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保的个人事迹一览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119855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勤保的个人事迹一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勤保的个人事迹一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勤保的个人事迹一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果说服务“三农”是一曲大型宏伟的交响音乐,他们就像几组平凡的音 符。但是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新农村方面,他们却弹奏出了一曲激 昂、高亢的奋进之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白文新 任光辉近年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支持地方经济发 展为己任,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以“亲民、爱民,心系人民、 情系百姓”的务实工作作风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没有信用社,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信用社是咱农民自己的银行”,“把钱 存到信用社,我放心”,“我们谢谢信用社”甚至有些村民一谈起信用社的 扶持,眼里就闪着泪花,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不经一番寒霜苦,哪来梅花扑鼻香”。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山西省农村 信用社每一位员工,他们为了自己执着追求的信合事业,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付 出着,心装农户,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信用之花”。如果说服务“三农”是一 曲大型宏伟的交响音乐,那么每个信合人就如同那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在农村演 奏着和谐的乐章。音符跳进农家院落给百姓带去欢乐吉祥,音符跳到田间地头给 百姓带去发财之真经、致富之榜样。冯玉锁:心系和谐 处处为人冯玉锁,运城市盐湖区陶村信用社主任,老百姓叫他“和谐使者”。他辖区的信用户,一年四季到信用社贷款就像取自己存款一样方便,占到总 农户数的一半以上;他负责的信用社,连续8 年发放“三农”贷款的比重始终保 持在100%;他所在的信用社,连续 6 年当年新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到期收回率达 100%,群众排长队踊跃还贷的场面屡见不鲜“他是农村娃,小时侯家里穷, 从邻居那里5 块钱都借不出来,在信用社贷款没人敢保,尝尽了借钱的难处。现 在,他当了信用社主任,有条件帮助困难群众,要是他们还为贷款受熬煎,他良 心上过不去。”同事们这样说冯玉锁。几年来,冯玉锁以创建信用工程为着力点, 有效破解了信用社“难放款”和农民“贷款难”两大难题。一年里他有80%的时 间在村庄、农户,体察农情、了解农需,只要发现农民有需要,他都尽全力去解 决,做事处处为人考虑。在他眼里,从来没有份内份外之别;在他的心里,从来 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冯玉锁常常这样讲:“信用社根在农村,老百姓就是咱的爹 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咱农信社也应尽一份责任。”2004 年,东纽村一个小伙子刑满释放后,为娶媳妇找到信用社要贷款。冯 玉锁亲自了解到他已认真悔改,便贷给了他 1 万元,并鼓励他要好好做人、好好 生活。小伙子结婚后做起水果生意,如今,他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多年来,冯 玉锁先后帮助十多个“两劳”释放人员,使他们重返社会,自食其力。西纽村村民胡仁义,患有6 年心脏病,上有八旬老人,下有4 个儿女,其中 两个上大学,是冯玉锁的帮扶对象。2002 年,胡仁义栽了 7 亩油桃,冯玉锁帮 他请来有经验的桃农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并贷款 6000 元解决燃眉之急;2007 年,油桃因冻害没有收成,三儿子考上湖南理工大学,胡仁义正为高昂的学杂费 发愁,冯玉锁上门送来 8000 元助学贷款。胡仁义还向我们说起这样一件事:2002 年,他从医院重症监护室出来,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吃流食,心想死了算啦。一天, 听说信用社领导来了,他想一定是来收款的,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没想到冯玉 锁一进门,到床前抓住他的手说:“看看你,病成这样,慢慢养,身体好什么都 好,千万不要着急,有啥困难就找我!”现在,胡仁义逢人就讲:“要没有玉锁 帮助,我早都埋地下了!”冯玉锁就是这样竭尽全力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像这样的事迹在冯玉锁身 上还有很多很多。在陶村镇,一大批困难群众都先后得到冯玉锁的帮助而渡 过难关,过上好日子。前不久,在陶村镇一次干部大会上,镇党委书记孟满堂带 头,镇村两级全体干部纷纷起立,向冯玉锁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怎样的一个场 面!孟满堂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向冯玉锁鞠躬,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这几年, 信用社支持农民致富,支持我们发展主导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真是立了头功, 我们谢谢他!”李万松:心有大爱 无私为公李万松,长治市潞城市史回信用社主任,是当地父老乡亲的“主心骨”。在潞城市信用联社领导眼里,李万松是个能委以重任的人;在史回乡信用社 员工的眼里,李万松是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在史回乡的百姓们眼里,李万松是 个能给自己带来希望的人。