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596704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4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10/17 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句式和用法 2020/10/17 2 考点透析: 考试大纲 所提出的要求是 理解与现 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应注意两点: 一是 理解 ,即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 境理解和辨别; 二是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这表明考 查着眼于文言文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差异性。 2020/10/17 3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 大致相同 , 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 也存在一些差异 。 掌握有别于现代 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 , 是文言文阅 读所必需的能力 。 这里主要掌握 判 断句 、 被动句 、 倒装句 ( 重点是宾 语前置 ) 、 省略句及固定句式 五种 。 2020/10/17 4 被动句 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 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形式: 1、用介词 于 受 于 ” 表示被 动, 于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而君幸 于 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 于 时,学于余 。 翻译下面句子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 受 制 于 人。 2020/10/17 5 2、用 为 为 所 ” ( 为 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为所 ” 表 示被动。 而身死国灭, 为 天下笑。 吾属今 为 之虏矣。 注意下面句子 : 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 虏。 重 为 乡党 所 笑。 wi 2020/10/17 6 3、用 见 见 于 ” 表被动 (“ 于 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 秦城恐不可得,徒 见 欺。 信而 见 疑 臣诚恐 见 欺 于 王而负赵。 翻译下面句子 : 2020/10/17 7 予犹记周公之 被 逮 风流总 被 雨打风吹去 戍卒叫,函谷举 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 城陷而虏 4、用介词 被 表被动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 2020/10/17 8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 于 受 于 ” 表示被动, 于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 为 为 所 ” ( 为 引出动作 的主动者 ) 为所 ” 表示被动。 3、用 见 见 于 ” 表被动 (“ 于 引出 动作的主动者 )。 4、用介词 被 表被动。 5、动词 本身 表被动。 2020/10/17 9 “ 见 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 见 的 形式很相近,但它 不表被动 ,它 放在动词前,表 示 对自己怎么样 。 可译为 我 。 如: 1、府吏 见 丁宁( 我 ) 2、生孩六月,慈父 见 背( 我 ) 1、诚请 见 教。 2、望 见 谅。 3、请勿 见 笑。 翻译下列句子: 诚挚地请求教导 我 。 希望原谅 我。 请不要讥笑 我 。 温 馨 提 示 2020/10/17 10 选出下列各组中 不是被动句 的一项 1、( )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 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忠而被谤 D、受制于人 A A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 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 遭受 过。 2020/10/17 11 3、( )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选出下列各组中 不是被动句 的一项 4、翻译下面的句子。 ( 朱)晖 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 2005年广东高考) 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 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明天一早犒劳士兵,为(我)打败刘 邦的军队! 2020/10/17 12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 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 形式有以下几种 : 1 用“ 者, 也” 、 “ , 也” “ , 者也”、 “ 者, ” “ , ” 、 “ 者, 者也” 等形式表判断。 如:廉颇 者 ,赵之良将 也 。 项脊轩,旧南阁子 也 。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也 。 2020/10/17 13 2用副词“乃”“即”“则”“皆” “诚” “特”等表示判断。 如:“此 乃 臣效命之秋也。” 即 今之傫然在墓者。 此 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 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2020/10/17 14 3采用否定副词 非 表示 否定判断 。 如: 六国破灭, 非 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 秦。 登高而招,臂 非 加长也,而见者远。 城 非 不高也,池 非 不深也,兵革 非 不坚利也。 非 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 例: 刘备,天下枭雄。 ( 赤壁之战 ) 刘豫州王室之胄。 (同上 ) 秦,虎狼之国。 此人力士。 2020/10/17 15 5、用动词 为 是 表判断。 (直接用 是 的很少) 如: 如今人方 为 刀俎,我 为 鱼肉。 不知木兰 是 女郎。 人道 是 ,三国周郎赤壁。 2020/10/17 16 1、下列各句中 是 表判断的一句是 A.是 吾剑之所从坠 B.汝 是 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 是 也 D.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 是 而昨非 巩固练习 B项的 是 表判断,与现代汉语同。 A项的 是 是代词,这,这个地方。 C项的 是 是代词,这,这样。 D项的 是 是个形容词,正确的,对的。 2020/10/17 17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 A.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B. 是时以在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 刘备,天下枭雄 D.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D 2020/10/17 18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 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 省略量词: 寒暑易节,始一 (次 )返焉。 2020/10/17 19 1. 省略主语。 ( 1)承前省 。如: 永州之野产 异蛇 ,( 异蛇 ) 黑质而白章。 ( 2)蒙后省 。如: 沛公谓张良曰: ( 公 )度 我至军中, 公 乃入。 ( 3)自述省 。如: ( 予 ) 爱 是溪,( 予 )得其 尤绝者家焉。 ( 4)对话省 。如: ( 孟子 )曰: 独乐乐,与 人乐乐,孰乐? ( 王 )曰: 不若与人。 