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智能建筑11年复习题总结整理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7060853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管理智能建筑11年复习题总结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业管理智能建筑11年复习题总结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业管理智能建筑11年复习题总结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题:上节火灾课,火灾过程,其中电梯如何运行的,发生后业主逃生方式。作为物业消防负责人如何组织逃生,消防智能化必要性,联动设备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灭火器的使用 手提式清水灭火器:1.拔下保险 2拉出插销 3把喷嘴对准火源 4.用力压喷嘴 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二氧化碳灭火器-1.拔下保险 2拉出插销 3喇叭口对准火源 抑制灭火法:干粉灭火器-1.拔下保险 2拉出插销 3把喷嘴对准火源 4.用力压手柄物业管理消防负责人如何组织灭火与逃生: 刚一发生火灾人们往往一片混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单位负责人应该做到沉着冷静,万万不可忙中出错,而是要迅速站出来指挥疏散,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如果没有负责人,在场人员应当自告奋勇的组织指挥,防止火场出现滞火不救,忙于各自抢救物品,延误疏散时间,以至于造成火势扩大的局面和群死群伤。在人们还不知道发生火灾,而且人多,疏散条件差,火势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失火单位工作人员应首先通知处于布景区域的人员,让他们先疏散出去。保证迅速简便,使各种疏散通道得到及时充分的利用,防止发生混乱。工作人员用词要明确鉴定,使受害者感到有依靠可信,稳定情绪,不要给人一种大祸临头的危机感。疏散客人要走安全通道。1.与上级,同事进行联系,传递火警情报。2,确定起火地点3.初起火灾扑灭4.向消防机关报警5.应急事故广播6.在有顾客的情况下,进行安全疏散引导7.确定其防火门的关闭8排烟口及进风口的开启9.特殊物品贵重物品撤出10.向已赶到现场的消防人员,急救人员进行火灾情况说明。火灾时,除消防电梯开启外,其他电梯应关闭。消防联动设备及其功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智能建筑防火灭火要求,智能建筑应具备以下全部或部分消防联动设备: (1)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火灾发生时警示或通知人员安全转移; (2)消防专用电话,火灾报警,查询情况,应急指挥,能与“119”直通; (3)非消防电源控制,火灾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灯控制; (4)室内消火栓泵和喷淋水泵,火灾时实施灭火; (5)消防电梯运行控制; (6)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干粉灭火系统,火灾确认后实施灭火; (7)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的控制,火灾时实施防火分隔,防止火灾蔓延; (8)防烟排烟风机,空调通风设备,送风阀,排烟阀乖,防止烟气蔓延提供救生保障。为何不借助电梯逃生: 高层建筑的客梯,是旅客平时进出的主要通道,但火灾情况下时分危险。因为某一层的客房或公共部位起火以后,烟气水平方向的满眼速度在每秒0.7-0.8米。垂直方向的蔓延速度,在每秒3-4米。因此整个电梯通道,很快会充满烟气。另一方面,电梯只有一路供电,一旦断电就会困在电梯井里面。业主或租户、房客应选择如何逃生: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从而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你的视线。当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火的场面时,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场上的浓烟以外拍摄的。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逃生方法:有些救生器材的具体使用方法后面还要作详细的介绍,这里就只顺便提一下。1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率的重要办法。(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6)利用房间床单等物连接起来进行逃生。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搂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 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如在搂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也不要躲藏到顶楼或壁橱等地方,应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4)当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问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5)当着火层的走廊、搂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入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以便让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救援措施。(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呼吸可少吸些烟。