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258490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画荻教子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孤幼年丧父。资财物钱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芦苇杆。闾里)街坊,乡里,民间。惟读书是务只致力于读书。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荻画地(以用办法。)B.教以书字(书:写。)C.及其稍长(长:长,与“短”相对。)D.或因而抄录(或:有时。)2翻译文中画“”的句子。_3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原因有哪些?_2. 课内阅读。子曰:“温_而知_,可以为师矣。”子曰:“见_思齐焉,见不贤而内_也。”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解释所填的词语,把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3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_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连同。 有的人。想要。因为、由于。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A_B_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4. 阅读理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用现代文表述)_2短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_3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_4在强国梦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请写出最少四个。_5身为中国少年,你现在能为祖国做些什么?_5. 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1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_。2在横线上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甚聪惠:_乃呼儿出:_诣其父:_指以示儿:_4用“”画出体现杨氏子“甚聪惠”的句子。5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6.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夫不可陷之盾语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句子)_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5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7. 文言文阅读。月攘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_(2)或告知曰_(3)然后已_(4)请损之_2用现代文翻译下面的句子。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_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说说你的看法。_8. 文言文阅读。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1用一个四字成语为短文取个题目,写在横线上。2解释下列带点的字。值祖父六十寿诞(_)置于寿台之上(_)母令融分之(_)融从容对曰(_)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这句话的理解。_4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_9. 阅读理解。愚公移山(有删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A.愚公年纪大了,时间很多,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B.愚公家住在山区,北部很闭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很不方便。C.愚公想证明智叟说的是错的。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A.完成 B.于是,就3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河曲智叟亡以应()A.死亡 B.没有4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A.愚公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B.愚公是一个不听从别人劝告、很固执的人。10.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称赞)之曰B.吾矛之利(好处)C.于物无不陷(穿透)也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4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11. 课内阅读。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薰以桂椒,()以珠玉,饰以玫瑰,()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1这则寓言的题目是“_”,作者是_。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薰以桂椒薰:_饰以玫瑰 玫瑰:_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椟:_4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_12. 文言文阅读。古人谈读书鉴赏。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盖士人读书_(2)第三要有恒_(3)如井蛙之窥天_(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2翻译句子。(1)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翻译:_(2)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翻译:_13.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练习。何晏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宴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世说新语注释:若:好像。奇爱:十分喜爱。以:把。乃:于是。欲:想,希望。知:明白。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1)何氏之庐也。庐:_ _(2)人问其故。故:_ _(3)即遣还外。遣还:_ _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_14. 阅读孔子论学,完成练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论语)注释行:行走。焉:在其中。故:旧的知识。习:复习说:同“悦”高兴、快乐。1请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说_(shu yu) 矣_(y i)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可这样停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用以上句子选自论语。论语记录的全是孔子说的话。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过的内容经常练习是愉快的事。D.孔子通过以上句子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3读了以上文段,你得到的启示是:学习应该_、_、_。15. 小古文阅读。王华还金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为谢,却不受。注释以:因为。遗:丢失。度:估计,思考。复:再。尔:你,你的。为:替,给。铤:同“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与群儿戏水滨(_)(2)其人果号而至(_)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发生在王华六岁时,地点是水边。B.王华将金子投到水中,是想等人们走后,自己再取走,没有想到那人找回来了,于是只好把金子还给他。C.其人“号”是因为担心找不到他的金子,其人“喜”是因为金子失而复得。D.王华拒绝那人的报酬更加体现了他拾金不昧的可贵品格。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孔_曰:“_。”儿应声答日:“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_)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