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6755725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一、 营销组织的设置原则企业的具体情况各异,营销机构不可能、也无必要都按一种模式。但有一些共性原则需要注意和遵循:(一)整体协调和主导性原则协调是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设置营销机构需要注意:(1)设置的营销机构能够协调企业与环境,尤其是和市场、顾客之间的关系。满足市场、创造满意的顾客,是企业最根本的宗旨和责任;能比竞争者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也是组建营销部门的基本目的。(2)设置的营销机构能够与企业内部其他机构相互协调,在服务顾客、创造顾客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3)营销部门的内部结构、层级设置和人员安排能够相互协调,充分发挥营销职能的整体效应。总之,营销职能部门应当面对市场、面对顾客时能代表企业,面对内部各部门、全体员工时能代表市场、代表顾客。同时内部具有相互适应的弹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是构建“现代营销企业”重要的组织基础。(二)精简以及适当的管理跨度与层级原则组织建设要“精兵简政”,切忌机构雁肿。一是防止因事设职、因职设人,人员要精干;二是内部层级不宜太多。内部层级少,信息流通快,还能密切员工之间关系,利于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提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佳的机构是既能完成任务,组织形式又最为简单的机构。这涉及管理跨度与层级问题。管理跨度又称管理宽度或管理幅度,指领导者能够有效地直接指挥的部门或员工数量,是一个“横向”的概念;管理层级又称管理梯度,指一个组织属下不同层级的数目,是一个“纵向”的概念。管理的职能、范围不变,一般来说,管理跨度与管理层级是互为反比关系的:管理跨度越大、层级越少,组织结构越扁平;反之,跨度越小,则管理的层级越多。通常情况下,管理层级过多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与传递过慢,可能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管理跨度过大,超出领导者能够管辖的限度,又会造成整个机构内部的不协调、不平衡。营销部门要真正做到精简,在设置机构时能否把握营销工作的性质和职能范围,是十分重要的前提。(三)有效性原则效率是衡量组织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机构的效率高,说明结构合理、完善。直观地讲,“效率”是指一个组织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机构的效率表现在能否在必要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能否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取最大的成果;能否很好地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业务上不断创新;能否维持机构内部的协调,及时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二、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及需要的软件。医疗器械品类繁多,根据具体用途可以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四大类。医疗器械作为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其战略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也相应提高,我国疗器械市场规模发展迅速。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34998亿元,同比增长4.6%,预计到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将达近41885亿元,2014-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4.5%。纵观国内,截至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8118亿元,同比增长15.5%,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中国也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政府支持政策的不断深化,医疗需求将不断释放,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将会持续高速增长。三、 行业壁垒1、政策准入壁垒医疗器械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一直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在产品准入、生产准入、经营准入等各方面都存在较高的门槛。目前我国按照风险程度的不同对医疗器械产品实施分类管理、备案或注册制度,对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经营也实施了许可、备案制度,出口产品则一般需欧盟CE认证或美国FDA许可。一般来说,新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从企业申请设立审批到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并顺利完成注册投放市场,需要的时间较长,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高。2、技术研发壁垒医疗器械,尤其是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是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而言,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必须得到保证,这意味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大规模数据的统计分析,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够开发出保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因此,行业新进入者一般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技术突破。3、营销渠道壁垒由于医疗器械行业特有的以经销商为主的销售模式,新进入者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市场渠道。而且由于医疗机构分散,医疗器械的销售地域广泛,售后技术支持要求较高,行业内多采用经销商销售模式向医院进行销售,先进入行业的企业通过长期的渠道扩展,培育出了一批具备较强市场拓展能力、管理能力及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优质经销商,迅速占领渠道资源,形成了较强的营销渠道壁垒。