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人势危及生命又无其它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3自救、互救逃生(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3)自救逃生。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等。4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第2题:楼宇自动化系统。什么是智能建筑?(P13)智能建筑包括的系统?(P14)是如何通过中央集成系统运行的?(画图说明各部分功能、特点)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环境为平台,应用现代4C技术,运用系统工程、系统集成等先进的科学原理,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各应用系统)、服务(用户需求服务等)和管理(物业管理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使建筑管理者和拥有者在费用开支、生活舒适、上午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其实质是信息、资源和任务的综合共享。智能建筑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痛心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系统集成中心PDS(3)见手绘图设备管理。什么是系统工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阐释如何管理维护设备设施。建筑设备的运行形态(2种)并解释系统工程的定义: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把极其复杂的研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工程则是组织管理这种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如果用系统工程理论,设备管理可分解成时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上的三维立体图形。时间维上的任何一点,均可分解为资源维或功能维上的循环过程。例如,时间维上的一个点“安装”,投影到资源维上,比如包含“人力、信息、资金、材料、能源”等要素;而投影到功能维上,也离不开“认识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这些过程。也就是说,当我们要进行设备的安装,就要从资源上作好“人力、信息、资金、材料、能源”等方面的准备。 从管理上和组织上,首先要认识和了解安装的特性,然后制定计划,落实组织 和实施,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查,最后评估和反馈。了解了设备管理的系统三维结构,有助于我们从系统空间的角度思考问题。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管理、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管理。企业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到报废;对企业的自制设备还包括设备的调研、设计、制造等全过程的管理。企业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从设备的投资决策、自制费、维护费、修理费、折旧费、占用税、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到支出,实行企业设备的经济管理,使其设备一生总费用最经济。第4题:寿命周期。什么事设备的寿命周期?周期费用及其特点。针对寿命周期,物业企业应怎样进行管理和维护?(1) 设备的寿命是指设备从开始使用到淘汰的整个过程。(2) 每一种设备从其规划、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称为设备的寿命周期。在设备寿命周期过程中,要投入和消耗各种物质资料、能源和劳动,这些物质和资源的价值量度就是费用。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就是这些费用之和,包括设备资产形成过程的设置费(购置费)和投入使用后的维持费(使用费)。(3)管理阶段具体分类管理内容前期阶段设备规划管理设计设备的计划、选购、安装及试运行管理正式运行阶段设备基础管理1.预置设备控制类别、维护等级和完好/不完好程度等信息2.定义设备普查标尺3.创建设备保养规程、预防性维护内容和操作规程4.制设备检修项目5.创建设备固定资产卡片设备运行管理1.设备技术状况记录和分析2.设备运转台时统计3.设备价值评估4.设备封存/启封管理、事故管理和报废处理设备维护保养1.设备一级保养与评价2.设备二级保养与验收3.设备预防性维护与有效性评价设备检修管理1.确定设备检修分类和检修计划创建/分解方法2.控制设备临时检修和计划检修3.记录检修实施和验收并进行检修情况统计后期阶段设备更新改造涉及设备更新与改造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资产清理第5题: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当前物业管理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节能意识、节能资金和节能技术等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节能意识缺乏。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缺少节能减排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主要表现在对不同类型建筑的能源需求、消耗不清楚,对电梯、空调等能耗设备性能不了解,对先进的能源管理和设备运行系统不掌握。基本还停留在设备正常运行和低层次、重复性的维修养护上,难以对所管项目的设备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合理化改进和管理建议。2改造资金短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包含能耗审计、方案设计、改造施工和运行管理以及融资等一系列的专业服务环节。