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开大学南开微观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6636968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南开大学南开微观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南开大学南开微观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南开大学南开微观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微观、宏观经济学专业:经济学院所有专业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2说明纳什均衡与纳什定理的基本概念。3什么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4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5说明财政政策实行过程中的挤出效应。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灵活偏好陷阱”?7什么是“理性预期”?8什么是充足就业的失业率?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之间有和关系?边际生产力递减是如何体现在现实中的,请举例说明。2从资源运用效率角度对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进行比较。3用ISLMBP(EB)模型说明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4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在下列3题中任选两题回答。1假设某人从25岁开始工作,年收入为50,000元,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5岁,现在他已经45岁,试求:(1)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和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0,000元,则他的年消费为多少?2假设某商品的反需求曲线为;其反供应曲线为;试求:(1)市场达成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假如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3)在这1.00元的税收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承担多少?3给定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函数,根据边际生产力分派理论证明:为生产要素L的收入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为生产要素K的收入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23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分别由现行的1.98%和5.31%提高到2.25%和5.58%,以便克制某些部门投资过热的现象,并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请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上述以利率手段为主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力及局限性。2结合克鲁格曼提出的“三难悖论”(不也许三角型),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前景。参考答案南开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微观、宏观经济学专业:经济学院所有专业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答: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通过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价格的调整所实现的均衡,即完全竞争均衡,在经济上是帕累托最优配置。也就是说,假如所有的个人和公司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隐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竞争均衡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它与分派无关,利润最大化只保证效率,不保证公平;第二,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均衡只有在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效,因此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第三,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暗含假定了任何一家厂商的选择并不影响它们的生产也许性边界,也就是说不存在生产的外部效应和消费的外部效应。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中任何一个竞争均衡的分派结果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即达成了没有人可以在不伤害其别人的前提下改善自身福利的状态。对许多人来说,这一定理是自由竞争的胜利。但是,自由竞争还不能与帕累托最优划等号。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恰恰表白了这一点。这一定理说的是,假如可以对行动个体的初始禀赋进行适当的再分派,则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的社会分派都可以通过自由竞争达成。这里的前提条件是相称惊人的,由于它等于是说,要达成某个特定的帕累托社会分派,以财富再分派为目的的社会革命是必要的,由于这一因素,经济学家更看重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2说明纳什均衡与纳什定理的基本概念。答: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在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假如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成了均衡。所谓纳什均衡,它是一稳定的博弈结果。(1)纳什均衡的含义是: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别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佳的。也就是说,此时假如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减少。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纳什均衡点存在性证明的前提是“博弈均衡偶”概念的提出。所谓“均衡偶”是在二人零和博弈中,当局中人A采用其最优策略a*,局中人B也采用其最优策略b*,假如局中人仍采用b*,而局中人A却采用另一种策略a,那么局中人A的支付不会超过他采用本来的策略a*的支付。这一结果对局中人B亦是如此。“均衡偶”的明拟定义为:一对策略a*(属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属于策略集B)称之为均衡偶,对任一策略a(属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属于策略集B),总有:偶对(a, b*)偶对(a*,b*)偶对(a*,b)。(2)纳什定理的含义是:任何具有有限纯策略的二人博弈至少有一个均衡偶。这一均衡偶就称为纳什均衡点。纳什定理的严格证明要用到不动点理论,不动点理论是经济均衡研究的重要工具。通俗地说,寻找均衡点的存在性等价于找到博弈的不动点。纳什均衡点概念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使博弈论研究可以在一个博弈结构里寻找比较故意义的结果。但纳什均衡点定义只局限于任何局中人不想单方面变换策略,而忽视了其他局中人改变策略的也许性,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纳什均衡点的结论缺少说服力,研究者们形象地称之为“天真可爱的纳什均衡点”。3什么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答:(1)逆向选择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也许地有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比如在旧车市场,逆向选择导致的最终均衡是所有好车都卖不出去,显然,这是无效率的,资源没有达成最优配置。(2)道德风险指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导致别人损失的也许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在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并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重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重要方法是风险分担。(3)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市场经济讲究协议关系。以签订协议的时间为界线,逆向选择是“协议前的机会主义”,由于私有信息的存在提供应人们在协议签订之前讨价还价时说谎的机会;道德风险是“协议后的机会主义”,许多行为是不可观测的或不可证实的,这就提供应人们在协议签订后不遵守诺言或行骗的机会。4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答:(1)序数效用论是指用人们对某种商品的主观评价的先后顺序或优劣对比来表达与分析效用的理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用来表达个人的偏好的,但个人偏好是心理的活动,因此效用的量在理论上、概念上和事实上生来就是不可计量的,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限度将它们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而不能用基数一、二来表达他们量的大小。