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7朱子语类三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074661 上传时间:2020-11-0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6.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7朱子语类三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7朱子语类三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7朱子语类三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 段 一 阶 段 二 阶 段 四 阶 段 三 7 朱子语类三则 知识 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 千言万语总关音 愦 愦 ( ) 恁 地 ( ) 剖 判 ( ) 埽 ( ) 芜秽 ( ) 着 意 ( ) 第 2 步识记通假 奥妙无穷方块字 (1) 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 ) (2) 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 ) (3) 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 ) (4) 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 ) ku nn pu so w hu zhu “ 工夫 ” 同 “ 功夫 ” “ 埽 ” 同 “ 扫 ” “ 著 ” 同 “ 着 ” “ 克治 ” 同 “ 克制 ” 第 3 步一词多义 看我七十二变 (1) 直 直 是恁地用功 直 不百步耳 玉盘珍馐 直 万钱 (2) 及 及 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 及 郡下,诣太守 郯子之徒,其贤不 及 孔子 太子 及 宾客知其事者 动词,应该,应当 孟子 梁惠王上 副词,只,仅 行路难 名词,通 “ 值 ” ,价值 连词,等到 桃花源记 动词,到了 师说 动词,比得上 荆轲刺秦王 连词,和 (3) 合 明知 合 行大路 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 合 岩下云方 合 (4) 机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 机 太祖少 机 警 日理万 机 动词,应该 史记 量词,两军交锋的次数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动词,闭合,收拢 名词,关键 三国志 形容词,机灵的 尚书 名词,事务 (5) 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 则齐国其庶几 乎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 吾 表疑问语气,译为 “ 吗 ”“ 呢 ” 庄暴见孟子 表测度语气,译为 “ 吧 ” 捕蛇者说 用于感叹句,译为 “ 啊 ”“ 呀 ” 等 师说 介词,相当于 “ 于 ” (6) 之 若读 之 数过 盖人心 之 灵 夫晋,何厌 之 有 师道 之 不传也久矣 顷 之 ,烟炎张天 代词,代书 结构助词,的 烛之武退秦师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师说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赤壁之战 音节助词,无实义 第 4 步词类活用 词性变化含义迥 (1) 若是 上 智圣人底资质 ( ) (2) 圣贤 教人 ( ) (3) 用之则愈 明 ( ) 名词作形容词,上等的 形容词作名词,圣贤之人 形容词作动词,明白事理 第 5 步古今异义 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 若是 中人 之资质 古义: _ 今义:中间人。 (2) 须 大段 著力 古义: _ 今义:长距离;长时间;长篇幅。 一般人,普通人。 仔细。 (3) 古之 学者 为己 古义: _ _ _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 且须分个 内外 古义: _ _ _ _ _ _ 今义:方位词,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 学习的人。 “ 内 ” 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 外 ” 指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 第 6 步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多留意 (1) 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 判断句 ) 译文: _ (2)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 判断句 ) 译文: _ (3) 君子喻于义。 ( 状语后置句 ) 译文: _ _ _ 这就是没有克制自己的功夫。 这就是天理与人欲交锋的关键。 品德高尚的人懂得理义。 (4) 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 状语后置句 ) 译文: _ (5) 乃为人欲引去。 ( 被动句 ) 译文: _ _ _ _ _ 这 (就要求 )必须先明白事理, (然后 )再勇猛地去做。 却被人的欲望牵引而去。 常识 速览 识作者 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 朱熹 (1 130 1200) ,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 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 等书。