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138439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化学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植物化学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植物化学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目的:掌握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 本章重点: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第四章 杀菌剂农作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据粗略估计,病虫害等造成的埙失一般为2030%,其中的一半是病害引起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某重病害大流行而造成的严重埙失是经常有的。从国内来看,许多作物的病害也都对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如小麦锈病、三麦赤霉病、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禾谷类病毒病、玉米大小班病、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油菜菌核病,以及许多重要果树、蔬菜的病害等等。但是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常常不如虫害那么明显,因此,植物病害在防治上有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也表现在对杀虫剂的研究不够重视上。杀菌剂是对病原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类菌质体、螺旋质体、病毒、立克次氏体)具有抑制和毒杀作用的化学物质。只有在一定的量或一定浓度下能起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才可以被看成是杀菌剂。例如:传统保护性杀菌剂在田间生长着的作物上喷药时,杀菌剂的用量一般要在13Kg(ai)/公顷,用于处理土壤的药量要少于100ppm(化合物重量/土壤重量),用于处理种子的少于1000ppm(化合物重量/种子重量)。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内吸性杀菌剂,单位用药量比传统保护性杀菌剂明显降低,如甲霜灵只用0.255Kg/公顷,粉锈宁用0.125Kg/公顷、丙环唑用0.1Kg/公顷。杀菌剂和杀虫剂相比,后者是在动物和植物之间进行选择,前者却在高等植物(农作物)与低等植物(菌体)之间进行选择。菌体和寄主植物具有同样的代谢过程和酶系统,因此杀菌剂的选择系数(生物体差异选择性)就比杀虫剂小得多,在生产上应用时出现对作物药害的可能性比杀虫剂大。和杀虫剂一样作为杀菌剂使用的化合物,还必须对人和其他有益生物是安全的,没有残毒作用,对作物不会产生药害。一般杀菌剂对人的急性毒性比杀虫剂低得多,但在慢性毒性方面,由于杀菌剂要求有较长的残效期,残毒问题就更重要一些。总的来说,目前人们要求农药在使用后会比较快的降解,以免污染环境。由于植物病害的特点和人们对病害认识不足,杀菌剂的发展总的比杀虫剂缓慢,但从杀菌剂本身来说,近几十年来发展还是迅速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能提供生产使用的只有保护性杀菌剂,这类药剂对已侵入植物体内为害的病原菌起不到作用,自1966年出现了恶噻英类化合物,如萎锈灵之后,1967年又涌现一类新的杀菌剂如苯来特等,使杀菌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内吸性杀菌剂广泛使用时期。内吸性杀菌剂是一类专化性很强的药剂。在杀菌剂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病原菌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为Horsfall氏提出,但一直没有在生产上成为重要问题,只有到70年代选择性强的内吸性杀菌剂广泛使用以后,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才逐渐突出,现已成为一个紧迫解决的问题。同时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的飞速发展以及杀菌剂新品种开发手段的变革为杀菌剂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表41 杀菌剂的重要史记传统保护性杀菌剂(Conventional fungicides)1882年以前为无机铜、无机硫化合物使用时期;1882年发现波尔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1888年福尔马林液杀菌作用的发现;1913年有机汞杀菌剂出现;1934年福美双的出现标志着不含金属元素的有机杀菌剂的兴起;1942年有机硫代森类杀菌剂出现;1952年另一类有机硫杀菌剂克菌丹出现;60年代中后期有机汞有机砷杀菌剂的禁用及农用抗菌素的发展。内吸性杀菌剂(Systemic fungicides)70年代商品化内吸杀菌剂问世,随后在农业上广泛使用;80年代内吸性杀菌剂新品种不断推出,以及内吸性杀菌剂和传统保护性杀菌剂的复配剂在生产实际中使用。第一节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一、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使用杀菌剂防治病害的方法虽然很多,但防治原理不外下列三种: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化学免疫。(一) 化学保护 是在植物未发病之前使用杀菌剂杀灭病菌或防止病菌侵入,以使植物得到保护。使用杀菌剂杀灭病菌的途径一般有两个:在接种体来源施药和在可能被侵染的植物表面或农产品表面施药。接种体来源主要是指病菌越冬的场所或中间寄主和土壤。带菌的种子和繁殖材料也是接种体来源的一种。在接种体来源施药的目的,是在于消灭或减少可侵染田间生长植物的孢子或其他繁殖体,从而防止或减轻病害的发生。但是,由于越冬病菌的子实体或其他繁殖体都是对不良环境条件(包括杀菌剂)抵抗力很强,难于彻底杀死;对病菌孢子来说,由于数量巨大,更难于全部杀死,而且病菌的繁殖力又很强,极易再次侵染。因此只要有很少一部分的越冬病菌孢子或其他繁殖体没有被杀死,遇到适宜的条件病害仍可大量流行。在作物体表面施药,药剂覆盖不周到也是难免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易重复侵染,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许多人都认为,在接种体来源施药是不容易凑效的。