(2)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将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此外,序数效用论又提出预算线,预算线表白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也许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所有数量组合。将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结合,就可以说明消费者的均衡: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一组无差异曲线簇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限度的均衡点。即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这个式子表达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乐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互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当等于该消费者可以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互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5说明财政政策实行过程中的挤出效应。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而政府支出增长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就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但是,这一增长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在一个充足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长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长,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应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长“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限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限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限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限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限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限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灵活偏好陷阱”?答:“灵活偏好陷阱”又称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长货币供应也不能减少利率,从而不能增长投资引诱的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成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钞票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应的增长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长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所以,此时采用扩张性政策,不能减少利率,不能增长收入,货币政策无效。但是,在“灵活偏好陷阱”情况下,财政政策极为有效。7什么是“理性预期”?答:理性预期指在有效地运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用普通的语言来说,理性预期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约翰穆思在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提出,理性预期的含义有三个:一方面,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另一方面,为对的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最后,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候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错误,他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在长期而言保持对的。理性预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假设之一。8什么是充足就业的失业率?答:充足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乐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况。而充足就业的失业率又称“自然失业率”、“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等。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起作用时,总供应和总需求处在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充足就业的失业率是充足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它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减少到充足就业的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导致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充足就业的失业率。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之间有何关系?边际生产力递减是如何体现在现实中的?请举例说明。答:(1)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将资本的投入量增长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总产出的增量即资本的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的现象。一般认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并不是根据经济学中的某种理论或原理推导出来的规律,它只是根据对实际的生产和技术情况观测所做出的经验性概括,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纯技术关系。同时,该规律只有在下述条件具有时才会发生作用:生产技术水平既定不变;除一种投入要素可变外,其他投入要素均固定不变;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必须超过一定点。在不增长投入的情况下,产量却有所增长,这种情况被认为发生了技术进步。它可由两个层次观测得到:在产量不变下,所使用的要素投入减少,在要素投入不变下,其所生产的数量会增长。希克斯曾把技术进步划提成三种:资本多用型的技术进步,劳动多用型的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很显然,按照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不存在技术进步时,总产出将最终停止增长。可是,现实的经济状况告诉我们,总产出并没有出现停止不前的情况,这正是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的生产率,保证了总产出的连续增长。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不仅阻止了要素边际生产力的递减,一定限度上反而提高了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通过资本、劳动等加强型维持产出的增长。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则是长期生产的结果。如图1,MP1表达在技术水平T1时的资本边际产出曲线,MP2表达在技术水平T2时的资本边际产出曲线,其中T2T1。这两条边际产出曲线在过了某点后都是单调递减的,这正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反映。而在每一个资本投入水平上,MP2总是大于MP1,这部分增量是由技术进步产生的。QMP2MP1K0 图1:边际生产力递减与技术进步(2)边际生产力递减体现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对于给定的10公顷麦田来说,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前提下,考虑使用化肥的效果。假如只使用一公斤化肥,那可想而知,这一公斤化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长量即边际产量是很小的,可以说是微局限性道的。但随着化肥使用量的增长,其边际产量会逐步提高,直至达成最佳的效果即最大的边际产量。但必须看到,若超过化肥的最佳使用量后,还继续增长化肥使用量,就会对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化肥的边际产量就会下降。过多的化肥甚至于会烧坏庄稼,导致负的边际产量。2从资源运用效率角度对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进行比较。答:在完全竞争市场的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在资源运用上是有效率的。在完全垄断市场的状态下,垄断厂商可以自行控制市场的产量和价格,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所定的市场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从中获得超额利润,这意味着完全垄断市场在资源运用上没有效率。具体来说:(1)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花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乐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花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成了最优。