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弦交流电路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7171574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正弦交流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非正弦交流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非正弦交流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9 章 非正弦交流电路学习指导与题解一、基 本 要 求1建立几个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可以合成为一非正弦周期的概念。明确一个非正弦 周期波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频率为整数倍正弦波之和的概念(即谐波分析)、谐波中的基波与 高次谐波的含义。了解谐波分析中傅里叶级数的应用。2掌握波形对称性与所含谐波分量的关系。能根据波形的特点判断所含谐波的情况。 了解波形原点选择对所含谐波的影响。3掌握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即直流分量)和有效值的计算。能根据给定 波形计算出直流分量。能根据非正弦周期波的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计算出它的有效值。4掌握运用叠加定理和谐波分析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方法。5建立同频率的正弦电压和电流才能形成平均功率的概念。掌握运用叠加定理和谐波 分量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中和平均功率。二、学 习 指 导在电工技术中,电路除了激励和响应是直流和正弦交流电和情况外,也还遇到有非正 弦周期函数电量的情况。如当电路中有几个不同频率的正弦量激励时,响应是非正弦周期函 数;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中,正弦激励下的响应也是非线性的;在电子、计算机等电路中 应用的脉冲信号波形,都是非正弦周期函数。因此,研究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具有重要 和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章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如下三部分:1非正弦周期波由谐波合成的概念;2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分析;3非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着重讨论非正弦周期波谐波分析的概念,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运用叠加定理计算 非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现就教学内容中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一)关于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的概念非正弦周期波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非正弦函数。如周期性变化的方波、三角波等。 这类波形,与正弦波相比,都有变化的周期T和频率f,不同的是波形而已。几个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合成是一个非正弦波。反之,一个非正弦周期波/(t),可以分解为含直流分量(或不含直流分量)和一系列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这些一系列频率 为整数倍的正弦波,就称为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其中频率与非正弦周期波相同的正弦波 称为基波或一次谐波;频率是基波频率 2 倍的正弦,就称为二次谐波;频率是基波频率 3 倍的正弦波,称为三次谐波;频率是基波频率k倍的正弦波,称为k次谐波,k为正整数。人们通常将二次及二次以上的谐波,统称为高次谐波。 (二)关于谐波分析的方法在电路分析中,将非正弦周期波的分解,应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的方法,分解为直流分量(或不含有)和频率为整数倍的一系列正弦波之和,称为傅里叶分析,又称为谐波分析。一人周期为T的函数f (t),如果满足狄里赫利条件*,则f (t)可以展开为如下三角级数:f (t) = A +(A cos kt + B sin kt)0kk这是一个无穷级数,由法国人傅里叶(FOurier )提出来的,故称为傅里叶级数。