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 家的代表人物。 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朱熹的理学思想,一个重要的哲学 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认为 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 道德规 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 “ 克己复礼 ” ,到孟子的 “ 舍生取 义 ” ,再到宋明理学的 “ 天理人欲 ” 乃至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主张,都真实 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与主张。 知经典 理学之经典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四书占 51 卷,五 经占 29 卷,哲学专题如理气、知行等,专人如周、程、老、释等,以及治学 方法等,约占 40 卷,历史、政治、文学等约占 20 卷,较详尽地保存了朱熹晚 年的许多议 论,内容生动,极具魅力。 朱子语类的主要特点:一是朱熹晚年精要语多,可纠正其早期著作中 的某些不成熟意见;二是朱子语类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在其文集中是言 之甚简或完全阙如的,可以弥补其文集之不足;三是朱子语类与其他理学 家语录多谈理性不同,上自天地之所高厚,下至一物之微,无所不谈,范围广 泛。从这三个特点可知其价值之高, “ 历千载而如会一堂,合众闻而悉归一己 ” 。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 “ 小伙伴们 ” 探讨交流。 疑问 1 : _ 解惑: _ _ _ 疑问 2 : _ 解惑: _ _ _ 疑问 3 : _ 解惑: _ _ _ 整体 感知 本文的三则语类分别谈论了读书的方法、天理及人欲问题、义利问题。 一则:朱熹认为读书要熟读精思。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相结合, 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 二则:朱熹所说的 “ 天理 ” 即是心之本然,而 “ 人欲 ” 即是超越延续生存 条件、追求美好物质生活的欲望。作者认为 “ 存天理、灭人欲 ” 是复归于人的 本心的必要环节,越是修养不高的人,越要努力克制私欲。 三则:朱熹引用孔孟的话阐述自己的义利观,认为 “ 为义 ” 还是 “ 为利 ” 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读书为 了提升自己就是 “ 义 ” ,而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是 “ 利 ” 。 文本 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一则,回答问题。 1 本则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有怎样的读书观? _ _ _ _ _ 【答案】 朱熹不但是著名的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对于 学生读书,一向主张精读,反对贪多。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 习才会取得进步。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首先是讲究 “ 熟读 ” 。这也就是文中所 说的 “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 ” 。他的熟读,是在专精条件下的熟, 他认为只有通过熟读,才能真正掌握书中所讲的义理,也就是他在这里所说的 “ 真 味 ” 。 因此,朱熹所讲的读书法,是与他的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勤读书 熟读 多用心 精读 勤思考 有智慧更聪明 2 “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 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 ” 请联系现实分析这段话。 _ _ _ 【答案】 读书是有方法的,根据读书的目的去选择读书的方法。若要把 握书中的精髓,读书就应该坚持不懈,若浅尝辄止,就不能掌握义理、获得知 识。有些人读了书,之所以记不住、说不出, “ 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 。但在信 息爆 炸的当代,若要扩大知识面,一目十行,观其大意的速读也是必不可缺的能力。 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的读书法。 二、阅读课文第二则,回答问题。 3 朱熹认为怎样才能够 “ 去人欲 ” 而成 “ 克已 ” 之功? _ _ _ _ _ 【答案】 一是要经常洒扫收拾思想的污垢,克制自己的不合理的欲望。 二是遇到事情不能随便放过,要明白事理,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是资质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磨砺培养 “ 克己 ” 的能力。 四是要有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加强学习。 4 本则文字中 “ 大路 ”“ 小路 ” 分别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 “ 大路 ” 而取 “ 小路 ” ? _ _ _ _ _ _ 【答案】 大路、小路分别指的是天理、人欲。