4、人才壁垒基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复合性特点,医疗器械的生产涉及多个技术领域,需要生物医学、材料化学、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医学影像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运用,因此研发人员通常需要拥有较完善的多学科知识储备,然后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实际技术开发经验才能逐步掌握本行业产品开发的能力。对销售人员而言,除了销售策略,还需对医学、材料、机械等相关产品知识有一定了解。因此,对于新进入的企业而言,难以在短期内打造完备的人才队伍,该行业的人才壁垒较高。5、规模壁垒随着“带量采购”等新政策的逐步推行与实施,产品成本管控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需要通过升级自动化生产线、提升规模效应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从而在“带量采购”中实现以价换量,有效维持优势区域的市场份额并拓展销售区域。另外,医疗器械订单往往具有批次多、型号多等特点,规模企业可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和生产能力,完成对客户需求覆盖,实现产品交付的有效性、及时性。四、 吻合器市场发展情况吻合器是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的医疗器械,用于替代手工切除与缝合。根据QYR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大约为54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将达到898亿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人们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纠正治疗需求将不断增加,吻合器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推动我国吻合器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8.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2.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约16.33%,预计2022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03亿元。中国国产品牌外科吻合器市场规模于2021年达到30.6亿元,外国品牌市场规模达52.3亿元,国产品牌比重达36.9%,国产品牌仍有较大替代进口的市场潜力。五、 未来发展趋势1、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带动医疗器械需求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由2011年的18,49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26,736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由2011年的13.7%增长到2021年18.9%,从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不断释放,进而推动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2、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成为未来趋势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美敦力等为代表的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凭借较为完整的产品线、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等优势,占据全球及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较高的市场份额。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企业起步较晚,国内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研发实力、资金实力均难以与全球领先企业形成全面竞争。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就医疗器械耗材领域实现进口替代给予政策倾斜,先后推行“健康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国家及各地方近年来相继在医用耗材采购、医保支付、价格谈判等多维度出台政策支持国产耗材企业,推动国产医疗器械实现进口替代。3、微创技术契合临床诊治需求逐渐成为临床应用主流方向外科学是通过有创医疗操作达到疾病治疗目的的医学科学,在外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减小手术创伤、以求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是外科医学的发展目标。开放式手术会形成较大的创伤,住院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和经济负担。微创化的提出及应用,在现代外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1991年,我国施行了国内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微创外科在我国的起步。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微创外科手术结合了医学影像系统与高科技医疗器械,操作更加人性化,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风险低,特别是在胸外科、心血管外科等复杂外科技术领域尤其显现出微创外科的技术优势。外科微创、低侵害的理念是外科里程碑式的发展,主要体现的形式表现为内腔镜手术方向上。内腔镜手术的进展与吻合器器械的发展相辅相成。腔镜手术从1987年的法国医生的第一例真正意义的腔镜外科手术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手术从最初简单的胆囊切除手术发展到今天许多的高难度,超复杂的消化道重建及重要脏器切除手术。能在腹腔镜下完成现代医学临床中的复杂手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包括腔镜吻合器在内的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的发展。腔镜手术的发展需求催生了腔镜切割吻合器,而腔镜吻合器的出现又反向推动了微创下内腔镜手术的蓬勃发展。