式中A ,0A , B 称为傅里叶系数,由如下公式计算得出:kkA = 1T f (t )dt(直流分量)0A=kktdt0T=J f (t )sin ktdt0Bk0A是f (t) 一周期时间内的平均值,称直流分量。k = 1的正弦波,称为基波;k = 2的0正弦波,称为二次谐波;k = n的正弦波,称为n次谐波。当k为奇数时,称为奇次谐波;k 为偶数时,称为偶次谐波。非正弦周期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关键是计算傅里叶系数的问题。在电工技术中,遇到的非正弦周期波,都满足狄里赫利条件的,均可展开为傅里叶级 数。常见的非正弦周期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已在手册及教材中列出,如下表所示,以供查用。常见非正弦周期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f (t)波形图f (x)傅里叶级数展开式r rg0J73”/、A门兀.2宀2/、f (t) = m (1 sin t cos 2tcos 4t )兀2315f (t)波形图f (x)傅里叶级数展开式d0廿2咒轨2 222f (t) = A (1 cos 2t cos 4t cos6 t )兀 m315354.血一02jt 3t ” 4.1 .1 .f (t) = A (sin t H sin 3t H sin 5t +)兀 m35 yAj.人/ 叭 打/兀际/(t)=扌A (sint |sin2t + in3/) 02jt4mf (t) = A 丄一丄(sin t +1 sin 2t + sin 3t +)m 2兀23 A/ra8 11f (t)=A (sin t sin 3t +sin 5t 一)兀 2 m925 I八叭oyz如8 11f (t) = 一 A (cos t + - cos3 t + 一 cos5 t +)兀 2 m925 咻V/,411f (t) 一A (sin a sin t +sin 3a sin 3t +sin 5a sin 5t +)a兀m925 f(t) =A (1 +1 cos3t-丄cos6t + 丄cos9t- )兀m 283580 *狄利赫利条件:TTf(t)在-2,或 0, T 区间,(1)除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外,其余各点连续;(2)只有有限个极点。三)关于波形对称性与所含谐波分量的关系在电工技术中遇到的非正弦周期波,许多具有某种对称性。在对称波形中,傅里叶级 数中,有些谐波分量(包括直流分量。因直流分量是k = 0的零次谐波分量)不存在。因此, 利用波形对称性与谐波分量的关系,可以简化傅里叶系数的计算。1波形对称性与谐波分量的关系有如下几个对称性与谐波分量的关系有如下几个对称性波形及其傅里叶系数情况。(1)偶函数f (t)波形对称于纵坐标,满足f (t)=f (一t)条件,如图9-1所示。则B二0,傅里叶级数 k中只含A 和工 A coskwt项,k =1,2, 3, 。亦即 0k这类对称性非正弦周期波,只含直流分量和一系列余弦(2)奇函数f (t)波形对称于坐标原点,满足图 9-1 偶函数波形举例f (t) = 一f (_t)条件,如图9-2所示。则A = 0, A0k=0,傅里叶级数中,只含工B sinkw t项,k =1, 2, 3,。亦即这类对称性非正弦周期 k波,只含一系列正弦函数的谐波分量。(3)奇半波对称函数若f(t)波形移动半周(土t与原波形成镜像,即对横轴对称,满足f (t) = - f (t 土件。如图9-3所示,f (t)波形不对称于纵轴和原点,故它2)条图 9-2 奇函数举例不是偶函数和奇函数,只是移动( 与原波形对称于横轴,则傅里叶系数中,A二0 , A和B中k为奇数,即20kkk =1, 3, 5,。这类非正弦周期波只含奇次谐波。所以,这类奇半波对称函数f (t),称为奇谐波函数。以上是三种对称波形及其谐波分量情况,下面再介绍半波重叠波和四种双重对称性波形及其谐波分量情况。(4)半波重叠函数 若f (t)波形移动半波(-2)与原波形重叠,满足f (t) = f (t f)条件。如图9-4所示,f(t)不对称于纵轴和原点,故它不是偶函数和奇函数,只是移动土与原波形重叠。则傅里叶系数图 9-3 奇半波对称波形举例函数的谐波分量。A和B中k为偶数,即k =0, 2, 4, 6,。这类非正弦周期波只含偶次谐波。所以,这 kk类半波重叠函数,称为偶偕波函数。类偶函数且奇半波对称对称波(7)偶函数且半波重叠图 9-4 半波重叠函数波形举例图 9-5 奇函数且半波对称波形举例(5)奇函数且奇半波对称若f (t)波形满足f (t) = 一f (-t)和f (t) = -f (t 土却两个条件。如图9-5所示,f (t)波形对称于原点,是奇函数,且移动土-与原波形对横轴成镜像对称,又是奇半波对称函数。则傅里叶系数中A二0,A二0,B中k为奇数,即k =1,0kk3, 5。傅里叶级数中只含工B sink t项的奇次谐波。所以,这类奇函数且半波对称波, k只含正弦函数的奇次谐波。(6)偶函数且奇半波对称 f (t)波形满足f (t)如图 9-6 所示,=f (-1)和 /(t)= -f (t 土 才 两个条件对横轴成镜像对称,又是奇半波对称函数。则傅里叶系f (t)波形对称于纵坐标,是偶函数,且移动土 与原波形A二0 B二0 , A中k为奇数,即k =1, 3, 5。傅 0kk里叶级数中只含工A coskt项的奇次谐波。所以, k只含余弦函数的奇次谐波。f (t)波形满足f (t) = f (-t)和f (t) = f (t 土 )两个条件如图9-7所示,f (t)波形对称于纵轴,是偶函数,且移动土与原波形重叠,又是半波重叠函数。