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理论与ANSYS基础.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290321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元理论与ANSYS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有限元理论与ANSYS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有限元理论与ANSYS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元理论与 ANSYS基础 目录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简介 相关力学理论简介 有限元分析一般步骤 有限元结构分析常见类型及其用途 计算结果可靠性评判 总结 目录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简介 ANSYS相关力学理论简介 有限元分析步骤 有限元分析类型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总结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 有限元法 (FEA , Finite Element Analysis)基本思想 是将连续几何结构离散成有限个单元,每个单元设 定有限个节点,连续体可以看做节点处连接的一组 单元的集合,从而将 一个连续 域 中的无限自由度问 题转化为离散域中的有限自由度问题。最终由 较简 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 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 (较简单的)近似解, 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 (如结构的平衡条 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 工程结构离散 成 各种单元组成的计算模型,这一 步称作单元剖分。单元节点的设置、性质、数目等 应视问题的性质,描述变形形态的需要和计算进度 而定(一般情况单元划分越细则描述变形情况越精 确,即越接近实际变形,但计算量越大)。 每一个单元都有确定的方程描述在一定荷载下的响应。 模型中所有单元响应的 “ 和 ” ,给出了设计的总体响应。 单元中未知量的个数是有限的,因此称为 “ 有限单元 ” 。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 有限元分析是利用有限个未知量的有限元 单元 模型 模拟无限个未知量的 几何结构连续体。 这样,用有 限元分析计算所获得的结果只是近似的。如果划分 单元数目非常多而又合理,则所获得的结果就与实 际情况相符合。 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 法 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 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有限元法分析基本步骤 连续体的离散化 将连续体离散成有限个单元。离散单元形式很多,如二位 问题,有三角形单元、四边形单元;三维问题有四面体、六 面体等等。 选择单元位移函数 假设的单元位移函数只能近似的表示(精确的)位移场, 通常假定为多项式。如弹性平面问题三角形单元,最简单的 位移函数可以选为线性多项式。 有限元法分析基本步骤 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将节点力矩阵用 F表示,节点位移矩阵用 d表 示,则单元物理方程为 Kd=F 式中 K-单元刚度矩阵 单元刚度矩阵通常用变分法建立,与位移函数、 单元形状、单元材料性质及本构关系有关。 有限元法分析基本步骤 建立总体刚度矩阵 将各个单元刚度矩阵集合成结构总体的刚度矩阵,藏用集 合方法是直接刚度法或变分法。