穴成对地产生的同时,又不断 复合 。 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平衡, 半导体中载流子便维持一定的数目。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1.2 N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 掺杂后自由电子数目 大量增加,自由电子导电 成为这种半导体的主要导 电方式,称为电子半导体 或 N型半导体。 掺入五价元素 Si Si Si Si p+ 多 余 电 子 磷原子 在常温下即可 变为自由电子 失去一个 电子变为 正离子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杂质(某种元素) , 形成杂质半导体。 在 N 型半导体 中 自由电子 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 载流子。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1.2 N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 掺杂后空穴数目大量 增加,空穴导电成为这 种半导体的主要导电方 式,称为空穴半导体或 P型半导体。 掺入三价元素 Si Si Si Si 在 P 型半导体 中 空穴是多 数载流子,自由电子是少数 载流子。 B 硼原子 接受一个 电子变为 负离子 空穴 无论 N型或 P型半导体都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子的数量与 ( a. 掺杂浓度、 b.温度)有关。 2. 在杂质半导体中少子的数量与 ( a. 掺杂浓度、 b.温度)有关。 3. 当温度升高时,少子的数量 (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多)。 a b c 4. 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 P 型半导体中的电流 主要是 , N 型半导体中的电流主要是 。 ( a. 电子电流、 b.空穴电流) b a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2 PN结及单向导电特性 14.2.1 PN结的形成 多子的扩散运动 内电场 少子的漂移运动 浓度差 P 型半导体 N 型半导体 内电场越强,漂移运 动越强,而漂移使空间 电荷区变薄。 扩散的结果使 空间电荷区变宽。 空间电荷区也称 PN 结 扩散和漂移 这一对相反的 运动最终达到 动态平衡,空 间电荷区的厚 度固定不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成空间电荷区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 PN 结加正向电压 (正向偏置) PN 结变窄 P接正、 N接负 外电场 IF 内电场被 削弱,多子 的扩散加强, 形成较大的 扩散电流。 PN 结加正向电压 时, PN结变窄,正向电流较 大,正向电阻较小, PN结处于导通状态。 内电场 P N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2. PN 结加反向电压 (反向偏置) 外电场 P接负、 N接正 内电场 P N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PN 结变宽 2. PN 结加反向电压 (反向偏置) 外电场 内电场被加 强,少子的漂 移加强,由于 少子数量很少, 形成很小的反 向电流。 IR P接负、 N接正 温度越高少子的数目越多,反向电流将随温度增加。 + PN 结加反向电压 时, PN结变宽,反向电流较小, 反向电阻较大, PN结处于截止状态。 内电场 P N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3 二极管 14.3.1 基本结构 (a) 点接触型 (b)面接触型 结面积小、 结电容小、正 向电流小。用 于检波和变频 等高频电路。 结面积大、 正向电流大、 结电容大,用 于工频大电流 整流电路。 (c) 平面型 用于集成电路制作工艺中。 PN结结面积可大可 小,用于高频整流和开关电路中。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阴极引线 阳极引线 二氧化硅保护层 P 型硅 N 型硅 ( c ) 平面型 金属触丝 阳极引线 N 型锗片 阴极引线 外壳 ( a ) 点接触型 铝合金小球 N 型硅 阳极引线 PN 结 金锑合金 底座 阴极引线 ( b ) 面接触型 图 1 12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14.3 二极管 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阴极 阳极 ( d ) 符号 D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常见的二极管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我国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 半导体器件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器件的电极数目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器件的材料和极性 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器件的类型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器件的序号 第五部分:用字母表示规格号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二极管的型号 2AP7的含义: N型锗材料普通二极管 半导体器件的型号命名: 2 A P 7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2CW56A的含义: N型硅材料稳压二极管 二极管的型号 半导体器件的型号命名: 2 C W 56 A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3.2 伏安特性 硅管 0.5V 锗管 0.1V 反向击穿 电压 U(BR) 导通压降 外加电压大于死区 电压二极管才能导通。 外加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二极管被击穿, 失去单向导电性。 正向特性 反向特性 特点:非线性 硅 0.60.8V 锗 0.20.3V U I 死区电压 P N + P N + 反向电流 在一定电压 范围内保持 常数。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3.3 主要参数 1. 最大整流电流 IOM 二极管长期使用时,允许流过二极管的最大正向 平均电流。 2. 反向工作峰值电压 URWM 是保证二极管不被击穿而给出的反向峰值电压, 一般是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 UBR的一半或三分之二。 