由于,假如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反之,假如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长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公司的产量是最优的。(2)再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公司的生产费用,从而公司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公司处在长期均衡状态时,公司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公司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公司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由于公司运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应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应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映,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此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公司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公司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3用ISLMBP(EB)模型说明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的货币当局不干预外汇市场。汇率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力量的变化,仅通过汇率水平的变动就可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货币汇率下浮,从而引起商品劳务出口价格下跌,刺激出口。反之,顺差国货币汇率上浮,因而出口减少,进口增长。于是市场力量自发调节国际收支。以下用ISLMBP(EB)模型仅分析逆差国货币汇率下浮,导致出口需求增长的情形,其他情形仿此进行。图2: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时的出口需求变动效应考虑货币汇率下浮,出口需求增长的情形。在图2中A点的初始的汇率和利率水平上,初口需求的增长使IS曲线向右移动到。这时内部均衡点为点。但在点,本国的利率超过了国外水平。作为对较高利率的反映,资本将开始流入本国,产生国际收支盈余并由此引起本国货币升值(用直接标价法表达的汇率下降)。升值意味着本国的竞争力下降,即进口晶的价格水平下降,且本国商品变得相对较昂贵。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减少,净出口下降。所有这一切说明,本国货币升值意味着IS曲线从向左方移动。只要本国的利率水平高于,本国净出口的减少连续到IS曲线一直移动到最初的均衡位置为止。这种调整由沿着LM曲线的箭头来表达。因此,在资本完全流动和浮动汇率条件下,出口增长对均衡产出没有持久性的影响。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出口需求增长引起的利率上升,进而使货币升值,因此最后完全抵消了出口的增长。一旦经济回复到点A,净出口就回到最初的水平。4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答: (1)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机制。在AD-AS模型中,石油等原材料燃料等投入品的价格变化,会对经济中供应方带来影响,我们称之为供应冲击。不利的供应冲击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下面通过图3说明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如图3,假设经济本来处在充足就业状态,均衡点为E0。短期效应。石油涨价,对厂商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升,则总供应曲线由AS0上移至AS1,与AD0交于E1点,物价水平提高,社会总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在本期内名义工资不变,导致实际工资的下降。中期效应。本期结束后,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1小于Y0,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充足就业量,名义工资下降,物价随之下降,AS曲线向下移动至AS2.。并且只要存在Y对Y0的偏离,就会导致AS缓慢的向右下方移动下去,直到En。长期效应。经济在En(与E0重合)实现长期均衡,相应ASn。此时经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后,回到了最初的价格水平,但名义工资下降,进而导致实际工资水平下降。AS1E1 P AS2AS0E0(En) ASn AD0 O Y1 Y0 Y图3: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机制(2)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短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一方面,石油价格上涨对交通运送行业产生最直接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而成品油支出是运送行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对化工、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影响也很大。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了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合成橡胶等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并引起各类化工产品出厂价格大幅上涨。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使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的成本大幅上升,必然使这些行业利润减少,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亏损。一些公司还因此而停工减产。再则石油价格上涨还带动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而这些能源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不亚于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影响这些行业进一步投资和发展,从而会对经济发展、就业、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每桶原油价格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也许下降约0.4个百分点。根据欧盟委员会测算,假如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则两年之内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则增长0.6个百分点。(3)从开放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石油价格上涨会增长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长,给亚洲国家和地区保持经常项目平衡、偿还外债、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也也许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这对以扩大出口为重要动力的亚洲经济来说,无疑会增长阻碍发展的因素。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还也许在发达国家引发汇率动荡,从而波及亚洲金融市场,并在贸易、投资等众多领域引起连锁反映。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在下列3题中任选两题回答。1假设某人从25岁开始工作,年收入为50,000元,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5岁,现在他已经45岁,试求:(1)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和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0,000元,则他的年消费为多少?解:(1)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地生活,从而他们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此人的终身收入为 万元平均每年消费为 万元则45岁时此人拥有的财富为 把此人45岁当作新的起点,再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后每年的消费为 万元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为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函数,可得 解得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为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万元,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其每年消费为万元2假设某商品的反需求曲线为;其反供应曲线为;试求:(1)市场达成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假如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3)在这1.00元的税收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承担多少?解:(1)联合供应函数和需求函数 解得市场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消费者剩余为 (2)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后,形成新的反供应曲线为: 联合 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政府的税收收入为 (3)消费者承担生产者承担3给定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函数,根据边际生产力分派理论。