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理学总结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66331791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生理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医生理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医生理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生理学总结中医生理学总结绪论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 兴奋性、适应性、生殖。第三节机体功能的调节 1、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 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1)神经调节: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 分的功能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基本调节方式:反射。(2)体液调节:概念:体内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 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神经一体液调节 2、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反馈控制 系统;前馈控制系统)(1)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 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方向相反 方向变化。意义:维持稳态。缺点:滞后、波动。(2)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 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方向相同方向变化。意义:促使某一生理过程完成。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 转运功能(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被动转运:物质顺浓度 差或电位差的净移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1)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着浓度差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 一侧的跨膜转运。(02、C02、乙醇、脂肪酸、类固醇)(2)易化 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必须通过细胞膜上特殊蛋 白质的协助下,才能从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的转运形 式。易化扩散分两类载体(carrier)介导的易化扩散特点:髙度 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Na+、K+、Ca2+)。分类:化学门控 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2、主动转运(1)概念:主动 转运是指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出胞膜的过程,需 要消耗能量。(2)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 a 概念: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 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b 钠-钾泵的概念:钠-钾泵是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 一种蛋白质,其本身具有ATP酶的活性,能分解ATP,为Na+、K+ 的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故钠-钾泵亦称Na+-K+依赖式ATP酶,简称 钠泵。c钠-钾泵的转运机制细胞内Na+浓度或细胞外K+浓度较静息 时增髙,钠-钾泵即被激活,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利用此能量 由细胞内转运3Na+至细胞外,由细胞外转运2K+至细胞内,形成 和保持了膜内髙K+,膜外髙Na+的离子不均衡分布。d由于钠泵的活动使细胞外正离子净值增加而使电位升髙,因 此也将钠钾泵称为生电钠泵。e钠钾泵的生理意义:I由钠钾泵形成的细胞内髙K+是许多代 谢过程所必需的。II 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III膜内外Na+浓度差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IV钠钾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是细胞生物 电活动的前提条件。继发性主动转运概念: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3、入胞和出胞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概念:兴奋性、阈电 位、阈强度(阈值)一、细胞生物电现象与产生机理 1、静息电位:(1)概念: 细胞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外相 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2)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 息电位。2、动作电位(1)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 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 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2)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下降 支K+外流所致(3)动作电位特征:单一神经或肌肉细胞动作电位 有以下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4、兴奋的传播:局部电 流5、离子功能状态以Na+通道为例,有3种功能状态:备用状 态;激活状态;失活状态。6、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A定的刺激强度B.定的刺激持续 时间C.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7、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1) 绝对不应期(2)相对不应期:(3)超常期:(4)低常期第四节骨骼肌 细胞的收缩功能三、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概念:将膜的电 变化为特征的兴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联系起来的 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 细胞深处。三联管的信息传递。肌浆网中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第三章血液概述一、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机体内部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 境,即细胞外液。稳态: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意义: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二、血液的组成及血量 2、血浆渗透压(1)血浆晶体渗透 压: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主要是Na+、Cl-,调节细胞内外水平 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蛋白质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 衡,维持血容量。3、血量(bloodvolume)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简称为血量,指 存在于循环系统中的全部血液容积。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 重的 7-8%,也即 70-80ml/KG 血液。四、血液的功能(一)运输功能(二)免疫和防御功能 (三)维持内环境稳态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三)红细胞的功能运 输 O2 和 CO2 缓冲作用免疫功能(四)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红细胞 生成所需的原料:蛋白质、铁。辅助物质:维生素B12、叶酸(巨 幼细胞性贫血)三、血小板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血小板在生理 性止血中的作用(2)血小板在促进血液凝固中的作用(3)血小 板在血管内皮完整性中的作用第三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 变成不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基本过程(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凝血酶原变成 凝血酶。