因为人们 “ 无克己工夫 ” 才舍 大路而取小路,外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 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5 朱熹在教育方法上有何特点? _ _ _ _ _ 【答案】 首先,朱熹态度和蔼,利于沟通。朱熹语言通俗,犹如家常之 语却含有深意。 其次,朱熹善用生活俗事作喻,便于启发。朱熹以 “ 小路 ”“ 大路 ” 分析 “ 私欲 ” 和 “ 天理 ”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再次,朱熹因人施教的方法很切合实际。朱熹将教育对象分为 “ 圣人之资 ”“ 贤 人之资 ” 和 “ 中人之资 ” 三个层次,教以不同的方法,很有 针对性。 最后,引用论语语句加以劝勉,很有说服力。 三、阅读课文第三则,回答问题。 6 第三则选文讨论的主旨是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有怎样的联系? _ _ _ _ _ 【答案】 义就是道义原则,利就是利益。重义轻利,是儒家一贯的立场, 也是朱熹在这一章语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义利问题来源于孔子所说的一句话: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 里仁 ) 很明显,孔子把义利对立起来,看 作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朱熹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作了进一步的阐 述。他一方面认为,作为统治阶级,应该实行奖励生产、开荒救灾、薄赋赈济 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 “ 利 ” 不能否定;另一方面,从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应该重义轻利,讲义不讲利。朱熹对此还作了进一步 的解释。他说,所谓义,就是 “ 天理之所宜 ”( 论语集注 里仁 ) ,这是说,符合 天理所当做的,就合乎义。而利则是 “ 人情之所欲 ”( 论语集注 里仁 ) ,是 “ 人 欲之私 ”( 孟子集注 梁惠王上 ) 。由此可见,朱熹把义利问题等同于理欲问题, 把孔孟关于义利的关系从理学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在朱熹看来,每个人 要加强道德修养,主要的就是要严守义利之区别。朱熹说: “ 学无深浅,并要辨 义利。 ”( 朱子语类卷十三 ) 这和文中所说的是一个意思,即义利之辨是学者 的 “ 切身事 ” 。 读 书 须 读 到 不 忍 舍 处,方 是 见 得 真 味。 读书必须读到不忍心放弃之处,才真正读出了书的真趣。 若 读 之 数 过 , 略 晓 其 义 即 厌 之 , 如果只读过几遍,大致明白它的要义就满足了, 数: 几。 过: 遍, 次。 厌: 满足。 欲 别 求 书 看 ,则 是 于 此 一 卷 书 犹 未 得 趣 也。 想要另外找书来读,那就是对这一卷书还没有领悟它的意旨。 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 用之 则 愈 明。 人心的性灵,是由天理所决定的,勤于用心则更加明白事理。 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 提神醒志,整天用心,可以读很多的文章,研究透很多的道理。 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 只是懒散倦怠,那么精神自然是昏乱不清醒, 盖: 句首发 语词,没有 实际意义。 天理: 指的是心之本然。 它表现为仁义礼智 四德。 提醒精神: 提神醒志。 着意: 用心。 穷: 穷究。 愦 愦 ku ku : 昏 乱不清醒。 只恁昏塞不通,可惜! 如此迷糊而不通达,可惜啊! 恁 n n : 副词, 如此,这样。 问: “ 寻常遇事时, 也知此为天理, 彼 问: “ 平常遇到事情 时,也知道这是心之本然,那是 为人欲。 及到做时, 乃为人欲引去, 事 人的欲望。等到做的时候,却被人的欲望牵引而去,事情 已 却 悔,如 何? ” 做完又后悔,该怎么办呢? ” 乃: 却。 为: 表示 被动。 引: 牵拉。 曰: “ 此便 答: “ 这就是 是 无克己 工夫。 没有克制自己的功夫。 克己: 约束、克制自己的 言行和私欲 等,使之合乎天理。 工夫: 同 “ 功夫 ” 。 这样处, 极 要与他 埽 除 打 叠, 方 如果 这样,特别要帮他洒扫收拾 思想行为 ,才能够 得。 克制自己。 埽: 同 “ 扫 ” 。 打 叠: 收拾、安排。 如 一 条 大 路,又 有 比如有一条大路,又有 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 一条小路。明明知道应该走大路, 合: 应 该。 然小路 然而小路前 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 面有个东西吸引着,自己就不知不觉向小路走去;等到 前面荆棘芜秽, 又却生悔。 走到前面 却发现 荆棘丛生荒秽不堪,却又心生后悔。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这就是天理和人欲交锋的关键。 著: 同 “ 着 ” 。 芜秽: 荒 秽不堪。 机: 关键。 须 是 遇 事 之 时 , 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必须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攻克下来,不能的时候,就把事情随便放过。 克: 攻克,战胜。 苟且: 随随便便。 此须明理以先之, 勇猛以行之。 这 就要求 必须先明白事理, 然后 再勇猛地去做。 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 如果拥有圣明之人的资质,不用努力, 上: 上等的。 底: 的。 著力: 用力,努力。 自然存天理而行, 不流于人欲。 若贤人资质次于 自然而然会依天理行事,不会被人欲左右。如果贤人的资质低于圣 圣 人 者 , 到 遇 事 时 固 不 会 错 , 只 是 人的资质,遇到事情时本来不会出错,只是 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预先也要用不同的方式教他然后再去做事。 