而近年来,人们对这种看法有了一些改变,这是由于有了在生产实际中取得成功的例子,据报道,桃缩叶病可用冬季清楚果园、消灭越冬病菌而得到满意的防治效果;又如,桃褐腐病可用苯来特铲除被侵染花梗上和干果上的病菌而得到防治。苯来特和甲基托布津,尤其是前者,加些表面活性剂对苹果黑星病菌的子囊壳的形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就完全有可能大大减轻第二年的为害,在喷药防病时可大量减少用药量。当然,带菌种苗等的消毒和土壤处理,长期来都是认为从理论上和实际上可得到良好效果的防病方法,尤其是种子消毒。如解放后广泛使用福尔马林处理水稻种子防治水稻恶苗病,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在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田间发病中心对田间未发病的植株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接种体来源。消灭发病中心则是一个重要的防病环节,特别是在抑制发展迅速的病害的蔓延时,尤应加以注意,因此,接种体来源施药仍然是许多病害的有效防治途径。但是对许多植物病害来说,化学保护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侵染的植物体上施药。如:稻瘟净防治水稻稻瘟病,田安防治水稻纹枯病,五氧吩嗪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胶体硫防治花生叶斑病等。由于病菌的繁殖速度快,再侵染的次数多,在未发病的植物体表面施药时就要求药剂具有较长的残效期,以减少喷药次数。一种农药的残效期长短,主要决定于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水溶性、蒸汽压、稳定性包括抗光分解性能等。但残效期与药剂剂型也有关系,应加以注意的是,对食用作物来说,农药的残效期与残留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是农药研究、生产和使用中考虑的主要问题。用杀菌剂喷撒或浸蘸农产品如柑橘类果实、苹果、香蕉、甘薯等,是防治贮藏期病害有效的化学保护方法。对用于处理水果的杀菌剂有什么要求呢?用于处理水果的杀菌剂,对果皮的渗透力不能太强,以免污染果肉,也不能具有臭味和颜色,以免影响品质。 (二) 化学治疗 是植物发病或感病后,在植物体施用化学药剂使其对植物或病菌发生作用而改变病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植物病害的化学治疗,一般说来比化学保护困难。这是由于病菌侵入植物体后与植物细胞发生了密切关系,因此,在植物体内用化学药剂来杀菌也就更加容易造成对植物的药害,自1968年以来,内吸杀菌剂在大面积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广泛应用,使化学治疗成为现实,例如甲基托布津对苹果黑星病有极明显的治疗作用;苯来特对小麦黑粉病、春雷霉素对稻瘟病也有治疗作用。化学治疗主要有三种类型:1、表面化学治疗 有少数病菌主要是附着在植物的表面,如许多作物的白粉病,用化学药剂如石硫合剂可以把表面的病菌杀死而得到治疗;海南岛大量使用硫磺粉防治橡胶白粉病就是这种治疗作用。另一典型例子是苹果黑星病菌侵入植物组织,只在角质层与表皮之间活动,可用具有渗透性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多果定可透过角质层而起杀菌治疗作用,所以,表面治疗并不要求药剂具有内吸性能。2、内部化学治疗 这是把药剂引入植物体内进行的治疗。严格的说,所谓化学治疗指的就是这一类型。内部化学治疗的概念在20年代就已经有了,但真正由于内部治疗作用而使植物病害得到控制,还是60年代后期内吸杀菌剂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之后才有的。内部化学治疗剂或广义地说内吸杀菌剂,发展如此缓慢是有起根本原因的:寄主植物与病原菌具有极其相似的生化代谢过程和酶系统,能杀菌的物质往往也容易招致对寄主植物的药害产生。换句话说,内吸剂必须在植物和病菌间有明显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的获得要比杀虫剂困难得多。内部化学治疗剂进入植物组织后,有的可直接起防病作用,如对氨基苯磺酸钠;有的需要经过转化后才起作用,转化又有两种情况:第一,治疗剂与寄主植物细胞中代谢物质起反应后转化为有毒或毒性更大的物质,如6氮杂尿嘧啶转化为磷酸氮杂尿苷。第二,治疗剂本身分子结构改变,如苯来特、托布津、定菌磷等。虽然这种转化有的也是在植物细胞质中才容易进行,但在这种情况下,胞质中的组分并没有与药剂分子反应,滋是创造一个更有利的转化条件,因此,与第一种情况仍有区别。如苯来特在细胞质中的毒力比在水中的大。典型的化学治疗剂必须具有内吸活性。内部化学治疗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对病菌直接的毒杀作用或抑制作用;其二是通过影响植物的代谢,改变其对病菌的反应或影响病菌的致病过程。3、外部化学治疗 在果树或森林病害的防治中有一种可称为“外科治疗”的方法,药剂能渗到作物的体内,但不能被作物内吸传导,以防治该部位的病害,常用这种处理方法防治果树病害。树干或大枝条外部被病菌侵染引起的腐烂病,可用刀子刮去病部(应刮至健康部分0.3厘米处),伤口用药剂消毒后,涂以保护剂或防水剂,以免再受侵染。用刀子刮去病部时,伤口应切成梭型、直切,涂保护剂或防水剂时不要把形成层盖住,以利愈合组织的形成。 伤口消毒可用升汞(1:1000),如在升汞溶液中加入升汞45倍的浓盐酸则效果更好。还可用氯化锌涂剂:氯化锌1Kg、酒精1Kg、浓盐酸0.02Kg、水0.3Kg。先将盐酸加入酒精中,然后加入氯化锌,待溶解后将其倒入酒精中即成。由于氯化锌对植物易产生药害,应在树木处于休眠期使用。伤口经过消毒后,一般还要涂上保护剂,保护剂有多种,常用的有波尔多液。在某些情况下,伤口不涂保护剂而涂防水剂,森林病害的治疗上常常如此。常用的防水剂为松脂兽油油灰。松香(或松香60%、松节油20%)80%,兽油5%,酒精10%,赭(zhe)石粉(赤铁矿,含三氧化二铁)5%。调制时先将松脂和兽油熬煮,调匀后加入赭石粉,搅匀后取出冷却,加入酒精再搅匀即成。此外,环烷酸铜既是消毒剂又是保护剂,使用也甚方便,浓度为含有效成分约23%。(三) 化学免疫 免疫是比抗病性更高一级的一种生物对另一病原生物的抵抗能力,这种性能无疑是由基因决定的,其完整的定义是能遗传的周体抗病能力。化学免疫即通过化学物质或广义的杀菌剂的应用而使植物产生抗病性,高水平的抗病性也就可以称为免疫性。化学免疫和化学治疗的作用虽然不同,但有时也难分清,因为许多作物治疗以后,往往会增加其免疫力。不过化学免疫和化学保护并不完全相同,化学保护往往是指植物外部处理,是单纯药剂的作用,和植物本身的免疫力关系不大,而化学免疫是植物内部的作用,其药剂的作用主要是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植物不象动物那样体内有免疫系统,植物免疫是难于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60年代前,虽然有个别杀菌剂如代森锰可以使大豆产生抗病性,其原因是大豆经该药处理后,体内积累了一种植物保护素云扁豆蛋白。由于这只是个别例子,没有引起人们重视。80年代以来,这样的例子更多了,尤其是当前人们对植物抗病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有了新的概念,在一些情况下,植物抗病性的出现是由于在细胞内潜在的抗性基因的表达结果。