结构的节点平衡方程式可由 总体刚度矩阵表示为 Ku=P 式中: K-结构总体刚度矩阵 P-整体节点载荷矩阵 u 整体节点位移矩阵 求解代数方程组,得到所有节点位移分量 由节点位移求内力与应力 有限元分析中的基本变量 在材料确定的情况下,基本的力学变量 位移、应变、应力 变形体的描述 变形体的描述及所需要的变量 有限元常用术语 变形体 在外力的作用下,若物体内任意两点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这样的物体叫做变形体。它与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材 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是简单变形体,如杆、梁、柱 等。弹性力学处理的是任意形状变形体。有限元法所处理的 对象为任意形状变形体。因而弹性力学中有关变量和方程的 描述将是有限元法的重要基础。 对于一个待分析的对象,包括复杂的几何形状、给定的 材料类型、指定的边界条件(受力和约束状况)。 有限元常用术语 单元 有限元模型中每一个小的块体称为一个单元。由于单元是 构成有限元模型的基础,因此单元类型对于有限元分析过程 至关重要。一个有限元程序提供的单元种类越多,该程序功 能就越强大。 ANSYS程序提供了一百余种单元种类,可以模 拟和分析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 节点 用于确定单元形状、表述单元特征及连接相邻单元的点。 节点是有限元模型中的最小构成元素。多个单元可以共用 1个 节点,节点起连接单元和实现数据传递的作用。 有限元常用术语 载荷 工程结构所受到外加力或力矩称为载荷,包括集中力、力 矩及分布力等。在不同的学科中,载荷的含义有所差别。在 通常结构分析过程中,载荷为力、位移等,在温度场分析过 程中,载荷是指温度等。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是指结构边界上所受到的外加约束。在有限元分 析过程中,施加正确的边界条件是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和较 高的分析精度的关键。 有限元常用术语 初始条件 应力 应变 初始条件是结构响应前所施加的如初始温度、预应力等。 物体内部的内力分布集度 物体内任一点(单元体)因外力作用引起的形状和尺寸 的相对改变。 目录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简介 相关力学理论简介 常用材料力学理论简介 线性与非线性简介 常用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弹性模量( E)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 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泊松比 () 在拉伸时,试件发生轴向伸长,也同时发生横向收缩。将 纵向应变 el 与横 (径 )向应变 er之负比值表示为 ,即 =-er/el 称为波桑比 (Poissons ratio), 它也是材料的弹性常数。 eE 常用工程材料分类 按材料在拉伸断裂前 是否发生塑性变形 ,将材料分为 脆性 材料 和 塑性材料 两大类。脆性材料在拉伸断裂前不产生塑性 变形 , 只发生弹性变形;塑性材料在拉伸断裂前会发生不可 逆塑性变形。 0.0 0.5 1.0 1.5 2.0 0.0 0.5 1.0 1.5 2.0 P b P m b P sP pP e Load / K N Distan ce/ mm 塑性材料拉伸曲线 脆性材料拉伸曲线 常用强度理论 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拉应力是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主 要因素,即不论材料处于简单还是复杂应力状态,只要最大 拉应力 达到材料在单向拉伸时断裂破坏的极限应力,就会 发生脆性断裂破坏。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1 1 该理论适合脆性材料在单向、二向或三向受拉的情况。 常用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塑性流动破坏的 主要因素,即不论材料处于简单还是复杂应力状态。只要构 件危险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在单向拉伸屈服时的 形状改变比能,就会发生塑性流动破坏。