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7138330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中江县南华镇中心学校 顾玲蓉 13890291788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语感的培养正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一.找准语文教学的支点,感悟语感的内涵。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语音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简单地说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开宗明义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今在新大纲和新课标中得以鲜明体现并提高到新的高度。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感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能力。有思考能力的人才是真正力量无穷的人。学生阶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l、抓住关键词。孙双金老师曾以教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为例,指出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是“紫”。他引导学生说:我去过庐山,但我看到的雾是白色的,李白为什么看到的是紫色的哪?学生们就开始猜测。一个学生说:李白喝醉了,醉眼朦胧;另一个学生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紫色是浪漫的、高贵的,因而李白觉得是紫色的;又有学生说:瀑布飞溅,雾气升腾,阳光照射下,雾看上去呈现紫色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测,学生理解了诗句,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2、朗读。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字、词、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能锻炼学生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安排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参与。这里所说的读,不是一味地放任自读,教师要在其中发挥导向作用,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水平,做到读必有所得。指导的方法一般有:(1)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内涵。如桂林山水一课,在读到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教师指导朗读要抓住“啊”这一语气助词的读法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借助这一叹词抒发自己见到漓江水时的惊喜之情。教师可将啊与江底的沙石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啊”字应该用气声,念得短促些,将作者的惊喜之情表现出来。经过这样朗读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加深了,对作者准确的用词也理解深刻了,从而训练了学生语感。(2)适时范读,领悟文章旨趣。有些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学习它的写作方法,然而方法并不是告诉他就能学会并加以运用的。3、赏读。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可以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初读课文后,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了解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鸟的天堂一文抒发了作者对大榕树的好奇、喜爱之情,读时要读出作者看到时的喜爱、兴奋的心情。4、恰当比较,训练语感。必须让学生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懂得赏析。有的要从字面上去推敲,有的要从涵蕴方面去揣摩。教学中有的老师从课文中抽出一句,讲这句在文章中如何重要,作者写得如何精妙,或从句中找出一个词,分析作者用词如何恰当,学生往往是听听而已,过后不会自己体会并应用。若将句中的两个词交换位置,或用别的词代替这个词,或增删课文原句,然后将改变后的句子与课文原句进行比较,无须讲解,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匠心。通常采用的方法有:(1)换位比较,了解句义变化。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即使在同一个句子中,交换词的位置,调整词序,语句的含义也与原来截然不同。将其在句中交换位置,让学生体会词义的变化,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遣词造句时不仅要推敲字词,挑选词语,而且要选择词语在句中的最佳位置。如一定要争气中,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要求,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这段中的“才”,第一处才表示童第周进中学很晚;第二处才表示他的考试成绩很低;第三处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经他再三请求)校长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如将第一处的才的位置与17岁进行交换,句义便由原来的进中学晚变成进中学早。经过这种训练,学生今后遇到类似现象,就会敏锐地感觉到词序的作用并会慎重地选择安排词序。(2)换词比较,体会用词准确。将句中的关键词换成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可发现它们表达的意思的微妙差异,体会出祖国语言的丰富及作者用词的准确。(3)增删比较,发现规律。在文章的重点部分或需要教给基础知识的地方,增添词语,两相对比,可加深理解将课文句子中的修饰语删去,然后与原句比较,可感受修饰语的作用,发现其中的规律。如:翠鸟一课: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去掉“贴”和“疾”字,语句平淡;而加上这两字,翠鸟动作敏捷的特点一目了然。总之,语感是一种很抽象,但又确实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学生如果缺乏语感或语感不强的话,学语文会觉得困难重重,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语文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都会得益于此。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