目前,政府在物业管理节能方面的政策支持较少,业主也不愿意另行支付这笔改造费用。而作为微利行业的物业管理业,收取的物业管理费主要用来维修养护设施设备,没有充足的资金对整个设备运行系统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改良,局部的改造又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收益。3技术力量单薄。要解决所管项目中不同设备在高效率的工况下运行、减少不同形式供热、空调系统的整体能耗损失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较强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作为目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物业管理行业,企业招收的工程人员大部分是从事简单维修工作的一线技术工人,缺少设备管理和能源控制的高级人才,使得节能减排工作难以推开。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对物业管理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意义1.通过市场筹措了节能改造所需资金。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质是物业服务企业以节约未来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此外,设备的升级,运行成本的降低,不仅免除了业主的节能改造投资,而且使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大大节约了物业服务公司整合改造资源带来的交易成本,并将确保在未来一段时间,能获得稳定收益。2.以能源管理合同的签订保障了各方的权益。能源管理合同是物业服务企业和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建筑节能服务,物业服务企业以节能收益支付相应报酬的协议。这种管理方式既保障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利益,也保证了建筑节能服务项目的成功率。3.充分利用了节能服务公司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能源审计、改造方案设计、施工、运节能环保行管理和培训以及项目融资等一条龙式专业化服务,能够把节能改造所需要的各环节联系起来,在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节能改造决策,有利于节能改造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控制,保证了节能改造的实施效果,避免因把各个环节割裂开来而造成节能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以及节能改造实施过程中的各自为政的不利局面。物业管理企业如何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答案一:(物业管理行业引进合同管理并大力推行的政策)面对前进中的困难,不能采取退缩的态度。从思想上。我们要迎接新事物,地域推行过程中的困难也开火思路,想办法去解决。对于现实中的困难,我们尝试从一下角度去努力克服:首先,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于物业管理行业的援助。国家近日提出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完善相关会计制度、进一步不改善金融服务的政策来促进整个服务行业引进合同管理机制。推行节能减排。对于服务行业中的物业管理行业,望有进一步的扶植措施。特别是在只是和技术方面尤其需要大力扶持。其次。物业管理行业也要勤修内功。行业要转变观念,以积极态度去参与发展。此外,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讲过去单一一靠能源消耗、人力消耗的增长和盈利方式转变为一靠值合计数的方式、行业内要加大对知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应尽,让别是对于推行管理合同所需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节能减排来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运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几个物业服务企业可以财力、人力、物力、知识、技术联合的方式来经营一个项目获取利润与经验。再进而推广开来。这样既能优势互补,也能分担风险,增强获得利润的信心。答案二:谋求战略合作,引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EPC)节能减排“零投资”合作模式,目前在我国尚属于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模式,该模式一方面降低客户的节能减排投资风险和门槛,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服务提供者提出高要求,是国际上成功运行多年的一种节能减排机制。把节能工作作为物业管理的一个特色。如通过合同管理模式明确约定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节能权利和义务,界定物业服务企业的节能责任,使节能工作确实落到实处,彻底改变原能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将能源管理融入战略,逐步建立能源管理机制1.全面推进公司FMMIS(物业设备管理系统)系统的应用,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模块。2.推进管理创新机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有效应用,培养六西格玛团队等创新活动。现节能减排创新项目已涉及到无负压供水系统的应用、祖态软件开发、GSM短信平台应用、空调变频改造、能源管理流程再造等多个方面,公司六西格玛项目、“100+1”项目通过按照DMAIC方法积极开展改进措施,消除管理漏洞、减低成本及节能降耗。3. 建立与地产的战略协同,通过物业管理知识的积累,提供有价值的管理经验,促进地产建筑系统节能设计、设备节能选型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优化与发展。