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民诉法中公益诉讼制度仍需完善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6930297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修改民诉法中公益诉讼制度仍需完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修改民诉法中公益诉讼制度仍需完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修改民诉法中公益诉讼制度仍需完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修改民诉法中公益诉讼制度仍需完善 - 教育文库 论文【摘要】:p 笔者认为在我国新修改民诉法的公益诉讼制度中公益诉讼主体、有关标准的细化、执行细那么的制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无法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权益维护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存在的问题中对其进展深化的研究和讨论,以期有助于公益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p :公益诉讼 主体 标准 执行细那么宜顺论文网.13Lw. 目 录 前 言 . 2 一、 公益诉讼概述 . 2 一 公益诉讼的定义 . 2 二 公益诉讼的沿革 . 2 二、 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开展沿革和现状 . 3 一 公益诉讼制度基于的理论根底 . 3 二 公益诉讼制度的开展沿革 . 4 三 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 4 四 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的区别 . 5 五 公益诉讼应遵循的原那么 . 6 三、 我国公益诉讼的制度弊端和理由 . 6 一 公益诉讼主体的问题 . 6 二 公益诉讼的有关标准细化问题 . 7 三 公益诉讼的执行细那么制定问题 . 7 四、 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考虑 . 8 一 对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 8 二 建议. 9 五、 完毕语 . 10 【参考文献】:p . 10 宜顺论文网.13Lw. 1 新修改民诉法中公益诉讼制度仍需完善 前 言 公益诉讼,在我国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明确概念,而只是学界使用的术语。公益诉讼的核心内涵在于,它是因保护国家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在起诉主体和审理上都与普通的诉讼存在着差异。在过去的理论中,公益诉讼往往因无法可依而处于“进退两难”的为难境地,为解决这一困境,2023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出现了有关公益诉讼的规定,虽然这一规定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和开展具有里程碑式的进步意义,但是在公益诉讼制度中公益诉讼主体、有关标准的细化、执行细那么的制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无法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权益维护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存在的问题中对其进展深化的研究和讨论,以期有助于公益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一、公益诉讼概述 一公益诉讼的定义 关于公益诉讼的定义,一种认为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受权,对违背法律法规,进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特定的别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另一种认为公益诉讼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受权,对违背法律、进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权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活动。 对于公益诉讼是什么,如今实务界和理论界内部和互相之间尚未达成共识。实务部门推动公益诉讼的主要是检察机关,它们大多主张的是民事公益公诉。在理论界,诉讼法学者分别从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两个方面进展着独立的研究,分别给出了民事公益诉讼或行政公益诉讼的定义。不过也有论者对公益诉讼下了较为完好的定义,但是在详细的阐述中往往只是针对公益诉讼的民事公益诉讼或者行政公益诉讼展开讨论。 二公益诉讼的沿革 公益诉讼起于罗马法,是相对私益诉讼而言的,在当时,公益诉讼是指私宜顺论文网.13Lw. 2 人对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而美国那么是现代公益诉讼的创始国。美国关于现代公益诉讼的立法肇始于1863年的反欺骗政府法、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和19_年的克莱顿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益诉讼逐渐被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所采纳。在亚洲,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公益诉讼机制。韩国公益诉讼的产生与韩国的民主化运动以及政治开展相伴,它一方面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受到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印度的公益诉讼同样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开展起来的,在法官的主导引领、律师的热诚奉献、民间组织的鼎力支持以及民众的积极参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印度的公益诉讼在过去的近三十年中获得了较快的开展,为改善民生、维护人权、监视行政等做出了很大的奉献,彰显出宏大的社会价值。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一种知识最迟在1990年已经被介绍到国内。 二、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开展沿革和现状 一公益诉讼制度基于的理论根底 中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假如人们从国家、社会角度出发,但凡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对每一个公民而言,都应是具有利害关系的。进一步推之,公民通过诉讼程序,向法院直接起诉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并不是对别人私权利加以干预的行为。故而,人们不能把利害关系局限于直接利害关系。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之所以有权起诉进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主要因为,起诉人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有权利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详细包括以下理论根底: 1、公民享有诉讼权理论。公民享有诉讼权已是普遍的事实,随着人权观念的现代化不断开展的,诉讼权无可否认是人权的一局部,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对人权的一种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其在程序上着重强调公民自身权利受到损害时起享有起诉的权利,相应而言,法院有按照法定程序进展审讯的义务。 2、诉的利益扩大化理论。随着社会的开展,物质文化资的日益丰富,公民个人的权利、利益范围在日渐膨胀,诉的利益扩大化趋势也随之扩张。设立公益诉讼是诉的利益扩大化的必然,也是扩大利用诉讼手段解决纠纷范围的必然。 3、人民主权原那么理论。公益诉讼是社会人民民主在诉讼领域内的详细宜顺论文网.13Lw. 3 表达。按照我国宪法第2条之规定,人民按照法律规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成认和确立公民对公共事务的诉讼权利,是人民主权原那么这一宪法或法治原那么在诉讼领域的详细表达。 二公益诉讼制度的开展沿革 公益诉讼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1996年,丘建东因一公用 亭未执行邮电部夜间、节假日长话收费半价的规定,多收了0.6元,于是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向法院起诉,要求公用 亭给予加倍赔偿,诉讼标的为1.2元,并要求公用 亭摘下旧的、未载明半价规定的资费表,赔礼抱歉,该案颠覆了公众原来对民事诉讼的理解,被称为中国公益诉讼第一案。虽然我国的公益诉讼肇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但是真正到达规模化程度那么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21世纪的前几年里,在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公益上书和公益诉讼,例如2023年贺卫方等5位学者结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就孙志刚案以及收容遣送制度的施行情况启动特别调查程序,以及从2023年到2023年的乙肝歧视系列案件等等,这些公益上书和公益诉讼案件推动了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开展,也促进了我国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和完善。2023年8月,中国第一家公益诉讼律师事务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揭牌成立,为中国的公益诉讼理论提供新的途径。 三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纵观我国近年带有公益性质的诉讼,其结果大多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结局:1.受害者无法或不愿意提起诉讼;2.法院以各种理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或判决原告败诉;3.受害者虽然胜诉,但未到达预期的维护公益的效果。这类案件的当事人虽然在长期努力后得到法院的申诉判决,但是由于此种案件法院往往只针对起诉人的直接损失予以判决,并不能制止被告停顿一样的侵权行为对其他为起诉人利益的损害,其结果只能是赢了官司却失掉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公益诉讼制度作为法律制度整体构建中的一局部,公益诉讼制度自身有其他制度无可比较,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法律制度上的缺陷,为进步国民素质、社会稳定、经济开展发挥一定的作用,其运作带来的法律效益宜顺论文网.13Lw. 4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