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756000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今天小编在这给大 家整理了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XX 年高考真题 语文 (上海卷)1(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 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 整年地讲 “版本的批评 ”; 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那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 ”,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 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 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 ?“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 为至宝。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 “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 据工作呢?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 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 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 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 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第一类是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 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 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 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 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法官 ”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 “批评的态度 ”,印象派的文 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 ;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 ; 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 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 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 ?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 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1.第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2 分)2.第 段详细列举 “功课 ”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B 证明考据学者只 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 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D 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 特点。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B 第段着 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C 第段分别对第段进行了深入分析。D 第?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5.下列推断 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A 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B 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C 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克白是一部悲剧。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 分值 : 17 分 查看题目解析2(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1 题。湖 殇熊久红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 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 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 漫漫沙尘。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 木乃伊。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 1200 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 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 ; 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 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 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便只好以湖的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 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 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 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若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 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 ! 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 瓜葛。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数字。近 50 年,我 国失去的湖泊有 243 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 62 个。罗布泊消失于 1972 年;台特玛湖消失于 1974 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 年;艾丁湖消失于 1987 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 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 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 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7.第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8.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9.本文是抒情散文,第 11 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 效果?10.结合全文,分析标题 “湖殇”的含义。11.以第 1215 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分值 : 18 分 查看题目解析3(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315 题。野望 (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 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 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 第三、四句中的“诸弟 ”与“一身 ”C 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 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B 第三、四句“海 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C 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D 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15.全诗是怎样 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分值 : 8 分 查看题目解析4(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1 题。(18 分)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 有加焉。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 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 以渔畋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 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翁然悦 服。称为“羊岱”,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常病,祜馈之药。抗服 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 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节选自晋书 羊祜传)诡计:奇计。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1)博学能属文 (2)枯独安其室17.为下列居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 分)(1)皆计所侵,送绢尝之 ( )(2)枯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 )A 侵占 往来 B 侵犯 结交 C 侵害 连接 D 侵袭 沟通 18.下 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今君乃亡赵走燕 B 称为“羊公”, 不之名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枯女夫尝劝枯有所营置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D 人臣树私则背公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9.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 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20.第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应当 (2 分)21.依据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4 分)相关事迹羊祜的品质安边垦田(1)_徐胤当门(2)_邓香归降(3)_陆抗服药(4)_分值 : 18 分 查看题目解析5(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 题。(13 分)勿斋记 (明)朱舜水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 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 独曰“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 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 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 ? 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 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腾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 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 ? 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 注传心:传授道统。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22.概括第段的意思。(2 分)23.第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A 以圣贤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B 交代“四勿”是圣 贤道统传授的秘诀。C 借助圣贤之人的做法,引出文章观点。D通过对比,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24.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2 分)25.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狂夫”借指藤君,表达谦逊之意。 B“圣人”借指藤君,表达 感激之情。C 作者认为自己境界与圣人相距甚远。D 作者为藤君 向自己求文而感到庆幸。分值: 13 分 查看题目解析填空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 分。把答案填 写在题中横线上。612.(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作答:超过 6 空,按前 6 空 评分】(1)非独贤者是有心也,人皆有之,。 。(2) _,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夕阳下,酒旆闲,。(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5)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6)知足不辱,_。(老子第四十五章)(7)奇文共欣赏, _。(陶渊明移居)(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纳兰性德 长相思)分值 : 6 分 查看题目解析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 70 分。727.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 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 (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语文学习方法:定计划,破难点高中的语文学习不但要积累知识、掌握方法,还要训练思维、 感悟哲理。林老师说,“高中的语文学习不能抱一切听从老师安排的想法,也不能恨不得上语文课就听笑话,高高兴兴听语文,这样学语文是痴人说梦,实干加巧干才能真正学好语文。”每位高一学生就要定好语文的学习计划。主要有以下内容: 1.高中三年内分阶段阅读 9 部名著和 3 部文化经典名著。 2.订阅一些有助于自己语文学习的课外书刊。3.保存好作业本,三年内形成系统。4. 做好读书笔记,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佳作精彩段积累下来。5.永远把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放在身边,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成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放在书桌里。 语文阅读理解语文的阅读理解是奇葩。有些是客观内容,这个不用说。主 观内容方面,让人与马不能。例子太多,仅选三个。20XX 年 12 月 24 日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 20XX 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者周南(化名)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 15 分中只拿了 1 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我对了对答案,除了第一个选择题,我拿了 1 分外,其余全错。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 达出来了。”周南在博客上这样写道。“80 后 ”作家韩寒也曾 “细心地完成”了针对自己文章求医 一节的中学语文阅读题,8 道题只做对了 3 道。甚至,他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韩寒对此曾评论说:“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 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20XX 年,学长,哲学家周国平对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的看法。近十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和模拟试卷中,不少占分数比重很大的现代文阅读的文章都是选自周国平的散文。新书发布当天,高考语文刚刚结束,周国平在接受采访时却毫不留情地说这种考 查方式“很荒唐”:“你说一个文本,你去分析它的原意、它的中心思想、它的段落大意,去弄这些东西干什么 ?还说哪句话它的含 义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周国平还说自己几年前曾经做过一份语文阅读题,分析自己 的散文,对照标准答案后自己只得了 69 分。周国平说到这里哈哈大笑,接着严肃地批评了当下的语文应试教育:“现在的语文教学用这种方式,完全是违背教学应该做的事。这样做完全不能提 高人的水平,反而是压制了语文水平,不能发展。”但是咱作为学生,骂一骂可以,拿分数才是真的。既然阅读理解这么荒唐。但是有人能稳定的拿高分,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这些人不但把文章读明白了,而且他们还知道出 题者想要什么答案。简单来说,语文高手懂人的心理!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这么回事儿。我幼小的心灵,哪禁得起如此风尘。幸好,高二期间的一段读课外书的经历,让我对阅读理 解开窍了。当时我很偶然的从班级后排座位调到了第四排,新同桌是数学课代表。我们俩聊得来。他给我看他的读书简报。还有他哥哥的书。他哥已经上大学了,时不时带回一些课外书。有些他喜欢 的推荐给我看。印象最深的是两本书。一本书是周恩来传,很厚的一本。我读的有些吃力。另外一本书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 书看得我如痴如醉。我当时不知道,这本书被人归为 “成功学 ”。人性的弱点帮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那就是从人的心理角度看人。从此之后,只要有人跟我说话,我都会默默的注视人家的眼睛,同时专注的聆听,无论实际上有没有溜号。这个技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帮我赢得了许多朋友,还有长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