(3)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第四节血型与输血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1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 类型。二、红细胞血型(一)AB0血型1、血型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第四章血液循环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心室肌细 胞:静息电位K+外流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复极化复杂,持续时间较长。0期(去极化)Na+内流,Na+平衡电位,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1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所致。2期(平台期)Ca2+、Na+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很长的主要原因,也 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快速复极末期)Ca2+内流停止,K+外流增多所致。4 期(静息期)膜电位基本上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细胞内外 离子浓度维持依靠Na+K+泵、Na+Ca2+的转运。(主动转运)窦房 结细胞:0期除极:钙内流,导致 0期除极。3期:K+外流。三、心肌细胞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自律性、传导性、兴 奋性;机械生理特性:收缩性)1.自律性: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 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 简称自律性。(1)窦房结细胞是正常的起搏点。2. 传导性:(2)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使兴奋通过房室交 界时,延搁的时间较长,称为房室延搁。意义是保证心房、心室 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3.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特点:有效不 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 直收缩。意义:保证心脏泵血功能的实现。4.收缩性:心肌收缩的特点:同步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对细 胞外Ca2+的依赖性。五、心动周期与心率 1.概念: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 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六、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一侧心 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与心室 舒张末期容积之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2. 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即每 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约为 56L。心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m2)。七、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脏泵血功能最 常用的指标是心输出量,故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往往可通过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来讲解。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心肌收缩的前 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后负荷即大动脉血压可 影响搏出量,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心率在40180次/min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 心率180次/min时,搏出量明显减少,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 低。心率十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 脉血管壁的侧压力,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高点为收缩压,最 低点位舒张压,两者差为脉压。3. 动脉血压的形成:(1)前提条件:足够的血流充盈;(2)基本条件: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3)心脏射血和外周阻 力。4.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 压。(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 素)。(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弹性下降,收缩压上 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十二、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 1.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 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2.微循环 3条途径及其作用:(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2)直捷通路: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 多见。(3)动-静脉短路: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 多。十五、植物性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1.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 的影响:迷走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 M 受体 结合,产生负性变力、变时、变传导作用。2. 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交感神经末梢分泌去甲肾上 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 1 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变时、变 传导作用。十七、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 1.减压反射(颈动 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1)基本过程:动脉血压升高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经窦神经和减压神经将冲动 传向中枢通过心血管中枢(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 管中枢)的整合作用导致心迷走神经兴奋、心交感神经抑制、交 感缩血管神经抑制心输出量下降、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血压恢 复正常。(2)特点:压力感受器对波动性血压敏感。 是一种牵张感受器。窦内压在正常平均动脉压(lOOmmHg左右)上/下变动时,压 力感受性反射最敏感。意义:减压反射对血压变化及时纠正,在 正常血压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十八、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 l 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 变时、变传作用,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与血 管平滑肌上的 2 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肾上腺素能与心肌细胞上 1 受体结合能力最强,产生正性变 力、变时、变传导作用,临床主要应用于做强心药。去甲肾上腺素能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能力最强,使血 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上升,临床主要应用于做升压药。第五章呼吸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肺牵张反射一、呼吸过程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全过程:(1)外呼吸(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 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二、肺通气: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 1.肺通气的直接动 力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的原始动力呼吸运动。