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导论第九章论证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2652595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逻辑导论第九章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形式逻辑导论第九章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形式逻辑导论第九章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第九章 论证论证 证明证明论证论证 反驳反驳第一节第一节 证明的概述证明的概述 一一.什么是证明什么是证明 证明证明 指根据一个或一些真实性的判指根据一个或一些真实性的判 断,通过推理确定另一个判断断,通过推理确定另一个判断 真实性的思维过程。真实性的思维过程。真真 真真 “最低等植物也有感应性。因为任何有机最低等植物也有感应性。因为任何有机 体都具有感应性,最低等植物也是有机体。体都具有感应性,最低等植物也是有机体。二二.证明的结构证明的结构 论题(论点)论题(论点)回答回答“证明什么证明什么”的问题。的问题。证明论据(理由)证明论据(理由)回答回答“用什么来证明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的问题。论证方式论证方式 回答回答“怎样证明怎样证明”的问题。的问题。“我国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因为我国我国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因为我国 的改革是顺应民心的事业,而凡顺应民心的事的改革是顺应民心的事业,而凡顺应民心的事 业一定会取得胜利。业一定会取得胜利。”三三.证明与推理的关系证明与推理的关系 论题论题 前提前提 证明论据证明论据 结论结论 推理推理 论证方式论证方式 推理形式推理形式 凡顺应民心的事业一定会取得胜利凡顺应民心的事业一定会取得胜利;我国的改革是顺应民心的事业我国的改革是顺应民心的事业;所以,我国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所以,我国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第二节第二节 证明的方法(种类)证明的方法(种类)演绎证明演绎证明 直接证明直接证明 证明归纳证明证明归纳证明 证明证明 类比证明类比证明 间接证明间接证明一一.演绎证明演绎证明 、归纳证明与类比证明、归纳证明与类比证明 二二.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1.1.直接证明直接证明 特点:证明从特点:证明从正面正面入手,为论题的真入手,为论题的真 实性提供实性提供正面正面的理由,即从论的理由,即从论 据据直接直接推出论题。推出论题。真真 真真 程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程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因为根。因为根据据 的规定,行为人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规定,行为人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就是过失致人意而没有预见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程某就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死亡罪。程某就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被害人死亡这一结果的发生。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被害人死亡这一结果的发生。所以,程某对被害人的死亡应承担过失致人死所以,程某对被害人的死亡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亡罪的刑事责任。2.间接证明间接证明 间接证明指通过先证明与原论题相关的间接证明指通过先证明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论题为假,从而推断出原论题为真的证其他论题为假,从而推断出原论题为真的证 明。明。假假 真真(1 1)反证法)反证法 反证法指通过证明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反证法指通过证明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题题(即反论题)为假,从而根据(即反论题)为假,从而根据排中律排中律,推断出,推断出原论题为真的证明方法。原论题为真的证明方法。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求证论题:求证论题:P P 反论题:非反论题:非p p 证明:如果非证明:如果非p p,那么,那么q;q;非非q;q;所以,非非所以,非非p p(非(非p p为假)。为假)。因为因为P P和非和非p p为矛盾关系,两者不能为矛盾关系,两者不能 同假,必有一真,根据排中律,非同假,必有一真,根据排中律,非p p为假,为假,则则p p为真。为真。公诉人:被告人甲犯的是故意杀人罪。(原论题)公诉人:被告人甲犯的是故意杀人罪。(原论题)辩护人:被告人甲犯的不是故意杀人罪。(反论题)辩护人:被告人甲犯的不是故意杀人罪。(反论题)证明:证明:如果被告人甲犯的不是故意杀人罪,那么当被害人被刺如果被告人甲犯的不是故意杀人罪,那么当被害人被刺 伤逃跑后,他就不会追上去往被害人致命处再刺两刀;伤逃跑后,他就不会追上去往被害人致命处再刺两刀;事实证明,被告人这样做了;事实证明,被告人这样做了;所以,被告人甲犯的是故意杀人罪。所以,被告人甲犯的是故意杀人罪。2.2.选言证法(排他证明)选言证法(排他证明)选言证法指通过证明与原论题相关的其选言证法指通过证明与原论题相关的其 他论题为假,从而推断出原论题为真的证明他论题为假,从而推断出原论题为真的证明 方法。方法。