二极管击穿后单向导电性被破坏,甚至过热而烧坏。 3. 反向峰值电流 IRM 指二极管加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流。反 向电流大,说明管子的单向导电性差, IRM受温度的 影响,温度越高反向电流越大。硅管的反向电流较小 , 锗管的反向电流较大,为硅管的几十到几百倍。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二极管 的单向导电性 1. 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阳极接正、阴 极接负 )时, 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二极管正 向电阻较小,正向电流较大。 2. 二极管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阳极接负、阴 极接正 )时, 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二极管反 向电阻较大,反向电流很小。 3.外加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二极管被击穿,失 去单向导电性。 4.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愈高反 向电流愈大。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 定性分析: 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导通截止 否则,正向管压降 硅 0.60.8V锗 0.20.3V 分析方法: 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 的高低或所加电压 UD的正负。 若 V阳 V阴 或 UD为正 ( 正向偏置 ),二极管导通 若 V阳 V阴 二极管导通 若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 UAB = 6V 否则, UAB低于 6V一个管压降,为 6.3或 6.7V 例 2: 取 B 点作参考点, 断开二极管 ,分析二 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 位。 在这里,二极管起钳位作用。 D 6V 12V 3k B A UAB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 取 B 点作参考点, 断开二极 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 的电位。 V1阳 = 6 V, V2阳 =0 V, V1阴 = V2阴 = 12 V UD1 = 6V, UD2 =12V UD2 UD1 D2 优先导通, D1截止。 若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 UAB = 0 V 例 3: D1承受反向电压为 6 V 流过 D2 的电流为 mA43122D I 求: UAB 在这里, D2 起 钳位作用, D1起 隔离作用。 B D1 6V 12V 3k A D2 UAB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ui 8V,二极管导通,可看作短路 uo = 8V ui 8V,二极管截止,可看作开路 uo = ui 已知: 二极管是理想的,试画 出 uo 波形。 V s i n18i tu 8V 例 4: 二极管的用途: 整流、检波、 限幅、钳位、开 关、元件保护、 温度补偿等。 ui t 18V 参考点 二极管阴极电位为 8 V D 8V R uo ui +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4 稳压二极管 1. 符号 UZ IZ IZM UZ IZ 2. 伏安特性 稳压管正常工作 时加反向电压 使用时要加限流电阻 稳压管反向击穿 后,电流变化很大, 但其两端电压变化 很小,利用此特性, 稳压管在电路中可 起稳压作用。 _ + U I O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3. 主要参数 (1) 稳定电压 UZ 稳压管正常工作 (反向击穿 )时管子两端的电压。 (2) 电压温度系数 环境温度每变化 1C引起 稳压值变化的 百分数 。 (3) 动态电阻 Z Z Z I Ur (4) 稳定电流 IZ 、最大稳定电流 IZM (5) 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ZM = UZ IZM rZ愈小,曲线愈陡,稳压性能愈好。 P15例题 14.4.1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5 双极型晶体管(半导体三极管) 14.5.1 基本结构 晶体管的结构 (a)平面型; (b)合金型 B E P型硅 N型硅 二氧化碳保护膜 铟球 N型锗 N型硅 C B E C P P 铟球 (a) (b)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晶体管的三位发明人:巴丁、肖克莱、布拉顿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947年 12月 23日 第一个晶体管 NPN Ge晶体管 获得 1956年 Nobel物理奖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半导体三极管图片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和表示符号 (a)NPN型晶体管; (a) N N C E B P C E T B IB IE IC (b) B E C P P N E T C B IB IE IC (b)PNP型晶体管 C E 发射区 集电区 基区 集电结 发射结 N N P 基极 发射极 集电极 B C E 发射区 集电区 基区 P 发射结 P 集电结 N 集电极 发射极 基极 B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基区:最薄, 掺杂浓度最低 发射区:掺 杂浓度最高 发射结 集电结 B E C N N P 基极 发射极 集电极 结构特点: 集电区: 面积最大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 5. 2 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1. 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 B E C N N P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PNP 发射结正偏 VBVE 集电结反偏 VCVE 集电结反偏 VCVB EB RB E C RC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晶体管电流放大的实验电路 设 EC = 6 V, 改变可变电阻 RB, 则基极电流 IB、 集电极电流 IC 和发射极电流 IE 都发生变化 , 测量结 果如下表: 2. 