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 2221 2 2 3 3 112 这一理论较全面地考虑了各个主应力对强度的影响。试 验结果也与该理论的计算结果基本相符,适用塑性材料。 工程材料计算校核 工程实际中,零件工作应力的最大容许值必须低于材料的极 限应力。对一定材料制成的具体零件,工作应力的最大容许值 ,称为 许用应力 ,并用 表示。许用应力与极限应力的关系 为 式中, n是大于 1的安全系数。根据行业规范进行选取,塑性材 料按屈服应力所规定的安全因素 通常取 1.52.2;脆性材料 按强度极限所规定的安全因素 ,通常取 35,甚至更大。 un sn bn 各向同性材料计算校核 工程实际中,如果零件工作应力处在弹性范围内,不允许出 现塑性行为,则 校核时 为塑性材料的屈服极限或者脆性材 料的强度极限。 ANSYS软件计算结果 ,则 式中: 塑性材料 为 Von mises等效应力,即第四强度理论校核。 脆性材料 为最大拉应力,即第一强度理论校核。 u un max m a x max max 线性行为 力( F)和位移( u)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即满足胡 克定律 F = Ku 常数 K 表示结构刚度 . 线性结构遵循线性关系 . 常用的例子即简单的弹簧 : K F u K F u 线性结构非常适宜有限元分析 , 它是基于线性矩阵代数 . 非线性行为 实际上,大多数结构力和位移之间不是线性关系。 F 对 u的图不是直线的 , 这样的结构称为是非线性的。 刚度不再是常数 K; 变为施加载荷的函数 KT (切向刚度 )。 F u KT 非线性行为 如果加载引起刚度的重大变化,则结构是非线性的 . 刚度改变的典型原因是 : 应变超出弹性限制 (plasticity) 大变形 , 如受力的钓鱼杆 状态变化 (两体间的接触 , 单元生 /死 ) 非线性类型 非线性三个主要来源 : 几何非线性 :如果一个结构经历 了大变形变化的结构外形导致非 线性行为 . 材料非线性 :非线性的 stress- strain 关系 , 如右图所示的金属 塑性是另一个非线性来源。 接触非线性 : “状态改变”的非 线性 , 是当物体相互接近或分离 时会出现刚度突变而导致的非线 性。 线性与非线性求解 有限元软件中线性问题只需要一次求解即可完 成,耗费资源较少,成本较低。 非线性问题需要通过多个迭代步求解,一般采 用 Newton-Raphson迭代法。耗费资源较多,成 本较高。 F u 位移 载荷 1 2 3 4 K F u 线性问题求解 非线性问题求解 目录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简介 ANSYS相关力学理论简介 有限元分析一般步骤 有限元分析类型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总结 有限元分析一般步骤 前处理 求解设置 后处理(结果提取) 建立几何模型 建立有限元模型:单元选择、材料定义 网格划分 接触设置 加载、约束 大变形开关、载荷步(非线性问题) 应力、变形、 前处理 建立几何模型 几何模型建立方式 CAD接口 ANSYS中直接建立 利用第三方 CAD软件 Solidworks、 UG、 Pro/E、 CAD软件直接格式读入 Pro-E 、 UG、 Solid Edge、 CATIA、 SolidWorks、 I-DEAS (mdl & idi) 第三方格式(中间格式)读入 STEP/IGES、 ACIS、 Parasolid(兼容性较好)、 DWG/DXF、 GEMS 模型建立过程中尽量避免小碎面、装配体干涉等影响后 续分析的问题出现 , 提高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 前处理 几何模型处理 简化模型时需要满足的条件 对称模型 载荷对称、约束条件对称、材料对称、 几何拓扑对称。 梁模型 其他两个方向尺寸远小于主方向尺寸。如 工字梁、桁架结 构等等 壳模型 最大厚度远小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如大型薄壁件等等 简化处理方式可以混合应用,可以大幅度减少有限元 计算规模,提高计算精度! 前处理 几何模型处理 几何模型细节处理遵循原则 关心区域、高应力区域的倒角、螺栓孔、焊缝等细节尽 量保持,否则可能会引起应力集中。 低应力区域、不关心区域中的倒角、螺栓孔、焊缝在的 情况下可以删除,有利于网格划分。 