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就业指导与创新教育就业指导与创新教育第二章第二章 就业政策与就业法规就业政策与就业法规 第一节第一节 就业政策导航就业政策导航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中职生当前的就业形式中职生当前的就业形式我国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我国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特殊就业保障政策措施特殊就业保障政策措施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安置制度。一、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一、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 执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的就业方针。二、中职生当前的就业形式二、中职生当前的就业形式(一)中职生生就业率高于大学生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可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只要在校期间努力掌握一技之长,踏实肯干,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二)中职生就业率高的原因(二)中职生就业率高的原因 1 1、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的需要产生了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技工荒”。2 2、中职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中职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原因是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3 3、中职学校面对市场办学。、中职学校面对市场办学。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4 4、中职生动手能力强。、中职生动手能力强。工作要求不高,扎实肯干。现在职校不单要求学生要拥有毕业证书、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还要有英语等级证书或口才和写作证书等,“多证合一”使得毕业生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工作需要,上手快、技术熟练等。5 5、家长观念更加务实。、家长观念更加务实。一些学生选择中职是抱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想法。调查显示,50%以上的农村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就读职业学校;49%的学生为了早日就业、24%的学生为了技术致富而选择了中职学校。读中职学一技之长做有基础的实用型人才。(三三)中职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职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2、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3、自身综合素质需要培养和提高4、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三、我国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三、我国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一)建立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一)建立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经贸一是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经贸政策、投资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政策、投资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二是国家实行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就业政策,逐二是国家实行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就业政策,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和引导农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和引导农村劳动者有序转移就业,鼓励区域协作。村劳动者有序转移就业,鼓励区域协作。三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三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者转移就业、失业动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者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应当根据妇女、残疾人、人员再就业工作;应当根据妇女、残疾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不同就业群体的特点,鼓励社会各方面开等不同就业群体的特点,鼓励社会各方面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活动,提高其就业展创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活动,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力和创业能力。(二)规范市场秩序(二)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和完善统一、开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促进劳动者通过市秩序,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促进劳动者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场实现就业。二是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二是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以民族、种族、性活动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歧视劳动者,农残疾等因素歧视劳动者,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职业中介机构的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职业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并对职业中介机构设立的条件、程序,服务质量,并对职业中介机构设立的条件、程序,以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原则作出以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原则作出规定。规定。四是企业成规模裁减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法四是企业成规模裁减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失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失业预警制度,预防、调节和控制可能出现的较大业预警制度,预防、调节和控制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规模的失业。五是国家建立劳动力调五是国家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统计制度;县级失业登记统计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人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省级人民政府逐步体系;省级人民政府逐步完善用人单位用工备案制完善用人单位用工备案制度。度。(三)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三)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一是国家依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开展职一是国家依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开展职业培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业培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和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开发计划,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开发计划,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操作训练。训练。二是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二是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职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再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就业培训。三是逐步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三是逐步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四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引导进城四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五是国家建立促进劳动五是国家建立促进劳动者就业的职业能力评价者就业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对规定的职业实体系,对规定的职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四)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四)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公共就业服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务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明确规定了政府设立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明确规定了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的服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务项目。二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二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就业援助府应当加强基层就业援助服务工作,对就业困难人服务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重点帮助,提供有员实施重点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性岗位援助。三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三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就业与再就业援助建立健全就业与再就业援助制度,将就业援助与解决就制度,将就业援助与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生产生活结合业困难人员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起来,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国家鼓励资源开采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国家鼓励资源开采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业,引导劳动者转移就业;上级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业,引导劳动者转移就业;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因资源枯竭或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造成就人民政府应当对因资源枯竭或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人员集中的地区,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业困难人员集中的地区,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四、特殊就业保障政策措施四、特殊就业保障政策措施 特殊就业保障是指法规和政策特别规定,国家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和退役军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所采取的特殊保障措施。它的对象包括妇女、残疾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人员、未成年人(未满16岁)。特殊就业保障主要有下列几种。第一,妇女就业保障。妇女的生理条件和其社会角色以及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妇女就业存在许多障碍,因此,需要对其就业予以一定的保障。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这是对妇女就业的保障性规定。妇女就业的核心问题是保障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消除性别歧视。第二,残疾人就业保障。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残疾人在就业时往往处于劣势,而国家有义务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这就需要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保障。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保障的主要措施包括:政府统筹安排、设立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集中或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等等。第三,退役军人就业保障。退役军人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为了维护稳定,需要对其就业提供保障。国家对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进行政策性就业安置,以使其各得其所。就业安置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利于退役军人的就业。第四、对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措施主要包括:1、根据劳动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2、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劳动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据此用人单位应根据未成年工的健康检查结果安排其劳动。3、未成年工使用和特殊保护登记制度。用人单位招收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要求外,还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