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地质勘探报告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7201025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8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矿地质勘探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铁矿地质勘探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铁矿地质勘探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编号:审字第 14 号审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 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决议书一九八0 年四月十六日提交报告单位: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报告编写人:陈振兴参加审批人: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组长赵金印(高必松代)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付组长 赵生贵、项福智 省储委委员、金属组成员 钟道崇省储委委员 贾怀周、武继德 省储委金属组成员 莫介槐、任端进、鄢少华 阳龙宗(朱昶明代) 省储委办公室 任荫理、周明。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金属及冶金辅助原料勘探报告审批专业 组,于一九八 0 年四月十六日在兰州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 他 M51 铁矿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会议审查。该报告系省储委恢复 前的积压待审项目,现予以补审,其审批决议如下:一、地质勘探报告概况1、M51 铁矿,位于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北约2.5公里, 南距兰新铁路河西堡车站直距137公里,有简易公路,行程171 公 里。2、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配合物探队,于一九六七年对M51 航磁异常进行地质填图和地面磁法工作,同年进行钻探验证,证实 为磁铁矿。一九六九年进行检查评价,寻找富铁、富铜等矿产。一 九七二年四月提交地质勘探报告。3、地质勘探工作方法以地质测量、钻探和采样化验为主。使用 主要工作量钻探 37 个钻孔 2628 米,采集各类样品 5878 个, 1:5 千地质测量 1.47平方公里。4、矿区地层为震旦系黑云母石英千枚岩夹大理岩。矿区为走向 近于东西,倾向南,倾角 4278的单斜构造。火成岩发育,以 与成矿有关形成矽卡岩母岩的辉长岩为主。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 南矿带由八个矿体组成。该报告提交的储量为北矿带,共有十六个 矿体组成。其中矿体较大,长1300米,厚12.9米,最厚31.5米, 为似层状,走向近东西,南倾,倾角 4681。矿床为一隐伏的 矽卡型磁铁矿床。北矿带富矿平均品位为 48.18%,占总储量的 34.17%;贫矿平均品位为32.89%,占总储量的 60.32%;另有表外矿 占总储量 5.5%。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呈致密块状和浸染状。 矿石化学成分的主要有用组分是铁,伴生有益组分为钴、铜、镓, 具综合回收利用价值。有害元素硫超过允许含量(富矿平均含硫为 1.35%,贫矿平均含硫为 1.93%),属高硫磁铁矿。5、因无对口矿山企业和承担矿山设计单位,故按甘肃省地质局 (71)甘革生字第 6 号文批复的工业指标,采用剖面法计算储量。6、提交储量如下表:/C2125.295.59.1/Ci + C21136.81116.599.5表外Ci21.916.31.7表外C244.351.74.8/Ci + C266.268.06.5总计 心X内+外1203.01184.5106.0二、审查意见一)成绩和优点1、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通过三年的野外工作,查明了M51航磁异常的性质为磁铁矿引起,完成了上级指示检查评价M51 航磁异常,寻找铁矿的任务。2、对矿区地层及火成岩基本特征以及区域水文地质、矿区水文 地质特征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明M51铁矿为一隐伏在第 四系之下的中等规模、局部较富的磁铁矿床。3、基本查明了矿石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对矿石的选矿性能进 行了初步可选性试验,为下一步详细可选性试验提供了资料。4、根据铁矿物质组分、品位和脉石成分等因素,均相应的划分 了矿石类型和品级。5、注意了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对伴生有益组分钴、铜、镓的 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别计算了钴、镓的储量。6、对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和含矿矽卡岩的种类、物质成分、结 构和岩相及其分布规律均作了较详细的研究。