如此好的“口碑”,凝结着李万松对党的无限忠诚和 对信合事业的无私奉献。史回信用社所在地的史回村是潞城市农业调产的重要基地。在今年的农业发 展规划上,潞城市规划新建的 128 架双孢菇大棚中,史回就要建 108 架,这也就 需要信用社最少投入资金 150 万元。在既无资金、又无技术的情况下,支持建成 有 100 架大棚的双孢菇种植基地,其难度可想而知,李万松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 压力。为此,李万松和计划种植双孢菇的 30 多户农户到长子、永济等地进行实 地考察。随后,李万松开始在报名种植双孢菇的农户中挑选能力强、讲信用的农 户后,就开始和乡政府协商如何解决资金支持问题;开始与农户、政府协商购买 原材料事宜;开始与客商协商双孢菇种植、技术服务、回收、货款回笼事宜;开 始协商种植基地的通水、通电问题。但是,又有谁知道,此时埋头工作的他, 心中却藏着不为人知的万般痛楚。从去年 12 月份开始,李万松的父亲,一名老信合,因胃癌切除了全部的胃。 更让他头疼的是,他的母亲也因腹内有一肿瘤,常常疼痛难忍。元宵节刚过,他 就把父母双双送进了省城的肿瘤医院。开弓没有回头箭。忙于史回村百架双孢菇 项目建设的李万松,强忍对父母的挂念,委托姐姐与妻子在医院照顾,而他,只 能忙里偷闲到医院看一看。李万松的心思,还是在工作上。然而,不幸却很快来 临了。3 月 12 日,李万松的父亲与世长辞。如果说这已经很不幸的话,那更不幸 的是,父亲刚刚入土,李万松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父母住院一个多月以来,他 在床前侍候的时间加起来不够十天,留给他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心痛和遗憾。一 周之内,父母双双去逝,任何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有多么痛心。刚埋父亲,再葬母 亲。即使是铁打的汉子,也会痛得趴下。但是,已经取得了进展的惠农工程,支撑起了李万松的身躯。在埋葬了母亲 后,李万松硬是逼着自己坚强起来,投入到了工作中。家事不能误工作,心再痛, 也不能误了老百姓的增收大事。在李万松的心中,惠农工程那是同使命一样的任 务!他不断告诫自己,坚强点,站起来,工作不能拉下!四个月过去了,终于, 108 架双孢菇大棚顺利完工。看看新修建的大棚,从泪流满面到感慨万千。一架 架建起的大棚,已然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父母了。疾风知劲草。得知整个事情经过的人们无不肃然起敬,却又毫不意外。因为, 李万松有着一颗忠诚于农民的心。六年里,史回信用社也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跨 越式发展:信用社的存款余额达到了 6147万元,是六年前的 8 倍;累计投放贷 款超过1.3 亿元,平均每年都超过 2000万元;实现利润 131 万元。信用社连续 两年被联社评为先进单位,2005、2007 年他两次被联社评为先进个人。李玉根:心存责任 始终如一李玉根,五台县豆村信用社信贷员,人们称他为信合战线上的“好管家”。最让人敬佩的是,李玉根累计放贷达 2700余笔,累计金额上亿元,而形成 不良的仅有两笔,金额3200 元,占贷款总额0.022%。这个数字在信合系统毫不 夸张地讲,堪比奥运会上的一项纪录。人们试图从李玉根创造的这一数字中得出 一个诀窍,而结论的内容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料想。从担任信贷员工作至今的十几年里,李玉根一直坚持建立贷款台帐,兢兢业 业。翻开他建立的台帐可以看到,借款户村名、姓名、贷款日期、到期日期、延 期日期、每月结利息多少、结息日期、欠息多少、还贷情况等有效信息都详细记 录,一年投放了多少贷款,实现了多少利息,到期贷款未结息有多少,今天谁到 期,明天收谁的,一目了然。三户、五户无所谓,如今所管辖的贷款户发展到 700 余户,小额信用贷款档案就够麻烦,再建立详细的台帐那不是更麻烦?有人 说他不会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他却说:“这就是我的责任和义务”。2000 年全县开始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时,当时很多信贷员对此心存疑虑。 对此,李玉根另有看法:“农村信用社是农民入股组建的信用社,钱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只有农民富了,信用社才有发展,只有农民富了,信用社才有效益。” 当时李玉根所包的闫家寨村被评定为信用村,成为全县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的推广试点。作为信用社一名副主任,为了全县试点的推广,他不知吃了多少苦, 流了多少汗,说了多少话,受了多少委屈,遭了多少白眼,坐了多少冷板凳。冬 天早晨顶着刺骨的寒风上门时,贷户家的便盆还未请出家门;夏天中午头顶炎炎 烈日,饥渴难忍,他却不肯吃贷户的一口饭。他说:“信用贷款凭得就是贷户的 信用,就得让贷户有诚信意识,必须要让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 深入人心。”李玉根收贷也很辛苦。有一个村民李建国,家庭贫困,2000年4 月 16 日贷款 1000 元,用于农业生产。 2003 年因偷盗被判刑,此笔贷款包括利 息也只好找他的妻子孟俊英催收,但是当他每次去催要贷款时,孟俊英就是哭, 李玉根想方设法给她讲政策,讲贷款原则,不知去了多少次,说了多少回。最终 才谈妥解决办法,利息由李玉根垫付,本金由孟俊英重新转贷。孟俊英说:“我 被你这个好心人感动了,我不吃不喝也得归还,要不对不起你。”2007 年孟俊英 狠下决心在本村瓦窑打工挣钱,年底终于归还了此笔贷款。翻开李玉根的履历表,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光鲜的内容,正如与他聊起如何 创造这样一个数字的诀窍时,他只用四个字回答了我们的好奇追问,那就是无论 什么时候,在工作中都要做到“认真负责”。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像李万松、冯玉锁、李玉根这样的人, 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谱写着一曲曲 动人的敬业之歌,用智慧和实干描绘着一幅幅奉献者的青春画卷。正如一首信 合人之歌中唱的那样:“没有桃李芬芳,没有白杨伟岸,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 信合人。从农村里来,到群众中去,心儿和广大农户紧紧相连。严寒酷暑不足惧 怕,风雨路滑从不在话下,困难和曲折难不住我,心儿和信合事业紧紧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