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的建校历程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17072270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的建校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川大的建校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川大的建校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你所未必了解的四川大学(重点谈当年院系调整中川大的情况)如今,川大的各项数据和实力排名每每位居西部第一,各种排名中时常进入全国前十,文理工医几乎 没有弱项,三强合并的川大是国内高质量强强合并的典范。然而有些人对川大却有些误解,甚至于是相互 矛盾的误解,有些人认为川大全靠合并而合并前实力不行,有些人又认为川大本来很优秀但合并了一堆不 好的学校。其实,这都源于认知和信息了解的不全面以及添油加醋的以讹传讹。首先川大本身自成立之初 至如今一直是西南地区的旗舰高校,同时川大合并的包括川大在内的三个学校川大、成都科大、华西医大 都是很优秀的学校。其实,很多人对于川大的历史的了解,大多停留于它在上世纪末的合并,其了解和所说的老川大也大 多仅限于院系调整后的那个 13 所老牌全国文理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的川大。其实,真正的“老”川大是那所 中国西部第一个冠名国立的大学,是国立六大高师之一的成都高师,是国立十大学府之一的国立四川大学, 是那个在抗战前全国十来所国立大学之一的国立四川大学,是从上个世纪初到上世纪中期院系调整前一直 位居西部高校第一的大学,是解放后调整支援了其他学校若干院系从而构建了如今川渝地区高校大体格局 的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成立于19 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川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容构成了川大的早期渊源。 各大渊源不断演化,最终归源为国立四川大学。1916 年,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冠名,国立成都高等师范 学校是当时国内的“国立六大高师”之一,西南地区学府之正,此时川大第一次冠名国立,也是西部高校第 一次冠名国立,吴玉章曾任国立成都高师校长。1926 年及 1927 年,国立成都高师按原渊源分化为国立成 都大学(张澜曾任校长)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1927 年,川大早期渊源中原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外的其 余渊源演化出的公立四川大学冠名。1931 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三源归一, 定名国立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是解放前中国西部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抗战前中西部仅有的两所政府颁布法令命名的国 立大学之一(武大和川大),是全国最早的10 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抗战中的十大国立学府之一。也是 当时解放前西部实力最强的本土高校,各大学科名师云集,具体可自行查阅,不细列举。解放初,由于地 理位置等原因,四川大学是当时国内保存和发展最完善、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 解放后,国立四川大学更 名四川大学。这里重点说说院系调整及其后的四川大学。50 年代的院系调整前,四川大学拥有六大学院几十大学科。50年代,为适应当时的工业建设和人才 培养需要,进行了院系大调整,形成了文理综合性大学,工科大学,专业性大学等各种类型的大学,对于 当时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性的错综复杂的院系大调整,改变了当时的高校格 局。院系在 50 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川大情况如下:1)、四川大学航空系整合云南大学航空系成立四川大学航空学院,后与清华航空学院(整合清华、天大、 厦大、西北工业学院等航空系),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共同组建成立北京航空学院,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目前世界上仅存有两架P-61夜间战斗机又称黑寡妇,一架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另一架 在中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馆。此飞机曾经为四川大学所有,也是当时国内高校唯一一架研习飞机, 1952年随四川大学航空工程系一并划归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cn/detail.asp?id=5752)、四川大学土建、铁道专业调往参与组建中南土建学院,后中南土建学院分裂为长沙铁道学院和湖南工 学院,分别为现中南和湖大的渊源之一。3)、四川大学化工、农产等系与兄弟院校组建四川化工学院,四川化工学院与华东化工学院一起成为新中 国最早的两所化工专业高校。4)、四川大学工学院剩余部分独立,以其为主体独立建院成立成都工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八大知名工学院 之一,是西南地区侧重建设之工学院。5)、成都工学院与四川化工学院合并,仍名成都工学院。成都工学院发展为后来的中科院、教育部直属全 国重点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6)、四川大学政法学院师生 400余人调往重庆参与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即后来的西南政法大学。调入组 建西政的师生中,川大人数均为最多,实力最强,法学历史最有悠久,是当时组建西政学术贡献最大的高 校。(川大的法学院相关介绍:/275O46.htm,组建西政时各校调入师生情况可查阅相关文献)7)、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化四个系的教师26人,学生165人于1952年调整到 西南农学院。调出的教授、副教授,有侯光炯(侯教授为重庆高等教育史上罕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 科学院院士)、李驹、张文湘、李隆术、刘佩英、刘明钊,赵烈、王道容等。并从西南农学院、云大农学 院等调入小部分师生。西南农学院后为西南农业大学,现并入西南大学。(参考)从川大调入西农的侯教 授是重庆高校历史上罕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而80年代重庆3个博士点之一的西农土壤学博士点就是来自 于川大,代表人物就是侯光炯院士。8) 、四川大学农学院剩余部分,独立建院,全迁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后为211 院校四川农大。 彭家元、曾省、程复新、李荫桢、张松荫、佘耀彤、陈之长、刘运筹、王善佺、陈朝玉,杨允奎,杨凤、 杨志农、周开达、颜济、夏定友、荣廷昭、郭万柱等川农的顶梁柱级知名教授,基本都可追源至川大农学 院时期。川农在国家三大奖和优秀博士论文上等学术方面的优异表现,川大农学院为其奠定的学术和师资 力量功不可没,川农的新生代力量还需加油。9)、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本科部分调往西南师范学院,现并入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的看家学科教育学和 心理学学科的知名的大师级人物,大多都来自当时的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如普施泽、张敷荣、叶麟,何其 恺,张增杰等。10)、四川大学师范学院专科部分调往当时的四川师院,后该校又分化为四川师院(今川师大)和南充师 专(后为南充师院/四川师院/西华师大)。