各电极电流关系及电流放大作用 mA A V V mA IC EC IB IE RB + UBE + UCE EB C E B 3DG100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晶体管电流测量数据 IB(mA) IC(mA) IE(mA) 0 0.02 0.04 0.06 0.08 0.10 0.001 0.70 1.50 2.30 3.10 3.95 0, UBC UBE。 Q2 Q1 大 放 区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C/mA UCE/V 100 A 80A 60 A 40 A 20 A O 3 6 9 12 4 2.3 1.5 3 2 1 IB =0 (2) 截止区 对 NPN型硅管 , 当 UBE0.5V时 , 即已 开始截止 , 为使晶体 管可靠截止 , 常使 UBE 0。 截止时 , 集 电结也处于反向偏 置 (UBC 0),此时 , IC 0, UCE UCC 。 IB = 0 的曲线以下的区域称为截止区。 IB = 0 时 , IC = ICEO(很小 )。 (ICEO0.001mA) 截止区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C/mA UCE/V 100 A 80A 60 A 40 A 20 A O 3 6 9 12 4 2.3 1.5 3 2 1 IB =0 (3) 饱和区 在饱和区, IB IC,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 集电结也处于正 偏。 深度饱和时, 硅管 UCES 0.3V, 锗管 UCES 0.1V。 IC UCC/RC 。 当 UCE 0), 晶体管工作于饱和状态。 饱 和 区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晶体管三种工作状态的电压和电流 (a)放大 + UBE 0 IC IB + UCE UBC 0 + (b)截止 IC 0 IB = 0 + UCE UCC UBC 0 IB + UCE 0 UBC 0 + C CCC RUI 当晶体管饱和时 , UCE 0, 发射极与集电极之 间如同一个开关的接通 , 其间电阻很小;当晶体管 截止时 , IC 0 , 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如同一个开关 的断开 , 其间电阻很大 , 可见 , 晶体管除了有放大 作用外 , 还有开关作用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0 0.1 0.5 0.1 0.6 0.7 0.2 0.3 0.3 0.1 0.7 0.3 硅管 (NPN) 锗管 (PNP) 可靠截止 开始截止 UBE/V U BE/V UCE/V UBE/V 截 止 放大 饱和 工 作 状 态 管 型 晶体管结电压的典型值 14.5.4 主要参数 表示晶体管特性的数据称为晶体管的参数,晶 体管的参数也是设计电路、选用晶体管的依据。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例: =50, USC =12V, RB =70k, RC =6k 当 USB = -2V, 2V, 5V时, 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Q位 于哪个区? 当 USB =-2V时: IC UCE IB USC RB USB C B E RC UBE mA2612m a x C SC C R UI IB=0 , IC=0 IC最大饱和电流: Q位于截止区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例: =50, USC =12V, RB =70k, RC =6k 当 USB = -2V, 2V, 5V时, 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Q位 于哪个区? IC E1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4.6.2 光电晶体管 光电晶体管用入射光照度 E的强弱来控制集电极 电流。 当无光照时 , 集电极电流 ICEO很小 , 称为暗 电流。当有光照时 , 集电极电流称为光电流。一般 约为零点几毫安到几毫安。 常用的光电晶体管有 3AU, 3DU等系列。 (b) 输出特性曲线 (a) 符号 E=0 E1 E3 E4 iC uCE O E2 ICEO PCM C E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第 15章 基本放大电路 15.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5.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5.6 射极输出器 15.9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5.10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1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5.5 放大电路中的频率特性 15.8 差动放大电路 15.7 多级放大电路及其级间耦合方式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本章要求: 1. 理解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作用和共发射极、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 2. 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和放大电路的微变等 效电路分析法; 3. 理解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理解多级放大的 概念,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理解互补功率放 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 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5. 了解场效应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主要参数的意义。 第 15章 基本放大电路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放大的概念 : 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 放大的实质 : 用小能量的信号通过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将放 大电路中直流电源的能量转化成交流能量输出。 对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 1. 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 (电压、电流、功率 )。 2. 尽可能小的波形失真。 另外还有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其它技术 指标。 