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850962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复习整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要素(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二)学习者学习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 特征: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3.不同的人遇到的问题、困难不同;4.不同的人学习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点:1.原始性 2.宗教性 3.无阶级性 (二)古代社会教育 1.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产生的条件(1)学校教育的产生的条件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其次,脑体分工提供了教师与学生 第三,丰富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提供了教育内容 第四,文字的产生使经验、知识的传递有了质的飞跃 第五,国家机器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基础。 (三)现代社会的教育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什么是教育学 就是以人的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雏形阶段、形成阶段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一)此阶段的各教育学流派1、实验教育学2、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活动课程,儿童中心 ,做中学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 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二)此阶段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第一,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第三,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没有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就没有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一)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或主要观点(二)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点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就是由国家确保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免学费教育的一项制度。特征:1.由国家保障;2.是国家、学校、社会、家庭的义务;3.免收学费;4.就近入学;5.规定年限。终生教育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第二章 教育功能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 教育社会功能:教育的工具功能(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一种贡献性的功能。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响和作用,是一种损害性的功能。(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一、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一)什么是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二、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 第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第四,遗传素质的可变性对人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一,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二,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第三,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限制第四,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和个体发展水平相关。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一是环境影响具有自发性 二是环境影响具有偶然性 三是人对环境影响具有选择性3.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第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1)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社会化的内容 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个人追求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掌握必须的技能,第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开发人的创造性第三,教育是人谋生的手段 教育一方面通过个体的社会化,使他们获得未来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另一方面教育传授“借以谋生”的本领。第四,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第五,教育对人发展的负面影响表 现应试积重难返,素质提高艰难;管理模式僵化,自主空间太少;讲而填鸭注入,学而呆读死记;忽视联系实际,轻视劳动实践;不顾身心发展,野蛮体罚严重;施以强制压服 ,扼杀个性成长。原 因教育观念陈旧,改革意识滞后;不懂教育规律,管理水平很低;教育理论贫乏,缺乏科学教法。4、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第一,学生之所以进行学习、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第二,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强弱。第三,需要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教育的根本作用就是促进需要的发展。 二、遵循个体身心规律,促进教育个体功能发挥(一)顺序性和阶段性施教必须循序渐进,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二)稳定性和可变性施教应该恰当安排教材内容,选择教法,进行可塑性教育(三)不均衡性施教应该重视关键期,适时而教(四)个别差异性施教不能一刀切,应因材施教(五)整体性施教应该重视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选择与传递2. 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比例和构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结构。 教育结构就是指构成教育体系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这里的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结构。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专业结构和类别结构。其二,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其三,地区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 在改革和调整教育结构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既要从目前国民经济结构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今后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其二,把整体需要同局部需要结合起来。其三,注重整体规划。3.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速度4. 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改革进程5. 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公平落实教育对经济的影响1.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劳动者的质量。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出提高的趋势.2. 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再生产而实现,而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因素是教育和训练。3.教育创新科学技术4.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二)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1. 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质量、何种规格的人,由一定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2.政治制约着教育内容。3.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掌握着国家的政权,并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对教育进行控制、渗透。体现在这些方面制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制定教育目的和制度 规定教育的内容 控制教育机构4.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三)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1.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2.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 3. 教育有助于世界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三、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含义:广义: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它包括物质、制度及精神三个层面。狭义: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一)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1. 文化水平影响教育发展水平2.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过程 3. 文化变迁影响教育发展变革 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文化变迁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文化的部分内容可以转化为教育内容;文化影响着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与实现;文化影响着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1.教育有利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与继承2. 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3.教育有利于文化创新第三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什么是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涵义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特点 宏观性 预期性 强制性 时代性三、教育目的的功能(一) 定向功能 1.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 2.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 3.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4.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二) 激励功能一般来讲,只有那些被认为可能实现的且有价值的教育目的,才会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力量,才具有激励功能。(三) 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检验、评价、衡量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四、确定教育目的依据(一)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生产力的影 2.生产关系的影响 3.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是人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教育目的观。1.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实现放在第一位,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特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应当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2.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的价值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特点:社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五、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社会化一般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也称为人的“类”化。 个性化一般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即个体自身多种因素综合而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也称为“类”的个体化。