有限元模型 单元选择 梁单元 ( Beam4、 Beam188、 Beam189、 ) 壳单元 ( Shell 63、 Shell181、 Shell281、 . ) 二维平面单元 ( Plane183、 Plane182、 . ) 螺栓、薄壁管、等截面细长构件、角钢、细长薄壁构 件等等 平面或曲面 模拟实体截面,必须在整体直角坐标系 X-Y平面内建立模型 载荷作用在 X-Y平面内、其响应(位移)也在 X-Y平面内 有限元模型 单元选择 三维实体单元 ( Solid185、 Solid186、 Solid187) 用于几何属性,材料属性,荷载或分析要求考虑细节, 而无法采用更简单的单元进行建模的结构。 三维 CAD系统转化而来的几何模型,而这些几何模型转 化成二维模型或壳体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ANSYS提供了超过 150种 单元类型,可以根据需要选 用其他单元! 有限元模型 单元属性 根据力学分析类型对单元属性( Keyoption)进行 选择,如二维实体单元 Plane182 平面应力 Keyoption(3)=0 平面应变 Keyoption(3)=2 平面应力 假设 Z轴方向应力 等于零。 用于 Z方向尺寸远小于 X、 Y方向尺寸的模型。 Z方向应变不等于零。 可选择不同厚度 (Z 方向 )。 用于分析诸如只受面内荷 载的平板,承受压力或离 心力的薄板等结构。 平面应变 沿 Z方向应变等于零。 用于 Z方向尺寸远大于 X、 Y 方向尺寸的模型。 Z方向应力不等于零。 用于等截面细长结构,例如 梁。 有限元模型 单元属性 单元阶次 单元阶次是指单元形函数的多项式阶次。 什么是形函数 ? 形函数是指给出单元内结果形态的数值函数。 因为 FEA的解答只是节点自由度值,需要通 过形函数用节点自由度的值来描述单元内任 一点的值。 形函数根据给定的单元特性给出。 每一个单元的形函数反映单元真实特性的程 度,直接影响求解精度,这一点将在下边说 明。 有限元模型 单元属性 一旦选择了单元类型,就选择了相应单元类型 的形函数,所以选择单元类型之前,应查看相 关单元的形函数信息。 典型的线性单元只有角节点,而二次单元有中 间节点。 有限元模型 单元属性 线性单元 线性单元内部位移按线性变化, 因此(大多数)单元内应力是 不变的。 线性单元对单元扭曲变形很敏 感。 如果只想得到名义上的应力时, 可以采用线性单元。 在应力梯度大的地方,应该划 分大量的单元。 二次单元 二次单元内的位移是二次变化 的,因此,单元内应力是线性 变化的。 二次单元在描述曲线或曲面边 界时比线性单元更精确。但对 单元扭曲变形反映不明显。 如果想得到高精度的应力,应 采用二次单元。 一般情况下,与线性单元相比, 所用单元个数较少,自由度较 少,结果较好。 单元属性是选择单元的重要依据,具体情况可查看 帮助文档。 有限元模型 单元属性 自由度按二次分 布 真实曲线 线性近似 (结果差) 二次近似(结果 好) 多个单元线性 近似(结果较 好) 有限元模型 单元选择原则 优先选择高阶单元。 带中间节点的单元能够较好的模拟曲面,可提高 计算精度。 对壳单元,线性单元与二次单元区别不明显,常 优先采用线性单元 (shell181单元 )。 有限元模型 材料定义 材料定义在有限元模型前处理中非常重要,关系 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静力学所需基本力学参数 (各向同性材料 ) 动力学所需基本力学参数 (各向同性材料 ) 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极限、切向模量(塑性区域) 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 务必保证材料参数的准确! 有限元模型 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 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中最重要步骤、最复杂、 最耗费时间的一个步骤,通常会占据有限元分析的 60%左右 的时间。 请记住,有限元求解时需要有限元模型,而不是实体模 型。实体模型不参与有限元求解。 实体模型 FEA 模型 网格化 有限元模型 网格密度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则是:单元数(网格密度)越多, 所得的解越逼近真实值。 然而,随单元数目增加,求解时间和所需计算机资源 急剧增加。 有限元分析的目标,决定下边的滑键应该如何移动。 有限元计算精度主要依靠 网格密度 与 网格质量 来保证 网格加密后,两次计算结果相差较小,即计算结果收敛! 