而这种基因的表达可以通过生物的或非生物的诱导剂的作用而实现的,这些非生物的诱导剂则可看作一种新类型的杀菌剂。目前比较肯定的已有下列几个化合物:1、2,2二氯3,3二甲基环丙羧酸 此化合物可以使水稻植株在稻瘟菌侵入点周围的组织内积累大量的植物保护素momilactones A和B,而能抗稻瘟病。2、乙膦铝(fosetyAL) 使用后能激发植物坏死班块反应,即使侵染点植株组织中酚类物质大量积累,而使植物提高抗病能力。3、噻瘟唑(probenozole) 这是最典型的化学免疫剂,药剂处理后能诱导稻株产生几种抗菌物质,其中主要是B羟基顺9,反11,顺15十八碳三烯亚麻酸和顺9,反12,顺5十八碳三烯亚麻酸两种植物保护素而使水稻抗稻瘟病。当然,应该指出上述这些化合物诱导的抗病性能否遗传还不知道,因此,严格地说还不一定能称为真正的化学免疫剂。尽管如此,这些化合物的出现还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至少说已日益接近真正的化学免疫。二、杀菌剂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1、杀菌剂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历来都没有单纯依靠杀菌剂解决植物病害问题,而是农业技术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即使今后遗传工程的进展,培育出更多的抗病良种,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应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仍然是很有效的重要防治手段。它可以直接消灭病菌的侵染,具有药效迅速,经济简便,在大面积使用能适应机械化作业,因而防治及时,这和非化学防治措施有很大的不同。应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一般一种药剂可防治多种病害,受地区的限制性很小。随着新的高效广谱杀菌剂的不断出现,许多难治病害已有了有效的药剂,因此,杀菌剂在防治植物病害的措施中将日趋重要。当前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不如虫害化学防治显得那么重要和突出是因为:1)、防治对象与保护对象的性质、特点很相近,要找到既能杀菌而又不伤害植物的安全有效的杀菌剂要比寻找杀虫剂困难得多。2)、有许多病菌能深入植物内部侵染,剥夺寄主的营养,要找到既能渗透植物组织内部杀死或抑制病菌而又对植物无害的药剂,难度很大,因此传统的保护性杀菌剂仍是当前的大吨位品种。随着内吸性杀菌剂的进展,这种情况将逐步有所改变。3)、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密切关系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不仅病原菌能为害植物,而寄主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状态也可影响病菌的消长,根据这一点可利用农业技术如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和选育抗病良种等,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耐病性。例如合理施用氮肥等农业技术措施,对控制小麦白粉病、纹枯病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不注意农业技术,就是用药防治也很难奏效。由于植物病菌的侵染是渐进性的,潜伏一段时间症状才逐渐暴露出来,不象虫害那样直观和突出,往往是“病入膏肓”,病害侵染已成定局,才进行防治,因此不象杀虫剂的效果那样明显。但是只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把农业栽培技术措施与化学防治紧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就能充分发挥杀菌剂的效力。总之,对防治植物病害,防更重于治,这一点与防治害虫不完全相同。2、杀菌剂的施用方法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施药方法原则上是相同的。简单说来就是:1)、选用经济有效的“对症”农药品种;2)、采用安全有效的剂量,3)、掌握最佳施药时间及次数;4)、使用最简便及高工效的施药方法。杀菌剂在具体施药方法及要求与杀虫剂不尽相同。杀菌剂的施用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田间喷药;2)、种苗消毒;3)、土壤处理。田间喷药主要有两种:喷雾和喷粉。田间喷药防治时应注意两个问题:1)、药剂的种类和使用浓度;2)、喷药适期和重复施药次数。种苗消毒:种苗处理包括种子、果实、块根、块茎、鳞茎、插条、秧苗和苗木以及其他植物繁殖器官等的化学处理,其中以种子处理最为重要。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有下列几种方法:A、浸种(药液浸过种子510厘米);B、拌种(药量是种子量的0.20.5%);C、半干法:是用少量含有效成分较高的药液处理种子,使用药液每吨种子不超过30公斤;D、热化学法:是热力处理和化学处理的结合;E、湿拌法(又称种衣法)。土壤处理:土壤消毒剂在土中主要是气态起作用,有几种不同的施用方法:A、浇灌法:药剂浓度调到适于每平方米土面浇2.55升左右的药液;B、犁底或犁沟施药;C、翻混法;D、注射法:用土壤注射器每隔一定距离注入一定量的药液,通常每平方米25个孔,每孔注入约10毫升药液,施药深度为1520厘米。土壤消毒,施药后需等一定时间才可播种,即所谓“候种期”,否则就易产生药害,通常是1530天。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还有下列几种施药方法:1)、熏蒸和烟雾;2)、涂伤;3)、浸渍和洗果。第一节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一、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使用杀菌剂防治病害的方法虽然很多,但防治原理不外下列三种: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化学免疫。(一) 化学保护 是在植物未发病之前使用杀菌剂杀灭病菌或防止病菌侵入,以使植物得到保护。使用杀菌剂杀灭病菌的途径一般有两个:在接种体来源施药和在可能被侵染的植物表面或农产品表面施药。 接种体来源主要是指病菌越冬的场所或中间寄主和土壤。带菌的种子和繁殖材料也是接种体来源的一种。在接种体来源施药的目的,是在于消灭或减少可侵染田间生长植物的孢子或其他繁殖体,从而防止或减轻病害的发生。但是,由于越冬病菌的子实体或其他繁殖体都是对不良环境条件(包括杀菌剂)抵抗力很强,难于彻底杀死;对病菌孢子来说,由于数量巨大,更难于全部杀死,而且病菌的繁殖力又很强,极易再次侵染。因此只要有很少一部分的越冬病菌孢子或其他繁殖体没有被杀死,遇到适宜的条件病害仍可大量流行。