次于: 低于。 分 别: 不同的方式。 若是中人之资质, 须大段著力, 无一时一刻 如果只有中等人的 资质,必须仔细努力,没有一时一刻 不照管克治, 始得。 不照应 自己 、克制 自己 ,才能 依天理行事 。 大段: 仔细。 照管: 照 应。 克治: 同 “ 克制 ” 。 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 曾子说: 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又曰: 不也是很沉重吗?到死才能停止,不也是很遥远吗? 又说: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 战战兢兢,就好像站在悬崖边上,又好像踩在薄冰上。从今 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直是恁地用功, 以后,我知道怎样避免身体损伤了,弟子们! 应当这样地用功, 方得。 ” 才能战胜人欲,依天理行事。 ” 不 乎?: 反问句,不是 吗? 直: 应该,应当。 廷秀问; “ 今 当 读何书? ” 曰: “ 圣 贤 教 人,都 廷秀问: “ 现在应当读什么书? ” 答: “ 圣贤教导人,都 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 是从自身说话,不是教导人装点门面,只在书上读了就算了。 切己: 切身。 向外: 学习是 为了装点门面,炫耀自己。 自家 今且剖判一个义 我现在姑且分析一下义 利。试自睹当自家, 今是要求人 利。试着自己观察一下自己,现在是要求别人了 知? 要自为己? 孔子曰: 解 自己 ? 还是 要自己为了 提升 自己?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品德高尚的人懂得理义,品德低下的人只计较利害得失。 又曰: 古之 学者为己, 今之学 又说: 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 提升和充实 自己,今天学 者 为 人。 孟子曰: 习的人是为了 装点门面做样子 给别人看。 孟子说: 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虽是 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何必谈利! 这 虽然是孟子 为时君言, 在 学者 亦 是 切身 对当时的国君说的话,对学习的人 来说 也是跟自己有密切关系 事。 大凡为 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 的事。但凡研究学问,必须分个内外,这便如生与死的区别! 今人只一言一动, 一步一趋,便有个为义 现在人只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有个是为了义还是 为利在里。 从这边便是为义, 从那边 为了利的问题在里面。从这边讲就是为了义,从那边讲 便是为利; 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 就是为了利; 读书为了 提升自己就迈入 了圣贤的行列, 向外便是趋愚 不肖 之途。 读书为了 向外人炫耀自己便是迈向了愚蠢不正派的道路。 时君: 当时的君主。 不肖: 不才,不正派。 这里只在人札定脚做将去, 这里只要求人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札定脚: 踏踏实实 的。札,立住、扎根。 无 可商量。 若是已认得 没有什么可商量的。如果是已经懂得 这个了,里面煞有工夫,却好商量也。 ” 这个道理了,里面再有奥妙,却也是好商量的。 ” 煞有: 很有。 课内 素材 朱熹论读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快乐和兴趣是读好书的前提,因而,朱熹很能够体会读书所带来的心灵愉 悦。关于读书的快乐,他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 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 。 而读书要达到怎样一种境界呢?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中表达了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一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而自由自在的境界,像清澈见底的池塘, 映照着天光云影。特别是诗的后一句,说明人要心灵澄明,就要时时补充新知, 已经成为人们读书开智的座右铭。 【应用角度】 “ 读书的快乐 ”“ 读书的境界 ”“ 旧学与新知 ” 等。 热点 素材 校园学霸叔 程启坤 浙江财经大学 53 岁保洁员程启坤, 8 年借阅校图书馆 2 800 本书,年均 350 本,几乎一天一本的节奏!人称 “ 校 园学霸叔 ”“ 少林扫地僧 ” 。程启坤刚到学校时特羡慕学 生,现在能边读书边工作,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着筛选、提 炼,并形成自己的心 得和体会,他的心情变得愈来愈平静。 如今,网络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你还愿意平心静气停下来看本书吗? 看书后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或观点呢? 【媒评文摘】 读书跟权利财富、身份地位无关,书是精神的粮食。无论 是做好本职工作,还是加强自我修养,都要崇尚读书学习,增强读书的自觉性。 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恒心,还要学用相长、知行合一,读 有所思, 发掘并珍视自己发自内心的那缕微光。 新浪网 基础巩固层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明知 合 行大路 合:应该 B 略晓其义即 厌 之 厌:厌恶 C 直 是恁地用功 直:应该,应当 D 里面 煞有 工夫 煞有:很有 【解析】 B 项,厌,满足。 