4、电动智能化器械腔镜切割吻合器是腔镜手术中开展高难度超复杂手术的关键必备器械,在早期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术、袖式胃切除及胃旁路手术等临床术式中均有应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的腔内切割吻合器均为手动,手动腔内切割吻合器存在如下缺点:1)击发时器械头部晃动,导致牵拉组织,可能对组织产生损伤;2)击发时缝合力非线性,容易对组织造成压榨性损伤;3)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组织厚度选择不同的规格的吻合器,可能由于医生经验、规范吻合技术掌握不充分而导致吻合器使用效果不理想。电动吻合器较好地解决了击发时头部晃动和缝合力非线性的问题,目前国际两大医疗器械跨国企业均研发推出了电动吻合器,强生公司推出了Echelon电动吻合器,该产品拥有独特的抓持面技术(GripingSurfaceTechnology),有效降低电动吻合器的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美敦力公司则推出了SIGNIA智能吻合器,该产品装载了高性能芯片,微处理器和传感器,并配有LED屏幕,能够自动识别和计算组织厚度,通过显示屏进行实时信息反馈,提醒医生选择合适的缝合钉仓,并在操作中自动调整合适的击发力度与速度,对不同器官组织,根据其特性进行个性化精准吻合,帮助医生在不能直接看到和触到人体内部组织的微创腔镜手术中,实现个性化手术治疗。六、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有利因素(1)行业政策不断出台,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作为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进一步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在政策层面给予行业大力扶持,鼓励国内医疗器械加快创新做大做强,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都将医疗器械发展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地位。(2)国家鼓励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和进口替代国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凭借自身产品技术成熟、产品齐全、市场经验丰富,得以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但进口医疗器械价格昂贵,对医保支付及患者经济负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政策鼓励进口替代、行业技术不断创新、国内企业自身技术、工艺及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逐渐壮大,部分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疗器械行业进口替代进程在不同细分领域逐步进行,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扩大。(3)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消费支出增加,推动医疗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联合国秘书处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比例预计将达到9.1%,到2050年和2100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比例预计将达到15.9%和22.6%。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由2011年的18,49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26,736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由2011年的13.7%增长到2021年18.9%。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老龄人口有着更高的患病风险和医疗需求,市场对于医疗诊断的需求也将快速提升,而符合微创原则的诊疗方法更加符合老年人对于医疗诊疗的要求。因此,人口老龄化叠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将为应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不利因素(1)行业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较低,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型企业超过2万家,但90%公司收入不足2000万元,而前20家上市公司的市占率也只有14.2%。根据美敦力及强生公司年度报告,强生公司2021财年实现营业收入937.75亿美元,其中,医疗器械业务收入为270.60亿美元,实现净利润208.78亿美元;美敦力2021财年实现营业收入301.17亿美元,净利润36.06亿美元。与全球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小,规模经济效益低,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2)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国医疗器械等健康相关产业科技创新、的迫切性、必要性日渐凸显。目前进口产品垄断70%-80%高端医疗器械市场,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全球头部医疗器械企业2018年-2020年平均研发投入占比在10%左右,其中医疗器械巨头强生、波士顿科学每年研发投入收入占比均在10%以上。国内医疗器械代表企业2018年-2020年平均研发投入收入占比为8.8%,与全球领先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七、 品牌组合与品牌族谱品牌组合涉及企业是自营品牌还是借用他人品牌,是采用统一品牌还是分类、分品设计,一个产品上标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产品上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等品牌策略问题。品牌组合就是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而做的努力。如此,品牌组合成为品牌运营中的重要策略。(一)品牌归属策略确定产品应该有品牌以后,就涉及如何抉择品牌归属问题。对此,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其一是企业使用属于自己的品牌,这种品牌叫作企业品牌或生产者品牌或自有品牌。其二是他人品牌,他人品牌又可细分为两种:企业将其产品售给中间商,由中间商使用他自己的品牌将产品转卖出去,这种品牌叫作中间商品牌,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贴牌生产,即其他生产者品牌。其三是企业对部分产品使用自己的品牌,而对另一部分产品使用中间商牌或者其他生产者品牌。许多市场信誉较好的中间商(包括百货公司、超级市场、服装商店等)都争相设计并使用自己的品牌。如美国的Sears公司经销的商品的90%0都标有自己的品牌。