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论题: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论题:指与原论题在同指与原论题在同 一范围内的其他一范围内的其他 可能情况。可能情况。选言证法的证明过程:选言证法的证明过程:求证论题:求证论题:P P 假设与原论题相假设与原论题相并列并列的判断为:的判断为:q q、r r。证明:或者证明:或者p p或者或者q q或者或者r r;非非q q并且非并且非r r;所以,所以,p p。本案案犯的行为应定抢夺罪。本案案犯的本案案犯的行为应定抢夺罪。本案案犯的行为不外乎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中的一种。行为不外乎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中的一种。由于案犯在行为中没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由于案犯在行为中没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故不能定抢劫罪;又因为案犯的行为他方法,故不能定抢劫罪;又因为案犯的行为不具有秘密的情节,故不能定盗窃罪;可见,不具有秘密的情节,故不能定盗窃罪;可见,对本案案犯的行为应定抢夺罪。对本案案犯的行为应定抢夺罪。请问:以上论述用了什么证明方法?请问:以上论述用了什么证明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证明的规则证明的规则 一一.关于论题的规则关于论题的规则 1.1.论题应当清楚明确。论题应当清楚明确。“论题不清论题不清”(“论题含混论题含混”)“甲方向乙方订购甲方向乙方订购40004000条表带,每条条表带,每条5 5元。元。”2.论题应当保持同一。论题应当保持同一。“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或或“转移论题转移论题”某起诉书的开头写道:某起诉书的开头写道:“被告人与被害人被告人与被害人 在追逐嬉戏中发生的事情,属于意外事故。在追逐嬉戏中发生的事情,属于意外事故。”结尾又写道:结尾又写道:“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 第第132132条的规定,对他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起条的规定,对他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起 公诉。公诉。”二二.关于论据的规则关于论据的规则 1.1.论据必须真实。论据必须真实。“理由虚假理由虚假”论题论题:“被告人患有精神病。被告人患有精神病。”论据论据:被告人犯罪前诊治过精神病的病例和被告人犯罪前诊治过精神病的病例和 犯罪后有关患精神病的鉴定犯罪后有关患精神病的鉴定.“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因为宇宙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因为宇宙 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的东西在时间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的东西在时间 上都是有开端的。上都是有开端的。”2.论据的真实性必须被证实。论据的真实性必须被证实。“预期理由预期理由”:指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其真实性指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其真实性 尚未得到证实的论据来证明论题尚未得到证实的论据来证明论题.论题论题:“:“被害人是由于被告人给他扎针致死的。被害人是由于被告人给他扎针致死的。”论据论据:死者手上有几处小出血点,这几处小出血死者手上有几处小出血点,这几处小出血 点就是扎针的针眼。点就是扎针的针眼。3.论据的真实性不应当依赖论题来证明。论据的真实性不应当依赖论题来证明。“循环论证循环论证”:指论据的真实性需要论题来证:指论据的真实性需要论题来证明。明。专案组人员:你是反革命,因为你攻击党中央。专案组人员:你是反革命,因为你攻击党中央。张志新:这不是攻击,这是我的看法,我只是张志新:这不是攻击,这是我的看法,我只是 对党中央的做法有怀疑,是在会议上对党中央的做法有怀疑,是在会议上 讲的。讲的。专案组人员:因为你是反革命,所以你攻击党专案组人员:因为你是反革命,所以你攻击党 中央,。中央,。甲、乙两人对话:甲、乙两人对话:甲:某次侵略战争终于失败了。甲:某次侵略战争终于失败了。乙:为什么会失败?乙:为什么会失败?甲:因为士兵逃跑了。甲:因为士兵逃跑了。乙:为什么士兵会逃跑?乙:为什么士兵会逃跑?甲:因为打败仗了。甲:因为打败仗了。三三.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 指从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地推出论题,否则指从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地推出论题,否则 就会犯就会犯“推不出推不出”的逻辑错误。的逻辑错误。“推不出推不出”的两种表现的两种表现:1.1.论据不充分论据不充分 “李某是本案的凶手无疑,因为案李某是本案的凶手无疑,因为案 发当天,李某到过案发现场。发当天,李某到过案发现场。”2.2.论题与论据不相干论题与论据不相干.“这人个子高,肯定是个运动员。这人个子高,肯定是个运动员。”法官纳贡曼:法官纳贡曼:“父亲是坏人,儿子绝不会好。父亲是坏人,儿子绝不会好。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 必定是贼。必定是贼。”“捡来的东西不必要还。因为偷来的捡来的东西不必要还。因为偷来的 东西必须要还,而捡来的东西不是东西必须要还,而捡来的东西不是 偷来的东西偷来的东西”偷来的东西必须要还;偷来的东西必须要还;捡来的东西不是偷来的东西;捡来的东西不是偷来的东西;所以,捡来的东西不必要还。所以,捡来的东西不必要还。第四节第四节 反驳反驳 一一.什么是反驳什么是反驳 反驳反驳 指根据一个或一些真实性的判指根据一个或一些真实性的判 断,通过推理确定另一个判断断,通过推理确定另一个判断 虚假性或某个论证不成立的思虚假性或某个论证不成立的思 维过程。维过程。