有限元模型 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有三个步骤: 单元属性是网格划分前必须指定的有限元模型的 特性,包括: 单元类型 实常数 材料性质 定义单元属性 指定网格控制 生成网格 有限元模型 ANSYS整体网格控制 Automatic Method 软件根据几何模型特点自动生成网格。 Tetrahedrons Method(四面体) 生成四面体网格 Hex Dominant Method(六面体为主导) 生成六面体为主,部分为四面体的混合网格 Sweep Method(扫略网格) 扫略网格、网格较好 Multizone Method(多区域网格划分) 最新网格划分方法,对复杂体扫略网格 有限元模型 网格整体控制 自动网格 四面体 六面体为主导 扫略网格 Multizone 有限元模型 单元尺寸控制 有限元模型 单元尺寸控制 Sizing(单元尺寸) 整体、 局部 网格控制 线、面、体 Contact Sizing 接触区域的网格尺寸控制 Refinement 局部网格细化 有限元模型 网格局部控制 在已划分实体上 边、面、体 有限元模型 ANSYS网格控制 ANSYS Workbench中默认单元类型 四面体: Solid187( 10节点) 六面体: Solid186( 20节点)、 Solid185( 8节点) 壳: Shell181( 4节点) 梁: Beam189( 3节点) 演示 1 模型 Demo.x_t (Parasolid格式 ) 演示步骤 模型导入 材料属性定义 (E=210GPa、泊松比 =0.3) 自由网格划分 六面体为主导网格划分 扫略网格划分 网格整体、局部控制 有限元模型 网格质量 有限元分析中尽量保持高应力梯度区域网格的质量,能 够较好的保证计算精度。 ANSYS提供了很多检验网格质量 的方法。 Mesh选项中可得到 Mesh Metric,可对其进行设置和查 看来评估网格质量。 不同物理环境和不同求解器对网格质量有不同的要求 ANSYS 网格划分中可得到的网格度量有 : 单元质量 纵横比 雅可比 扭曲因子 平行误差 最大拐角 偏斜 有限元模型 网格质量 单元质量 整体网格质量,只要保证高应力梯度区域网格质量较高, 低应力区域网格质量可以稍差。 纵横比 理想状态下,单元纵横比为 1 一般单元纵横比不能大于 8 纵横比 = 1 高纵横比四边形 纵横比 = 1 高纵横比三角形 有限元模型 网格质量 扭曲因子 单元扭曲会导致计算时间大幅度增加,甚至不收敛。对计 算结果影响较大。 对六面体 , 三角形和四边形 : 应小于 0.8 对四面体 : 应小于 0.9 0-0.25 0.25-0.50 0.50-0.80 0.80-0.95 0.95-0.98 0.98-1.00* Excellent very good good acceptable bad Inacceptable* 关注高应力梯度区域网 格质量! 有限元模型 网格质量 网格质量要求 对模型进行切割处理,尽可能采用扫略网格。 尽量选择六面体单元划分网格,保持中间节点。 高应力梯度区域网格质量要求较高,低应力梯度区 域网格可以稍差。 单元纵横比不要大于 8。 尽量避免高应力区域网格扭曲。 演示 2 网格质量检查( 上一步演示网格模型 ) 网格整体质量( Element Quality) 网格扭曲检查( Skewness) 有限元模型 接触设置 接触设置是装配体分析中重要的步骤, ANSYS有自动探 测功能。在模型导入 ANSYS时,自动将零件之间接触关系 进行定义,默认为绑定接触。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即可。接触类型如下 绑定接触( Bonded ) 不分离接触( No Separation) 摩擦接触( Frictional) 无摩擦接触( Frictionless) 粗糙接触( Rough) 根据零件之间实际连接 关系进行接触设置 有限元模型 接触算法选择 根据接触类型选择不同的接触算法进行计算 接触与算法配对 罚函数法( Pure Penalty ) 拉格朗日法( Normal Lagrange ) 多点约束方程( MPC) 增广拉格朗日法 (Augmented Lagrange) 绑定接触一般采用 MPC算法 摩擦接触、无摩擦接触采用拉格朗日算法 求解设置 加载方式 根据模型实际承载情况进行加载 集中力(节点) 分布力 (线、面) 压力(线、面) 远端力(点、线、面) 轴承载荷(线、面) 扭矩(点、线、面) 螺栓预紧力(螺栓) 求解设置 约束方式 固定约束(限制点、边或面的所有自由度) 位移约束(在点、边或面上施加已知位移) 弹性约束(面 /边界上模拟弹簧行为) 无摩擦约束(在面上施加法向自由度约束) 圆柱面约束(轴向、径向或切向约束提供单独控制) 仅有压缩的约束(正常压缩方向施加约束,非线性约束) 转动约束(只约束转动,不限制平移) 求解设置 载荷步 载荷步加载可以很好模拟多工况计算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F o r ce (l b s) ti me (s ec o n d s) 载荷步 1 载荷步 2 载荷步 3 载荷步 4 载荷步 5 载荷步 2的载荷 子步 1 载荷步就是为获取解而设 置的加载条件 载荷子步就是载荷步的子 划分。 