伴随着2008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再次加速了中间商品牌的发展。沃尔玛一直在中国市场积极开发和推广沃尔玛“自有品牌”,推出“质优价更优”的自有品牌商品,覆盖了食品、家居用品、服装、鞋类等主打品类。自有品牌商品的生产厂家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产品检测,确保每件商品都拥有领先同类品牌的优良品质;同时,自有品牌商品均由生产厂家直接生产,节省了中间环节,使售价比同类商品更具竞争力。中间商品牌的出现与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更宽范围的品牌战。营销企业选择生产者品牌或中间商品牌,即品牌归属生产者还是中间商,要全面考虑各相关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生产者和中间商谁在这个产品分销链上居主导地位、拥有更好的市场信誉和拓展市场的潜能。一般来讲,在生产者或制造商的市场信誉良好、企业实力较强、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情况下,宜采用生产者自有品牌;相反,在生产者或制造商资金括据、市场营销薄弱的情况下,应以中间商品牌或其他生产者品牌为主。必须指出,若中间商在某目标市场拥有较好的品牌忠诚度及庞大而完善的销售网络,即使生产者或制造商有自营品牌的能力,也应考虑采用中间商品牌。这是在进占海外市场的实践中常用的品牌策略。(二)品牌统分策略品牌,无论归属于生产者,还是归属于中间商,或者是两者共同拥有品牌使用权,都必须考虑对所有的产品如何命名问题。是大部分或全部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还是各种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如何对此进行决策事关品牌运营成败。决策此问题,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1、统一品牌统一品牌即是企业所有的产品(包括不同种类的产品)都统一使用一个品牌。例如,飞利浦公司的所有产品(包括音响、电视、灯管、显示器等)都以“PHILIPS”为品牌,佳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传真机、复印机等所有产品都统一使用“Canon”品牌。企业采用统一品牌策略,能够降低新产品宣传费用;可在企业的品牌已赢得良好市场信誉的情况下实现顺利推出新产品的愿望;同时也有助于显示企业实力,塑造企业形象。不过,不可忽视的是,若某一种产品因某种原因(如质量)出现问题,就可能因其他种类产品受牵连而影响全部产品和整个企业的信誉,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统一品牌策略也存在着易相互混淆、难以区分产品质量档次等令消费者不便的缺憾。2、个别品牌与多品牌个别品牌是指企业对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而多品牌策略通常是指企业同时为一种产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的做法。多品牌是个别品牌策略实施的结果,个别品牌策略是多品牌策略的一种具体做法或表现形式。企业运用多品牌策略能够避免统一品牌下的负面株连效应;可以在产品分销过程中占有更大的货架空间,进而压缩或挤占了竞争者产品的货架面积,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而且,多种不同的品牌代表了不同的产品特色,多品牌可吸引多种不同需求的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还需提及的是,由于多种不同的品牌同时并存必然使企业的促销费用升高且存在自身竞争的风险,所以,在运用多品牌策略时,要注意各品牌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变化趋势,适时撤销市场占有率过低的品牌,以免造成自身品牌过度竞争。3、分类品牌分类品牌即指企业对所有产品在分类的基础上各类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如企业可以对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分为器具类产品、妇女服装类产品、主要家庭设备类产品,并分别赋予其不同的品牌名称及品牌标志。这实际上是对前两种做法的一种折中。分类品牌可以按产品分类,也可以按市场分类。(三)复合品牌策略复合品牌就是指对同一种产品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做法。多牌共推一品,不仅集中了一品一牌策略的优点,而且还有增加宣传效果等增势作用。复合品牌策略,按照复合在一起的品牌的地位或从属程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主副品牌策略与品牌联合策略两种。1、主副品牌策略主副品牌策略是指同一产品使用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做法。在主副品牌策略下,用涵盖企业若干产品或全部产品的品牌做主品牌,借其品牌之势;同时,给各个产品设计不同的副品牌(专属于特定产品的品牌),以副品牌来突出不同产品的个性。主副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个别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可以像统一品牌策略一样实现优势共享,使企业产品均在主品牌下借势受益;同时,又能达到像个别品牌策略一样比较清晰地界定不同副品牌标定下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从而避免因个别品牌的失败而给整个品牌带来损失的负面影响。主副品牌策略简直就是对统一品牌策略和个别品牌策略的必要补充。主副品牌策略一般适合于企业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或质量有别的商品,同时还要求拟作为主品牌的品牌应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较好的市场声誉。产品性质相同或质量一致,那也就无必要设置副品牌;而品牌知名度不高或市场声誉不佳,也无势可借,进而也难以带活副品牌。2、品牌联合策略品牌联合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使用不分主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做法。品牌联合可以使两个抑或更多个品牌有效地协作、联盟,相互借势,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接受程度。品牌联合所产生的传播效应是“整体远远大于单体”。可以说,品牌联合的扩散效应比单独品牌要大得多。依照联合品牌的隶属关系,品牌联合策略又可大致分为“自有品牌联合并用”与“自有品牌与他人品牌联合并用”两种做法。必须说明的是,品牌联合不仅仅是品牌名称上的简单联合、表面联合,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质性的深层次的联合或合作,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联合赞助、组合宣传、共用网络等具体的品牌联合形式。八、 年度计划控制主要用于检查营销效果是否达到年度计划预期,对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费用等指标进行控制,确保年度计划所规定的销售、利润和其他目标能够实现。