7、对成矿区域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寻找同类型铁、铜、钴矿床的远景区和找矿标志。8、地质勘探方法和手段正确。计算储量方法合适,储量数经抽 查验算基本准确。报告章节基本齐全。(二)存在主要问题1、文字报告中区域性的 F2 断层与 1:5 千矿区地质图上的 F2 断层是否是同一个断层,没有阐明。对1: 5千矿区地质图上F2断 层之西南震旦系地层走向北3050东,倾角 4685,组成 的背斜和向斜构造以及与另一组走向北 5060西,倾向南西, 倾角大于42的构造现象未予论述。同时对F4断层和10个钻孔中 16处断层角砾岩、破碎带和TC2槽北破碎带等构造现象研究控制不 够。2、北矿带计算储量的16个矿体中,有14个为单孔单剖面见矿, 因而对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及其变化规律,控制研究程度较差 控制较好的号矿体,在8行与9行间、10行与12行间以12行与14行间的(号矿体,其形态、产状、矿石品级、空间位置和伴生元素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因而是否为同一个矿体,值得研究。同时对南矿带八个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形态和矿石类型、 物质成分等基本特征,控制研究不够。3、由于对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矿区构造控制研究不够, 加之对计算矿体厚度变化系数的公式和方法没有阐述,因而单纯根 据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将该矿床划为“第一、二类级稳定及稳 定的矿床类型”。依据不足。4、由于该矿为一隐伏矿床,显得对号主矿体部分上下界线和 沿走向往东的延伸以及号主矿体之上的号矿体沿走向往西和向 深部的延伸情况,控制不够。5、对于单独圈出的 26 个钴矿体,多为单孔单剖面控制,故对 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等控制研究不够。对局部富集的铜矿(含 Cu 0.5%),没有单独圈出计算储量,不便于综合回收。6、对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有关的断层破碎带、风化带和节理裂 隙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和矿体及其顶底板近矿围岩的坚固性等工程 地质条件研究不够。7、参与计算储量的 21 个钻孔中,有11 个钻孔矿心采取率平均低于 70%,个别钻孔回次矿心采取率为0,如 ZK1、ZK5、ZK16、ZK30,但仍有矿石品位,其依据不清。由于没有附钻孔柱状图和钻 探成果一览表,故对钻探质量不易检查。8、小体重样数较少(富矿13 个,贫矿5个),且无大体重样校 正:选矿试验样原矿品位较高,没有代表性,如贫矿选矿样原矿品 位 TFe 为 36.71%,而基本分析贫矿平均品位 TFe 为 32.89%;表外 矿选矿样原矿品位TFe为33.93%,而基本分析表外矿品位TFe为20 29.9%。且上述两个选矿结果铁精矿含硫仍然较高(0.240.32%), 今后继续工作时应引起注意。9、没有附 1:2.5 万区域地质图和参与计算储量的钻孔柱状图以 及物探工作报告。没有矿区正测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标高为假 定高程,亦会不合要求。三、处理意见1、该报告本应补充修改有关资料,但因属初步地质勘探报告不 能作为矿山设计的依据,又无对口使用单位和正式工业指标,故可 不予修改补充。2、根据上述问题,同时考虑到报告不予修改补充,为便于计算 降级储量,故按块段将号矿体在3行与5行、8行与9行和10行 与12行之间的Ci级储量和(号矿体的Ci级储量,均降为C2级储量。3、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铁、铜、钴等矿产的需要,如工业部门利用该矿时,地质勘探单位应与有关设计单位、工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地质勘探设计和工业指标,进行详细地质勘探。同时加强成 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矿石选冶性能的试验研究; 加强南矿带和外围成矿远景区的找矿工作,并注意综合勘探,综合 评价。4、批准降级后的储量如下:、八、前言钢铁,是国民经济必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是国防建设所急需的战备物资。一九六九年, 根据省局指示,检查评价卡休他他M51号航磁异常,寻找富铁、富铜等矿产。M51 航磁异常,位于甘肃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北约 2.5 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南距兰 新铁路河西堡车站直距 137公里,简易公路171 公里,距阿拉善右旗址距 39 公里,简易公路 52 公里(见插图 I)。一九六七年,我队航磁检查分队与张掖物探队配合,对此异常曾作了部分地质填图和地面 磁法工作。同年,进行了钻探验证,证实为较富的磁铁矿引起。由于当时进入严冬,停工撤离工 地。六八年由于再未继续工作致使该矿搁置一年。一九六九年,二次重返工地。重新开始了铁矿 地质的侦察工作。