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3 工况 4 工况 5 求解设置 求解器选择 PCG迭代求解器 属于间接迭代法,收敛精度主要依赖于收敛准则, 特别适合于 中等或大尺寸模型的 结构分析 。 很依赖于刚度矩阵的良性度,如矩阵为良性则求解 速度好 ;病态矩阵会导致求解 效率 降 低 。 稀疏求解器 使用消元为基础的直接求解法 , 支持各 类分析,病态 矩阵也不会造成求解的困难 。 内存要求高。 求解设置 其它(非线性设置) 大变形设置 载荷子步(时间步)设置 载荷子步是载荷步内由程序定义的载荷增量 . 分析中出现非线性行为时,设置载荷子步,实现梯度加 载,有利于计算收敛,提高计算精度。 较少的子步会可能导致不收敛;较多的子步会耗费大量 计算资源,计算速度缓慢。需要合理选择载荷子步数量。 考虑几何非线性行为 后处理 根据分析目的提取所需结果: 各方向变形及总体变形 应力应变分量、主应力应变或者应力 应变不变量 接触输出 支反力 后处理 安全系数(应用 4种失效理论) : 柔性理论: 最大等效应力 最大剪切应力 脆性理论: Mohr-Coulomb应力 最大拉伸应力 使用每个安全因子的应力工具,都可 以绘制出安全边界和应力比。 后处理 通过 Solution下的 Contact Tool可以 得到接触结果 后处理 在 Details of User Defined Result中, 表达式允许使用各种数学操作符号, 包括平方根、绝对值,指数等。 用户定义结果可以用一种 Identifier( 标识符)来标注 结果图例包含 identifier (标识符)和 表达式 演示 3 模型(上一步演示的网格模型) 接触设置(绑定接触、 MPC算法) 约束(底端固定约束 Fixed Support) 加载 (上端加载沿 Z负方向载荷 ,大小为 -100N) 求解 提取等效应力结果 提取整体变形、 Z方向的变形。 保存计算结果 退出 目录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简介 ANSYS相关力学理论简介 有限元分析步骤 有限元结构分析常见类型及其用途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总结 静力学分析 静力学分析主要研究物体的平衡和平衡条件。主 要用于评价结构承受静稳态载荷的能力。 当零件承受载荷激励频率小于其固有频率的 1/3时, 可以将问题简化为静力学问题进行计算。 ANSYS中静力学分析主要针对物体在静载荷作用下 的变形、应力等问题 ANSYS Workbench中对应的计算工具是 Static Structural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用来确定 惯性力 和 阻尼力 不可忽略时系 统动力学特性的技术。 研究系统的固有特性和瞬态特性等动力特性,用于判断 是否满足振动强度、速度、加速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研究减振、隔振、振动控制等,使系统振动减小到最低 程度。 研究如何利用振动,使系统具有更大的位移、速度、加 速度等响应,甚至让系统发生共振。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tFuKuCuM M = 结构质量矩阵 C = 结构阻尼矩阵 K = 结构刚度矩阵 F = 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函数 u = 节点位移矢量 = 节点速度矢量 = 节点加速度矢量 其中 : 动力学分析类型 模态分析 结构固有频率及振型 谐响应分析(共振响应分析) 随正弦函数变化载荷下结构动力学响应 响应谱分析 基础激励(强迫振动)下的结构动力学响应 随机振动分析 随机载荷( PSD谱)作用下结构动力学响应 瞬态分析 随时间变化载荷作用下结构动力学响应 动力学分析类型相互关系 动力学分析 瞬态动力分析 模态分析 模态叠加法 瞬态动 力分析 响应谱 分析 响应谱 算法 随机振 动算法 谐响应 分析 转子动力学分析 谐响应分析 多体动力学分析 主要研究多体系统(一般由若干个柔性和刚性物体 相互连接所组成)运动规律。 