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会议室设计规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2554887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会议室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酒店会议室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酒店会议室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议电视会议室总体设计要求1、会议室内布置要求大方而简朴,能逼真地反映现场人物和景物,使与会者有临场感、一体感,以达到视觉与语言信息交流的良好效果。2、由会议室中传送的图象包括人物、景物、图表、文字等等,要求清晰可辨。3、会议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使与会者感到舒适、自然。4、要求有消防设备和紧急安全通道。二.会议电视会议室的大小与环境1、会议室大小会议室的大小通常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种。大型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在10平0方米以上。中型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小型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电视会议室面积根据各地会议室的具体情况决定,主会场要求设大型会议室,其他各分会场设中型会议室或小型会议室。会议室大小要求按平均每人2.2平方米计算会议室面积。2、会议室的环境1)、会议室要求设置在远离外界嘈杂、喧哗的位置。因会议室外有各式各样的噪声源,如施工工地、工厂、学校、公路、管道等,或者隔壁是另外一个会议室或办公室,为保证有良好的会议环境,必须进行严格的会议室隔声处理。2)、建筑物隔声的薄弱环节及要求采取的措施有:钢架轻体墙结构钢架与轻体墙之间往往有缝(尤其是屋顶),容易透声;屋顶和四周墙壁面结合处一定要严格密封(不是光线密封,而是声音密封,要求密封处有厚度,厚度与体墙一致,密封严实);轻体墙结构、简单轻钢龙骨墙屋顶及墙体太薄,隔声量不是很大;屋顶和四周墙壁要求再做一层隔声结构层,要求使用喷涂式泡沫隔声材料或美国进口喷涂式环保植物型隔声棉,采用此种方法,不易有遗留的孔洞,比较严实,施工也方便、快捷;普通玻璃窗隔声量也不是很大要求使用加厚窗户和中空玻璃;普通门隔声量也不是很大要求使用加厚门或专门隔声门;管道穿墙处是薄弱环节管道穿墙处是往往留有孔洞,不仔细处理,则留下噪音隐患,使其它隔声措施前功尽弃,而一旦装修完毕,属于隐蔽工程,极不好发现及处理要求使用喷涂式泡沫隔声材料或美国进口喷涂式环保植物型隔声棉,不遗留的孔洞,遮挡严实;风机管道产生噪音市内噪音往往是由空调系统风机管道产生的,为此,要求对空调系统工程安装提出噪音限制要求,要求对产生噪音的风机管道进行专业降噪处理;3)、从安全角度考虑,要求开辟宽敞的入口与出口及紧急疏散通道,并要求配置配套的防火、防烟报警装置及消防器材。4)、会议室室内要求安装空调,以营造稳定的温度、湿度环境,空调要求采用分体式以减少噪声。如室内空调噪声过大,就会大大影响该会场的音频效果。5)、会议室环境要求参数如下:室内风速:0.米1/秒室内温度:C室内相对湿度:0室内环境噪声:三.会议室的布局布局原则:要求保证摄象效果以达到再现清晰图像的目的。布局要求:1、背景影响画面质量的另一因素,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禁止使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反光”及“夺光”的不良效应。为了防止颜色对人物摄象产生的“夺光”及“反光”效应,天幕(背景墙)要求采用均匀的浅颜色,如兰色或灰色,以使摄像机镜头光圈设置合适。而房间的其它三面墙壁、地板、天花板均禁用黑或鲜艳色彩的饱和色,要求采用浅蓝色、浅绿色、浅灰色等等。各墙面要求采用哑光材质的装饰材料,如墙纸、布料或板材等,不能采用复杂的装饰图案,以免摄像机移动或变焦时图象产生模糊现象,不能悬挂各类装饰画、玻璃制品,防止物品反光影响摄像机正确感光。摄像背景(被摄人物背后的墙)不能挂有山水等景物,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可在室内摆放花卉盆景等清雅物品,增加会议室整体高雅,活泼,融洽气氛,总之,会场布置要求庄重、朴素、大方。2、会议桌桌子要求哑光漆面(本质本色调),防止反光。会议桌布置要求采用“一”字型的课堂式布局,主要领导坐在第一排,第一排前要求摆设绿色植物,大小适中,做到美观、实用。这种方式的布置可使与会者自然坐于桌前就能看清监视器并被摄像机摄入镜头。1)、桌牌:摆放在座椅的正前方,近靠桌子前沿(制作格式参照附件4)。2)、毛巾碟:放在桌签的后面。3)、矿泉水:放在毛巾碟的右边。4)、茶杯:放在矿泉水的右边。5)、资料:摆放在桌上正对座位的位置上。6、)笔:放在紧靠资料的右边。3、椅子椅子避免使用白色椅套。