则傅里叶系数中,B二0 , A中k为偶函数,即k =0, 2, 4, 6,。傅里叶级kk数中只含A和工A coskt项的偶次谐波。所以,这类偶函数且半波重叠波,只含余弦函 0k数的偶次谐波,包含直流分量。8)奇函数且半波重叠f (t)波形满足f (t) = - f (-t)和f (t) = f (t 土 )两个条件,如图9-8所示。f (t)波形对称于原点,是奇函数,且移动土T2与原波形重叠,又是半波重叠函数。则傅里叶系数中,A = 0, A = 0, B中的k为偶数,即k =2,4,6,。傅里k叶级数中只含工B sink t项的偶次谐波。k数的偶次谐波。所以,这类奇函数且半波重叠波,只含正弦函图 9-7 偶函数且半波重叠波形举例* 2。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波谐波分析的简化计算(1)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波f (t),可以分解为偶部fe (t)和奇部f o(t)之和。偶部fe (t) 是对称于纵轴的偶函数,奇部f o(t)是对称于原点的奇函数。即f (t)二 fe (t) + f 0(t)fe (t)=1 f (t)+f (-t)f 0(t)=2 f (t) - f (-t)T T 0 T T图9-9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波u(t)及其偶部ue (t)和奇部uo(t)波形图然后,利用波形的对称性来简化傅里叶系数的计算。例如,如图9-9 ( a )所示的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电压波u(t),它的偶部ue(t)为如图9-9 ( b )所示,是偶函数且半波重叠波,从上述波形对称性可知,它的傅里叶级数只含A 0 和工A coskt项的偶次谐波。即kU2UUe (t) m +m兀兀 cos 2t cos 4t cos6 t 31535奇部uo(t)如图9-9(c)所示,它是一正弦函数,即u0 (t) U sin t 2m故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波u(t)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u(t) ue (t) + uo(t)-Um + Um sin t + 2Um 1遇2血 兀 2兀 3cos 4t cos 6t 1535(2)将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波移动坐标原点位置,便可提到对称性波形,从而可以简化 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计算。例如9-9 ( a)所示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电压波u(t),移动-得出如图9-10所示的波形,它对称于纵轴,是偶函数,傅里叶系数中Bk - 0,只含Ao和A/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u(t) m + m cos t +m (Cs2t兀 2兀3115cos 4t +cos6 t 35图9-10偶函数u(t)波形图今若求图9-9 ( a )所示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电压波u(t)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可将图T( T 9-10如波形移动7便可得到。因此将上式中的t以It+T代入便得出u波形的傅里叶级数的展开式为u (t) = u f(t +)4UUT2U1T= m + m COS CO(t + ) +m COS2(t + )兀 24 兀341T1T- cos4(t + ) +cos6(t + )- 154354U U / 兀、2U 1=m + m COS(t +) + m COS(2t + 兀)兀 22 兀 3-cos(4t + 2 兀)+ cos(6t + 3 兀)-U U .2U1 宀 1 .,=m + m sin cot +m cos 2t cos 4t兀 2兀 315-cos6ot -35这一结果,与u(t)分解为偶部ue(t)和奇部uo(t)之和的方法分析结果是相同的。从而可以了解利用波形对称性分析非对称性非正弦周期波谐波的方法。还应指出,坐标原点位置的移动,即可沿横轴移动,也可沿纵轴移动,以获得对称性波形为准。(四)关于频谱的概念上述傅里叶级数f (t)中,将工Ak cos k t和 工B k sin ko t合并为一正弦函数形式为 f (t )= A + 艺 A c(kot + BkOn0kk=1=A + 艺(C s i q c os + C0kkk=1=C + 艺 C s i nk(ot + q )0kkk=1C = A00A = C sin qkkkB = C cos qkkkC =k(Coskkcsti n)式中+ B 2kA申=arctg kkBk上式就是傅里叶级数三角函数第二种形式。当然,也可以将图9-11卫肿吕肿匚丘三角形关系A coskwt和B sinkwt合并为一余弦函数,得出第三种傅 kk里叶级数的三角形式,即f (t) = C +兰 C cos(kwt + Q )0kkk=1(a) 振幅频谱(b) 相位频谱图 9-12 振幅频谱图和相位频谱图为了方便而又直观地表示一个周期信号包含有哪些谐波分量,各谐波分量所占的比重 及它们相互的关系,可以作出频谱图来表示和分析。