【答案】 B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古 之 学者为己 向内便是入圣贤 之 域 B. 用之 则 愈明 木受绳 则 直 C. 事已却悔,如 何 今当读 何 书 D. 也知此 为 天理 中峨冠而多髯者 为 东坡 【解析】 C 项,第一个 “ 何 ” ,与 “ 如 ” 连用,表 “ 是怎么样 ” ;第二个 “ 何 ” ,疑问代词 “ 什么 ” 。 A 项,之,结构助词 “ 的 ” ; B 项,连词,表顺承 关系; D 项,动词,是。 【答案】 C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B 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C 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 D 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解析】 A 项, “ 工夫 ” 同 “ 功夫 ” ; B 项, “ 著 ” 同 “ 着 ” ; D 项, “ 克 治 ” 同 “ 克制 ” 。 【答案】 C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 方是见得 真味 B 须 大段 著力 C 向外便是趋愚 不肖 之途 D 却好 商量 也 【解析】 大段:古义,仔细;今义,大部分,形容数量多,重要的、主 要的。 【答案】 B 5 下列各句与 “ 小人喻于利 ” 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 A 蚓无爪牙之利 B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 而今安在哉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析】 D 项与题干中句子均为状语后置句。 A 项,定语后置句; B 项, 判断句; C 项,宾语前置句。 【答案】 D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9 题。 朱子家训 朱 熹 君之所贵 者 ,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 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 者,柔也。 事 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 者 ,年虽高于我,我必 远之 。 慎勿谈人 之短,切莫 矜 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 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 则 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 而 利己, 勿妒贤 而 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 理之事 则 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如 能是,天必 相之 。 ( 节选自紫阳朱氏宗普 )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切莫 矜 己之长 矜:矜持 B 事 师长贵乎礼也 事:侍奉 C 天必 相 之 相:帮助 D 我必 远 之 远:远离 【解析】 A 项,矜,夸耀。 【答案】 A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人能如是,天必相 之 年虽高于我,我必远 之 B. 君之所贵 者 ,仁也 不肖 者 ,年虽高于我 C. 勿妒贤 而 嫉能 勿损人 而 利己 D. 人之善, 则 扬之 遇合理之事 则 从 【解析】 A 项,代词。 B 项,判断句的标志; 的人。 C 项,表并列关 系。 D 项,就,表承接。 【答案】 B 8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朱熹认为,臣对君要做到 “ 忠 ” ,君对臣要做到 “ 仁 ” ,父慈子孝,兄 友弟恭,夫和妻柔,这才是大至国,小至家和谐、和睦的根基。 B 不能因为对方年长还是年幼而采取应有的态度,而是应该根据他是否有 德、有才。 C 朱熹认为,对自己的优点应当尽量遮掩,以做到谦逊;而对缺点应将其 放大,以求快速改正。 D 对子孙应尽心教育,对下人要宽松体恤;尊重有德有学问的人,对深陷 困境的人应伸出帮助之手。 【解析】 C 项,原文是说 “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 。 【答案】 C 9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译文: _ _ _ (2)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译文: _ _ 【答案】 (1) 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 他。品行不端的 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2)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用道理劝导帮助他。 【参考译文】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 “ 仁 ” ,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 “ 忠 ” ,忠君爱 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 “ 慈 ” ,疼爱子女。当子女所珍贵的是 “ 孝 ” ,孝顺父 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敬 “ 友 ” ,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 “ 恭 ” ,尊敬 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 “ 和 ” ,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 “ 柔 ” ,对 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讲信用。