经过了将近三年的野外奋战,终于查清了异常性质(Cl、C2、C3、C4异常为铁矿引起), 进一步查明了矿区的地层、构造,探明了矿床的规模,矿石质量及其伴生元素的含量等,最后证 实该矿床是一个埋覆在沙层以下的一个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中等规模,铁矿较富,且含钴、镓, 同时验证了 C5、C6和M50号异常为超基性岩引起,为今后在该区布置重力、电法,寻找铬和铜镍 等提供了一定的前提。附:阿右旗M51铁矿储量计算指标的说明一、M51铁矿,均属原生磁选矿石,无氧化矿或未氧化矿:1、经54个样品的计算,TFe三45%的富磁铁矿石TFe/FeO在1.42.5之间,平均2.15。2、经42个样品计算,TFe3044.9%的贫磁铁矿石TFe/FeO在1.22.5之间,平均2.12。3、经14个样品计算,TFe2029.9%的表外磁铁矿TFe/FeO在1.12.4之间。平均1.70。二、关于矿石工业品级划分考虑以下几点:1、矿石中铁矿物单一,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其物理性质 近似。有用铁矿物有良好的磁选性。2、经过98个样品统计非可熔铁含量很低。TFe与SFe绝对差平均值如下。富磁铁矿石: TFe-SFe=2. 53%(43个样)贫磁铁矿石: TFe-SFe=3. 81%(50个样) 表外磁铁矿石: TFe-SFe=4.66%(5 个样)3、TFeN45%作为富磁铁矿石界线,根据品位变化曲线,尚能圈出较完整的矿体,有利用 开采和提高回采率。4、富矿、贫矿中Cu含量均V0.3%。表外矿中一般V0.3% (很少数在0.3%以上)且较均匀。 成为矿石的有益组分存在,所以不必参与矿石类型的划分。5、有害组分S,矿石中含量普遍偏高,且很不均匀,对S不作要求,也不参与矿石类型的 划分。但在块段储量中计算其平均品位并在文字报告中予以详细说明。经126个样品统计含S情 况如下:富磁铁矿石:S平均含量0.789% (68个样)贫磁铁矿石: S 平均含量 2.065%( 56 个样)表外磁铁矿石:S平均含量3.235% (12个样)6、有害组分P含量很低,经统计:富磁铁矿石:P平均含量0.028% (77个样) 贫磁铁矿石: P 平均含量 0.038%( 65 个样)表外磁铁矿石:P平均含量0.053% (12个样)三、可采厚度主要考虑两点:1、M51 为盲矿,可采厚度太小,并无实际意义。2、根据钻孔与主矿体倾斜夹角和边缘小矿体的统计,真、假厚度比例关系平均近似值1:2:3, 假厚度取4米,实际真厚度为1.52米左右。假厚V4米且能在图上表示矿体,也予以圈定,但 不计算储量。四、根据夹石统计情况夹石W2米(假厚)代表真厚约1米左右,计入储量一般不影响矿石品级。2米计入储量 则有所影响。五、关于伴生组分1、从目前掌握的资料,铁矿石中伴生有用组分Cu、Co等含量很低,根据表内富矿、贫矿 174个样品统计,其中:173个CuV0.3%,仅一个较高。表外矿石41个样品绝大部分在0.3%以下。 均圈不出可观的独立矿体。2、Co根据85个样品统计其中67个在0.03%以下,18个在0.030.06%之间,2个在0.03% 以上,虽能圈出少数几个表外 Co 矿体,由于矿体小,品位低,属盲矿,实际意义不大。3、铁矿围岩中如构成单独的Cu、Co矿体,则须单独考虑。附件一、二、三)附件一关于对阿右旗 M51 铁矿储量计算工业指标的意见(71)甘地革生字第(6)号第六地质队革委会:(71)甘六地革生9号文“关于甘肃阿右旗M51铁矿储量计算指标的请示报告”已收悉, 关于矿床储量计算工业指标的确定,一般应由工业部门提出或取得同意,但由于 M51 铁矿目前尚 无使用单位,为此,经研究同意队上从矿床的实际出发,暂依据一般工业指标要求提出工业指标 的意见,特此复文。另在运用工业指标过程中,提出需要注意考虑的几个问题:1、从矿床一般富含高硫的情况来看,对于直接入炉的富矿,如果超过一般指标要求者应单 独划分,如果普遍含硫高而又不能单独划分时,可予以合并计算储量;2、边界品位 20%;3、可采厚度及夹石允许厚度,均用其真厚度为标准。可采厚度2米;夹石允许厚度1米 者剔除。地质部甘肃省地质局革命委员会 (印)71.4.12附件二关于内蒙阿右旗M51铁矿储量计算的请示报告71)甘六地革生9号M51铁矿为矽卡岩型磁铁矿床,中小型规模,储量8001300万吨,其中TFe45%以上 的富矿占40%,TFe3040.9%的贫矿占4050%,TFe30%以下的表外矿约占1 20%。该 铁矿经过两年的普查勘探,今年将要结束,经与有关工业部门联系,目前尚未考虑使用。但为了 及时提交报告,经请示省地质局,储量计算指标先由队提出意见报局审批。为此队上主要根据已掌握的矿床地质资料,进行了有关成果的统计和矿床特点的分析,并 参考了同类型矿床的一般工业要求,提出以下指标:一、各工业品级磁铁矿石,均属原生磁选矿石。二、矿石工业品级划分为:富磁铁矿石:TFe三45% (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相同)贫磁铁矿石:TFe3040.9% (边界品位TFe25%,平均品位不低于30%)表外磁铁矿石: TFe2029.9%有害组分 S 不要求,也不参与矿石类型的划分;有害组分P经统计含量很低没有影响;铁矿石中伴生组分Cu含量一般小于0.3%,且较均匀,不参与矿石类型的划分。三、可采厚度4米(代表真厚度1.52米)四、允许夹石厚度至2米,2米剔除。五、铁矿石中 Cu、Co 等有用组分均作为伴生元素,根据组合分析,按不同矿石类型分别 计算。品位有多少算多少(能构成单独Cu、Co矿体的除外)。铁矿围岩中含有低品位的Cu、Co等有益组分,一律不计算储量。若Cu、Co能够构成单独 矿体,即:Cu品位0.5%, Co0.06%厚度4米(假厚)则单独圈定,单独计算。