根据上述第二种或第三种傅里叶级数三 角函数形式,作出振幅频谱和相位频谱两种频谱图。振幅频谱,是将非正弦周期函数中各次谐波振幅值C按角频率依次分布的图形,纵坐k标表示振幅C,横坐标则表示角频率kw,振幅频谱图如图9-12( a )所示。以各次谐波k的相位和为纵坐标,以角频率kw为横坐标,作出相位频谱图,如图9-12( b )。在频谱图 k中,对应于某一角频率的表示振幅大小和相位的垂直横坐标的线段,称为谱线。每条谱线的 高度表示一个谐波分量的振幅值和初相位。周期函数的频谱具有如下的特性:(1) 频谱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谱线组成,称为不连续频谱或离散频谱。频谱的这种性质, 称为离散性。(2) 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角频率及其整数倍角频率k上,相邻谱线间的间隔等于 基波角频率。频谱的这种性质,称为谱波性。(3) 振幅频谱中,各条谱线的高度,随角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当角频率无限增大时,谱线的高度就无限减小,频谱逐渐收敛。振幅频谱的这种性质,称为收敛性。周期函数信号的频谱,在信号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的意义。(五)关于非正弦周期波的直流分量与有效值1直流分量非正弦周期波f (t)的直流分量,就是在一个周期T时间内,f (t)的平均值,即A =1 f f (t )dt0T0(1) 对称于原点的非正弦周期波,没有直流分量。即f (t)在一个周期中,正、负半周 所包含的面积相等,上式积分为零,A二0。这类非正弦周期函数有:奇函数波、奇半波0 对称的奇谐波函数波、偶函数且奇半波对称波和奇函数且半波重叠波等。(2) 偶函数波、半波重叠偶谐波和偶函数且半波重叠波等,上式积分不为零,A H 0,0 均有直流分量。 A 可以通过在一个周期中正、负半周所包含面积之差来进行计算。02有效值周期函数f (t)的有效值定义式为设非正弦周期电流为i = 1 +左1 sin(kt + 9 )代入上式,得f (t)的有效值为0kmkk=1将上式展开的几项积分为I sin(kt +9 )2dt kmkk =11)j 12 dt = 12T 0 0 012 sin2(ket + 9 )dt =kmkk=10乞12kk=1式中,J =克,k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 T J: 2101sin(kt + Q )dt = 0k艺打11T kmk =10q=1k丰qsin(kt + Q ) sin(qt 一 Q )dt = 0kq将上述结果代入(1)式中,便得非正弦周期电流i的有效值为I = 12 + 艺 120k1k=1上式导出中,应用了如下三角数组的正交性,即式I = 12 + 艺12 J sinkxdx = 0k = 1,2,3,0kk =1一冗J sin kx sin qdx = 0k 丰 q , k , q = 1, 2,3,一兀J sin2 kxdx = nk = 1, 2,3,一兀同理,非正弦交流电压u的有效值则为U = :U 2 + 艺 U 20kk=1表明: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是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有效值平方和的开方。(6)关于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计算非正弦交流电源激励的线性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析,可按如下步骤进行计算。(1)将非正弦周期激励电压或电流,应用傅里叶级数分解为直流分量(或不含有)和各 次谐波分量之和。由于电工技术中所遇到的非正弦周期量,一般都可以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形 式,而且傅里叶级数都是收敛的,频率越高的谐波振幅越小,因此,较高次谐波因振幅很小 而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对非正弦周期函数电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时,一般只取接近基波 分量的前几项,所取的项数多少,应视所要求的准确度而定。(2)分别计算出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单独作用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分量。直流 分量单独作用时,电路中各次谐波分量均置零,作出直流稳态电路,这时电感相当于短路, 电容相当于开路。按直流电阻电路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求出待求支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分量。每一谐波分量单独作用时,按正弦交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法进行计算。这时对于k次谐波, 相量模型中,感抗是X = kL,容抗是X =丄。最后应将分析计算所得的待求支路 LkCk kw C相量形式的电压和电流分量,变换时域正弦量的瞬时值表达式。