通常结构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可以被一 个力或者位移所驱动的机械装置。 两种类型结构可以在多体运动的仿真中使用: 刚体运动学分析: 将考虑模型中结构的大转动 ,使用 铰接方式 传递位移和转动。 柔体运动学分析: 可以是刚体,也可以是柔体。结构 的位移和转动不仅包括铰接本身的位移和转动,还包括 柔体变形部分。 多体动力学分析 刚体动力学 刚柔混合动力学 目录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简介 ANSYS相关力学理论简介 有限元分析步骤 有限元分析类型 计算结果可靠性评判 总结 应力集中判断与处理 应力集中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 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的应力显著增大现象。 应力集中是真实存在的,多出现于尖角、孔洞、缺 口、沟槽以及有刚性约束处及其邻域。 应力集中区域,应力最大值(峰值应力)与物体几 何形状和加载方式等因素有关。 应力集中判断与处理 无倒角 286Mpa 倒角 173Mpa 应力集中判断与处理 为避免应力集中造成构件破坏,应力集中可以通过 一些方法来消除。 改善结构,消除应力集中;尽量使构件应力分布均 匀,对提高构件疲劳寿命有很大帮助。 消除结构中尖角,应力集中处添加倒角、圆角。 改善构件外形、局部加强孔边。 提高材料表面光洁度。 应力奇异判断与处理 应力奇异是因为网格问题导致的人为高应力。应力 奇异是虚假应力值,是不真实的。可以通过一些方 法避免。 改变加载方式:集中力加载 等效成面载荷进行加载 改善网格质量,减少网格扭曲。 对几何模型进行一些细节处理, 避免在网格划分时出现质量较 差的单元。 应力奇异判断与处理 改善网格处理应力奇异 应力奇异 网格改善后 应力奇异判断与处理 集中力等效成分布力加载 点加载 分布加载 网格敏感性评估 网格精度是否足够? 可以通过误差检查来确定网格划分是否足够精细。 其它检查网格精度的方法: 显示单元结果(非平均应力),若发现单元有较 大的应力,检查高应力梯度单元。这些都是网格 应该细分的区域。 如果在节点(平均)和单元(非平均)处的应力 等值线有较大区别,则网格可能太粗糙。 同样,若 PowerGraphics 和 full graphics 图形显 示的应力差别明显,则网格可能太粗糙。 网格敏感性评估 网格灵敏性研究(增加网格密度,计算结果收敛) 可能耗费大量计算资源,尤其是非线性问题。 典型网格敏感性研究 试验结果对仿真结果的辅助与应用 在工程实际中,有限元计算结果需要与实验 结果进行对比来检验计算的正确性。常用方 法: 应变片测试 试验台测试 应变片测试 工程实际受各种条件限制,通常采用贴应变片的方 式进行测试。 利用应变片测试结构局部的应力或应变。 在软件中提取对应部位的应力或应变计算结果。 如果测试数据与计算结果基本相同,误差很小,就可以 认为整体结构的计算结果正确。 两者误差容限为 5%,非线性可适当放宽。 试验台测试 对于动力学分析,大多数可以采用试验台进行测试, 获得实验数据。 利用测试设备获得局部区域结构的动力学响应情况。 在软件中提取对应部位相同类型的计算结果。 如果测试数据与计算结果基本相同,误差很小,就可以 认为整体结构的计算结果正确。 目录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简介 ANSYS相关力学理论简介 有限元分析步骤 有限元分析类型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总结 总结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前处理(几何模型、单元选择、材料定义、网格划分) 求解设置(加载、约束、 ) 后处理 (应力、应变结果提取 ) 有限元计算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计算结果需 要与实验结果相符。 有限元分析需要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工程经验。 20%- 力学经验 , 20%- 工程经验 30%- FEA经验 , 30%- 软件操作 联系方式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