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问题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教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科学知识一维来说,是通过灌输、通过教育使人慢慢从无知到有知;另外一方面就是人文教育,是通过一种启发,通过一种唤醒,把人心灵深处的道德标准或人的意识标准唤醒起来 (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2适应与超越问题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教育的功利性,即它自身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及物质利益满足方面的功用性和效益,这方面的意义体现教育在社会中的功利性价值。 教育的人文性,即它自身活动对社会精神生活、文化发展、价值精神建筑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这方面的意义体现为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民族性,涉及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传递、保持、敬重及维护问题。其根本在在于不使自己民族失去独立和自主,从而得以凝聚和发展。世界性,涉及对世界交往与合作的各种文化、规则的认同或接受,进而使自身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基础。六、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智力、体力、道德、审美情趣以及个性等方面充分、自由、统一、和谐地发展。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七、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策略(一)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1、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个人来说,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2.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条件。(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四)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第二节 全面发展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一)德育1.德育的含义 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其本质是育德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2.德育的基本任务(二) 智育 1.智育的含义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帮助学生发展智力的教育。2.智育的基本任务 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3.智育的途径(三) 体育 1.体育含义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质的教育。2.体育功能 第一,健体功能 第二,教育功能3.体育的基本任务(四) 美育1.美育的含义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2.美育的任务 第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第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第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3.美育的类型 艺术美育 自然美育 社会美育 教育美育(五) 劳动技术教育1.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 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的。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3.劳动技术教育任务 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第二,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第三,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的技能。 五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1.德育是方向、灵魂,在各育中居于首位,对其它各育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2.智育是主体、中心,为其它各育的实施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3.体育是基础,是顺利而有效地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4.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起着辅德、益智、促体的作用。 第三节 素质教育一、什么是素质教育(一)素质 素质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形成并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品质。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和心理素质(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三) 实质(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为重要目标的教育; (6)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第四节 创新教育一、什么是创新教育指培养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三、创新教育的目标(一)创新意识(二)创新人格(三)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四、教师的劳动特点(一)复杂性1教育对象的复杂性2教育任务的复杂性3教育方法的复杂性(二)创造性 (三)示范性 (四)长期性 (五)艰苦性六、教师的素养(一) 职业道德(二)知识(三)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 基本表达的能力 组织管理的能力 教育交往的能力 随机应变的能力 教学反思的能力 教学研究的能力 创新教育的能力(四)身心素质 1.身体素质2.心理素质第二节 学生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四)学生是完整性的人 (五)学生是个性化的人二、学生的地位(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二)学生的学习地位两种学生观: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的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对老师来说,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合理:它揭示了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内部关系,学生是教师从事教的活动时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不合理:1.没重视教育是由教与学组成的双边交互活动2.忽略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中心论:以杜威为代表。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师处于辅助地位。 合理:这种观点看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承认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合理:这种观点把教育活动简化为学的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教,教育活动也无法顺利进行。小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1.合逻辑: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学是从师而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背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就会具有盲目性;教是为学服务的,是为学而教。 第五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第一节 课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学校教育内容,即在学校中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和媒介的总和。二、课程的类型(一)正规课程正规课程是指学校课程计划中作出明确规定的所有课程的总称,也可称位显性课程。1.学科课程:按照科学研究中各分支学科的内容来安排教育内容的课程类型2.活动课程 亦称经验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3.综合课程 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课程。(二)隐性课程 (也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时常带有非预期性、非计划性,以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方式呈现,具有潜在性。(三)校本课程 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三、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1.定义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组成 学科设置 学科开设的顺序和课时分配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三)教材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通过他们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第二,探究学习评价的原则(1)发展性原则(2)过程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三)自主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即“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的特征 第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第二,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 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第六章 教学第一节 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它强调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其二,它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其三,它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二、几个重要概念的比较1.教学与教育教育包含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与教育两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教学与智育智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智育主要通过教学进行,但教学不是智育实现的唯一途径;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但智育不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三、现代教学的地位(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在时间上,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经费投入上,应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二)教学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教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 第二,教学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环节 四、教学的任务(一)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二)获得基本技能 (三)发展智能,体能和创造才(四)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组织形式(一)班级授课制(二)道尔顿制 它是一种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突出的特点是改班级上课为个别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自学研究为主。(三)分组教学 根据教学或学习的各种需要,把全班学生再细分成若干个人数较少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他们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四)个别教学制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经验是他人的认识成果,是他人的理性认识;直接经验是个体亲身获得的认识,是个体的感性认识。 要求:1.学生的学习应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 2.间接经验的学习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活动特点组织教学从感性到理性 从已知到未知 从理解到记忆 从认识到实践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1.智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的掌握首先,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知识掌握的前提条件。其次,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 2.知识的掌握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3.怎样的知识才能促进智力的发展透彻理解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通过实践和练习而达到自动化的知识;从知识的表征来看,结构化的知识;从知识的获得方式来看,通过自主探究方式获得的知识;从知识的类型上来,规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一般概念和原理比具体事实性知识更有利于智力发展;方法策略性知识更有利于智力发展从学习知识的难度来看,具有挑战性的知识。三、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的基础2.