(一)销售分析销售分析衡量并评估实际销售额与计划销售额的差距。具体有两种方法:1、销售差距分析主要用来衡量造成销售差距的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当中既有售价下降的原因,也有销量减少的原因。没有完成计划销售量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企业还要进一步分析销售量减少的原因。2、地区销售量分析用来衡量导致销售差距的具体产品和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查明原因,加强该地区的营销管理。(二)市场占有率分析销售分析一般不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还要分析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份额,揭示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比如一家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可能是它的绩效较竞争者有所提高,也可能是整个宏观环境得到改善,市场上所有的企业都从中受益,而这家企业和对手之间的相对关系并无实质变化。企业和营销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造成市场占有率波动的原因很多,需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1)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有可能出于企业战略的考虑。有时候企业调整其经营战略、营销战略,主动减少一些不能盈利的产品,导致总销售额下降,影响了市场占有率。如果利润反而有所增长,这种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就是可接受的。(2)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也可能是新竞争者的进入所致。通常新竞争者的加入,会引发其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程度下降。(3)外界环境因素对参与竞争的各个企业,影响方式和程度往往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同一行业各个企业都发生影响,但不一定所有企业及同类产品都受到同样程度的影响。有些企业推出创新的产品设计,在市场上争取到较多的客户,市场占有率反而可能上升。(4)分析市场占有率,要结合营销机会。机会好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一般应高于机会程度低的竞争者,否则其效率就有问题。正常情况下,市场占有率上升表示绩效提高,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反之,说明在竞争中不利。(三)营销费用率分析年度计划控制还要确保企业在完成计划指标时,费用没有超支。因此要分析各项费用率,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如果费用率变化不大,在安全范围内,可暂不采取任何的措施;如果变化幅度太大,上升速度过快,接近或超出上限,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年度计划控制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确定年度计划中的月份目标或季度目标;监督营销计划的实施;如果营销计划执行中出现不可接受的偏差,一定要找出原因;采取补救或调整措施,以缩小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计划指标,使之更切合实际;或调整营销战略,以利于计划指标实现。如果指标和战略、措施等没有问题,那就要从营销计划的实施查找原因。九、 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企业之所以要大力开发新产品,主要是由于:(一)产品生命周期的现实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同产品一样也存在着生命周期。如果不开发新产品,当产品走向衰落时,企业也同样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相反,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就可以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时,利用新产品占领市场。(二)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健康、轻巧、快捷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快,消费选择更加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威胁,不得不淘汰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老产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机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出现,并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企业淘汰过时的产品,生产性能更优越的产品,并把新产品推向市场。企业只有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自己的产品,开发新产品,才不至于被排挤出市场。(四)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现代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竞争中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定期推出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地位,提高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十、 品牌经理制与品牌管理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管理实质就是品牌资产管理。品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品牌资产投资和利用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企业的品牌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监控品牌运营状况,设计或参与设计品牌,申请注册商标,管理品牌或商标档案,管理商标标签的印制、领用与销毁,处理品牌纠纷、维护商标权,协助打假,品牌全员管理教育等。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反映了在品牌运营活动中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机构的权力与责任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职能管理制和品牌经理制两种。