3)应用叠加定理将各分量单独作用时,所计算的结果进行叠加,求它们的代数和,便求出线性电路在非正弦周期函数电源激励下所求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应该注意的是,叠加时应按瞬时值表示式不进行。因各次谐波的频率不同,故不能用相 量进行叠加。(七)关于非正弦交流电路平均功率的计算 若一个二端网络,端口的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t) = U + 艺 J2U sin(kt + Q )0kukk =1i(t) = I +sin(kt + Q )0kikk=1则二端网络吸收的平均功率为P = U I + UI cosp + U I cosp + U I cosp +0 0 11 1 2 2 2 3 3 3=U I + U I cosp00k kkk=1式中,p =p -pk uk ik 表明:(1)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平均功率,等于直流分量功率和各次谐波平均功率之和 非正弦交流电路中,不同频率的各次谐波平均功率满足叠加性,而在直流电路和单一频率多 电源正弦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不满足叠加性。(2)非正弦交流电路中,同次谐波电压和电流形成平均功率,而不同次谐波电压和电流 不形成平均功率。这是由于三角函数的正交性所决定的。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是,非正弦周期波谐波分析的概念,非正弦周期量有效值的计算和 非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以及平均功率的计算。三、解 题 指 导(一)例题分析例 9-1 波形对称性与所含谐波分量情况的分析。如图 9-12(a )所示仅为非正 弦周期波的T的波形,试分别给出如下函数一个完整周期的波形。4(1)f (t)为偶函数且只含奇次谐波;(2)f (t)为奇函数且只含偶次谐波;奇函数波形对称于原点;奇谐波函数的波形必是奇半波对称,即波形移动土 T2与原波形成镜像对称;满足f (t)=-f (t T2)的条件;偶偕波函数的波形必是半波重叠函数,即波形移 动土 T2与波形重叠,满足f (t)=f (t 2)的条件。根据以上波形对称性与所含偕波的关系, 便可在给出T波形条件下,绘出整个一周期的波形。4解题方法(1) f (t)为偶函数且只含奇次谐波。第一步,在坐标图上先作出如图11-13 (a )所示的(0 口 T)区间的T波形;第二步,根据f (t)是偶函数,作出对称于纵轴44(0-T)区间的T波形;第三步,根据f (t)只含奇次谐波是奇半波对称,对已作出的波44形移动土T2与横轴成镜像对称,作出整个周期的波形,如图9-13( b )所示。(2)f (t)为奇函数且只含偶次谐波。第一步,在坐标图上作出如图9-12( a )所示(0口 T4) 区间的T周期的波形;第二步,根据f (t)是奇函数,作出对称于原点(0口 -T)区间的T波4u 44形;第三步,f (t)只含偶次谐波是半波重叠函数,对已作出的波形移动土 T2,与原波形重 叠作出整个周期的波形,如图9-13( C )所示。例9-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如图9-14所示电路,u(t)二45 + 180sinl0t + 60sin30t + 30sin50t V。求电流i(t)及其有效值I和 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 P 。解解题思路(1)首先,运用叠加定理,分别 计算出输入电压各谐波分量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分量。然 后,在时域进行叠加,求出输入电流i(t) ;(2)按非正 弦函数由谐波分量计算有效值的公式,计算出i(t)的有 效值I ;(3)按相同次数谐波电压和电流及其相位差计图9-14算出各次谐波的平均功率,最后叠加得出电路吸收的平 均功率。解题方法(1)计算输入电流i(t) 当直流分量电压单独作用时,电路的导纳为故输入直流分量电流为I = YU = 13 X 45 = 19.5 A0 0 0 30 基波电压分量单独作用时,电路导纳为Y(j )= +j10X 103 X10-610 3 + j4=0.1 + 0.12 j 0.16 + j 0.01=0.22 j 0.15/=0.266 厶二183 卑故基波电流为71旳皿)口=0.266/10 X180ZHT=47A i (t)二 47.88sin(101 18.3。)A1 三次谐波电压单独作用时,电路的导纳为= 0.18+)0.01=n 1/3.2QS故三次谐波电流为F伽)心= 0.136Z12:xZ60 ZO= 10.lZ12ii (A)二 10.81sin(301 + 3.2。) A3 五次谐波电压单独作用时,电路的导纳为= 0.113Z211x30Z01= 3.39Z2EAi (t)二 3.39sin(501 + 21。)