指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桃花源 记 ) ( 村民) 见渔人,乃大惊,问 (渔人) 所从来。 (渔人) 具答之。 (村民) 便要 (渔人)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 2020/10/17 21 2、省略谓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 语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 一鼓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 鼓 鼓 一鼓作气,再 ( )而 ( )衰, 三 ( )而 ( )竭。 鼓 气 (吾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鼓 气 2020/10/17 22 3、省略宾语: 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 尉剑挺,广起,夺 ( )而杀尉。 ( 陈涉世 家 ) 每字为一印,火烧 ( )令 ( )坚。 (沈括 活板 ) “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 廉颇蔺相 如列传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 竖子不足与( )谋! ( 鸿门宴 ) 动词宾语的省略。 介词宾语的省略。 剑 印 印 相如 之 之 2020/10/17 23 4、 省略介词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 )陇西。 ( 张衡传 ) 赐之( )彘肩。 ( 鸿门宴 ) 于 以 2020/10/17 24 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今以钟罄置 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 鸣 也 B、秦王购之 千金 ,邑万家 C、又试之 鸡 ,果如成言 D、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 ,况生马乎 A句 水中 前省略 于 , 鸣 后省略 之 。其他三句省略了介词 以 。 B句的 以 在 千金,邑万家 前, C句的 以 在 鸡 前, D句的 以 在 五百金 前。 2020/10/17 25 7、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郑穆公使视客馆 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C.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D.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C 2020/10/17 26 7、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郑穆公使 (“使者 官员 人 之类的名词 )视客馆 B.权起更衣,肃追 (之 指孙权 )于宇下 C.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于 )兵势耳 D.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自己 ) C句在 逼 的后面省略介词 于 。其他三句都是省略 了宾语。 A句 使 后省略了宾语 使者 官员 人 之类的 名词, B句 追 后省略了 之 (指孙权), D句 不由 后省略了 自己 之类的词。 8、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B.竖子不足与谋 C.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D.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答案说明 C句省略的是谓语和介词, 朝 夕 后省略了 候于 。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了 介词后面的 之 。 8、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秦王不怿,为 (之 )一击缶 B.竖子不足与 (之 )谋 C.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候于 )狱门外 D.以 (之 )攻则取,以 (之 )守则固,以 (之 )战则胜 2020/10/17 28 特殊句式 倒装句 2020/10/17 29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 )主 状 谓 (定 )宾 。 但在文言文中,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 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 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 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2020/10/17 30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 “何操 “操何 “安在 “在安 “何为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 何 安 何 ,它们分 别作 操 在 为 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一: 疑问句中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2020/10/17 31 1、下列句子中, 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 疑问代词有 何、谁、孰、胡、曷、恶、 安、焉、奚 等。 2020/10/17 32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忌 不 自信。 然而不王者, 未 之有也。 古之人 不 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 未 之闻也 。 “不自信 “不信自 “未之有 “未有之 “不余欺 “不欺余 “未之闻 “未闻之 句子的特点: 1、都是 否定句 , 2、代词分别是 自 之 余 之 ,它 们分别作 信 有 欺 闻 的宾语 , 3、宾语都前置 。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2020/10/17 33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 不同的是 : (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 未之多见也 C 2020/10/17 34 规律三: 用 是 或 之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 是 或 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 之 不知,惑 之 不解。 2、何陋 之 有? 3、无乃尔 是 过矣? 4、唯利 是 图。 无乃 与 :恐怕 吧 尔是过 :责备你 难道 不(应该) 责备 你 吗? 2020/10/17 35 1、(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B 选出下列各组中 不是宾语前置 的句子 你凭什么去呢?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呀。 “是 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放在宾语后面,把宾 语提至谓语动词之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典型的格 式是 唯 是 ,译为 只 ” 即可。如: 唯 利是图 、 唯命是从 、 唯你是问 2020/10/17 36 1、 何以 战 ?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 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3、项王项伯 东向 坐;亚父 南向 坐。 “ 何以 “ 以何 “ 谁与 “ 与谁 2、微斯人,吾 谁与 归? “东向 “向东 2020/10/17 37 一是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时,宾语前置。 二是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提前 。 