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基础知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8094666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药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兽药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兽药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药基础分类一、抗生素类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年0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10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0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0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等。2、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3、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4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5、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6作用于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7作用于一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8、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9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博莱霉素、阿霉素等。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抱霉素。二、人工合成的抗生素1、磺胺类药:六甲、五甲、二甲,增效剂:TMP、DVD。2、喹诺酮类:(蒽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盐酸盐,烟酸盐,乳酸盐。盐酸二氟沙星,盐酸沙拉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二、抗病毒药:(已禁用养殖动物)1、利巴韦林-DNA和RNA病毒2、盐酸金刚烷胺,金刚乙胺3、吗啉胍4、各种抗病毒的中草药三、抗寄生虫药1、阿维菌素2、伊维菌素3、芬苯达唑4、左旋咪唑兽药分类及简介一、抗微生物药(一)概述 化疗指数:LD50/ED50,般要求3以上。 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抗菌药具有的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能力。常用MIC(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和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表示。 耐药性: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 交叉耐药性:某种病原体对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后,对与其结构相似或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在首次应用时也产生耐药的现象,称为交叉耐药性。耐药性分类:1、基因突变所致的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以上类似的药产生耐药,且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与药物接触无关。2、质粒所介导的耐药性。最为常见,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易位等方式转移。耐药的机制: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如0-内酰胺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氨基苷类钝化酶等。2、抗生素渗透障碍:膜通透性改变,抗生素无法进入。3、靶位改变:细菌与抗生素发生作用部位的结构发生改变。4、抑制核酸代谢。5、其它(二)磺胺类药物广谱、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体内分布广,与抗菌增效剂合用后效果大大增强,但易耐药,并有交叉耐药现象,并损害肾脏。抗菌谱: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立克次体、原虫等。作用机理: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共同竞争细菌合成叶酸进一步合成核酸所需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抗菌增效剂能抑制另外一种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二者联用具协同作用。应用注意事项:剂量要大,首次加倍量;局部应用时,要清创排脓;不能与局麻药同时使用;最好与碳酸氢钠合用,加速排出;影响产蛋,产蛋鸡禁用;有残留,上市前应停药7天。临床应用: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制菌磺、泰灭净,SMM):抗菌最强,长效,主要用于全身感染,对猪弓形虫、鸡球虫、鸡住白细胞虫效果良好。磺胺地索辛(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作用与SMM相似,稍弱。磺胺甲恶唑(SMZ,新诺明):抗菌强,用于全身感染,长效,但肾毒性大,对球虫有较好疗效。磺胺嘧啶(SD):抗菌作用较强,易进入脑部,用于全身感染。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消炎磺,SMD):抗菌较SD差,短效,毒副作用小。磺胺甲恶唑(菌得清,净尿磺,SIZ):作用同SMZ,但疗效差。磺胺二甲嘧啶(SM2):作用与SD相似,但疗效较差,对球虫有效,乳汁中含量高。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周效磺胺):人长效,动物中效,其它同SD。磺胺喹恶林(SQ):主要用于球虫病的治疗。磺胺氯哒嗪:作用与SMM相似但弱。磺胺氯吡嗪(EsB3):抗球虫作用好,30%磺胺氯吡嗪钠叫“三字球虫粉”。磺胺脒(SM):口服吸收差,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酞磺胺噻唑(PST):与SM相似,良好的抗球虫作用。磺胺噻唑(ST):与PST相似。酞磺醋酰(PSA):与SM相似。柳氮磺胺吡啶(SAPA0:与SM相似。