在作物体表面施药,药剂覆盖不周到也是难免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易重复侵染,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许多人都认为,在接种体来源施药是不容易凑效的。而近年来,人们对这种看法有了一些改变,这是由于有了在生产实际中取得成功的例子,据报道,桃缩叶病可用冬季清楚果园、消灭越冬病菌而得到满意的防治效果;又如,桃褐腐病可用苯来特铲除被侵染花梗上和干果上的病菌而得到防治。苯来特和甲基托布津,尤其是前者,加些表面活性剂对苹果黑星病菌的子囊壳的形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就完全有可能大大减轻第二年的为害,在喷药防病时可大量减少用药量。当然,带菌种苗等的消毒和土壤处理,长期来都是认为从理论上和实际上可得到良好效果的防病方法,尤其是种子消毒。如解放后广泛使用福尔马林处理水稻种子防治水稻恶苗病,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在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田间发病中心对田间未发病的植株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接种体来源。消灭发病中心则是一个重要的防病环节,特别是在抑制发展迅速的病害的蔓延时,尤应加以注意,因此,接种体来源施药仍然是许多病害的有效防治途径。但是对许多植物病害来说,化学保护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侵染的植物体上施药。如:稻瘟净防治水稻稻瘟病,田安防治水稻纹枯病,五氧吩嗪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胶体硫防治花生叶斑病等。由于病菌的繁殖速度快,再侵染的次数多,在未发病的植物体表面施药时就要求药剂具有较长的残效期,以减少喷药次数。一种农药的残效期长短,主要决定于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水溶性、蒸汽压、稳定性包括抗光分解性能等。但残效期与药剂剂型也有关系,应加以注意的是,对食用作物来说,农药的残效期与残留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是农药研究、生产和使用中考虑的主要问题。用杀菌剂喷撒或浸蘸农产品如柑橘类果实、苹果、香蕉、甘薯等,是防治贮藏期病害有效的化学保护方法。对用于处理水果的杀菌剂有什么要求呢?用于处理水果的杀菌剂,对果皮的渗透力不能太强,以免污染果肉,也不能具有臭味和颜色,以免影响品质。 (二) 化学治疗 是植物发病或感病后,在植物体施用化学药剂使其对植物或病菌发生作用而改变病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植物病害的化学治疗,一般说来比化学保护困难。这是由于病菌侵入植物体后与植物细胞发生了密切关系,因此,在植物体内用化学药剂来杀菌也就更加容易造成对植物的药害,自1968年以来,内吸杀菌剂在大面积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广泛应用,使化学治疗成为现实,例如甲基托布津对苹果黑星病有极明显的治疗作用;苯来特对小麦黑粉病、春雷霉素对稻瘟病也有治疗作用。化学治疗主要有三种类型:1、表面化学治疗 有少数病菌主要是附着在植物的表面,如许多作物的白粉病,用化学药剂如石硫合剂可以把表面的病菌杀死而得到治疗;海南岛大量使用硫磺粉防治橡胶白粉病就是这种治疗作用。另一典型例子是苹果黑星病菌侵入植物组织,只在角质层与表皮之间活动,可用具有渗透性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多果定可透过角质层而起杀菌治疗作用,所以,表面治疗并不要求药剂具有内吸性能。2、内部化学治疗 这是把药剂引入植物体内进行的治疗。严格的说,所谓化学治疗指的就是这一类型。内部化学治疗的概念在20年代就已经有了,但真正由于内部治疗作用而使植物病害得到控制,还是60年代后期内吸杀菌剂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之后才有的。内部化学治疗剂或广义地说内吸杀菌剂,发展如此缓慢是有起根本原因的:寄主植物与病原菌具有极其相似的生化代谢过程和酶系统,能杀菌的物质往往也容易招致对寄主植物的药害产生。换句话说,内吸剂必须在植物和病菌间有明显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的获得要比杀虫剂困难得多。内部化学治疗剂进入植物组织后,有的可直接起防病作用,如对氨基苯磺酸钠;有的需要经过转化后才起作用,转化又有两种情况:第一,治疗剂与寄主植物细胞中代谢物质起反应后转化为有毒或毒性更大的物质,如6-氮杂尿嘧啶转化为磷酸氮杂尿苷。第二,治疗剂本身分子结构改变,如苯来特、托布津、定菌磷等。虽然这种转化有的也是在植物细胞质中才容易进行,但在这种情况下,胞质中的组分并没有与药剂分子反应,滋是创造一个更有利的转化条件,因此,与第一种情况仍有区别。如苯来特在细胞质中的毒力比在水中的大。典型的化学治疗剂必须具有内吸活性。内部化学治疗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对病菌直接的毒杀作用或抑制作用;其二是通过影响植物的代谢,改变其对病菌的反应或影响病菌的致病过程。3、外部化学治疗 在果树或森林病害的防治中有一种可称为外科治疗的方法,药剂能渗到作物的体内,但不能被作物内吸传导,以防治该部位的病害,常用这种处理方法防治果树病害。树干或大枝条外部被病菌侵染引起的腐烂病,可用刀子刮去病部(应刮至健康部分0.3厘米处),伤口用药剂消毒后,涂以保护剂或防水剂,以免再受侵染。用刀子刮去病部时,伤口应切成梭型、直切,涂保护剂或防水剂时不要把形成层盖住,以利愈合组织的形成。 伤口消毒可用升汞(1:1000),如在升汞溶液中加入升汞4-5倍的浓盐酸则效果更好。还可用氯化锌涂剂:氯化锌1Kg、酒精1Kg、浓盐酸0.02Kg、水0.3Kg。先将盐酸加入酒精中,然后加入氯化锌,待溶解后将其倒入酒精中即成。由于氯化锌对植物易产生药害,应在树木处于休眠期使用。伤口经过消毒后,一般还要涂上保护剂,保护剂有多种,常用的有波尔多液。在某些情况下,伤口不涂保护剂而涂防水剂,森林病害的治疗上常常如此。常用的防水剂为松脂-兽油油灰。松香(或松香60%、松节油20%)80%,兽油5%,酒精10%,赭(zhe)石粉(赤铁矿,含三氧化二铁)5%。调制时先将松脂和兽油熬煮,调匀后加入赭石粉,搅匀后取出冷却,加入酒精再搅匀即成。此外,环烷酸铜既是消毒剂又是保护剂,使用也甚方便,浓度为含有效成分约23%。(三) 化学免疫 免疫是比抗病性更高一级的一种生物对另一病原生物的抵抗能力,这种性能无疑是由基因决定的,其完整的定义是能遗传的周体抗病能力。化学免疫即通过化学物质或广义的杀菌剂的应用而使植物产生抗病性,高水平的抗病性也就可以称为免疫性。化学免疫和化学治疗的作用虽然不同,但有时也难分清,因为许多作物治疗以后,往往会增加其免疫力。不过化学免疫和化学保护并不完全相同,化学保护往往是指植物外部处理,是单纯药剂的作用,和植物本身的免疫力关系不大,而化学免疫是植物内部的作用,其药剂的作用主要是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植物不象动物那样体内有免疫系统,植物免疫是难于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60年代前,虽然有个别杀菌剂如代森锰可以使大豆产生抗病性,其原因是大豆经该药处理后,体内积累了一种植物保护素-云扁豆蛋白。