证明:为生产要素L的收入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为生产要素K的收入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证明:设工资为, 利率为.根据边际生产力分派理论可知,劳动的收入为资本的收入为 则L的收入在总产值的份额=K的收入在总产值的份额=得证。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23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分别由现行的1.98%和5.31%提高到2.25%和5.58%,以便克制某些部门投资过热的现象,并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请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上述以利率手段为主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力及局限性。答:(1)货币政策指政策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实现国民经济的最终目的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一系列中间变量的设定调节和影响来间接用作与最终目的,从而实现最终目的。中介目的的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以及最终政策目的的实现。(2)政策出台的背景从2023年以来,我国的固定投资出现剧烈的上涨,汽车、钢铁、房地产、铝、电力等资源性行业更是出现了高达50以上的增长,部分行业存在过热投资,行业风险增大。另一方面,过热行业大多数是房地产行业和资源性行业,公司投资的资金重要来源于银行存款。因此事实上公司将投资风险转嫁给银行,而银行为了减少不良贷款率,通过扩大的分母的办法,大量放贷。在公司投资需求增长(并且都集中在少数行业),银行放贷需求增长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也就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消除和防范通货膨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限制房地产贷款的文献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的背景。(3)目前我国以利率手段为主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力。对投资过热行业的影响。提高利率最直接的影响是提高了公司融资成本,这对某些投资过热的公司影响更明显。但是,对这些行业的一刀切则也许使一些已有好的投资项目由于资金链的断缺而不能如期投资,这反而导致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2023年,我国物价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完全走出了1998年以来通货紧缩局面。调高利率作为一种紧缩需求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克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克制通货膨胀情况,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此番采用的紧缩政策结合先前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必然导致我国2023年的GDP增长速度放慢。我国2023年的GDP增长速度可以达成9以上,但是假如分析GDP增长的来源,则会发现很大一部分来自固定投资。因此对投资的限制必然减少GDP的增长速度。但是,这种降温是有利的,由于资源性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自身是不可连续的,我国的宏观调控也不仅仅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就业的增长比经济增长自身更故意义。中国人民银行的紧缩政策可以减少2023年经济增长速度,使其达成8左右水平,以控制经济的过快增长。(4)我国以利率手段为主的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实行的以利率水平为主的货币政策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其发挥的作用有限,因素重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银行这次利率调整与其说是为了加大公司融资成本,不如说是给市场发出一个信号。人民银行从2023年以来通过数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向过热行业的信贷规模等手段,至2023年10月人民银行调整利率时,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某些行业的过热投资。2023年10月调升利率更多的含义是人民银行向市场表白继续紧缩需求的政策方向。第二,我国实际利率很低,公司融资成本自身很低。2023年我国的物价上涨水平为4以上,我国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贷款实际利率也不到2。在此情况下,即使2023年10月调高利率,对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也比较有限。第三,我国公司对利率敏感性差。我国目前投资过热重要是固定投资增长过快,而对这些行业进行投资的往往是国有公司,国有公司往往对资金成本的考虑较少,因此利率政策对国有公司的投资需求影响并不大。第四,目前存在比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加息政策必然导致更多热钱的涌入,更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了保持固定的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必然急剧增长,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引起的基础货币的增长,人民银行需求在公开市场上对冲。在无国债对冲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只好发现央行票据,这影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力。2结合克鲁格曼提出的“三难悖论”(不也许三角型),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前景。答:(1)“三难悖论”的含义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的,而放弃此外一个目的。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重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使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2)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关系对于我国这种经济大国来说,货币政策必须维持独立性。因此根据不也许性三角关系,资本的自由流动与固定的汇率制度不能同时存在。这就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目前我国实行实质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也在一定限度上管制资本的流出流入。因此理论上还没有碰到不也许性三角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长,资本逐步或明或暗地实行了自由流动,这必然会倒逼我国汇率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或者贬值压力。因此,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紧密联系的,在两者不同时改革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倒逼机制,使得后改革者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统一考虑两者的改革,而不能顾此失彼。(3)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发展前景。从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影响力来说,独立的货币政策、自由的资本流动、浮动的汇率制度是我国必然要实现的目的。但是实现这些目的的措施和过程则应当充足考虑我国经济的承受能力,逐步实行。总体上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应当是渐进式的,而在适当的时候则需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与世界经济、贸易进一步融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是全方位参与世界竞争的必然规定。但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一定的金融条件,要充足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给国内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带来的风险。因此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环节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达成一定限度时,要考虑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开放不同,资本市场的开放事实上是涉及很多子项目的,因此在一定限度上可以有选择、有环节地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则没有这种阶段性。一般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第一,金融环境比较成熟;第二,资本市场应当一定限度上已经开放;第三,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满足这些基本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可以由目前的实质固定汇率制度改为真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cn),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