甲氧苄啶(TMP):抗菌增效剂,用于全身细菌感染。二甲氧苄啶(DVD):动物专用,抗菌抗原虫,主要与磺胺配合,用于肠道感染。奥美普林(OMP):抗菌增效剂。阿地普林(ADP):抗菌增效剂。巴喹普林:长效抗菌增效剂。(三)硝基呋喃类作用:广谱抗细菌、某些真菌、原虫。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作用强,有潜在的“三致”作用,正逐步淘汰。不易耐药、抗菌不受有机物影响(血、脓等)。价低,用量小,用于肠道感染等。机理:未明,可能是抑制乙酰辅助酶A而干扰了细菌糖代谢的早期阶段,并破坏生物氧化过程。应用:呋喃唑酮:痢特灵,用于鸡白痢、伤寒、球虫、白冠病、传鼻、大肠杆菌病。呋喃妥因:呋喃旦啶,用于大肠杆菌所致的尿道感染。呋喃西林:毒性大,外用局部消炎。呋吗唑酮:呋喃它酮,除有痢特灵相似的作用外,对霉形体作用好。注意:家禽敏感,易中毒,可用VB、VC、溴化钙解救。(四)硝基咪唑类:作用:广谱抗菌(特别是厌氧菌)、抗原虫。机理:抑制DNA合成。应用:地美硝唑(二甲硝咪唑):广谱抗菌,对螺旋体疗效佳,抗原虫,水禽敏感,大剂量平衡失调。甲硝唑:灭滴灵,强力杀厌氧菌,对蠕形螨、滴虫、兔球虫疗效佳。替硝唑、罗硝唑、尼莫唑、氟硝唑:人用产品与甲硝唑相似。(五)喹恶林类:作用:广谱抗菌,对G-作用强于G+。机理:抑制细菌DNA合成,但与磺胺类,硝基咲喃类,氨基苷类,氯霉素类机理不同,无交叉耐药现象。应用:卡巴氧:痢立清,广谱抗菌,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G-菌感染和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促生长。乙酰甲喹:痢菌净,与卡巴氧相似,对G-强于卡巴氧,主要用于仔猪黄白痢,鸡白痢等症,但家禽敏感易中毒,促生长。喹乙醇:倍育诺,与卡巴氧相似,促生长好,禁用于鸡。(六)氟喹诺酮类作用:广谱杀菌,对G-强于G+,对霉形体、衣原体、螺旋体作用强。毒副作用较小,大剂量时有胃肠道反应、尿路、肝损害、中枢神经反应,抑制软骨的生长。与其它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厌氧菌和G+菌作用稍差,体内分布广,可用于各种动物的全身感染,但近年来耐药性正逐步增加,疗效下降。机理:主要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A位亚基,使DNA不能形成双股螺旋,损伤染色体,菌体分裂停止而杀灭。细菌DNA呈裸露状态,而动物细胞DNA呈包被状态,故对动物毒性低。注意:不能与利福平、氯霉素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联用。因前者能抑制核酸外切酶的合成。应用:氟哌酸、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多氟沙星)、氨氟消星、二氟沙星(双氟哌酸)、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沙拉沙星、达诺沙星(单诺沙星)、马波沙星等,其中后5种为动物专用。二、抗生素 0-内酰胺类: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菌。青霉素G:口服无效,繁殖期杀菌,抗G土球菌、G+杆菌、放线菌、螺旋体(三菌一体),除金葡菌外不易耐药,毒性小,有过敏,过敏时用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解救。邻氯青霉素:半合成的耐酶耐酸青霉素,可口服,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广谱抗G土,耐酸不耐酶,用于全身细菌感染。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与氨苄西林相似,杀菌作用强。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抱羟氨苄、头抱拉定,广谱杀菌,对G+强于第二、三代,对G-稍差,对0-内酰胺酶稳定,耐酸可口服,与青霉素类无交叉耐药现象。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头孢呋肟、头孢克洛对G+比第一代弱,对G-比第一代强,毒性低,对部分厌氧菌有效,其它与第一代相似。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呋(速解灵)、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对G+比第一、二代弱,对G-进一步增强,对厌氧菌、绿脓杆菌有效,基本无毒,其它同第一、二代。0内酰酶抑制剂:不可逆性竞争性抑制0-内酰胺酶活性,与0-内酰胺抗生素合用前,使耐药菌株恢复敏感性,同时药效提高几位至几十倍。克拉维酸:棒酸,广谱抗菌,但较弱,口服有效,常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合用,以提高疗效。舒巴坦,它唑巴坦,溴唑巴坦:与棒酸相似。 大环内酯类:可逆性地与细菌核蛋白体5O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属快效抑菌剂。作用:G+菌,部分G-菌(球菌、流感杆菌、巴氏杆菌)、霉形体、立克次体、勾端螺旋体等,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口服易破坏,体内分布广,毒性低。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竹桃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泰乐菌素等。 林可霉素类:与5O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红霉素有拮抗和部分交叉耐药。作用:抗G+菌和霉形体、口服吸收差,注射吸收好,毒性小。林可霉素:洁霉素,常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克林可霉素:氯洁霉素,作用比林可强。 多肽类:窄谱抗生素,口服吸收差,残留少,抗菌作用强,不易耐药,吸收后毒性较大,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和促生长。主要抗G+细菌:杆菌肽,维吉尼霉素(速大肥)、持久霉素(恩拉霉素)、硫肽霉素、米加霉素(蜜柑霉素)、阿伏霉素、黄霉素(斑伯霉素)、大碳霉素、魁北霉素等。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和破坏细菌细菌膜的通透性。主要抗G-菌:硫酸粘杆菌素B和E,又叫多粘菌素,其中E又叫抗生素。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氨基苷类:是一类强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各个阶段(不可逆)的快效杀菌剂。作用:多为较强的有机碱类,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性质稳定,口服不易吸收,对G-作用突出,对G+球菌也有效,吸收后毒性比较大,常损害听神经、肾脏和阻滞神经肌肉接头、呼吸麻痹。应用:链霉素:对洁核杆菌和鼠役杆菌突出,是首选药,易耐药。庆大霉素:广谱,不易耐药,抗菌作用强。卡那霉素:兽用多为B(猪喘平),与庆大相似。新霉素:与卡那相似,毒性大,仅用于口服和局部用药。