A5 进行叠加求出端口输入电流为i(t) = 19.5 + 47.88sin(10t 18.3。) + 10.81sin(30t + 3.2。) + 3.39sin(501 + 21。) A (2)计算电流i(t)的有效值为12 + 12 + 12 + 12013547.88,:19.52 + (I = 12 + 12 + 12 + 12* 二述2 + (寧+ (詈2 +警= 380.25 +1146.25 + 56.43 + 5.75二 38.85 A(3) 计算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P = U I + UI cos 申 + U I cos申 + U I cos申0 01 113 335 55=45 x 19.5 + -(180x 47.88)cos18.3。+ -(60 x 10.81)22cos(3.2。) + 2(30 x 3.39)cos( 21。)= 877.5 + 4093.74 + 323.81+ 47.15=5342.2W(二) 部分练习题解答练习题11-2 图9-1 (a )所示方波,如果把纵轴向右平移至t = 0.5 s处,波形如图9-5所示。 试利用图 9-2,写出该方波的傅里叶级数。解利用图 9-2,可写出图 9-1 (a )所示方波的傅里叶级数为4 f (t) = 兀4 (11 sin 兀 t + sin 3 兀 t + sin 5 兀 t +35现将图9-1 (a )所示方波的纵坐标向右平移至t = 0.5 s处,得出如图9-5所示方波。因兀兀周期T = 2s,故t = 05s处是-,以(t +刁)代入上式便得出图9-5所示方波的傅里叶级数_ 4兀兀1兀1兀sin(t + ) + sin 3 兀(t + ) + sin 5 兀(t + ) + _23252_兀、j4 (1 .1f (t) sin 兀 t + sin 3 兀 t + sin 5兀 t +-35_ 4兀sin兀(t + 90 ) + !sin兀(3t + 270) + Asin兀(5t + 90 ) +_。35。_4 (1 cos 兀 t 一 cos 3 兀 t + cos5 兀 t 一 兀I5的(1)k +1或f (t)二左丨cos(2k 512k 1k=1练习题9-5试说明图9-13所示三角波原点分别选在a , b ,c三点所含谐波成分有何不同? 解 (1)三角波原点选在 a 点,波形对称于纵轴,是偶函数,则 B = 0 ;且波形移 k动土T,与原波形成镜像,又是奇半波对称,只含奇次谐波。因此,三角波是工A cos灿 2k项的奇次谐波。(2)三角波原点选在b点,波形不对称于纵轴,也不对称于原点,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而波形移动土T2,与原波形成镜像对称,故它是奇半波对称,这时三角波是含 工 A cos ket 和sin的奇次谐波,即k =1,3,5,。kk(3)三角波原点选在c点,波形对称于原点,是奇函数,则A = 0 ;且波形移动土T,k2 与原波形成镜像对称,又是奇半波对称函数,只含奇次谐波。因此,三角波是只含 工B sinket 项的奇次谐波。k练习题9-7施加以二端口网络的电压u (t) = 100 + 100cost + 30cos3t V,流入aab端口的电流i(t) = 50cos(et 45) + 10sin(3et 60) + 20cos5 et A。求:(1) u 的有效ab值;(2)的有效值;平均功率P。1)U = :1002 + (巴2)2 +ab22 = 124.3 V2)ab3)P =丄(100x 50)cos 45 + - (30x 10)cos150 = 1637.86 W22三)部分习题解答9.115.方波电压的峰谷值为20 V,若滤去其三次谐波。试绘出波形图,问所得波形的峰谷值是多少?解 如图9-1 ( a )所示方波电压,峰谷值为20 V,它的傅里叶级数为U(t) = TIsinket Vk=1三次谐波电压为40u (t) =sin 3et = 4.24sin 3et V33兀滤去u (t)后,电压波形表达式为340曰1u(t)二 u(t) -u (t)二工 sinkot-4.24sin 3ot 作出波形图,如图 9-15 所示。从3兀 kk=1图中可见,U(t)的峰谷值为28.28 V。9.12电路图如图题9-4所示, u (t)=costV, u (t)=cos2tV。s1s 2(1) 计算电路中的电流i(t);(2) 电流i(t)的有效值是多少;(3) 计算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4) 计算u (t)单独作用时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s1(5) 计算u (t)单独作用时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s2(6) 由(3),(4),(5)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解(1)计算电路中的电流i(t)当u (t)单独作用时, = 1rad/s,i (t)的振幅相量为s11-lZffi 3-p11 =一 =0.23-j0.1543 + )21377/-33.77qA当仁单独作用时,= 2rad/S,少的振幅相量为I: = =- =0.12- jn i = n?z-j3.i3QA1 (t) = 0.2cos(21 - 53.13。)A2解出i(t) = 0.277cos(t -33.77。)+ 0.2cos(21 -53.13。)