请局审查批示附:储量计算指标说明甘肃省地质局 第六地质队革命委员会 1971年4月5日项目单位宀 兀成工作量矿区外围M501: 2.5万地质测量平方公里951: 2千地质测量平方公里0.331: 5千地质测量平方公里1.471: 5千地质剖面公里51: 5千测量线长公里11.88槽探立方米171.0039.6钻探米7648.79113.29化学样个262819光谱分析个2580组合分析个87体重样个25岩石全分析个20矿石全分析个5力学实验样个11选矿样个2物相分析个10试金分析个14人工重砂个1光薄片个473电子探针分析个22第一章 区域地质简况在矿区外围东西长约 16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面积约 9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1:25000 的地质普查找矿工作。早在一九六六年,包括该区在内的 1000 平方公里以内进行了 1:200000 及 1 :50000 大面积的区域地质普查找矿工作。矿区所在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阿拉善 隆起,北大山拱断带中。区内所见地层除第四系外,以前震旦系(AnZt)云母石英片岩,夹含砾 云母英片岩,透镜状石英岩、不纯大理岩和震旦系一套浅变质的含砾千枚岩、夹碳质千枚岩、条 带状灰岩,黑云母石英千枚岩等老地层,组成了本区的基底。仅在其山间拗陷和山前盆地的边缘, 见有石炭系和白垩系零星分布。南北两个区域性的断裂(F2、F6),控制了本区火成岩的分布,先 后计有:片麻状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灰白色斜长花岗岩、辉长岩、超基性岩、粗粒似斑状花岗 岩等岩体的侵入。在辉长岩与震旦系黑云母石英千枚岩的接触带中形成本矿区矽卡岩型的磁铁矿 矿床。F2、F6两断层在矿区近东的相交(见插图I)沿交会脆弱带为矿液上升创造了良好的通道。第二章 矿区矿床地质第一节 矿区地质一、地层(一)第四系(q4):以风成沙为主,除在基岩区见有零星分布以外,广布异常全区,据钻 孔揭露厚度24.96 米47.52米,一般34 米左右,上部为未胶结的疏松流沙,中含长石石英斑岩、 角闪石英二长岩、千枚岩等砾石、碎屑。下部有厚约0.20.4 米,最厚4.68米的砂砾岩层( Q1) , 成岩性差,钙质胶结,成分与上部相似,砾径约在0.25公分以上。直接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 上。(二)震旦系(Zn):为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层,分布较广,出露最宽处厚约200米左右。 所见岩性主要为黑云母石英千枚岩,中夹大理岩透镜体(一般厚0.10.5米,长约10米左右), 中有变辉长岩,角闪石英二长岩、角闪石英正长岩、超基性岩等岩体岩脉的穿插,致使部分被切 割为零散的小块,而呈俘虏体产出。由于辉长岩侵入的影响,使该层程度不同的受接触变质和热 力变质,而由接触带向外产生有矽卡岩、角岩及角岩化千枚岩三个变质晕圈。后二者直接组成了 含矿矽卡岩的上盘围岩。岩性特征是:1、黑云母石英千枚岩(P):灰、黑灰、微具丝绢光泽、显微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层状变残 构造,成分主要为石英、黑云母组成,碳质微量。偶而含有斜长石及闪石类矿物。中有方解石脉 穿插。2、角岩化千枚岩(PHO):为千枚岩向角岩的过渡岩相,岩性与上相似,不同的是石英含量 有增高,结构变细,千枚理不甚发育,局部含堇青石、闪石类等矿物。3、透闪透辉石英角岩(HO):直接组成矽卡岩的上盘围岩。岩性与角岩化千枚岩显著的区别 是:黑云母减少,石英增高(5085%),颜色灰白,致密块状,具角岩结构,坚硬。往往含有较 多的的透辉石( 540%),透闪石( 1020%)及少量帘石、榍石、榴石、黄铁矿、磁黄铁矿等 类矿物的出现。中有透辉石、榴石矽卡岩和闪石石英细脉的穿插(如照片二)。上述三种,由于成分的局部变化岩性也各处不一。(三)前震旦系(AnZt 1):为矿区出露最老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眼球状片麻岩(Gn或混 合岩),中夹有云母石英片岩(Ms),见于测区的西北角,出露较少。二、构造 矿区所见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东,倾角4278,为一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仅在 局部见有平缓的小型褶曲。断裂构造主要有:(一)Fi正断层:见于测区东部的角闪石英二长岩中,局部与千枚岩接触。仅见断层线长115 米,北东南西 65方向延伸,南东倾斜,倾角 45。埋没于第四系中,沿线见破碎带宽 26米,破碎成分主要为角闪石英二长岩及灰绿色之土状物质。中有0.20.4米的断 层泥,中含错碎磨圆之长石、石英颗粒,据其颗粒长轴方向,断层泥劈理的产状及其组成上盘千 枚岩的拖拉状来看,推断上盘下滑,属正断层。但该断层继续向南西延展在区域上显示为逆断层性质,矿区和区域所见性质的不一,可能为 断层在垂直运动的同时产生力的不平衡所致。(二)F2正断层:见于测区西部的细粒辉长岩与角岩接触带上,断层线长 152 米,北东南西 63方向延伸, 南东倾,倾角 48,北东延埋没于第四系风成沙中。沿线见破碎带宽 27 米,破碎成分主要为 细粒辉长岩和土状物质组成,仅在其东部见有0.2 米厚的灰色断层泥存在,中亦见有上述岩性磨 圆之碎屑颗粒,据其颗粒长轴方向和断层泥劈理产状推断,该断层亦属正断层。西段破碎带中角 闪石英正长岩脉的贯入,说明该断层的活动时代可能发生在加里东的早期。(三)F3 平推断层见于Tc1号槽正西,断层线长30余米,北西 南东36方向延伸,沿线见有宽约0.5一1.5 米的角闪石英二长岩和角闪石英正长岩组成的断层角砾,根据东西两盘的岩性对比,东盘将角闪 石英二长岩的界线向南推移10米左右,属平移性质。(四)F4 平移正断层 为横切矿体的断层,位7一9行间,大致走向线为北东30方向延展,断线长400米,南东倾,假倾角 76。断层依据:1、在8行ZK36及ZK37孔,分别见破碎带厚3及5米,中夹角砾岩厚1.5及3.25米,角砾 成分均以矽卡岩、角岩及磁铁矿组成,角砾直径0.1一4公分左右,棱角至半棱角状,以岩泥及钙 质胶结,较紧密。