三、胸内压:即胸膜腔内的压力 1.胸膜腔是由胸膜壁层与胸 膜脏层所围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其间仅有少量的浆液,无气 体存在。4. 胸内负压的意义:(1)保持气道和肺的扩张状态。(2)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导致胸腔内静脉和胸导管扩 张)。四、肺换气即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2. 肺换气的动力:气体的分压差。分压是指在混合气体中某 一种气体所占的压力。4.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 气。(2)气体分子的分子量,溶解度以及分压差。(3)通气/血流比值是影响肺换气的另一重要因素。通气/血流比值(V/Q)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为 0.84左右。V/Q0.84 表示肺泡无效腔增大。V/Q 六、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 入或呼出的气量。5 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肺活量等 于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也等于肺总容量减去余气 量。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一般来说肺活量越 大,肺的通气功能越好。7 用力呼气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指一次最大 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占用 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其中,第1秒钟内呼出的气量称为第1秒用 力呼气量,是临床反映肺通气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正常时FEV1/FVC%约为83。因此,FEV1FVC是评定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用 指标,也常用于鉴别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病。8. 每分肺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或每分钟 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量,=潮气量呼吸频率。9.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从气体交换的效果看,适当深慢呼吸比浅快呼吸有利于气体 交换。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有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泡通 气量等,从气体交换的意义来说,单位时间内最好的指标是肺泡 通气量。一次呼吸最好的指标是用力呼气量。七、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氧气的运输(形式、四个指标、 一条线、特点):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2)化学结合的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这是氧运输的主要形 式,占 98.5%l。2.二氧化碳的运输:(1)运输形式:物理溶解占 5%,化学结 合:HC03-占88%,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7%;八、呼吸中枢及呼吸 节律的形式延髓是自主呼吸的最基本中枢;脑桥是呼吸运动的调 整中枢。十、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1化学感受器外周感受器:颈动 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有效刺激:动脉血中 P02 下降, PC02、H 升高-呼吸增加中枢化学感受器: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有 效刺激: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 H 升高 2.C02 的调节:(1)一 定水平的PCO2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必要条件,CO2是调节呼 吸最主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2)机制:CO2对呼吸有很强的刺 激作用,CO2通过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其中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是主要途径。4.H+对呼吸的调节:血液中H+升髙通过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 感受器,使呼吸加强。血液中H+主要作用于外周感受器,5低O2 对呼吸的调节:02含量变化不能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p (02)降 低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中枢则是抑制作用。第八章尿液的生成与排出名词解释渗透性利尿:肾小管中溶 质浓度升高,肾小管渗透压上升,对抗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 增高的现象。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水利尿:大量饮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 泌减少,尿量增多,称为水利尿。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高血糖浓度。8.9-10.2mmol/l。五、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2.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3.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六、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 力;.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结构基础;肾血浆流量滤过的物质基 础。1.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 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 滤过率增加。2. 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中存在机械屏障和 电学屏障。滤过膜通透性和面积发生变化会导致原尿成分和量的 改变。3. 肾血浆流量: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肾 血浆流量大,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慢,有 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长,滤过率大。肾血浆流量小,肾小球毛 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快,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 短,滤过率小。七、一些重要物质的重吸收 1.小管液中的成分经肾小管上皮 细胞重新回到管周血液中去的过程,称为重吸收。2.大部分物质主要吸收部位在近端小管,有些物质仅在近球 小管被重吸收(如葡萄糖,葡萄糖与Na+相偶联,继发性主动转 运)。3 水的转运:近端小管,等渗性重吸收,与机体是否缺水无 关;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吸收,与机体缺 水有关。九、影响终尿生成的因素 1.肾小管中溶质浓度是影响肾小管 和集合管重吸收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 时小管内糖浓度增高,妨碍水分重吸收,形成多尿,这称为渗透 性利尿,甘露醇利尿原理也如此。2.血管升压素:合成部位,下丘脑视上核的神经细胞合成(主 要),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合成(次要)。生理作用:能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的重 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增加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促 进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 的主动重吸收,提高肾髓质组织间液的渗 透压梯度,有利于尿的浓缩。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疼痛刺激等。3.醛固酮:合成部位,肾上腺皮质球状带(1)生理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对Na+、Cl、水的重吸收,同时促进K+分泌,保钠排 钾潴水。(2) 分泌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K+浓度 升髙(主要刺激因素)或血Na+浓度降低,均可刺激醛固酮分泌。第九章内分泌一、激素的概念 1.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髙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激素对机体生理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但 激素既不增加能量,也不增添成分,仅起信使作用。