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垂直说课

上传人:悦** 文档编号:172649993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面垂直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线面垂直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线面垂直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一、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选自: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判定定理及其初步运用。其中,线面垂直的定义是线面垂直最基本的判定方法 和性质,它是探究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基础;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充分体现了 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之间的转化,它既是后面学习面面垂直的基础,又是连接 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的纽带!(如图)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 念,实现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的飞跃,是非常重要的。(二)、学生情况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内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学习本课前,先安排 学生在生活中找“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拍成图片带回来师 生进行交流,从中体现出学生活跃的思维、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 主探究能力。学生又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方法,学习了直线、平面平行 的判定定理,对空间概念建立有一定基础,因而,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 本课。但是,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还有待提高。(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贯穿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 能力的培养为宗旨,以教材的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设定教学目标 如下:知识目标:1. 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2. 掌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能力目标:1. 通过自主探究,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 判定定理,2. 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 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线面垂直是核心内容,因此设定教学重点为:自 主探究,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难点为:发现概括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分析:(一).教学方法的说明本节课以“感知一探究一归纳”为主线,通过大量图片、实例的观察,引 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自助探究,总结规律,发现概括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 定理。在教学中以引导启发为主,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自 助地动手实验、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师生以对话形式共同研究探讨,步步深入,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师生互动、探求新 知”的教学模式。(二).教学手段的说明根据教育直观性原则,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和学生自制学具辅助教学,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起到良好的收效。课件和自制学具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力的 不足, 促进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 学法指导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 神。本节课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以及多媒体和自制教具的使用,教会学 生主动“观察猜想、实验确认、总结规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 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 习。在学习中体会研究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乐趣。四、课堂结构设计1、 创设情境,感知概念观察归纳,形成概念辨析讨论,深化概念(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线面垂直的定义,此过程大概需要10分钟。2、 分析实例,猜想定理动手实验一确认定理质疑反思一深化定理(通过实例和实验操作探究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此过程大概需要15分钟。)3、练习分析,应用定理(通过两道典型例题、一道练习题巩固定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定理证明一 些简单命题,此过程需要大概 10分钟)4、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以设问和提问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知识,此过程需要大概3分钟)5、布置作业,检测教学 (布置分层作业,此过程需要大概 2 分钟)五、教学过程设计1. 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的建构 ( 1)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展示图片:观察实例:学生将书打开直立于桌面,观察书脊与桌面的位置关系。引导 学生找出书脊和每页书底边的关系。提出思考问题:如何定义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卡纸、一根铅笔和一个三角板,用铅笔在 卡纸上任意的画几条直线,以铅笔作为可移动的旗杆,让学生用三角板度量旗 杆与底面上直线的角度。适时提出问题:能否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 直线,来定义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呢?(学生讨论并交流)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介绍相关概念,并要求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3)辨析讨论深化概念 判断正误:(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笔和三角板进行演示,判定答案)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 平面垂直。 若a丄a ,bu a,则a丄b。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探究 提出问题:线面垂直的定义是要求这条线和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那么如 何判定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呢?(1)分析实例猜想定理 将书打开直立于桌面,如果书本的纸够硬,逐渐撕去书页,最少剩几页的时,书本仍能直立于桌面?把书本合起来还能直立吗?学生提出猜想: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 直线与此平面垂直。(2)动手实验确认定理折纸实验:过A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再将翻折后的纸 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与桌面接触),进行观察并思考:折痕 AD 与桌面垂直吗?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 AD 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 直?由折痕AD丄BC,翻折之后垂直关系发生变化吗?(即AD丄CD, AD丄BD 还成立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折纸可能会出现“垂直”与“不垂直”两种情况,引导这两类学生进 行交流,分析“不垂直”的原因,从而发现垂直的条件:折痕AD是BC边上 的高,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动态演示模拟试验,根据“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 面”的事实和实验中的感知进行合情推理,归纳出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要 求学生画图,用符号语言表示。(3)质疑反思深化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吗?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笔、三角板实验论证,进一步明确线面垂直的判定 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缺一不可!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初步应用例1 一旗杆高8m,在它的顶点处系两条长10m的绳子,拉紧绳子并把 它们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的两点(与旗杆脚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这两点与 旗杆脚距6m,那么旗杆就与地面垂直。为什么?例2已知ab, a丄a,求证:b丄a (总结出线面垂直的另一个判定方法: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 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练习1、如图,已知OA、OB、OC两两垂直(1) 求证:OA丄平面OBC(2) 求证:OA丄BC4. 总结反思提高认识(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定义 判定定理 与一条垂线平行(2) 在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 通过小结使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 的地位和应用,培养学生认真总结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三 个维度得到提高,并为下节的学习提供改进方向。5. 布置作业自主探究A组:(1)如图,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O是对角线AC 与BD的交点,且PA=PC,PB=PD.求证:PO丄平面ABCD( 2)课本 P67 练习 1B组:探究:如图,PA丄。O所在平面,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一点, 则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由此你认为三棱锥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四棱 锥呢?A 组题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而安排的,是直接运用线面垂直判定定 理的。 B 组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有余力 的学生安排的,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获,巩固新知识并培养应用意 识。六、教学评价设计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1. 关注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生的投入程度、思维水平的 发展。2. 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 根据学生在课堂小结中的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查缺补漏,以便调控教 学。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说明,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