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抗菌谱更宽,对钝化酶稳定,对耐药菌株有效。壮观霉素(大观霉素):广谱,对淋球菌突出,对霉形体有效。安普霉素(阿普拉霉素):广谱,与庆大相似,但用量较大。 四环素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可逆)的快效抑菌剂。作用:对G+、G-、螺旋体、立克次体、霉形体、衣原体、原虫均有效,但作用不强,易产生耐药和交叉耐药,长时间应用易形成二重感染和维生素缺乏。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用途广、作用弱。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长效、高效、低毒,口服吸收好,分布广,对四环素、土霉素耐药菌对本品仍有效。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作用最强,其它与强力霉素相似。 氯霉素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对G+、G-、螺旋体、立克次体、霉形体、衣原体和某些原虫均有效。性质稳定,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白痢、大肠、杆菌病、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主要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和影响生长。应用: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其它:新生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主要作用于G+和G-球菌,极易产生耐药,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口服吸收好。泰妙菌素(泰莫林、支原净):对大多数G-、某些G+细菌和猪痢疾密螺旋体,禽霉形体、球虫有较强的作用。利福平:高效,超广谱抗生素,对G+、G-、衣原体、病毒均有效,性质稳定,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对结核杆菌作用突出。小檗碱(黄连素):广谱抗菌,对某些皮癣菌、钩端螺旋体、变形虫有效,常用于肠炎下痢。 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抑制真菌的DNA合成,临床上主要通过口服治疗体表癣病,对深部真菌无效。毒性低。二性霉素B: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而抗真菌。内服不吸收,用于治疗胃肠道真菌感染,肌注不吸收,静注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毒性大。制霉菌素:不稳定、口服不易吸收,可用于胃肠道真菌感染。毒性大,不宜肌注和静注。气雾吸入对肺部真菌感染效果好。克霉唑:广谱抗真菌,对体表和深部真菌感染均有效,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毒性低,不易耐药。益康唑(达克宁):广谱、安全、速效抗真菌药,机理为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主要用于体表真菌感染。临床人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特点0-p-p-MRSAG-广谱抗假单胞菌类:(2)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氨苄/唑林/拉定。对产酸金黄色葡萄GG-P-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GG-不如第三代。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孟多,P-第三代头孢菌素:G-p-GG-GGp3P-p-/G-GP-G-p-p-p-p-p-p-p-G-大环内酯类GGG-素对GCAP)G-CAP四环素类MRSA林可霉素类4-8多肽类BEE,甲万古霉素及壁霉素。多粘菌素BG-GG-喹诺酮类G-GG-GG10G菌抗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强4-8倍,对其他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MRSAG-MRSAMRSAP-G-G-G-G磺胺类抗结核药是增加了对GCAP抗真菌药B5-B5-其他抗菌药物三、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明确诊断、选择用药细菌学诊断的依据,体外药敏试验做基础,选择最敏感毒性小价格适中的抗菌药,病毒感染早期不用抗菌药,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2、正确选用剂量与疗程根据药物的体内过程,毒性,给药途径,病性缓急来决定,首次用药现在多采用大剂量的方法进行“突击”,减少给药次数(抗生素后效应),当病情得到控制后,采用维持量,应避免小剂量的多次给药。症状消失后,再以维持量巩固12天,防复发。重病者,以肌注和静注为主,消化道感染以口服为主,如消化道感染并发败血症应口服注射同时进行。局部感染尽量采用局部用药,严重者配合全身治疗。3、注意不良反应和加强饲养管理动物患病时大多肝、肾功能已受损,选药时尽量避开肝、肾毒性大的药物,并密切关注肝、肾状态,必要时可减少药物的剂量或延长治疗间隔,以减少药物的蓄积和毒性反应。新生动物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血脑屏障也不成熟,易中毒。用药的同时应加强消毒,清洁场所,加强营养,多饮水等饲养管理措施。4、关注疗效及时修改治疗方案症状减轻,应坚持用药,疗效不明显(一定时间内),应及时换药。抗菌药选择剂量、疗程、控制耐药是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必要时(多见混合感染)采用联合用药。5、注意抗菌药物与免疫的关系磺胺、四环素、利福平等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防御机能不全,临床上猪丹毒、布氏杆菌的沙门氏病过早应用抗菌药会造成抗体出现推迟或不出现。在接种活菌每同时应用抗菌药(如四环素),明显影响疫苗的主动免疫过程,在用抗菌药物治传染病时,用药早、疗效高,但不利于抗体形成,易引起第二次感染,用药迟、疗效降低,但抗体形成好。一般在传染病爆发时,早用药治疗,病情控制后,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在接种活菌苗时,一般在前三天到接种后1周,不宜用抗菌药物。6、联合用药:同时应用二种以上的抗菌药物,增强疗效。应用指征:病情急,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或败血症。混合感染,如心包类、腹膜炎等。易耐药的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某一抗菌药对细胞内病原菌无效时,配合易透过细菌膜能杀灭细胞内病原菌的药物,如青霉素加链霉素。减少毒性大的药物的剂量以降低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