三是 用 之 或 是 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 之 是 只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 介词宾语 ,也可放在介词的前面。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2020/10/17 38 选出下列各组中 不是 宾语前置的句子 1、(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 ,君未之信。 C 和你说君主没有权利, 你(也)不会相信我所说的 。( 之 前置 ) 2020/10/17 39 ( 06年广东卷) 下列各句,与 何为而至于此 ?” 句式完 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A (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大郡, 近代未之有也 。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 是近代未有的过 的事 。 2020/10/17 40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 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 天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 者,其在君乎? 所以世人并没有 认为 他 有什么奇特 的地方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2020/10/17 41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 为人君 ! 惟其言而莫之违 。 师旷侍坐于前 , 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 琴坏于壁 。公曰: 太 师谁撞 ? 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侧者 ,故 撞之。 公曰: 寡人也 。 师旷曰: 哑! 是非 君人者之言也 。 左右请 除之 。公曰: 释之, 以为 寡人戒。 注:选自 韩非子 莫乐为人君 没有比做人 君再快乐的了。莫之违 没有人敢违背他。师 旷侍坐于前 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琴坏 于壁 琴在壁上撞坏。太师 师旷。谁撞,即 撞谁。言侧 于侧言。是非君人者 这不是 统治者。除之 除掉他。 2020/10/17 42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 他得意地说 :“ 哈哈 !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 了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 !” 著名音乐师师旷正 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 :“ 太师, 您撞谁呀 ?” 师旷故意答道: 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 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 :“ 说话的是我 嘛。 师旷说 :“ 哟! 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 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 晋平公说 :“ 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2020/10/17 43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 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 心词之后。 蚓无 爪牙 之 利 , 筋骨 之 强 ( 劝学 ) 蚯蚓没有 锋利 的 爪牙 , 强劲 的 筋骨 。 蚓 无 利 之爪牙 强 之筋骨。 2020/10/17 44 1、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 者 ,未得。( 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 ) 2、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的形式。 如: 石之铿然有声 者 ,所在皆是也。 (苏 轼 石钟山记 ) 3、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形容词) 如:蚓无爪牙 之 利,筋骨 之 强, 4、 中心词 +数量词 2020/10/17 45 1、居 庙堂 之 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 四海 之 大 ,有几人欤 。 用 之 使定语后置。 3、 马 之 千里 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 4、 石 之 铿然有声 者,所在皆是也。 用 之 者 的后置。 6、我持 白璧 一双,欲献项王; 玉斗 一双, 欲与亚父。 、中心词 +数量词 5、求 人 可使报秦者 ,未得。 用 者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2020/10/17 46 用 量词作定语 大多数放在中心语 的后面。 如: A、吏 二 缚一人诣王。 B、车 六七百乘 ,骑 千余 ,卒 数万 人 。 C、通计一舟,为人 五 ,为窗 八 。 D、 项羽兵 四十万 ,沛公兵 十万 。 2020/10/17 47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 定语后置 的一项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B) 一 试 身 手 2020/10/17 48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D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 定语后置 的一项 现在归队的士兵以及关羽率领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 战士还者 即 还之战士 , 还 是 战士 的后置定 语。 者 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去掉 者 。 2020/10/17 49 翻译下列句子: 青,取之 于 蓝 , 而青 于 蓝 。 上大夫短屈原 于 顷襄王 。 具告 以 事 。 生 乎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 吾 。 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 以 、 于 、 乎 等 。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之后。 2020/10/17 50 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太尉自州 以 状白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 己。 3、公幸教晞 以 道。 4、 于 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 于 此。 6、苟全性命 于 乱世,不求闻达 于 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 于 水 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 邠宁节度使衙门 幸亏您把这个道理教给我郭晞 只想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2020/10/17 51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 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 ,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 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 变语序的做法叫做 主谓倒装 。 2020/10/17 52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 (定语) 状语 (定语) 2020/10/17 53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君何以知燕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豫州今欲何至? 