学生思想的提高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的规律1.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教与学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2.如何结合:关键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起、调动、激励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第三节 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含义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三)直观性原则(四)启发性原则(五)循序渐进原则(六)巩固性原则(七)因材施教原则第四节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一、教学方法的概述(一)含义 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知识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讲读)谈话法 讨论法讲授法优点:1.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有计划有针对地发展学生智力并进行品德教育缺点: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做出反馈谈话法优点:1.能充分启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2.能集中学生的注意里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防止掌握知识中的形式主义4.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二)以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参观法(三)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的方法 练习法 实验法四、国内外的新教学方法发现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问题,利用教材和其他材料,积极思考,独立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方法暗示法 精心创设教学环境,通过暗示,激发个人的心理潜能,提高学校效果暗示的手段:权威、情景、游戏、音乐、节拍、声调。国内:八字教学法 自学辅导教学法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八字教学法 自学辅导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六步教学法魏书生1、定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目标;2、自学:3、讨论:生生互动,相互启发。4、答疑:5、自测:自拟一组十分钟的测验题进行自测;6、自结:自我小结。八、教学模式的含义(一)教学模式的含义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任务所采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二)中外教学模式简介 1、传递接受模式:指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语言传递或示范操作,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2、引导发现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3.自学-辅导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辅导贯穿于自学过程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八字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都是这一模式的实践基础。4.情境陶冶模式: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一种教学模式。第五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二、作业的布置与评改三、课外辅导四、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第七章 课堂教学设计与技能第一节 备课的技能一、课堂教学方案的概念(一)含义 课堂教学方案,亦称教案,是指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诸要素(目标、内容、人员、方法、技术等)进行优化组合,周密而详尽地加以设计的实施方案。(二)三备1.钻研教材(1)分析编排意图和特点(2)把握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课题的内容结构4)分析重难点 重点是对教材内容而言,指影响全局效果的、在教材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规律性知识。 难点是相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而言,指学生学习困难所在,即学生不易理解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5)分析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未来有什么意义(6)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钻研教材时要做到:懂透化懂:弄清教材内容的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握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明确重难点。透:弄清教材内容的纵横联系,弄清来龙去脉。化: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智力、情感、审美因素融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知识智慧。二、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作用三、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形式四、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内容第二节 说课的技能一、说课的内涵说课是指教师个体或集体就其对课程背景、性质、内容、目标、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认识和体悟向同行或学生进行叙述和说明的一种教学交流活动。二、怎样说课(一)说清“教什么”(二)说清“怎样教” (三)说清“为什么这样教”三、说课应把握的几个要素说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设计 说媒体运用 说练习设计第三节 上课的技能一、上课前一刻的准备二、遵循课堂礼仪规范(一)教室课堂教学规范 (二)场地课堂教学规范三、导入在最佳状态中走向新知(一)什么是导入 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方式。(二)导入的意义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4.明确交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三)导入的类型(1)以强调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为主的方法如:审题导入、衔接导入等。(2)以生动直观、联系实际为主的方法(3)以设疑问难、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主的方法(四)基本要求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灵活性实效性五、善始善终,挽好结课(一)结课的意义教学结课的类型与方法(1)自然式结课 (2)总结式结课 (3)悬念式结课 (4)激励式结课 (5)延伸式结课 1.提问(1)问题的类型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2)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具体,表述要清晰准确;难易要适度;问题要是启发性;数量要适宜;要兼顾各种类型。 (3)课堂提问的要求把握发问时机,选准提问对象,善于启发引导,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妥善地分析评价第二,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示范性准确性简练性艺术性实用性直观性多样性针对性3.体态教学言语技能(1)眼神(2)站姿(3)走姿(4)手势(5)仪表第四节 评课的技能二、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一)教学思想(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方法(七)教学语言(八)教学特色(九)教学态度(十)教学效果四、课堂教学评价注意事项(一)评价态度要正(二)评价角度要新(三)评价质量要高 第五节 课堂纪律调控技能一、课堂纪律概念纪律是用来预防、抑制及改正不良行为的规范。纪律最理想的目的是,通过帮助学生自律,减少对教师干预的需求。(一)是外向性问题行为 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大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二)内向性问题行为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二、预防与纠正课堂违纪行为的策略(一)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2.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3.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1.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2.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1.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2.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内容3.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基本步骤(1)教学目标设计内容第一,知识目标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 第二,情意目标(包括德育、情感、意志等方面) 三,能力目标 (包括技能、能力等方面)(2)设计要求应性全面性层次性灵活性测性第八章德育第一节 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了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一)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二)德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起定向和奠基作用 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故容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三)德育在学校工作中起导向和保证作用 三、德育的任务 (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二)基本道德品质教育(三)社会公德教育(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五)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四、德育的内容(一)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二)爱国主义教育(三)理想教育(四)集体主义教育(五)劳动教育(六)纪律教育(七)民主与法制教育(八)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九)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一)什么是知情意行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 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 情:即道德情感。是个体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个体实现道德行为目的的自觉、能动的心理活动过程。行,即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所采取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 (二)知情意行的关系知是基础, 情是动力,意是条件、行是目的和关键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1.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2.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三节 德育原则一、疏导性原则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的原则。 二、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尊重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由。意味着以体谅、谦恭、礼貌的方式对待学生,表示珍重或钦佩。信任指相信他们的力量和能力,相信他们能不断进步。严格要求指按照有关规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严格要求时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三、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含义: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要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以纪律约束为辅。四、长善救失原则含义:长善指发扬优点、积极因素,救失指补救过失、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原则指通过发扬积极因素,去补救、克服消极因素。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含义:教师教育集体,加强集体,通过集体去影响个人,又注重教育个人,通过个人去影响集体。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ge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去发展。 第四节 德育途径与方法一、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1思想品德课 2文化知识课 3团队活动 4校园文化 5社会传媒 二、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一)说服教育法 (二)榜样法 (三)陶冶教育法 (四)自我修养法(六)品德评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