2、在平面上南东盘向北东推移35米,在纵剖面上南东盘相对下滑56米。致使号矿体沿 走向在此段出现马鞍形凹陷和磁力异常在此段的低缓有关。除上述四者外,在 ZK1、 3、 4、 5、 7、 9、 18、 23、 25、 26 十个钻孔中见有十六处,程度不 同的破碎带(厚1-7米)和厚0.2-3.6米的断层角砾岩存在,但多为单孔控制,规模很小,性质 不明,且对矿体影响不大,不再一一描述。但值得提出的是: ZK3 孔破碎带及山边 TC2 槽北破碎 带与糜棱岩化花岗岩以及变辉长岩中矿物定向排列的出现,火成岩脉在区域上沿山边的带状出露, 伴随有超基性岩和磁异常的断续分布等现象推断,沿山边可能有一区域上的断层存在一一及铁板 井北F6断层的向东延伸,沿断层脆弱带形成了矿液活动的有利通道,导致了本矿床的形成。所产 生之较大节理裂隙,控制了矽卡岩和主矿体与地层的微不整合相交,次一级的隐蔽裂隙控制了矽 卡岩脉、磁铁矿脉、黄铁矿脉、黄铜矿脉等的相互穿插。此断裂为成矿前之控制构造。F4为成矿 后破坏矿体影响较大之断层。三、火成岩:按生成顺序由老至新:加里东期:(一)变辉长岩(My )(二)辉长岩(Y)(三)石英闪长岩(0 )海西期:(四)含角闪石英二长岩(u 0)(五)含角闪石英正长岩(E 0)(六)超基性岩(工)(七)灰白色花岗斑岩(Y n2)(八)灰色花岗斑岩(ni)(九)细粒花岗岩(Y 1)(十)石英脉岩( qi)前六种为岩体,后四各为岩脉。其中变辉长岩及石英闪长岩,分别在辉长岩和含角闪石英二 长岩中呈不大的俘虏体产出。脉岩均小,分布较少,且与成矿无关,故不一一描述。现就四种主 要岩性叙述于后:(一)辉长岩(Y):与成矿有关和形成部分矽卡岩母岩的唯一火成岩体。出露面积约占基岩 分布区的 1/5左右,由于受后期各种火成岩脉的穿切影响,多被分割为零散的小块而成俘虏体产 出。岩石为灰绿色,成分以斜长石为主( 4055%),辉石次之(4350%),偶含钛铁矿(08%), 磁铁矿(12%)及磷灰石、榍石等微量矿物。其中斜长石部分已钠黝帘石化,辉石多被透闪石、 阳起石代替。闪石中偶见辉石残晶。中粒变余辉长构造,局部具原生流动构造。该岩性局部结构变细、颜色变深,具辉绿结构者变为辉长辉绿岩(y B)或辉绿岩(B),(如 测区西北角及ZK8、5、25、26)。在结构变粗,颜色变浅,角闪石有所增加时变为角闪辉长岩丫(), (如测区西南及ZK5、7、9、18孔所见)。但上述三者界线不清,变化较大,在成因上可能属同源、 同期、不同部位的局部分异产物。中有含角闪石英二长岩、角闪石英正长岩、灰白色花岗斑岩、 超基性岩等岩脉的穿插。局部具矽卡岩化(如照片三)。岩石化学成分样品编号岩石名称元素含量(%)SiO?TiO2A l?O3Cr2O3Fe2O3FeOMnOWi 1角闪辉长47.890.2921.270.171.463.800.052岩48.131.0814.660.062.639.040.203辉长岩46.990.7517.090.013.676.260.15448.011.3213.970.014.887.540.19样品编号岩石名称元素含量(%)NiOMgOCaONa2Ok2 oh2 O+h2 o-Wi 1角闪辉长8.4213.332.120.320.930.102岩0.0199.5211.202.180.240.800.093辉长岩0.017.8412.022.320.321.260.3640.01&5110.452.700.240.880.36数值特征样品编号岩石名称数abcWi1角闪辉长5.324.612.42岩5.033.07.23辉长岩7.129.7&146.332.26.2sm57.620.160.919.391.955.032.848.119.194.655.141.045.722.772.555.435.644.520.0(二)含角闪石英二长岩(U 0):灰灰白色,中粗粒块状不等粒花岗结构,成分以钾长石(4055%)、斜长石(2830%)为主、石英(520%)、黑云母(78%)次之,角闪石较少(2 5%),偶含褐帘石、磷灰石、锆石等。其中钾长石自形较好,石英为他形多充填在上述矿物之间。长石偶为斑晶,斜长石风化后多为白色斑点的风化小坑,角闪石具定向排列,部分被黑云代替。该岩石的特点是:变化较大,随着矿物含量的增减有变为二长岩和正长岩的趋势。中有含角闪石英正长岩、灰白色花岗斑岩及灰白色细粒花岗岩脉的穿插。测区东部岩体中见 有角闪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的俘虏体存在。(三)含角闪石英正长岩(E 0):灰灰红色,成分以钾长石(5775%)、斜长石(1020%)为主,石英(1020%),角闪石(37%)次之,磷灰石、褐帘石、绿帘石微量。不等粒花 岗结构,块状构造。多以不规则的形状侵入于上述地层与岩体中,中且有大小不等,各处多少不 一的角岩化千枚岩、含角闪石英二长岩、变辉长岩及矽卡岩的俘虏体存在。局部在与辉长岩接触间的大理岩、角岩中见有矽卡岩及磁铁矿矽卡岩分布。见于卡休他他沟口东西一带。(四)超基性岩(工):根据ZK12、14、17、19四个钻孔验证结果,证实C5、C6异常为超 基性岩引起,结合磁力物探异常推断,岩体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80470余米,东宽西窄, 形状似一北西 80方向的楔形,侵入于辉长岩(南)与含角闪石英二长岩(北)之间,向东还有 继延的趋势。另外,在测区西部亦见有零星出露。岩性特征:黄褐、暗棕、黄绿、黑绿等色,中细粒块状,具网环结构成分以纤维蛇纹石为主 约占3097%,次为杆栏石(240%)、次闪石(125%)、滑石(340%)、方解石(056%) 及少量磁铁矿(18%)、铬尖晶石(0.21%)等组成。偶见有后期方铅矿的浸染与铅矾。其中杆 栏石多呈残晶,次闪石多被鳞片状滑石代替,铬尖晶石多在磁铁矿中呈残晶。据矿物含量和蚀变 矿物的外形推断,原岩属含辉杆栏岩和辉石杆栏岩两种,分异现象不佳,在ZK12、ZK17孔中多呈 互层出现,上部碳酸盐化较重。ZK16孔的辉石杆栏岩中见有矽卡岩化辉长岩的残留包体。