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5、唯进修是急。 6、会于西河外渑池。 宾语前置 宾前 宾前 定后 宾前 状后 7、未之尝闻。 8、以为莫己若也。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0、何以自托于赵。 宾前 宾前 状语后置 宾前 +介词结构后置 2020/10/17 54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 服也 . ( 资治通鉴 ) 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 被动句: 被兵势所逼 定语后置句: 荆州附操之民 判断句: 不是心里臣服 2020/10/17 55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 妇无 礼,请去之。 母曰: 何也? 曰: 踞。 其母曰: 何知之 ? 孟子曰: 我亲见之。 母曰: 乃汝无礼 也,非妇无礼 。 礼 不云乎?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 不掩人不备也 。今汝往燕私之 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 礼。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 译文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 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 什么原 因? 孟子说: 她蹲在地上。 孟母问: 你怎么知道的 ? 孟子曰: 我 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 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 。 礼经 上 不是这样说吗, 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 ;将要进入厅堂的时 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 经 这样讲, 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 。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 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 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 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 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 2020/10/17 56 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 衣缁衣而反, 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 之。杨朱曰: 子毋击也。子亦犹是。 曩者使 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韩非子 说林 1 天下雨,脱去白色的衣服, 穿黑色的衣服回家 . 2 如果刚才使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狗, 回来时却是只黑狗,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2020/10/17 57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 者虚词与实词(包括词组)配合,中 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 配的形式,称之固定句式。固定句式 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和翻译 时不要拆开理解。 2020/10/17 58 文言文固定句式: 表陈述或判断 1、 所以 :表原因或凭借,译为: 的原因 ,或 的方法(根据) ,或 用 来 例 1、此 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表 原因 ) 例 2、师者, 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凭借 ) 2、 有所 ; 无所 :译为: 有什么 ; 没有什么 例 1、吾入关,秋毫不敢 有所 近 例 2、君亦 无所 害 2020/10/17 59 文言文固定句式: 表陈述或判断 3、 有以 ; 无以 :译为: 有什 么可用来 ;没有什么可用来 例 1、项王未 有以 应 例 2、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至千里 4、 之谓 ;其 之谓也 ;其 之 谓 :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 说的就 是 啊;这就叫 啊;前面加上语气副词 其 ,增加商量、推测语气 例 1、此 之谓 失其本心 例 2、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 之谓 骨肉之亲 2020/10/17 60 文言文固定句式: 表委婉 1、得无 乎(邪、耶):表示对情况的推测,译 为: 该不会 吧;只怕是 吧;莫非是 吧 例 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览物 之情, 得无 异 乎 ? 例 2、成反复自念, 得无 教我猎虫所 耶 ? 2、无乃 乎(与、欤);毋乃 乎:表示委婉 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译为: 恐 怕 吧;只怕 吧 例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无乃 不可 乎 ? 例 2、 无乃 尔是过 与 ? 2020/10/17 61 文言文固定句式: 表反问或疑问 1、不亦 乎:用于委婉的反问句,译为: 不 是 吗(语气轻);岂(难道)不是 吗 (语气重) 例 1、求剑若此, 不亦 惑 乎 ? 2、何 为;何以 为: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 译为: 还用 做什么,要 干什么,为什 么 呢,哪里 呢, 何 有时也用 奚、 恶、安 代替,意思相同 例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 辞 为 ? 例 2、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 伐 为 ? 2020/10/17 62 文言文固定句式: 表反问或疑问 3、如何、如 何;奈何、奈 何;若何、 若 何: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译为: 怎么样,怎么办呢 ,分开用时译为 对 怎么办 例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 太行、王 屋 何 ?且焉置土石? 例 2、取吾璧,不予我城, 奈何 ? 4、何如;何若:表达疑问语气,译为:怎么样 例 1、今单车来代之, 何如 哉? 例 2、此为 何若 人? 2020/10/17 63 文言文固定句式: 表反问或疑问 5、岂 哉(乎、乎哉、欤):以反问语气的语气 表示肯定,译为:难道 吗;怎么 呢 例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 独伶人也 哉 ? 例 2、 岂 得之难而失之易 欤 ? 6、庸 乎;其庸 乎: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格 式,译为:难道 吗;哪里 呢 例 1、吾师道也,夫 庸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 ! 例 2、晋 其庸 可冀 乎 ? 2020/10/17 64 文言文固定句式: 表比较、选择、取舍 1、 孰与 ;与 孰 :表示比较和选 择的固定格式,译为: 跟 比较,哪个 例 1、 孰与 君少长? 例 2、吾 与 徐公 孰 美? 2、与其 孰若 ;与其 岂若 :表示 从比较中取舍,舍弃前者,选取后者,译为: 与 其 不如 ;与其 怎么赶得上 ;单 独用 孰若 ,可译为 哪如 例 1、 与其 坐而待亡, 孰若 起而拯之。 例 2、为两郎僮, 孰若 为一郎僮耶? 2020/10/17 65 文言文固定句式: 表比较、选择、取舍 3、与(与其) 无宁 ;宁 不 (无) :译为:与其 宁可(不 如) ;宁可 不 例 1、 与 使吾先死, 无宁 汝先吾而死。 例 2、大丈夫 宁可 玉碎, 不 能瓦全。 2020/10/17 66 特殊句式翻译的 原则 判断句见 是 , 被动句现 被 , 省略成分 现形 , 倒装成分 归位 , 固定句式 对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