五、腺垂体功能 3.生长素的作用和调节:(1)作用:促生长 作用:幼年时缺乏患侏儒症、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素过多 患肢端肥大症。对代谢的作用: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分 解。生理水平生长素加强葡萄糖的利用,过量生长素则抑制葡萄 糖的利用。七、胰岛素 2.胰岛素生物学作用:促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稳 定的激素(合成激素)。血糖浓度增加是促进胰岛素释放最敏感 的因素。(1)对糖代谢:加速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降低血糖 浓度。(2)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3)对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蛋白质 分解。八、甲状腺激素 1.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对生长发育 的作用:影响长骨和中枢神经的发育,特别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患呆小病。(2)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对能量代谢的作用:提高基础代谢 率,增加产热量。对三大代谢物质的影响:糖:大量 T3、T4 可升高血糖;脂肪 代谢:分解大于合成,脂肪减少。蛋白质:生理浓度:T3、T4作 用于线粒体刺激mRNA合成,蛋白合成增加。(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兴奋性,故甲亢患者表现 为易激动、烦躁不安、多言等症状。(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九、肾上腺皮质激素 2.糖皮质激素的作用:(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是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促进糖异升,有抗 胰岛素作用使血糖升高。促进蛋白质分解。对脂肪的作用存在部 位差异,促进脂肪重新分配。(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对水的排出有促进作用,有较弱的 贮钠排钾作用。(3)对血细胞的影响:使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在血 液中的数目增加,使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减少。(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维持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 作用。(5)在应激中发挥作用(应激反应: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 产生的一种以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共同参 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6)其它: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增加胃酸及 胃蛋白酶的分泌等。第十章神经系统 1.突触: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 触的特殊分化部位。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 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导致Na+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3.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 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 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4. 受体:是指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能与某些化学物质 (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 蛋白质。5. 传入侧支性抑制:指传入纤维在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同 时,发出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该中间神经元的 活动去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的活动。6. 回返性抑制:指某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 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去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抑制 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其活动经轴突返回作用于同一中枢的神经 元,抑制原初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其他神经元的活动。7. 内脏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 或痛觉过敏的现象。8. 运动单位:由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 成的功能单位。9. 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具有完整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 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10.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位相性牵张反 射)。11. 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 受牵拉的(紧张性牵张反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12. 特异性投射系统指从丘脑特异投射接替核和联络核群发出 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特点的投射 系统。13.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指由丘脑非特异核群发出的纤维弥散性 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 关系。三、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1.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基本方式是 形成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前 膜内侧有大量线粒体和囊泡。突触后膜上有递质作用的受体。2. 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化学性突触传递,缝隙连接、非突 触性化学传递。(1)化学性突触传递基本过程如下: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 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 位(EPSP)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实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四、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原理突触 传递类似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是一种电化学电的过 程;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性突触后电位(EPSP )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的过程。1. EPSP 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上的受 体,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 导致Na+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2.IPSP 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 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 部超极化电位。特点:(1)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2)递 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3) EPSP和 IPSP都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4)EPSP和IPSP都是突 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六、神经递质与受体及阻断剂(一)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部分交感 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和躯体运动神经等5种纤维的末梢都释放 ACh。