ZK36孔的辉长岩中的蛇纹石细脉 的穿切。化学成分:样品编号岩石名称各元素含量()SiO?Ti02Al?O3Cr2O3Fe2 O3FeOMnOWi5杆栏岩40.60.090.960.435.670.900.17查瓦里茨基数值特征:样品编号岩石 名称数值特征HMg/FeabcsFzmQWi5杆栏岩0.259.60.640.7&688.22.20-2.310.5样品编号岩石名称Wi5杆栏岩NiOMgOCaONa2 Ok2oH2O+H2 O-0.2735.721.700.100.0310.441.22各元素含量()从镁铁比值来看,属镁质超基性岩体。从Cr2O3大于T iO、KO、Na 2O的含量来看,该岩性 对铬的成矿有利。岩石含矿情况:所见之有用矿物,主要的有磁铁矿、次为黄铁矿、黄铜矿、白铁矿、方铅矿、 闪锌矿、铅矾。偶见镍质辉钴矿、紫硫镍铁矿等。其中磁铁矿分布比较普遍,一般含量在13% 左右,最高达 8%;铬尖晶石多被磁铁矿交代而呈残核;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多为后期热液 活动的浸染产物。其中铜含量一般变化在0.020.28%之间,最高0.63%;镍一般0.140.27%, 最高 0.33%;钴一般0.010.016%,最高0.04%;锌四个分析样品含量变化在0.130.28%,最高 0.4% ,仅有一个样品含铅1.34% 。四、含矿矽卡岩及其分布:(一)矽 卡岩 的分布:就磁异常和含矿矽 卡岩的分布可分为南北两个含矿矽卡岩带。南带:Ci、C2异常为中心,在近东西长约2000米,宽10300米的0.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见矽卡岩露头13处,其中6处含有磁铁矿矿体(大小见表2),C2异常打钻验证,为磁铁矿引起。北带:在测区西北角上分布的局部矽卡岩化的细粒辉长岩、辉绿岩和矽卡岩,在岩性上与C3、C4异常区各行钻孔中所见相似,且在平面上为一长约3000米,宽约10120米,呈近东西向的 带状分布,与地层以 510的不整合关系接触。(二)矽卡岩及种类划分及岩相分带: 组成矽卡岩的造岩矿物,以阳起石、透闪石、透辉石、钙铁榴石为主,钙铁辉石、斜长石、绿帘石次之。依其矿物组合、含量和变质程度共简化为三大岩类:以透辉石为主者为一类矽卡岩; 以阳起石为主者并为二类矽卡岩;以榴石为主者并为三类矽卡岩。矽卡岩分带不甚明显,但在空间上分布,一类矽卡岩多位上部,其中以角岩、角岩化千枚岩 残留体为主,划为外带。二类矽卡岩多位于下部,以辉长岩残留体为主,划为内带。三类多为脉 状穿于一、二类中,在两带之间局部有程度不同的过渡岩相出现,如7行、 12行由内带向外带, 由透辉阳起、阳起透辉过渡到以透辉石为主的含榴透辉石矽卡岩。矽卡岩带最厚120 米左右,下 延200300米左右多分岔、变薄、趋于尖灭,与围岩呈锯齿状接触。现就岩类主要矽卡岩的岩性特征描述于后:1、榴石透辉矽卡岩类(SKS0):浅灰、灰绿,中细粒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成分以浅色半 透明之等轴粒状透辉石为主,粒状棕色之石榴子石次之,含有少量透闪石、阳起石、磁铁矿及金 属硫化物等。由于矿物含量上的变化,在榴石有所增加,透辉石相对减少时则变为榴石矽卡岩, 当榴石减少至没有时则递变为透辉石单矿物岩,但界线不清,多为递变过渡关系。2、闪石类矽卡岩一一即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代表的矽卡岩类(SKe):绿至灰绿,细粒块状, 纤维高晶结构,成分以阳起石为主,透闪石次之,含少量透辉石、斜长石、绿帘石、磁铁矿及金 属硫化物等。由于上述矿物成分的增减,沿走向或倾向均有递变为透辉阳起矽卡岩(SK )、含榴 透辉透闪阳起矽卡岩(SK )、斜长透闪阳起矽卡岩(SK )、透辉绿帘阳起矽卡岩(SK )等过 渡岩相。(三)矽卡岩对矿体的控制全矿区发现的所有铁矿体和铜钴富集体,均未超出矽卡岩带的接触晕圈。铁矿体多赋存于外 接触带的中下部位(如 5行、 7行),向东逐行依次偏低,东自14行已跨过外接触带界线而位于 内接触带的上部。至于岩性对矿体的控制并无严格的规律可寻,但以7行为界,东部方位外接触 带者,多为一类矽卡岩一一即含榴透辉矽卡岩。凡位内接触带及7行以西外接触带的矿体、矿条, 多受闪石类矽卡的控制,而金属硫化物(包括铜、钴)则多受绿泥石化的阳起石类矽卡岩的控制, 出现于矿体的上下盘及铁矿体的中下部位,而透辉石矽卡岩中较少。(四)矽卡岩形成的期次:在透辉或榴石透辉矽卡岩中常见具定向排列的阳起石类矽卡岩残留体分布(见照片四),而 透辉石矽卡岩又多被石榴子石矽卡岩脉穿切(见照片五、六、七),绿帘石脉又穿切了上述所有岩 体岩脉。由此推断,矽卡岩形成的期次起码在四次以上,其中榴石透辉为主要矽卡岩形成期,阳 起石类矽卡岩为接触交代辉长岩之再生产物,脉状者均居极次要的地位,属矽卡岩形成的后期脉 动式上升的结果。第二节 矿床地质一、矿体规模、产状、形态:本矿床共分南北两个矿带。南带由八个矿体组成。北带由十六个矿体组成。南北两个矿带共 24个矿体,除北矿带的3、 12、 14号矿体较大外,其余的均为远离主矿体的矿条,厚度较小,矿 石较贫。仅列表予以说明(表2)现就北矿带的三个主矿体分述于后:3号矿体:为矿区最大的矿体,纵贯全区,长1300米,厚12.9米,最厚31.5 米。为似层状, 走向近东西向延展。南倾,倾角81一46,由东向西倾角逐行依次变缓。沿斜深亦为上陡下缓, 向下变薄趋于尖灭。与矽卡岩层以 0一20的角度相交,矿体的中部埋深最大(9 行垂深 108 米),延伸最深(垂深290米仍未趋于尖灭),两端出露最高,故沿走向在8一12行间为马鞍形的 凹陷出现,磁法异常在此段的低缓也与矿在此段的变贫埋深有关。矿体的西段上部和东段中部为富矿,其余为贫矿,各品级所占比例:富矿38.78%,贫矿59.75%, 表外矿 1.47%,三者共占矿区总储量的 87.82%。12号矿体:仅见12行,为单剖面控制的盲矿体,长200米,厚11.0米,斜深148 米,为一 扁平的透镜体状。