由于这只是个别例子,没有引起人们重视。80年代以来,这样的例子更多了,尤其是当前人们对植物抗病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有了新的概念,在一些情况下,植物抗病性的出现是由于在细胞内潜在的抗性基因的表达结果。而这种基因的表达可以通过生物的或非生物的诱导剂的作用而实现的,这些非生物的诱导剂则可看作一种新类型的杀菌剂。目前比较肯定的已有下列几个化合物:1、2,2-二氯-3,3-二甲基环丙羧酸 此化合物可以使水稻植株在稻瘟菌侵入点周围的组织内积累大量的植物保护素momilactones A和B,而能抗稻瘟病。2、乙膦铝(fosety-AL) 使用后能激发植物坏死班块反应,即使侵染点植株组织中酚类物质大量积累,而使植物提高抗病能力。3、噻瘟唑(probenozole) 这是最典型的化学免疫剂,药剂处理后能诱导稻株产生几种抗菌物质,其中主要是B-羟基-顺9,反-11,顺-15-十八碳三烯亚麻酸和顺-9,反-12,顺-5-十八碳三烯亚麻酸两种植物保护素而使水稻抗稻瘟病。当然,应该指出上述这些化合物诱导的抗病性能否遗传还不知道,因此,严格地说还不一定能称为真正的化学免疫剂。尽管如此,这些化合物的出现还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至少说已日益接近真正的化学免疫。二、杀菌剂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1、杀菌剂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历来都没有单纯依靠杀菌剂解决植物病害问题,而是农业技术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即使今后遗传工程的进展,培育出更多的抗病良种,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应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仍然是很有效的重要防治手段。它可以直接消灭病菌的侵染,具有药效迅速,经济简便,在大面积使用能适应机械化作业,因而防治及时,这和非化学防治措施有很大的不同。应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一般一种药剂可防治多种病害,受地区的限制性很小。随着新的高效广谱杀菌剂的不断出现,许多难治病害已有了有效的药剂,因此,杀菌剂在防治植物病害的措施中将日趋重要。当前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不如虫害化学防治显得那么重要和突出是因为:1)、防治对象与保护对象的性质、特点很相近,要找到既能杀菌而又不伤害植物的安全有效的杀菌剂要比寻找杀虫剂困难得多。2)、有许多病菌能深入植物内部侵染,剥夺寄主的营养,要找到既能渗透植物组织内部杀死或抑制病菌而又对植物无害的药剂,难度很大,因此传统的保护性杀菌剂仍是当前的大吨位品种。随着内吸性杀菌剂的进展,这种情况将逐步有所改变。3)、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密切关系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不仅病原菌能为害植物,而寄主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状态也可影响病菌的消长,根据这一点可利用农业技术如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和选育抗病良种等,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耐病性。例如合理施用氮肥等农业技术措施,对控制小麦白粉病、纹枯病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不注意农业技术,就是用药防治也很难奏效。由于植物病菌的侵染是渐进性的,潜伏一段时间症状才逐渐暴露出来,不象虫害那样直观和突出,往往是病入膏肓,病害侵染已成定局,才进行防治,因此不象杀虫剂的效果那样明显。但是只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把农业栽培技术措施与化学防治紧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就能充分发挥杀菌剂的效力。总之,对防治植物病害,防更重于治,这一点与防治害虫不完全相同。2、杀菌剂的施用方法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施药方法原则上是相同的。简单说来就是:1)、选用经济有效的对症农药品种;2)、采用安全有效的剂量,3)、掌握最佳施药时间及次数;4)、使用最简便及高工效的施药方法。杀菌剂在具体施药方法及要求与杀虫剂不尽相同。杀菌剂的施用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田间喷药;2)、种苗消毒;3)、土壤处理。田间喷药主要有两种:喷雾和喷粉。田间喷药防治时应注意两个问题:1)、药剂的种类和使用浓度;2)、喷药适期和重复施药次数。种苗消毒:种苗处理包括种子、果实、块根、块茎、鳞茎、插条、秧苗和苗木以及其他植物繁殖器官等的化学处理,其中以种子处理最为重要。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有下列几种方法:A、浸种(药液浸过种子510厘米);B、拌种(药量是种子量的0.20.5%);C、半干法:是用少量含有效成分较高的药液处理种子,使用药液每吨种子不超过30公斤;D、热化学法:是热力处理和化学处理的结合;E、湿拌法(又称种衣法)。土壤处理:土壤消毒剂在土中主要是气态起作用,有几种不同的施用方法:A、浇灌法:药剂浓度调到适于每平方米土面浇2.55升左右的药液;B、犁底或犁沟施药;C、翻混法;D、注射法:用土壤注射器每隔一定距离注入一定量的药液,通常每平方米25个孔,每孔注入约10毫升药液,施药深度为1520厘米。土壤消毒,施药后需等一定时间才可播种,即所谓候种期,否则就易产生药害,通常是1530天。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还有下列几种施药方法:1)、熏蒸和烟雾;2)、涂伤;3)、浸渍和洗果。第二节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杀菌剂对病菌毒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影响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各种子实体和附着孢的形成、细胞膨胀、细胞原生质体和线粒体的瓦解以及细胞壁、细胞膜的破坏等等,这些中毒症状,有的是由于杀菌剂真正把菌杀死杀菌作用,有的是抑制病菌生命活动的某一过程抑菌作用。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是杀菌剂最常见的作用方式。