本章主要讨论电压放大电路,同时介绍功率放大 电路。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5.1.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组成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 EC RS es RB EB RC C1 C2 T + + + RL + + ui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5.1.2 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作用 晶体管 T-放大元 件 , iC= iB。要保 证集电结反偏 ,发 射结正偏 ,使晶体 管工作在放大区 。 基极电源 EB与基极 电阻 RB-使发射结 处于正偏,并提供 大小适当的基极电 流。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 EC RS es RB EB RC C1 C2 T + + + RL + + ui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5.1.2 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作用 集电极电源 EC -为 电路提供能量。并 保证集电结反偏。 集电极电阻 RC-将 变化的电流转变为 变化的电压。 耦合电容 C1 、 C2 -隔离输入、输出 与放大电路直流的 联系,同时使信号 顺利输入、输出。 信 号 源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 EC RS es RB EB RC C1 C2 T + + + RL + + ui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负载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信号源的两种形式 VS RS IS RS 电压源: 电流源: 理想电压源与 内阻相串联。 理想电流源与 内阻相并联。 戴 维 宁 诺 顿 S S S R VI 转换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B 大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 直流分量 。 iB 小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总量( 瞬时值 )。 ib 小写字母、小写下标,表示 交流分量 。 符号规定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B t 直流分量 IB 交 流分量 ib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B t 瞬时值 iB 0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单电源供电时常用的画法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 +UCC RS es RB RC C1 C2 T + + + RL ui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EC RS es RB EB RC C1 C2 T + + + RL + + ui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1.3 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UBE IB IC UCE 无输入信号 (ui = 0)时 uo = 0 uBE = UBE uCE = UCE uBE t O iB t O iC t O uCE t O +UCC RB RC C1 C2 T + + ui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C UCE O IB UBE O 结论: (1) 无输入信号电压时,三极管各电极都是恒定的 电压和电流 :IB、 UBE和 IC、 UCE 。 (IB、 UBE) 和 (IC、 UCE)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 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Q IB UBE Q UCE IC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UBE IB 无输入信号 (ui = 0)时 : uo = 0 uBE = UBE uCE = UCE ? 有输入信号 时 uCE = UCC iC RC uo 0 uBE = UBE+ ui uCE = UCE+ uo IC 15.1.3. 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ui + +UCC RB RC C1 C2 T +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uBE t O iB t O iC t O uCE t O ui t O U CE uo t O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Rb Rc C1 C2 ui iB uCE uo iC +VCC 放 大 电 路 各 点 的 波 形 +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结论: (2) 加上输入信号电压后,各电极电流和电压的大 小均发生了变化,都在直流量的基础上叠加了 一个交流量,但方向始终不变。 + 集电极电流 直流分量 交流分量 动态分析 iC t O iC t IC O iC t ic O 静态分析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结论: (3) 若参数选取得当,输出电压可比输入电压大, 即电路具有电压放大作用。 (4)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相位上相差 180 , 即共发射极电路具有反相作用。 ui t O uo t O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 实现放大的条件 (1)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 电结反偏。 (2)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 (3) 输入回路将变化的电压转化成变化的基极电流。 (4) 输出回路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化成变化的 集电极电压,经电容耦合只输出交流信号。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2.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因电容对交、直流的作用不同。