(一)职能管理制职能管理制是在西方盛行于20世纪2050年代的品牌管理制度(当然,许多企业至今仍很钟爱)。作为品牌管理制度,其主要做法是,在企业统一领导、组织与协调下,品牌管理的职责主要由企业各职能部门分别承担,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亦即,在职能管理制度下,有关品牌的决策与计划都由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分别执行。(二)品牌经理制品牌经理制诞生在美国宝洁(P&G)公司。宝洁产品在全世界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成功的原因除了160多年来一直恪守产品质量原则之外,品牌经理制的灵活而有效运用也是重要成因之一,甚至也可以说,其核心理念“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品牌经理制(管理系统)是宝洁公司品牌运营的重要基石。品牌经理制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于宝洁公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品牌经理制被认为是从事多品种经营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品牌运营的规范组织形式。许多消费品生产企业(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企业)都学习宝洁公司,纷纷采用品牌经理制。美国庄臣公司、美国家用品公司等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大公司都先后采用了品牌经理制,主要是因为品牌经理制有许多“职能制”所不具备的优点。第一,品牌经理制比职能管理制具有较强的品牌运作协调性。在品牌经理制下,企业委任品牌经理负责某品牌运营全过程,具体负责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协调该品牌产品的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部门之间的互相扯皮、推读,减少因未能考虑整体利益、不熟悉整体情况而产生的盲目性和分散性。第二,品牌经理制有利于达到品牌定位目标,快速实现品牌个性化。在职能制下,常因互相扯皮、办事拖拉而致使品牌运营各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而品牌经理制相当程度地克服了这些弊端。第三,品牌经理制有助于长期维系品牌整体形象。由于品牌经理是专司品牌运营之职,监控品牌运营状况与市场变化是其重要职责,加之品牌经理制下协调性增强,使得品牌运营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大大加强。品牌经理制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品牌经理及品牌管理部门与生产、销售和财务等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问题。实践中,由于职权定位不清晰,很多品牌经理对自己的角色比较模糊,进而招致责难,使品牌经理的作用受到限制。此外,对品牌经理的业绩考评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十一、 顾客满意通过创造、传播和交付优质顾客价值,满足需求,达到顾客满意,最终实现包括利润在内的企业目标,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精神。这一观念上的变革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曾经带来美国等西方国家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的商业繁荣和一批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成长。然而,实践表明,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真正贯彻和全面实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尽管以顾客为中心的基本思想是无可争辩的,但是,这个高深理论和企业资源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联系却很脆弱。“利润是对创造出满意的顾客的回报”这个观点,似乎只是建立在信念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牢靠的数据之上的。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和经理围绕现代营销观念的真正贯彻问题,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质量、服务和价值传递实现顾客满意;二是通过市场导向的战略奠定竞争基础,来吸引、保持顾客和培育客户关系。所谓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感知效果与其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其购买后实际感受到的绩效与期望(顾客认为应当达到的绩效)的差异:若绩效小于期望,顾客会不满意;若绩效与期望相当,顾客会满意;若绩效大于期望,顾客会十分满意。顾客期望的形成,取决于顾客以往的购买经验、朋友和同事的影响,以及营销者和竞争者的信息与承诺。若一个企业使顾客的期望过高,则容易引起购买者的失望,降低顾客满意程度。但是,如果企业把期望定得过低,虽然能使买方感到满意,却难以吸引大量的购买者。顾客对满足其需要的感知效果既是企业的预期,也是顾客通过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一种感受。它尽管是顾客的一种主观感觉状态,但却是建立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的,是从顾客角度对企业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研究表明,顾客满意既是顾客本人再购买的基础,也是影响其他顾客购买的要素。对企业来说,前者关系到能否保持老顾客,后者关系到能否吸引新顾客。因此,使顾客满意,是企业赢得顾客、占有和扩大市场、提高效益的关键。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吸引新顾客要比维系老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保持老顾客、培养顾客忠诚感具有重大意义。而要有效地保持老顾客,就不仅要使其满意,而且要使其高度满意。高度的满意能培养顾客对品牌的感情吸引力,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上的偏好。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创建、保持和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努力争取更多高度满意的顾客,建立起高度的顾客忠诚。贯彻全方位营销管理观念,关键是要与顾客及其他利益方建立持久关系,亦即做好关系营销。为此,企业必须首先创造卓越的顾客感知价值,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和价值链管理,形成系统的“顾客满意”良性机制,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