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与化合物的性质、使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如含铜汞等重金属的药剂主要是杀菌的,而很多有机农药,特别近十几年出现的内吸杀菌剂主要是抑菌作用。从病菌的中毒表现来看,杀菌作用主要是表现为孢子不能萌发,而抑菌作用则表现为孢子萌发后芽管或菌丝不能继续生长。从菌体内代谢的变化来看,起杀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是影响菌体内生物氧化,起抑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是影响菌体生物合成。当然从影响菌体代谢来看,这两种毒性作用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即使是同一种杀菌剂使用的浓度不同或作用时间不同,都可能有不同的毒性作用。例如,5ppm苯来特可抑制一些白粉病菌菌丝的生长,而高过500ppm浓度则影响孢子的萌发,对一些镰刀菌也有类似的情况;10ppm的涕必灵可抑制一些黑霉菌的生长而对孢子萌发没有影响,但延长作用时间至1小时后则会杀死孢子。起抑菌作用的杀菌剂没有真正把菌杀死,起抑菌作用的实践意义在于:1)、由于菌体在受抑制的时间里会渐趋老熟,而失去萌发能力;在此同时作物受药剂的影响不大,可以正常继续生长,也就可能避过了感病期。2)、抑菌作用是使内吸杀菌剂能在实际上应用的理论依据。近年来,杀菌剂的抑菌作用对病害的防治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抑菌作用的范围扩大了,包括抑制孢子形成、子囊壳或子囊盘的形成,菌核的形成和萌发,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形成,附着孢的形成,吸孢的形成以及病部的形成等等。随着杀菌剂的发展,新型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只限于上述杀菌和抑菌两个方面,也有影响植物代谢改变其对病菌的反应或影响病菌致病过程的作用。这些新类型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1、作用于病原菌方面的削弱病原菌的致病性1)、阻抑导管中病原菌的移动:2,3,6三氯苯乙酸会在植物组织导管中诱发形成一种“侵填体”,阻碍荷兰榆树凋萎病菌在导管的移动,而使萎焉病减轻甚至得到治疗。2)、抑制致病菌酶系的形成或中和其毒性:例如L刀豆氨酸抑制苹果褐腐病菌(Sclerotinia fructigena)的果胶酶(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形成,14二蒽醌2磺酸抑制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番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的果胶酶活性,而减轻病菌的危害;有效的角质酶抑制剂异丙氟、对氧磷在无杀菌毒性的浓度下,抑制病菌角质酶的活性而保护了作物;阿魏酸则中和稻瘟菌所分泌的稻瘟病菌素(Pyricularin)的毒性。3)、抗穿透作用: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如三环唑、丰谷隆等主要阻碍稻瘟菌附着孢对稻株表皮细胞的穿透。2、作用于寄主作物方面的增强作物的抗病性1)、改变寄主组织的结构或改变寄主的生长情况,从物理作用来减轻病害:例如用赤霉素浸种防治小麦光腥黑穗病,是通过加速小麦出土而缩短胚芽感病时间;施疏基丁氨酸或a萘乙酸与石灰同时适用,可提高番茄对镰刀菌引致的萎焉病的抵抗力。2)、通过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而提高抗病力:如苹果树注射DL苯丙氨酸,诱发苹果树生成根皮素物质,从而提高多元酚氧化酶的活性,产生对黑腥病菌的抵抗力;代森锰可诱发黄豆生成抗病的菜豆朊(ruan);乙膦铝诱发植物对霜霉菌抵抗力的提高。一些植物的所谓高糖或低糖病害,是通过药物调节糖含量的方法而得到控制或减轻。比较杀菌作用与抑菌作用的异同:都是对病原菌的作用。杀菌作用是真正把菌杀死,抑菌作用只是菌的生命活动中某一过程受到抑制。从中毒症状看杀菌作用主要表现为孢子不能萌发,抑菌作用表现为菌丝生长受阻;从代谢过程的变化看(或作用机制)杀菌作用主要影响菌体内的生物氧化,抑菌作用则影响菌体内的生物合成;从杀菌剂类别看非内吸杀菌剂表现为杀菌作用,许多内吸杀菌剂、农用抗菌素表现为抑菌作用。但杀菌作用与抑菌作用往往不能截然分开,同一杀菌剂在低浓度时或作用时间短时表现为抑菌作用,高浓度长时间则表现为杀菌作用。第五章 除草剂教学重点: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教学难点:除草剂的作用机制绪论化学除草具有高效、快速、经济的优点,有的品种还兼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优点,它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先进技术,成为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一、杂草的定义及其危害与防治 定义:杂草是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群的植物。 杂草有3万种,危害作物的有1800种; 每年因杂草危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9.7%,全世界达2亿吨,中国因草害年损失农产品近40亿公斤,通过杂草防治挽回约90亿公斤。二、 防治方法:物理性除草1、 农业和生态除草2、 生物防治3、 杂草检疫4、 生物工程技术5、 化学防治三、 除草剂的发展史1895年,被发现具有选择杀草作用,是化学除草的开端;1932年,出现了二硝酚、地乐酚,它们的选择性差,杀草谱窄,但由此除草剂进入了有机化合物阶段;1942年,内吸传导除草剂2,4-D的发现,开辟了化学除草的新纪元;现在除草剂已成为农药工业的主体,占所有农药总量的47%。四、除草剂的发展形势总趋势:高效、低毒、选择性强、杀草谱广、持效期适中。具体:1、品种多2、除草剂品种剂型日益增多3、使用方法多种多样4、使用面积迅速扩大5、增长速度快6、混用和增效剂的应用比较普遍7、作物安全剂和除草剂解毒剂进一步兴起五、除草剂的分类1、按作用方式分:选择性除草剂 灭生性除草剂2、 按在植物体内输导性分:输导性除草剂 触杀性除草剂3、 按使用方法分:土壤处理剂 茎叶处理剂4、 按化学结构系统分:见第五节六、除草剂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1、除草剂雾滴飘移问题2、杂草抗药性问题3、杂草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4、除草剂降解产物对作物发生危害七、除草剂的开发特点1、以低剂量的酶抑制剂为主;2、大力开发天然(植物代谢物)除草剂和以天然为先导的化合物。3、加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除草剂解毒剂的研究;4、针对抗性杂草开发新机理的除草剂。