真真 假假 试驳斥试驳斥“智慧明星短寿智慧明星短寿”有人认为:有人认为:“智力早熟会导致早亡智力早熟会导致早亡”,这,这 个观点不成立。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如德国个观点不成立。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如德国 诗人歌德八岁就能用德、法、意、拉丁、希诗人歌德八岁就能用德、法、意、拉丁、希 腊等语言进行读写,但他却活到腊等语言进行读写,但他却活到83岁。可岁。可 见,见,有的智力早熟的不会导致早亡有的智力早熟的不会导致早亡。”二二.反驳的结构(对象)及其方法反驳的结构(对象)及其方法 (一)反驳的结构(一)反驳的结构 反驳论题反驳论题 反驳反驳 反驳论据反驳论据 反驳论证方式反驳论证方式(二)反驳的方法(二)反驳的方法 1.1.直接反驳直接反驳 有人认为:有人认为:“未满未满1818周岁的年轻人也周岁的年轻人也 可以有选举权。可以有选举权。”我国法律明文规定: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只有年满只有年满1818周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周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2.2.间接反驳间接反驳 (1 1)独立证明法)独立证明法 独立证明法的证明过程:独立证明法的证明过程:被反驳论题:被反驳论题:p p 反论题:非反论题:非p p(或(或q,pq,p与与q q具有反对关系)具有反对关系)反驳:非反驳:非p p 为真;为真;非非p p和和p p具有矛盾关系,根据矛盾具有矛盾关系,根据矛盾 律,两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律,两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所以,所以,p p必假必假 试用独立证明法反驳试用独立证明法反驳“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设反论题为:有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设反论题为:有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反驳:反驳:小偷小摸不是犯罪行为;小偷小摸不是犯罪行为;小偷小摸是违法行为;小偷小摸是违法行为;所以,有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所以,有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有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有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与被反驳论题为矛与被反驳论题为矛 盾关系,根据矛盾律,两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盾关系,根据矛盾律,两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所以,所以,“有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有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为真,则被为真,则被 反驳论题为假。反驳论题为假。(2 2)归谬法)归谬法 归谬法的证明过程:归谬法的证明过程:被反驳论题:被反驳论题:p p 假设:假设:p p真真 反驳:如果反驳:如果p p,则,则q;q;非非q q;所以,非所以,非p p 试用归谬法法反驳试用归谬法法反驳:“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被反驳论题: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被反驳论题: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假设:假设:“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为真。为真。反驳:反驳:如果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那么流行如果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众所周知,流行性感冒不是高尚的;众所周知,流行性感冒不是高尚的;所以,所以,“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凡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为假。为假。被反驳论题:被反驳论题:“使用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使用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假设:假设:“使用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使用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为真。为真。反驳:反驳:如果使用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那么如果使用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那么 侦查工作就是多余的了;侦查工作就是多余的了;事实证明,侦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事实证明,侦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使用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为假。所以,使用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凭实据为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