在放大电路中如 果电容的容量足够大,可以认为它对交流分量不起 作用,即对交流短路。而对直流可以看成开路。这 样,交直流所走的通路是不同的。 直流通路: 无信号时电流(直流电流)的通路, 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 交流通路: 有信号时交流分量(变化量)的通路, 用来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等动态参数。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UCC RS es RB RC C1 C2 T + + + RL ui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例: 画出下图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 Q ( IB 、 IC 、 UCE ) 对直流信号电容 C 可看作开路(即将电容断开) 断开 断开 +UCC RB RC T + + UBE UCE IC IB IE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RB RC ui uO RL RS es + + + 对交流信号 (有输入信号 ui时的交流分量 ) XC 0, C 可看作 短路。忽略电源的 内阻,电源的端电 压恒定,直流电源 对交流可看作短路。 交流通路 用来计算电压 放大倍数、输入 电阻、输出电阻 等动态参 数。? +UCC RS es RB RC C1 C2 T + + + RL ui + uo + + + uBE uCE iC i B iE 短路 短路 对地短路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微弱信号 放大电路的表示方法 放大电路 RL Ii Vi VS RS IO VO 信号源 负载 数伏量级 数百毫伏量级 放大: 放大的两个要求:信号增强、波形不失真 放大电路模型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 输入电阻: Ri=Vi/Ii Ri的大小决定放大电 路从信号源吸取信号 幅值的大小 R s + V s V i + R i I i 放 大 电 路 + V T R i I T 放 大 电 路 T T i I V R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2. 输出电阻: Ro=Vo/Io Ro的大小决定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 带负载能力:放大电路输出量随负载变化的程度。 LRVI VR ,0 T T o s R s 放大电路 I T + V T R o + V s =0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四种增益: AV、 AI 功 率: P=UI =U2/ R = I2/ R 功率增益 =10 lg|AP| dB 3. 增益: 反映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 , 将供 电电源能量转换为输出信号能量的能力 。 用分贝表示的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 电压增益 =20 lg|AV| dB 电流增益 =20 lg|AI| dB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静态: 放大电路无信号输入( ui = 0)时的工作状态。 分析方法: 估算法、图解法。 分析对象: 各极电压电流的直流分量。 所用电路: 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设置 Q点的目的: (1) 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不失真; (2) 使放大电路工作在较佳的工作状态,静态是 动态的基础。 静态工作点 Q: IB、 IC、 UCE 。 静态分析: 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值。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2.1 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值 1. 直流通路估算 IB B BECC B R UUI 所以 B CC B R UI 根据电流放大作用 C E OBC III BB II 2. 由直流通路估算 UCE、 IC 当 UBE UCC时, 由 KVL: UCC = IB RB+ UBE 由 KVL: UCC = IC RC+ UCE 所以 UCE = UCC IC RC +UCC RB RC T + + UBE UCE IC IB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例 1: 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已知: UCC=12V, RC=4k, RB=300k, =37.5。 解: 注意: 电路中 IB 和 IC 的数量级不同 mAmA B CC B 0403 00 12 . R UI mAmABC 51040537 . II VV CCCCCE 645112 . RIUU +UCC RB RC T + + UBE UCE IC IB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例 2: 用估算法计算图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 ECCCC EECCCCCE RRIU RIRIUU EB BECC B ) 1( RR UUI BC II EEBEBBCC RIURIU EBBEBB ) 1( RIURI 由例 1、例 2可知,当电路不同时,计算 静态 值的公式也不同。 由 KVL可得出 由 KVL可得: IE +UCC RB RC T + + UBE UCE IC IB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2.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用作图的方法确定静态值 步骤: 1. 用估算法确定 IB 优点: 能直观地分析和了解静 态值的变化对放大电路 的影响。 2. 由输出特性确定 IC 和 UCC 常数 B)( CEC IUfI UCE = UCC ICRC 直流负载线方程 +UCC RB RC T + + UBE UCE IC IB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UCE /V IC/mA O 15.2.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B BECC B R UUI C t an R1 直流负载线斜率 ICQ UCEQ C CC R U UCC 常数 B)( CEC IUfI UCE =UCCICRC 直流负载线 Q 由 IB确定的那 条输出特性与 直流负载线的 交点就是 Q点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动态: 放大电路有信号输入( ui 0)时的工作状态。 