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学校学习资料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255490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型学校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型学校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两型学校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型社会两型学校学习资料积极参与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把握江汉教育可持续发展机遇从2005年批准的首个上海浦东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到2006年批准的天津滨海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几年来,试验区一直担负着中国改革“试验田”和“排头兵”的重大作用,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此次国家新批准设立的中原城市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等“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承担着同样的历史使命。一、“两型社会”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塑造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管理、技术、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创新。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资源利用效率低,瓶颈制约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从2002年到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8、10.1%和15.2%,主要原材料消耗也大幅度超过GDP增长率,煤电油运供求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全面紧张,资源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十分凸显。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已经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2002年,中国铜产量60%以上、铝产量40%、铅产量20%、锌产量15%是靠进口原料生产。2003年,中国的铁矿石、氧化铝和镍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36%、47%、55%。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40%。中国对能源和原材料迅速扩张的需求已经对国际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2004年,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加剧,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明显制约。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无疑是从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伟大战略决策。二、武汉城市圈与综改试验区1、什么是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2003年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提出的,指的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面积5.77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湖北的60%和53%以上。2005年,武汉城市圈实现人均生产总值14008元,约为湖北省人均生产总值的1.2倍。武汉城市圈建设目标:到2020年,提前35年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2、什么是城市圈综改试验区2007年12月14日,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获批的还有“长株潭”城市群。5年间,武汉6次变换核心主题申报,最后这一次,以武汉城市圈的名义申报,契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构架思路,终于获得了“新特区”称号。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核心在于“综合配套”,其宗旨是要改变多年形成的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关系、土地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推进改革,形成相互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径、新模式和新道路,通过选择一批有特点和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以期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应对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做出的现实选择,它的提出必将对未来改革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3、综改区承载的两项历史使命一是承载了中部崛起的战略使命。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等经济特区和前几年的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新区,承担了我国沿海地区先富起来的历史使命。近些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的实施,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一度出现了“中部坍塌”的局面。2004年,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4%、38%和73%,不同地区之间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这次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改区”,目的就是要加快其发展,使我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得到具体实施。武汉城市圈综改区建设事关国家全盘发展战略,意义十分巨大。二是承载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命。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解决了“要科学发展”和“怎么样才能科学发展”的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科学发展观具体如何贯彻实施,党和政府希望武汉城市圈综改区能在这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希望武汉城市圈能积累经验,为全国示范。三、综改区总体方案的几个关键词2008年9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标志着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该方案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推进“五个一体化”为抓手,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总体方案的关键词有:【宜居】: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四大基地】: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区域中心】: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示范区】: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五个一体化】:到2012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格局。【指标】:到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1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库III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中西部前列】:到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努力使武汉城市圈在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走在中西部前列。【全国先进行列】: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三个着力】: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根本任务集中体现“三个着力”: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九大创新】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六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等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四、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使命机遇与使命之一:省部协议书的签订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和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又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总体要求,推进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8年8月,湖北省政府和教育部商定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并签订了协议书,决定就“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等问题进行改革实验。省部协议书的签订,将会加快推进武汉基础教育的改革与试验,江汉区要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新体制,力争在这一轮试验中争先示范,争先受益,力争加快区域教育更好发展,使武汉城市圈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机遇与使命之二:武汉城市圈教育调研启动10月23日,武汉城市圈教育联席会在汉举行,9城市共同启动了城市圈教育事业发展现状调研。这是武汉城市圈首次启动大规模教育调研,涉及9城市民办教育、中小学布局结构、中等职校、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调研结果将为武汉城市圈教育改革试验提供参考。目前,省教育厅已启动武汉城市圈教育“综改区”前期调研报告,为下步改革试验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规划,省教育厅将拟定6个建设项目,包括职业教育园区、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等,这些建设项目已报省发改委待批。这些规划措施可能会使教育格局面临重新洗牌,我们一定要善于把握其中的机遇,勇于迎接挑战,争取多做贡献。机遇与使命之三:两型学校建设的部署近些时来,为积极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武汉市教育局和江汉区委、区政府均对“两型”学校建设进行了部署安排。依据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目标,武汉市教育局、区政府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区“两型学校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阶段性目标是:70%以上的学校达到“两型”学校建设创建活动标准要求,成为“两型”合格学校。按照要求,我区已经成立了“两型”学校建设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建设“两型社会”,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改革试验给“圈内”各行各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一定要在武汉市教育局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为综改区建设作出贡献。五、江汉区教育局探索创建“两型”学校区域特色1、江汉区教育局创建“两型”合格和示范学校目标年度创建比例分别为:2008年不少于20%(13所),2009年不少于50%(约30所),2010年不少于80%(约48所),2011年100合格。我局将精心打造窗口示范校。在完成09年创建目标的前提下,集中财力积极打造三所“两型”学校示范校。即:市六十八中学、市三十六中学、华中里小学。2、江汉区教育局创建“两型”学校理念提出创建“两型”学校的关键,是推进“两型”文化建设这一理念。广泛培养节约意识和资源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是“两型”学校创建的文化基础。让每个师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与“两型社会”建设倡导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主动将“两型社会”建设责任内化为真正的发展觉悟和自觉行为。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渠道,强化“两型建设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用节能环保理念审视工作、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形成“两型”文化的氛围,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3、江汉区“两型”学校创建主题即“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4、“两型”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教育学生;二是管理校园;三是建设校园。5、江汉区教育局创建“两型”学校的特色“五结合”,即:一是创建工作要与2009年省市级示范高中复评、第三批初中标准化建设、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三项主要工作相结合,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全方位指导。编写并试行两型社会校本课程。二是创建工作与课堂教学渗透、学科渗透相结合。三是创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是创建工作与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五是创建工作与家校牵手,向社会延伸相结合。二OO九年五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