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 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 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 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千万不要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 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 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 安然处之。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用道理劝导帮助他。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 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 人处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嫉 妒贤才和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 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 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体恤。一定要 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要懂得的 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 “ 礼 ” 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 我们的使命,顺乎 “ 天命 ” 的道理法则了。人如果能做到这些,上天也一定会 辅助他的。 语言运用层 10 朱熹春日一诗中写道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 一时新 ” 。请 围绕 “ 无边光景一时新 ” 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要求:描写生动,至少运 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60 字。 _ _ 【解析】 扩写时应注意体现 “ 新春 ” 景象的特点,修辞手法使用恰当, 语言生动流畅。 【答案】 初春时节,湖那边的远山已从沉睡中醒来,树木稀稀疏疏 地散 落在山坡上,笼着寒烟,像怀揣着无限的心事。断流的河床在明媚的阳光下睁 开了眼睛,又像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把春的信息铺展开来。岸边的柳条柔柔 地垂下来,梦幻般轻盈地舞蹈着,田里的春苗犹如嬉戏的女子,恣意舞动她们 嫩绿的衣装。潮润的南风吹来,那混合着花草泥土清香的气息,直钻人心,让 人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11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 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 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 一步的认识,并 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_ _ 【解析】 本题考查长句变短句。首先分析长句包含几层意思,然后将每 一层的意思各用一个单句概括。注意单句之间的逻辑顺序。 【答案】 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 比 赛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我进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我骄傲自大、轻 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12 微博,以 “ 短、灵、快 ” 为特点,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记录下自己某 刻的心情、某一瞬的感悟。请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和一幅新闻漫画,根据你 对材料的理解,写一条微博。 武汉晚报报道:眼下正是初三学生备战体育中考冲刺期,不少学校在 加强训练之余,也做足了 “ 安全功课 ” 。就连跑个步,跳个绳,也要学生和家 长签个 “ 安全责任书 ” 。 跑步 也要签安全责任书? _ _ _ 【解析】 根据题意,应将新闻材料和新闻漫画结合起来,选择学校、社 会、家庭、学生自身中任何一个作 为评论的 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明确, 措辞要得体,用词要准确。 【答案】 ( 示例一 ) 学校的决定是出于无奈,目前法律对校园安全事故缺少 明确的责任划定,一旦出事,舆论常把并不属于校方的责任推到学校,来自外 部的巨大压力使得校方对开展稍有风险的体育活动都害怕。以致出现连跳绳、 跑步都要签安全责任书的极端现象。 ( 示例二 ) 安全固然重于泰山,但学校不要忘了自己的职责:对学生实施体育 教学,提升其身体素质,是学生应尽的职责,不容逃避,也不能因噎废食。学 校可以多想一些积极应对的办法,加强安全管理。 ( 从学校、社会以及其他任意 一个角度来 谈都可以,但必须言之成理,语句通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