分析方法: 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 所用电路: 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动态分析 :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u、输入电阻 ri、输出电阻 ro 等。 分析对象: 各极电压和电流的交流分量。 目的: 找出 Au、 ri、 ro与电路参数的关系,为设计 打基础。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15.3.1 微变等效电路法 微变等效电路: 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所组成的放大电路等效为一 个线性电路。即把非线性的晶体管线性化,等效为 一个线性元件。 线性化的条件: 晶体管在小信号(微变量)情况下工作。因此, 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小范围内的特性曲线可用直线近 似代替。 微变等效电路法: 利用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计算放大电路 电压放大倍数 Au、输入电阻 ri、输出电阻 ro等。 (小信号模型法)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可从晶体管特性曲线求出。 当信号很小时,在静态工作点 附近的输入特性在小范围内可近 似线性化。 1.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UBE IB 对于小功率三极管: )mA( )mV(26)1()(200 E be Ir rbe一般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CE B BE be UI Ur 15.3.1 微变等效电路法 (1) 输入回路 Q CE b be Ui u 输入特性 晶体管的 输入电阻 晶体管的输入回路 (B、 E之间 ) 可用 rbe等效代替,即 由 rbe来确 定 ube和 ib之间的关系, rbe是一 个对交流信号而言的动态电阻 。 IB UBE O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2) 输出回路 CE B C U I I rce愈大,恒流特性愈好 因 rce阻值很高,一般忽 略不计。 晶体管的 输出电阻 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在线性工作区是 一组近似等距的平行直线。 CE b c U i i 晶体管的电 流放大系数 晶体管的输出回路 (C、 E之 间 )可用一受控电流源 ic= ib 等效代替,即由 来确定 ic和 ib之间的关系。 一般在 20 200之间,在手册中常用 hfe表示。 B C CE ce II Ur B c ce I i u IC UCE Q O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b ic ic B C E ib ib 晶体三极管 微变等效电路 ube + - uce + - ube + - uce + - 1.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rbe B E C 晶体管的 B、 E之间 可用 rbe等效代替。 晶体管的 C、 E之间可用一 受控电流源 ic=ib等效代替。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复习: 受控源 独立电源: 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受 外电路的控制而独立存在的电源。 受控源的特点: 当控制电压或电流消失或等于零时, 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也将为零。 受控电源: 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受电路中 其它部分的电流或电压控制的电源。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U1 + _ U1 U2 I2 I1=0 (a)VCVS + - + - I1 (b)CCVS + _ U1=0 U2 I2 I1 + - + - 四种理想受控电源的模型 (c) VCCS gU1 U1 U2 I2 I1=0 + - + - (d) CCCS I1 U1=0 U2 I2 I1 + - + - 电 压 控 制 电 压 源 电 流 控 制 电 压 源 电 压 控 制 电 流 源 电 流 控 制 电 流 源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2.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将交流通路中的晶 体管用晶体管微变等 效电路代替即可得放 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 路。 ib ic eS rbe ib RB RC RL E B C ui + - uo + - + - RS ii 交流通路 微变等效电路 RB RC ui uO RL + + - - RS eS + - ib ic B C E ii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分析时假设输入为 正弦交流,所以等效 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 可用 相量 表示。 微变等效电路 2.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将交流通路中的晶 体管用晶体管微变等 效电路代替即可得放 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 路。 ib ic eS rbe ib RB RC RL E B C ui + - uo + - + - RS ii iU iI bI cI oU bI SE rbe RB RC RL E B C + - + - + - RS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s i nm tUu 设正弦量 : 相量 : 表示正弦量的复数称相量 电压的有效值相量 rrrjrbaA jes i nc o sj 相量表示 : 相量的模 =正弦量的有效值 相量辐角 =正弦量的初相角 UUeU j +j +1 A b a r 0 复习: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实质:用复数表示正弦量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电压的幅值相量 (1)相量只是表示正弦量,而不等于正弦量。 注意 : )(s i nm tIi ? = (2)只有正弦量才能用相量表示, 非正弦量不能用相量表示。 (3)只有 同频率 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 相量的模 =正弦量的最大值 相量辐角 =正弦量的初相角 UeUU mjmm 或: IeI mjm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3.