近东西向延伸,南倾,倾角70左右,上部为富矿,下部为贫矿,贫富各占二 分之一左右。14 号矿体:见于1214行间,矿体长400米,最厚 8米,斜深长212米。为似层状作北西77 方向延展,倾向南西,倾角80左右,为唯一赋存于内接触带而较大的一个隐伏贫矿体。综上所述,北带所见16 个矿体,其中富矿占34.17%,贫矿占60.32%,表外矿占5.5%。富矿 比较稳定,夹层较少,品位多变化在4558%之间,最高达62.44%,平均品位48.18%。贫矿变化 较大,夹层较多,品位变化在3044.99%,平均品位32.89%。关于矿层厚度变化系数,厚度与 长度的变化比率,长度与斜深之比,以3 个主矿体为例,列于下表:矿体编号厚度变化系数长与厚度之比长与斜深之比3号矿体21.16 (走向)100.8: 166: 112号矿体23.16 (倾向)28: 11.4: 114号矿体10.40 (走向)50: 11.9: 1从上述厚度变化系数来看,属第一、二类矿床即极稳定及稳定的矿床类型。二、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及物质成分:(一)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少量的金属硫砷化物组成。按矿石中各自然组合样 品分析结果,结合选矿冶炼技术条件和工业利用的品位分为:富矿石(TFe45%),贫矿石(TFe30 44.9%),和表外矿石(TFe2029.9%)三类。(二)根据矿石中磁铁矿矿物的含量,自然组合和在空间的分布,分为八种构造: 主要构造有:致密块状、稠密的浸染状、浸染状。次要构造有:稀疏浸染状、木纹状、条带状、角砾状、脉块状。 如表 3 和照片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三、矿物描述及生成顺序 组成矿石的金属矿物计有: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红砷镍矿、磁黄铁矿、斜方砷钴矿、 辉钴矿、镍质辉钴矿、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方黄铜矿、钴毒砂、含钴毒砂、黄铜矿、自然铋 斜方砷镍矿、黄铁矿、白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辉铋矿、斑铜矿、兰辉铜矿等二十七种 之多。其中磁铁矿组成了矿石的主组分;斜方砷钴矿、辉钴矿、镍质辉钴矿、钴毒砂为含钴之主 要矿物;红砷镍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分布较多而普遍,且 与钴矿物共生产出;其余含量均少。根据毛主席抓主要矛盾的教导,就上述11种主要矿物的主要 特点,描述于后:(一)磁铁矿:灰钢灰色,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粒径0.010.25毫米,镜下观察有两种 (如照片十六)。1、反射色灰色微带棕色,裂隙光度计测得反射率绿光 R: 18.1%,显微硬度测定 607 公斤/ 平方毫米,摩氏硬度5.72,电子探针测定含铁率71.8及70.7%,不含Ti、Mg、Mn、V、Ca元素。2、反射色灰色微带棕色,裂隙光度计测得绿光R: 20.5%,较前反射色稍亮,突起较低,显 微硬度测定582公斤/平方毫米,摩氏硬度5.63,电子探针测定含铁率70.8%和70.3%,亦不含Ti、 Mg、 Mn、 V、 Ca 元素。上述二者常共生一起,多见后者交代前者,在其含量上后者较多,约占前者2/3 以上。磁铁矿中偶见有因固溶体分离出的钛铁矿晶片,局部被赤铁矿交代。显交代格子状结构(如 照片十七)。(二)红砷镍矿:铜红色,多为不规则状的他形晶,部分为自形晶,亦有呈肾状等,粒径0.05 0.6 毫米,反射色为浅红色,显微硬度测定419 公斤/平方毫米,摩氏硬度5.07。多和磁黄铁 矿呈平直连晶,偶而二者互相包裹,被斜方砷钴矿和镍质辉钴矿交代溶蚀,有时见斜方砷镍矿沿 周围交代(如照片十八)。该矿物多分布在矿体的中上部,不普遍,局部富集可达5%。偶而在晚 期的榴石脉中亦见含有,944号标本经电子探针分析:含Ni 49.1%、Co0.3%, As47%。(三)磁黄铁矿:反射色乳黄微带玫瑰棕色,多为他形粒状之集合体,部分为板状晶体,粒 径 0.051 毫米,沿解理常被黄铁矿、白铁矿代替。颗粒间常分离出细粒的镍黄铁矿集合体(如 照片十九),偶见包有自形晶的黄铁矿变晶,常被斜方砷钴矿、镍质辉钴矿、镍黄铁矿、方黄铜矿、 黄铜矿、钴毒砂、毒砂交代。在硫化物中占主要成分,分布普遍,变化较大,局部含量达85%。 608及939两块标本经电子探针分析:含Fe57.2%及53.8%, S42%及40.9%, Nil.O%及0.7%。(四)斜方砷钴矿:亮白色,微带兰色,多为楔形,针状及菱形晶体,粒径 0.050.3 毫 米,很少呈单晶,多被镍质辉钴矿包裹,常见于镍质辉钴矿或钴毒砂呈缀片镶嵌状或奇形怪状之 集合体(如照片二十),它交代溶蚀磁铁矿,偶而包裹磁黄铁矿和红砷镍矿(如照片二十一)但又 被镍质辉钴矿、钴毒砂及黄铜矿交代溶蚀,电子探针测定结果:标本号钻铁镍硫砷合计原子比值钻:铁:镍Wb50320.020.05.0微量50.095.044: 46: 1019.79.75.01.966.0100.345.5: 30.9: 4.5Wb60811.019.42.663.696.633: 60: 7反射电子图照片二十二。(五)辉钴矿:多为自形至半自形晶,粒状,为银灰微带玫瑰色,粒径 0.020.4 毫米, 偶见达3毫米,晶面常有凹坑,显微硬度测定1201公斤/平方毫米,摩氏硬度7.14。多和黄铁矿、 白铁矿、黄铜矿等伴生,浸染于磁铁矿的颗粒之间(如照片二十三,)并交代溶蚀磁铁矿、晶体中 偶见磁黄铁矿残晶,但又被黄铜矿及转化为白铁矿的磁黄铁矿交代。多见于矿体上部,局部富集 可达 2%。电子探针分析:标本号钻镍砷硫铁合计原子比值钻:铁:镍Wb50335.03.040.020.02.0100.087.4: 7. 