第6题:几种常用的传感器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 热电式传感器3. 电容式传感器4. 压电式传感器5. 红外传感器异同: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是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敏感元件构成。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的变形引起应变敏感元件的阻值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量输出,电量变化的大小反映了被测物理量的大小。是目前测量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等参数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2、热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敏感元件电磁参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对温度和与温度有关的参量进行测量的装置。其中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称为热电阻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变化的称为热电偶传感器。这两种热电式传感器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并有相应的定型仪表可供选用,以实现温度测量的显示和记录。本节只介绍热电阻传感器。3、(1)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当被测压力作用于膜片并使之产生位移时,形成的两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一个增大,一个减小。该电容值的变化经测量电路转换成与压力或压力差相对应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2)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用在安全防盗方面,如资料、财会、仓库、博物馆、金库等重要场合。检测电极离待测物体越近,电极上感应的电荷越多。4、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是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当材料受力作用而变形时,其表面会有电荷产生,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带宽等特点,因此在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的测量,以及声学、医学、力学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5、红外辐射-红外线,其本质是热辐射。一个炽热物体向外辐射的能量大部分是通过红外辐射出来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辐射的能量就越强。红外传感器一般由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调理电路及显示等组成。红外探测器是红外传感器的核心。红外探测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两大类: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不确定是不是这个: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最好再参考一下书上34页电动执行器是如何工作的:电动执行器以电能为动力,接受调节器来的标准信号(模拟量或数字量),通过将这信号变成相对应的机械位移(转角、直线或多转)来自动改变操作变量(调节阀、风门、挡板开度等),以达到对被调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进行自动调节的目的,使生产过程按预定要求进行。常用的机构:(不确定,不晓得他说的机构是啥)电动执行机构由伺服放大器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执行机构又包括两相伺服电动机、减速器和位置发送器。参考书上48页(没此题,以防出)三种执行器的特点比较比较项目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结构体积推力配管配线动作滞后频率响应维护检修使用场合温度影响成本简单中中较复杂大狭简单防火防爆较小低复杂小小简单小宽复杂隔爆型才防火防爆较大高简单大大复杂小狭简单要注意火花较大高第8题:设备故障简述三管制、两管制、四管制空调系统的异同?指出其应用场合?画出四管制系统的示意图答:两管制、三管制以及四管制(1)两管制系统 由冷冻站来的冷冻水和由热交换站来的热水在空调供水总管上合并后,通过阀门切换,把冷、热水用同一管道不同时送至空气处理设备,同样,其回水通过总回水管后分别回至冷冻机房和热交换站。系统中冷、热源设备是各自独立,但对于冷、热源以外的水路,则是冷、热水共用同一管道。在夏季,关闭热水总管阀门,打开冷冻水总管阀门,系统内充满冷冻水,作供冷运行;在冬季则操作方式相反,系统作供热运行。这一系统不能同时既供冷又供热,只能按不同时间分别运行。只供冷或只供热,即采取单制时使用两管制。国内应用较多的是两管制系统。四管制空调指空调箱同时装有冷盘管和热盘管,每组盘管一进一回,共四根,所以叫四管制。两组水管分别接入冷水和热水,也就是一年四季不管什么时候,制冷制热都可以随时切换,可以实现一些房间供热的同时,另一些房间供冷。所以它的标准高,成本也高。(2)三管制系统 图16所示为三管制系统。冷热水供水管同时接至末端设备(仍为冷热合用),在末端设备接管处进行冬、夏自动转换。这样可使每个末端设备独立供冷或供热。但所有末端设备的回水仍是通过一条回水总管混合后,分别再回到冷冻机房或热交换站中。对于过渡季节的适用性较好。(3)四管制系统 所有末端设备中的冷、热盘管均独立工作,冷冻水和热水可同时独立送至各个末端设备。各 末端设备可随时自由选择供热或供冷的运行模式,相互没有干扰,因此各末端所服务的空调区域均独立控制温度等参数。同时供冷和供热时用四管制,有时不同季节要风别供冷供热,为了减少水管结垢也采用四管制。