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bebi rIU Lco RIU be L r RA u LCL / RRR i o : U UA u 定义 当放大电路输出端开路 (未接 RL)时 Lb RI 因 rbe与 IE有关,故放大倍数与静 态 IE有关。 ( P45例题 15.3.1略) 负载电阻愈小,放大倍数愈小。 be C r RA u 式中的负号表示输出电压的相位 与输入相反。 例 1: iU iI bI cI oU bI SE rbe RB RC RL E B C + - + - + - RS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3.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Lco RIU LCL / RRR i o : U UA u 定义 Lb RI rbe RB RC RL E B C + - + - + - RS iU iI bI cI oU bI SE eI RE Eebebi RIrIU Ebbeb ) 1( RIrI Ebe L ) 1( Rr RA u 例 2: 由例 1、例 2可知,当电路不同时,计算 电压放大 倍数 Au 的公式也不同。 要根据微变等效电路找出 ui 与 ib的关系、 uo与 ic 的关系。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4.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 放大电路对信号源 (或对前级放大电路 )来说,是 一个负载,可用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这个电阻是信 号源的负载电阻 ,也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定义: 输入电阻是对 交流信号而言的, 是动态电阻。 i i i I Ur 输入电阻 + - 信号源 Au 放大电路 SE SR iI iU + - 输入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大 小的参数。 电路的输入电阻愈大,从信号源取得的 电流愈小,因此 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输入电阻 。 放大 电路 ir 信号源 SE SR iI iU + - + -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 i I Ur i beB / rR 时,当 beB rR bR i B II U Eebebi RIrIU Ebbeb )1( RIrI Ebe i b )1( Rr UI EbeBi )1(/ RrRr bei rr rbe RB RC RL E B C + - + - + - RS iU iI bI cI oU bI SE eI RE 例 2: iU iI bI cI oU bI SE rbe RB RC RL E B C + - + - + - RS 例 1: ri ri BRI BRI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5. 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计算 放大电路对负载 (或对后级放大电路 )来说,是 一个信号源,可以将它进行 戴维宁 等效,等效电 源的内阻即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 _ RL oUoE ro + _ 定义: o o o I Ur 输出电阻: 输出电阻是 动态电阻,与 负载无关。 输出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参数。 电路 的输出电阻愈小,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愈小, 因此 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小的输出电阻。 RS RL oU + _ Au 放大 电路 + _ SE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复习 戴维宁定理 任何一个有源二端 线性 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 为 E的理想电压源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 有源 二端 网络 RL a b + U I E R0 + _ RL a b + U I 等效电源的内阻 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 均除去(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后所 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 压 U0,即将 负载断开后 a 、 b两端之间的电压 。 等效电源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 P47例题 15.3.2) + _ RL oUoE ro + _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rbe Rb Rc ii bi ci bi t oc t vRR i 计算输出电阻的一般方法: 加压求流法 1、所有独立电源置零,保留受控源 ; 2、断开负载,加压求流。 ti tv Rs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iU iI bI cI oU bI SE rbe RB RC RL E B C + - + - + - RS 共射极放大电路特点: 1. 放大倍数高; 2. 输入电阻低; 3. 输出电阻高。 C o o o RI Ur 例 3: 求 ro的步骤: (1) 断开负载 RL oU (3) 外加电压 oI (4) 求 or 外加 oI CRco III bc II C o R C R UI 0 0 cb II 所以 (2) 令 或 0 i U 0S E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rbe RB RL E B C + - + - + - RS iU bI c I oU bI SE eI RE iI ERbbo IIII E o SBbe o SBbe o R U R/Rr U R/Rr U ESbe o 1 / 1 1 RRRr r 外加 例 4: oI or 求 ro的步骤: 1) 断开负载 RL oU 3) 外加电压 oI 4) 求 2) 令 或 0 i U 0S E ERI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Rb +VCC Rc C1 C2 (课堂练习 )综合例题:已知 VCC=12V, Rc=3K, Rb=470K , =100 , 试求: ( 1)静态工作点 ( 2) Av ( 3) R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