2. 去甲肾上腺素: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末梢(除上述交 感胆碱能纤维外)均释放 NE。3. 嘌呤类或肽类:支配消化道的外周神经纤维.(二)受体 1) 胆碱能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胆碱能受体分为毒蕈碱受体(M受体)和烟碱受体(N受体) 两型。N受体分N1受体和N2受体2个亚型。N1,即神经原型烟碱受体,分布于突触后膜上。N2 受体,即肌肉型烟碱受体,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的接头后 膜上。N1被筒箭毒碱和六烃季铵阻断,N2被筒箭毒碱和十烃季铵阻 断。2)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 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分a受体(al、a2)和受体(1、2和3) 2型。受体特征:受 体(主要是 1 受体,分布于血管平滑肌上)产生的效应主要是兴 奋性的,受体(主要是 2 受体,分布于血管平滑肌)产生的效应 主要是抑制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对受体的作用较受体强;肾上腺 素对和受体的作用都强。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受体,酚妥拉明(主要是 1 受体) 和育亨宾(2 受体);受体,普萘洛尔(1、2 受体)、阿替洛尔 (1 受体)和丁氧胺(2 受体)。七、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2. 中枢延搁。3. 总和现象。4. 兴奋节律的改变。5. 后发放。6.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八、中枢抑制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 1.突触后抑制包括传 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1)传入侧枝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传入神经进入中枢 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产生传出效应;另一方 面其轴突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此抑制性神 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 的活动协调起来。(2)回返性抑制:中枢神经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时,通过 其轴突侧枝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转而抑制原先发动兴奋 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它神经元。意义: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 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协调一致。九、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2.丘脑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 性投射系统指由特异投射接替核、联络核及其投射到大脑皮层的 神经纤维,终止于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系 统。功能:产生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由丘脑非特异投射核群及其投射到 大脑皮层的神经纤维,终止于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传导系统。功 能:维持和改善大脑皮层兴奋状态。3. 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躯体感觉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 主要在中央后回。其投射特点有:(1)躯体感觉的投射是交叉 的;(2)投射区皮质上的定位恰似倒立人体的投影,但头面部内 部的安排是正立的;(3)投射区的大小与躯体感觉的灵敏度有 关。十、皮肤痛觉、内脏痛和牵涉痛 2.内脏痛的特点:(1)缓 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常伴有明显的自 主神经活动,情绪反应强烈。(2)引起内脏痛的刺激与皮肤痛不同。内脏对机械性牵拉、 缺血、痉挛、炎症敏感。十二、牵张反射 1.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 其伸长时,能引起受牵拉肌肉的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牵张反射。 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牵张反射的基本过程:当肌肉被牵拉导致梭内、外肌被拉长 时,引起肌梭兴奋,通过、类纤维将信息传入脊髓,使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兴奋,通过 A 纤维和 A 纤维导致梭内、外肌收缩。其 中运动神经兴奋使梭外肌收缩以对抗牵张,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 梭内肌收缩以维持肌梭兴奋的传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2.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腱反射和肌紧张。(1)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主要是快 肌纤维收缩。腱反射为单突触反射。意义:检查神经系统的功 能。(2)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 为受牵拉的肌肉能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意义:肌紧张 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十四、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维持身体平衡(前庭小脑); 调节肌紧张与随意运动(脊髓小脑);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皮 层小脑)。十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中央前回运动区中央前 回运动区主要包括 4区和 6区。4 区主要与肢体远端运动有关,6 区主要与肢体近端运动有 关。其功能特点:具有交叉支配的性质(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是 双侧性),具有精确的功能定位,其空间分布呈倒置性(头面部本 身安排仍为正置),运动区的面积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 关,运动越精细、复杂,皮层相应运动区面积越大。十六、植物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的调节十七、下丘脑的作用 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体温、摄食行为、 水平衡、内脏、内分泌、情绪变化和行为、生物节律、性行为等 重要生理过程。十九、脑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 1.脑电图的波形:按频率快慢 将脑电图分为四种波形:波波波波。这四种波形分别对应人体四 种精神状态:(1)紧张活动状态(波);(2)清醒、安静并闭 眼(波);(3)困倦(波);(4)慢波睡眠、极度疲劳、麻醉 状态(波)。2、睡眠和觉醒慢波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恢复体力); 快波睡眠(新的突触形成,恢复精力)十一章感觉器官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适宜刺激。2.换能作用 3.编码作用 4.适应现象三、眼的调节包括以下三 个方面:1.晶状体曲率增加:晶状体前后变凸。2.瞳孔缩小: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及减少眼球的 球面像差和色像差。3. 双眼向鼻侧聚合:使视近物时两眼的物像仍落在视网膜的 相称位置上。四、近点人眼在尽量调节折光力时所能看清的最近物质的距 离。近点可以衡量眼调节能力的大小,随年龄增加,人眼的近点 会增大。六、眼的折光异常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 强,成像在视网膜之前,需戴凹透镜纠正。远视:与近视形成原因相反。 散光眼:角膜由正圆形的球面变为椭圆形所致。七、眼的感光功能 1.外耳:耳廓有集音作用,外耳道有传音 和共鸣腔作用。2.中耳:鼓膜听骨链内耳卵圆窗之间的联系具有增压效应, 使声波的振幅减少,压强增大 22 倍。它们构成了声音由外耳传向 耳蜗的最有效通路。咽鼓管具有调节中耳内压力的作用。3.内耳:耳蜗具有感音换能作用。 感受细胞为基底膜上科蒂器官内的毛细胞。 在耳蜗结构中能记录到与听神经纤维兴奋有关的动作电位、 内淋巴电位和微音器电位。十、正常传音途径 1.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蜗管中 的内淋巴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微音器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颞叶皮 层。这是主要的传音途径。2.鼓膜中耳鼓室圆窗鼓阶中外淋巴基底膜振动。这一途径仅 在听小骨损坏时显得重要。3.声波经骨传导。这一途径不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