两管制的空调箱中只是一组盘管,一进一回,夏天通冷水,冬天通热水。这样的系统使得整个区域在同一时刻只能供冷或供热。与四管制相比,它省下了一套水系统,所以它的标准相对较低,成本也低。第9题:设备故障典型故障模式是什么?有哪些?设备故障的发生有何规律?简述设备磨损理论、设备故障理论,根据这两种理论如何安排计划检修?如何制定计划检修计划?答:典型故障模式:每一项故障都有其主要特征即故障的表现形式,称其为故障模式,它是通过人的感官或测量仪器等观测到的,如磨损、腐蚀、断裂等。不同类型设备各种故障模式所占比重设备故障的发生有何规律?1.早期故障期是指设备安装调试过程至移交试用阶段。造成早期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由设计、制造上的缺陷,包装、运输中的损伤,安装不到位、使用工人操作不习惯或尚未全部熟练掌握其性能等原因所造成的。这个阶段设备故障率开始很高,通过设备的逐渐运行和故障排除,故障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此段时间的长短,随产品、系统的设计与制造质量而异。2.偶发故障期经过第一阶段的调试、试用后,设备的各部分机件进人正常磨损阶段,操作人员逐步掌握了设备的性能、原理和机构调整的特点。设备进入偶发故障期。在此期间故障率大致处于稳定状态,趋于定值。在此期间,故障的发生是随机的。在偶发故障期内,设备的故障率最低,而且稳定。因而可以说,这是设备的最佳状态期或称正常工作期。这个区段称为有效寿命。3.耗损故障期由于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各零部件因磨损、疲劳、老化、腐蚀逐步加剧而丧失机能,使设备故障率逐渐上升。这说明设备的一些零部件已到了使用寿命期,应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来阻止故障率的上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如在拐点P即耗损故障期开始处进行大修,可经济而有效地降低故障率。如果继续使用,就可能造成设备事故。设备故障率曲线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地反映出设备从磨合、调试、正常工作到大修或报废故障率变化的规律,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可以延长偶发故障期。准确地找出拐点,可避免过剩修理或修理范围扩大,以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简述设备磨损理论、设备故障理论,根据这两种理论如何安排计划检修?简述设备磨损理论、设备故障理论(1)根据磨损理论,设备的磨损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主要是由于设备内部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较粗糙,在受力的情况下迅速磨损。这一阶段的磨损速度较快,但时间较短。正常磨损阶段。这一阶段的磨损速度较平稳,磨损量增加缓慢。这是设备的最佳技术状态时期,其功能与效用的发挥最正常。剧烈磨损阶段。这一阶段是进入设备寿命的后期,磨损量急剧增加,设备的性能、精确度迅速降低。若不及时修理,就会发生事故。(2)根据故障理论,设备的故障率的发生次数及发展变化,大体可分为3个时期:初期故障期。这一时期故障发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设备的设计制造缺陷;零件抱合不好;搬运、安装时马虎;操作者不适应等。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做好运输、安装、调试、验收工作,并仔细研究、正确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偶发事故期。这一时期处于设备正常运行阶段,故障率最低。偶发的故障往往是由操作者的失误或疏忽造成。这一时期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操作管理和日常的维护保养。磨损故障期。这一时期故障率高,主要是由于磨损、腐蚀老化所引起的。要降低故障率,就必须在零件达到使用期限之前进行更换与修理。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进行预防维修和改善性维修。根据这两种理论如何安排计划检修?(不确定)根据书上303页自己参考(用来理解和帮助画图: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irect Digital Control简称DDC),计算机通过模拟量输入通道(AI)和开关量输入通道(DI)采集实时数据,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计算,最后发出控制信号,并通过模拟量输出通道(AO)和开关量输出通道(DO)直接控制生产过程。因此DDC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是计算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应用方式。由于DDC系统中的计算机直接承担控制任务,所以要求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和适应性强。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利用率,一台计算机通常要控制几个甚至几十个回路,那就要合理的设计应用软件,使之不失时机的完成所有功能。直接数字化控制,是一项构造简单操作容易的控制设备,它可借由接口转接设备随负荷变化作系统控制,如空调冷水循环系统、空调箱变频自动风量调整及冷却水塔散热风扇的变频操控等,可以让空调系统更有效率的运转,这样,不仅为物业管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使系统在较佳的工况下运行,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达到提供舒适的空调环境和节能之目的。可实现高度集中的数字控制,DDC 采用全光电隔离、电源电压监视、瞬间脉冲干扰抑制、数字滤波、看门狗等多种抗干扰措施,可靠性高,性价比高,操作简单,多用于中央空调,新风机组,给排水换热站等机电没备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测量控制。在集散控制系统中,通常用作现场直接控制器,通过通讯总线与中央控制站联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