第一节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一、位差与时差选择性1、位差选择性(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2)深根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法(3)空间位差选择性2 、时差选择性 对作物有较强毒性的除草剂,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及出苗早晚的差异而形成的选择性,称为时差选择性。3、利用位差与施药方法等的综合选择性二、形态选择性利用作物与杂草的形态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称为形态选择性。 表: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形态差异与耐药性 叶片 生长点单子叶 竖立,狭小,表面角质层和蜡层较厚,表面积较小,叶片和茎秆直立,药液易于滚落 顶芽被重重叶鞘所包围、保护,触杀性除草剂不易伤害分生组织双子叶 平伸,面积大,叶表面角质层较薄,药液易于在叶面上沉积 幼芽裸露,没有叶片保护,触杀性药剂能直接伤害分生组织三、生理选择性植物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理选择性。1、吸收的差异 不同植物的根茎叶对除草剂的吸收程度不同。植物叶片表面角质层的厚薄,气孔的多少及开张程度均影响对除草剂的吸收。2、输导的差异 不同植物施用同一除草剂或同种植物施用不同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均存在差异,输导速度快的植物对该除草剂敏感,反之,表现耐药性。四、生物化学选择性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物化学选择性。(一)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活化反应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这类除草剂本身对植物并无毒害或毒害较小,但在植物体内经过代谢而成为有毒物质。(二)除草剂在植物体内钝化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这类除草剂本身虽对植物有毒害,但经植物体内酶或其他物质的作用,则能钝化而失去其活性。五、除草剂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保护物质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保护物质为活性碳。用活性炭处理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的种子,从而避免或降低三氮苯类、取代脲类等药剂的药害。、安全剂除草剂安全剂(safeners)近年来进展迅速,被认为是化学除草的选择性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表:主要安全剂品种安全剂保护作物解毒的除草剂萘二甲酐(NA,protect)玉米、高粱氨基甲酸酯类、氯代乙酰胺类、普施特、灭草隆dichlormid(R-25788)玉米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氯代乙酰胺类、均三氮苯类furilazole(Mon-13900)玉米磺酰脲类、NC-319MG-191玉米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乙草胺fyometrinil(CGA-43089)高粱异丙甲草胺fenclorim(CGA-123407)水稻丙草胺解草唑(fenclorazole)小麦恶唑禾草灵BAS-145138玉米绿磺隆、豆磺隆、咪唑胺第二节 除草剂的吸收、输导与作用机制除草剂的作用方式是指除草剂对杂草产生毒害作用所经过的吸收、输导、降解与引起植物生理生化的变化,最后植物呈现毒害症状,直至死亡等这一全过程。一、除草剂的吸收、茎叶吸收除草剂可通过叶表皮或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大多数情况下,除草剂主要通过叶片的角质层进入。影响叶面吸收的因素:药剂种类、植物的形态、叶的老嫩、外界环境条件、助剂、根系吸收有三条途径:质外体系、共质体系、质外共质体系、幼芽吸收如氟乐灵、甲草胺二、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共质体系输导除草剂进入叶内后,在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的通道进行移动,直至进入韧皮部,然后借助茎内的同化液流而上下移动,并与光合作用形成的糖共同输导,积累在需糖的生长部位。进入叶内-胞间连丝-韧皮部-与糖共同输导(1)、光合作用强、易输导。(2)、2,4-滴过多,易杀伤韧皮部。、质外体系输导除草剂经植物根部吸收后,随水分移动进入木质部,沿导管随蒸腾液流向上输导。、质外、共质体系输导有些除草剂的输导,并不局限于单一的体系,而能同时发生于两种输导体系中,如杀草强、茅草枯等。三、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一、抑制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过程2、除草剂的作用部位(1)阻断电子由QA到QB的传递;(2)作用于光合磷酸化部位;(3)截获传递到NADP+的电子二、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除草剂通常不影响植物的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主要影响氧化磷酸化偶连反应,致使不能生成ATP。 如五氯酚钠、二硝酚、溴苯腈,另外如敌稗、氯苯胺三、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1、抑制色素的合成(1)抑制叶绿体的生物合成及脂膜的破坏 如 :环亚胺类、二苯醚类除草剂(2)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如哒嗪酮类、嘧啶类,可以抑制类胡萝卜素合 成,致使叶绿素失去保护色素,而出现失绿现象。2、抑制氨基酸、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1)抑制氨基酸的合成 表:阻碍氨基酸合成的除草剂及靶标酶 除草剂 抑制途径 靶标酶 除草剂 抑制途径 靶标酶 杀草强 组氨酸 IGPD 磺酰脲类 乙酰乳酸 ALS 草甘膦 芳氨酸 ESPSPS 咪唑啉酮类 乙酰乳酸 ALS 草胺膦 谷胺酰胺 GS 磺酰胺类 乙酰乳酸 ALS 双丙胺膦 谷胺酰胺 GS 三唑嘧啶类 乙酰乳酸 ALS(2)干扰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除草剂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主要是间接性的,已知干扰核酸、蛋白质合成的除草剂几乎包括了所有重要除草剂的类别。3、抑制脂类的合成 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靶标酶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抑制长链脂肪酸的合成。