当时四川师院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时 任四川师院院长之刘绍禹等都来自四川大学。11)、四川大学地质系调往重庆大学(川大贵大地质系并入重大地质系,后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地 质系工科部分)、南京大学(地质系工科部分)、北京地质勘探学院(部分师资)、长春地质勘探学院(部分师资) 合并升格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后改为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12)、四川大学地理系,与浙大地理组,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共同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13)、四川大学经济系的彭迪先教授受西南局之委派做为四川财经学院筹建小组主任,领导创办了四川财 经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之后调回川大,彭先生向西南局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要从四川大学经济系带些人 过去,协助筹建四川财经学院.西南局同意了彭先生的要求,于是在1951年10月,刘诗白,柴咏,何高著,高成 庄,罗经先,税显光和归润章等一批教授随彭迪先教授从四川大学来到了光华园,协助创建四川财院(后为西 南财大)。5253年,四川财经学院由当时西南地区17所学校的财经系科合并成立。/news_view.asp?id=19614)、而后文理科系的一些师资也继续调出支援其他高校。等等, 还有一些系科调往其他高校。院系调整中,四川大学的定位是与当时的华中之武大、华南之中山等一样,迁出其他学科,依据川大 雄厚的文理科学术底子,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重点文理综合性大学。最终于50年代,川大经过院系调整, 迁出其他系科,仅保留文理两大学院的大部分学科,并接受华西大学和重庆大学的一些文理学科,完成了 从综合性大学向文理综合性综合大学的转变,成为了1960年确定的13所全国文理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在文史哲数理化生等文理基础学科方面有很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实力。院系调整后的川大,一直以踏实的办 学精神,在并不发达的西部,坚守着并不热门的文理基础学科,并保持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奋勇前 行。直到80 年代川大复建法学,90 年代合并收回成都科大,00 年合并华西医大,川大重新完善了学科布 局,再次走向强大综合性大学行列。补充 1(成都工学院部分):独立不久的成都工学院,又遵高教部指示:1)、其植物纤维造纸工学调天津大学。2)、糖品物工学调华南工学院,是今天华南理工的顶尖学科。3)、1960 年土木工程系迁重庆,参与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大的看家学科-土木学科当时完全源自 成都工学院土木系。(重庆交大后并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再后来,原重庆交大部分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中独立出来,再次独立建校)成都工学院以化工、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原子分子物理、皮革、生医、水利、电力系统自动 化等一批优势学科为代表,作为院系调整后新兴的重要高校模式-工学院,作为全国八大知名工学院及西 南地区侧重建设之工学院,雄踞西南。在文革后的 1978 全国科学技术大学上,在对长期以来科技贡献进 行总结和表彰的科技奖励上,成都工学院获得所有工科院校第九的成绩。其后不久,成都工学院被中科院 接收,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中科院直属 3 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中科大、浙大、成都科大)。成都 科学技术大学是当时全国八大工学院中第一个改为“大学”的高校,并且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 术大学一起是70年代末80 年代初国内仅有的3 所叫做“科学技术大学”的全国重点大学。80 年代、90年 代是成都科大高速发展的时期,直到1994 年合并进入川大前,成都科大已经拥有了4个国家重点学科,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3 个博士点、3 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当时,它拥有西南地区高 校的最多的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多的科研经费及技术输出等。1994 年,与川大校园 相连的成都科大,终于川大强强合并,两个同根同源的国家重点大学走到了一起,定名四川联合大学,后 改回四川大学。成都科大的学科加上个别由川大理学发展而来的工科如核科学与核技术、计算机、生医等, 一同构成目前川大较为强大的工科实力。补充 2(华西部分):创办于 1910 年的闻名遐迩的教会大学华西协和大学解放后改名华西大学,从 1950 年到1953 年:1)、华西大学文理学院调入川大。华西大学藏品丰富的历史博物馆则调整到川大。2)、华西大学农学系科与相辉农学院、省立教育学院农学系科合并成立西南农学院。3)、华西大学财经系调入参与组建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大)。4)、华西大学化工轻工等系并入四川化工学院,后并入成都工学院。5)、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及民族学(人类学)组于半年后从四川大学划并入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众多教会英 文文献转入当时西南民族学院图书室。6)、华西大学家政系并入西南师范学院。 7)、华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化学系、教育系部分 教师调往南充四川师院,今川师大和川师院8)、1953 年,华西大学仅剩余医学部分,在接收了重庆大学医学院后(重大医学院于 1947年由一批华 西协和大学教授创建,短短 5 年后又回到了母校华西),定名四川医学院,于 80年代重新使用“华西”二字, 改名华西医科大学。1978 年,四川医学院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当时少有的几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98 年,华 西医科大学成为 211高校(当时卫生部医学院校仅3所 211高校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2000 年,这所解放前与国立四川大学一同成长于天府之国并有着各种渊源的的华西协和大学 之嫡传-华西医科大学,最终与四川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四川大学。至此,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终归一体,成为如今的文理工医均有实力的综合性985 副部级大学四川大学。在 50 年代的院系调整后,综合性的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走上了各自定位类型的大学之路,成都科大也 横空出世,而在20 世纪末的院校合并潮中,川大、华西、成科三强终归一,川大重新成为了实力强大的综 合性大学。一路走来,书院,学堂,专门学校,高师,国立大学,教会大学,抗战,解放,院系调整,文 理综合大学,工学院/工科大学,医学院/医科大学,院校合并,综合性大学,这些名词川大都经历了,百 年川大见证了高等教育的进程和种种变迁,历经沧桑而老当益壮,在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在 西部大开发浪潮中,继续前进。随着合并的磨合期的过去,经过近几年的融合和高速发展,川大的各项数 据和综合实力已然位居整个中西部地区第一集团,全国815名的位置。地处天府之国的川大,还在继续 高速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