A0.277二 0.2415 A(2)计算电流i(t)的有效值为3)计算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P 二 12 R 二(0.2415)2 x 3 二 0.175 W4) us1(t) 单独作用时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为x 3 = 0.115WUs2单独作用时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为x 3 = 0.06 W(6)从(4), (5)两项计算的平均功率P与P之和为 12P = P + P 二 0.115 + 0.06 二 0.175 W12与(3)计算的平均功率P相等,即P = P。故可得出结果:非正弦交流电路中,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等于相同频率的个次谐波电压与电流形成的平均功率之和。因此,符合叠加定 理。914. RLC串联电路,外施电源电压波形如图9-6所示,3= 500 rad/s , R = 1Q ,L = 5mH,C = 88.8卩F,输出电压u(t)取自电阻R两端,试绘出输出电压的频谱图。解 (1)写出图题 11-6 所示三角波的傅里叶级数。从教材图 918(b )三角波的傅里叶级数f (t)=兰(cos 3t + 1cos3wt + cos5 3t + ) 兀 2925现本题图题9-6所示三角波电压u (t)是直流分量与对称纵轴偶函数三角波各谐波分量s之和。直流分量是谐波之和是上式中A = 3.5的傅里叶级数。为 A cos kt =kk=1(1 12.837 cos t + cos3 t + cos5 t +I925k = 1, 3, 5, 7,(2)计算电阻两端的输出电压u(t) 直流分量电压 U :由于直流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电路中的电流 I = 0 ,故0U = 0 。0 基波电压u (t):应用相量法按分压关系计算出u (t)的振幅相量为 112.837Z0L1 + ;(2.5-22.525) W-87.14Q = 1418ZV三次谐波电压U3(t ):u (t) = 0.1418cos(et + 87.14。)V1其振幅相量为= O.315Q1V五次谐波电压U5(t ):u (t) = 0.315cos3 w t V 3其振幅相量为17I2.837 x 1+疋讥-总)2;=1+2-為0.1135q.014Z-32.37Q Vg n57Zg2 .7u (t) = 0.014COS(5w t -82.87。)V5故解出输出电压为u(t) = 0.142cos (wt + 87.14。)+ 0.315cos3 wt+ 0.014cos(5wt - 82.87) V图 9-16 三角波振幅频谱(3)作出振幅频谱图,如图9-16 所示。9.16已知图题 9-8(a )所示三角波 g (t )的傅里叶级数为f (x) =(sin x - sin3 x + sin 5 x - )兀 292511.=sin x - sin 3 x +sin 5 x -925x =牛t。试求图题9-8( b )所示三角波g(t)的傅里叶级数。解 从图题9-8 ( a ), ( b )可见,f (x)和g(t)的周期均为T = 2 兀 s2兀2k角频率为=1 rad / sT2kk将f (x)波形沿横轴向左平移三,便提到A = 1的g(t)的波形图。因此,g(t)的傅里叶6k级数是以(t-)代入x式的t,即6代入f (x)式中且A = 1,g(t)的傅里叶级数为g(t)=8 x1K 2(K)1K、1K、sin sin 3t-+sin 5t-I 6丿9V6丿25V6丿sin C-30)-訥(3t-90)+存n &- 150O)-sin G-30)-9cos31 + sin(5一 WO。)-本章小结(1)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可以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分解为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 分量之和;i = I + I sin(kt + 申)(t ) okmikk = 1u = U + 艺 U sin(kt + 申)(t )okmukk = 1(2) 可以用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公式,或者用查表的方法,确定非正弦周期电流、电 压的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3) 应用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分别求直流分量与各次谐波的电路响应分量。然后 将这些响应分量的瞬时值表达式叠加为电路总的响应。各次谐波分量的计算可应用相量法(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有效值等于直流分量与各次谐波分量有效值的平方和 的平方根。U = U 2 +艺 U 2OK1K=1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平均值(一般指整流平均值)等于它们的绝对值在一个周期上的积分平均值。avT|i |dt0U =丄 J t | u I dtav T 0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平均功率等于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的功率之和。P = P +r POKK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