四、干扰植物激素的平衡激素型除草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作用的物质,如苯氧羧酸类、苯甲酸类和毒莠定等。这类化合物进入植物体后,会打破原有的天然植物激素平衡,因而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五、抑制微管与组织发育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是抑制微管的典型代表。 除草剂对微管系统的抑制部位有: 1、抑制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 2、阻碍细胞壁或细胞板形成,造成细胞异常,产生双核及多核细胞; 3、抑制细胞分裂前的准备阶段如G1与G2阶段。 苯氧羧酸类、苯甲酸类除草剂抑制韧皮 部与木质部的发育,阻碍代谢产物及营养物质的运转与分配,造成形态畸形。第三节 影响除草剂药效与引起药害的环境因素一、土壤因素的影响1、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含量 黏土对除草剂的吸附能力强,而砂性土壤较弱。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5%时,田间除草剂的有效用量主要受黏土含量的影响,黏土含量增加用药量也要相应地增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底于2.5%或高于5%10%时,除草剂的有效用量直接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当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超过12%或15%时,多种除草剂被强烈吸附,即使增加除草剂用量也很难发挥其药效。2、土壤水分3、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是土壤中除草剂降解最主要因素。二、气象因素的影响1、温度 温度升高有利于植物对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也有利于提高除草剂的生物活性。但温度高易导致药害。2、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大,叶表面药液干燥所需时间长,也有利于气孔的开放,这都有利于对除草剂的吸收。3、光照 光照强,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对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有利,同时,光照强,温度高,能增强除草效果。易光解除草剂除外。4、风 刮风影响施药质量,使药剂不能有效地沉降在目标物上。另外,在土壤干旱的情况下,大风还会剥离土壤药层影响药效。5、雨 茎叶处理剂在喷到叶面后不久降雨,会冲刷掉药液,影响药效;降雨有利于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土壤处理剂药效。第四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一、土壤处理法1、播前土壤处理 播前土表处理 作物种植前将除草剂施于土壤表面 播前混土处理 用圆盘耙交叉耙两次,耙深10cm就将药剂均匀地分散到35cm的土层内。2、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作物播种后尚未出苗时处理土壤,多数土壤处理剂是用这种方法施药。3、苗后土壤处理 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或移栽缓苗后处理土壤。二、茎叶处理法 将除草剂直接喷洒到生长着的杂草茎叶上的方法。1、 播前茎叶处理 农田尚未播种或移栽作物前,用药剂喷洒已长出的杂草。2、 生育期茎叶处理 作物出苗后施用除草剂处理杂草茎叶的方法。要求除草剂具有较高选择性。第五节 除草剂常用类型及其品种一、苯氧羧酸类基本结构:特点:(1)生产上多用其盐和酯;(2)为选择性输导型除草剂,多具有茎叶处理活性,并兼土壤封闭效果;(3)该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为打破植物的激素平衡,使受害植物扭曲、肿胀等,最终导致死亡;(4)主要用于水稻、玉米、小麦、甘蔗、苜蓿等作物田防除一年生、多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科杂草。应注意对双子叶植物的药害。主要品种:2,4-D、2甲4氯二、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特点: (1)均以茎叶处理为主,表现很强的茎叶吸收活性; (2)多用于阔叶作物田,少数品种可用于水稻和高粱田; (3)用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4)均具有输导性; (5)具有同分异构体,R体为活性体; (6)为脂肪酸合成抑制剂,其靶标酶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7)对哺乳类动物低毒; (8)多数品种环境降解较快。主要品种:盖草能、禾草灵、吡氟禾草灵三、二硝基苯胺类基本结构:特点: (1)均为选择性触杀型土壤处理剂,在播种前或播后苗前应用;(2)杀草谱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高效,同时还可以防除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3)易于光解,尤其是氟乐灵挥发、光解性更强;(4)土壤中持效期中等,对大多数后茬作物安全;(5)水溶性低并易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不宜移动,不宜污染水源;(6)对人、畜低毒,使用安全。主要品种:氟乐灵、地乐胺注意:下茬作物高粱、谷子敏感四、三氮苯类基本结构:特点: (1)水溶性低,通常通类净类津类,多数不宜在有机溶剂中溶解;(2)多数性质稳定,具有较长的持效期;(3)属于选择性输导型土壤处理剂,易被植物根部吸收;(4)作用机理主要抑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5)在土壤中有较强的吸附性,通常在土壤中不会过度淋溶。主要品种:莠去津、西玛津、氰草津五、酰胺类基本结构:特点: (1)都是选择性输导型除草剂;(2)大多数为土壤处理剂,部分品种只能茎叶处理;(3)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4)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发芽种子-淀粉酶及蛋白酶的活性;(5)土壤中持效期较短,一般为13个月;(6)在植物体内降解速度较快;(7)对高等动物毒性低。主要品种:异丙甲草胺、丁草胺、敌稗六、取代脲类基本结构:特点:(1)蒸气压低,水溶性小,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毒也小;(2)属于选择性输导型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