4: 5.2Wb50333.33.540.420.12.599.885: 9: 6Wb91033.02.439.315.42.392.487.5: 6.3: 6.2(六)镍质辉钴矿:等轴晶系,粒径0.010.5毫米,颜色银灰,反射色白色微带玫瑰色 裂隙光度计测得反射率红光:R49.6%,显微硬度测定1170公斤/平方毫米,摩氏硬度7.1。该矿物多出现在铁矿体中下部,含量变化在 05%之间,常与镍黄铁矿、红砷镍矿等相伴产出。交代溶蚀磁黄铁矿、红砷镍矿、斜方砷钴矿(如照片二十四)、方黄铜矿,又被黄铜矿包裹(如照片二十五)。电子探针分析:标本号钻镍铁砷硫合计原子比值钻:铁:镍Wb60327.75.64.338.017.993.972.6: 14.5: 13Wb69423.09.75.848.81.899.159.1: 25.8: 15.1Wb94420.913.05.518.411.496.652.2: 32.8: 14.9Wb63719.314.56.912.912.9101.947.1: 35.7: 17.1上述元素中Ni原子比值的高低与共生出现的镍矿物有关。(七)镍黄铁矿:浅黄,等轴粒状,粒径 0.020.3 毫米,在磁黄铁矿中亦有呈细粒集合 体分泌在磁黄铁矿的周围,呈结状结构(如照片十九)或呈微小的晶片分泌在磁黄铁矿的解理中, 亦有呈火焰状分泌在磁黄铁矿的裂隙中,受热液作用后晶体中常析出微小的紫硫镍铁矿。常被方 黄铜矿、黄铜矿、紫硫镍铁矿交代溶蚀。一般少见,局部达 1.5%左右。(八)紫硫镍铁矿:淡红紫色,等轴粒状,粒径0.0050.3 毫米,反射色和反射率与磁黄 铁矿近似,常沿镍黄铁矿解理或周围交代,多与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共生,被黄铜矿、辉铋 矿交代。一般少见,局部达 1%。电子探针分析:687号标本 含铁22.4%镍27.9%钴4.1%硫35.8%939号标本 含铁23.7%镍31.8%钴1.2%硫39.6%(九)钴毒砂:反射色为白色微带玫瑰黄色,多为他形粒状,局部呈楔状、柱状菱形等,粒 径 0.050.3 毫米,与斜方砷钴矿共生并交代溶蚀斜方砷钴矿,但又被黄铜矿交代。电子探针分 析:含铁24.7% 钴11.3% 镍1%砷43.2%硫14.8%(十)黄铜矿:反射色为硫黄色,粒径 0.020.5 毫米,多呈他形晶,交代溶蚀磁铁矿、 镍黄铁矿、磁黄铁矿、斜方砷钴矿、镍质辉钴矿、红砷镍矿、钴毒砂、毒砂、辉钴矿等。分布普遍,变化较大,高者达 3.5% ,电子探针分析:608 号标本含铜 34.8%铁 32.6%硫 32.6%910 号标本含铜33.4%铁 32.1%硫 32.1%939 号标本含铜33.0%铁 31.2%硫 32.0%944 号标本含铜32.9%铁 31.8%硫 32.1%(十一)黄铜矿:淡黄色,粒径 0.051 毫米,多呈粒状,部分为自形晶及胶状,偶在磁黄铁矿中呈自形变晶。它交代磁黄铁矿形成砌砖状结构(如照片二十六)及其假象如(照片二十 七)。常与铁矿、毒砂连生。分布普遍,高者达 25%左右。并常见晚期黄铁矿细脉沿岩矿裂隙充 填。电子探针分析:含铁46.0% 钴0.1% 镍0.1%硫48.3%除上述外,还见有钛铁矿、赤铁矿、方黄铜矿、自然铋、斜方砷镍矿、白铁矿、毒砂、方铅 矿、闪锌矿、辉铋矿等多属少见和一般矿物,不再一一描述,现就所有矿物的生成顺序列表4:四、矿石化学成分及有益有害元素的含量 组成矿石化学成分的主要组分是铁。伴生有益组分有钴、镓等。造渣组分为二氧化矽、三氧 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有害元素有硫、磷、砷、铅、锌等。上述各元素在矿石中的平均含量见表5表5矿石各元素平均含量()品级TFeSi02Al2O2MgOCaOCuCoCaGe富矿48.18222222220.050.010.00141114.543.543.386.600.00013贫矿32.89434343430.080.0440.00058523.995.965.1110.240.00018表外矿25.52151515150.080.0110.0009131.207.276.1313.14上述各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含量变化是:(一)铁(Fe):据统计全铁与可熔铁的差值、全铁与氧化铁之比,在贫富矿石中各为:矿石品级组合样数TFe 与 SFe平均差值TFe与FeO之比512 行7行上部14行上部富矿石172.542.24.069.20贫矿石213.942.07表外矿石45.242.60由上表可以看出,铁主要来源于磁铁矿中。就全铁TFe)与氧化铁(FeO)比值来看,以原 生磁铁矿矿石为主,仅在7行及14行见为氧化矿石,氧化深分别为72米及114米,估算氧化矿 石储量约占总储量的 2.6%。(二)造渣元素中的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均存在于矽卡岩的各造岩矿 物中,在各品级矿石中的比值是:富矿0.613(27 个组合样平均)贫矿0.59( 35 个组合样平均)表外矿0.493( 32 个组合样平均)由上述数值来看,富矿和贫矿均属半自熔矿石表外属较酸性的矿石。(三)铜、钴:铜主要存在于黄铜矿和少量的方黄铜矿中。钴主要存在于斜方砷钴矿、辉钴 矿和镍质辉钴矿中(详情见本节铜钴的含量及赋存状态一节)。(四)硫(S):主要存在于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铁、辉钻矿、镍质辉钻矿及其它金属硫 化物中。硫含量的高低与上述矿物的富集程度有关。从表5来看均超过允许含量,属高硫磁铁矿 矿石。局部硫高达 9.82% (ZK11 厚 8.79 米)、5.2% (ZK1 厚 2.31 米)及 9.67% (ZK1 厚 4.44 米)。(五)微量元素:根据 1918 个光谱分析统计结果如表 6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