要求采用舒适的椅子,以及加厚椅垫,避免与会人员经常地调整坐姿而在镜头内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同时椅子上不要装小脚轮,限制移动,以防止离开镜头。会议桌的颜色和亮度很重要,为了减少脸部的阴影,要求采用浅色桌,使光线能通过桌子反射到人的脸上,或须在桌上铺上浅色桌布。另外,在麦克风与桌子之间加一层软性材料,如像胶底等,以免造成敲击桌子时造成太大的响动。4、为了保证声绝缘,地板上要求铺地毯,天花板要求装消音板,四周墙壁要求装隔音毯,窗子要求安装双层玻璃,桌子辅上桌布。会议室进行了隔音处理后,房间中具有混响系数通常要求在0.35之0间.。555、显示设备要求放置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距地高度1.米5左右。各与会者到监视器的水平视角要求不大于60度,所采用的显示设备屏幕的大小,应根据视频会议的数据速率,参加会议的人数,会议室的大小等几方面的因素而定。对中小型会议室,只需采用40寸至52寸的液晶或等离子电视即可;大型会议室要求以高亮度背投式投影为主。6、摄像机放置的最佳位置要求与监视器的位置相同。7、主摄像头与会场人员分布关系为:讲话人位置在离中心45度范围内最佳,最大偏移为90度,讲话人距摄像头5米最佳,最大10米。8、开会时,摄像头要求对发言人,无发言人时,摄像头要求保证对单位正职负责人的特写拍摄。9、会场后面设置背景板,背景板颜色为国网绿,中间上部为国家电网公司徽标。徽标与省公司主会场一致,字体为黑体或宋体,颜色为白色,会标下方为“分会场”(制作格式参照附件)。四会议室的照度1、灯光照度是会议电视会议室的一个基本的必要条件,由于电视会议召开时间具有随机性,故室内要求使用人工冷光源而避免自然光。会场的门窗需用深色窗帘遮挡。光源对人眼视觉要求无不良影响(无刺眼感觉),并要求选择三基色灯(色温0,并禁止使用钨丝灯。照度要求规定如下:)、为了确保正确的图象色调以及摄像机的白平衡,规定照射在与会者脸部上的光要求是均匀的,照度要求不低于2)、灯光的方向比灯光的强度更为重要,为灯光安装漫射透镜,可以使光照充分漫射,使得与会者脸上有均匀的光照。)、监视器、投影电视附近的照度为,要求避免直射光。2安装位置要求将三基色灯安装在会议室天花板上,要求在天花板上安装型框架,灯管安装在型框架拐角处,使灯光不直接照射到物体及与会者,而依靠天花板对灯光的反射、散射照亮会议室。要求在会议桌上方设置一个灯光区域,在会议室周围的天花板上设置适当的筒灯,以调节会议室的光线使之更柔和,亮度更均匀。除了上述两点,为了达到更好效果,还要求做到:a避免阳光直射到物体、背景及镜头上,这会导致刺眼的强对比情况。b光线弱时要求采用辅助灯光,但要避免直射。c使用辅助灯光时,要求使用日光型灯光。禁止使用彩灯,避免使用频闪光源。d避免从顶部或窗外来的顶光、侧光直接照射,此种照射会直接导致阴影。e要求使用间接光源或从平整的墙体反射的较为柔和的光线。f摄像区、文件、图表区、监视器投影电视区灯光要求分组控制,且文件、图表区、液晶电视区内灯光要求分组控制。g三基色灯灯间距要求为至米,功率为至。h为了确保文件、图表的字迹清晰,对文件图表区域的照度要求不低于。3会议室窗帘要求:灯光照度是会议室的基本必要条件。摄像机均有自动彩色均衡电路,能够提供真正自然的色彩,从窗户射入的光色温约比日光灯或三基色灯偏高,如室内有这两种光源自然及人工光源,就会产生有蓝色投射和红色阴影区域的视频图像;另一方面是召开会议的时间是随机的,上午、下午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一样。因此会议室要求避免采用自然光源,而采用人工光源。会议室窗帘要求采用卷帘避光窗帘或采用双层式窗帘,内层(靠窗户)窗帘用遮光布制作外层窗帘用不反光材质的浅色调布料制作,外层窗帘的颜色要求与墙面颜色靠近,以保证电视电话会议室颜色的和谐统一。五.会议室的音响效果1、电视会议室要求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和适当的混响时间,室内声场达到最大扩散等条件,其体形宜为长方体,混响时间可用下式计算:式中:日房间形状的参变数。一般取0.1;61房间容积(立方米);房间内吸声总表面面积(平方米);室内平均吸声系数;空气衰减系数;混响时间;混响时间是声学装修中要控制的首要指标,会议室的高度大约在的情况下,容积的最佳混响时间为,时为,为02为保证会议进行时有一个安静的会议环境,减少噪音对于会议的影响,要求会议室环境噪声要求小于,并有良好的吸音和隔音设备,控制会议环境的回声;3选用专业会议扩音设备,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和音箱;4扩声系统的功率放大器要求采用数个小容量功率放大器集中设置在同一机房的方式,用合理的布线和切换系统,保证会议室在损坏一台功放时,不造成会场声音中断、声音信号输入功率放大器之前,要求采用均衡器和反馈抑制器进行处理以提高声音信号的质量。6、使用尽可能少的麦克风,因为麦克风越多,引入的背景噪音会越强,要求选用具备屏蔽手机信号干扰功能的麦克风。7、在进行麦克风和音箱的布置时,要求使麦克风置于各音箱的辐射角之外,音箱要求分散布置,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离墙壁米左右。、调音台与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必须共地。由舒皓羽整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