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土地利用规划.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596624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土地利用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土地利用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土地利用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 鄱 阳 湖 生 态 经 济 圈 土地利用规划 组员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土地利用规划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三、土地规划的原则、依据及任务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方法 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的空间转移率 ( %) 类型林地湖滩洲地灌草坡裸地耕地水体城镇用地 滩地 林地 46. 2 湖滩洲地 21. 5 湖滩洲地 14. 3 湖滩洲地 13. 8 湖滩洲地 7. 2 水体 95. 1 城镇用地 92. 9 灌草坡 13. 4 耕地 18. 2 灌草坡 26. 4 灌草坡 13. 9 灌草坡 7. 8 其他 4. 9 水体 15. 1 水体 47. 1 耕地 37. 0 裸地 24. 4 耕地 74. 7 其他 7. 1 耕地 11. 3 其他 13. 2 水体 11. 2 耕地 35. 3 其他 10. 3 其他 14. 0 其他 11. 1 其他 12. 6 岗地 林地 56. 8 灌草坡 11. 6 林地 11. 8 灌草坡 42. 0 灌草坡 23. 0 水体 85. 2 城镇用地 77. 0 灌草坡 28. 3 耕地 23. 9 灌草坡 49. 7 裸地 13. 0 耕地 66. 9 水体 48. 1 耕地 28. 3 耕地 36. 9 其他 10. 1 其他 14. 8 其他 23. 0 其他 14. 9 其他 16. 4 其他 10. 2 其他 8. 9 丘陵 林地 75. 7 灌草坡 11. 3 林地 30. 0 林地 27. 2 林地 24. 1 水体 90. 7 林地 9. 0 灌草坡 19. 5 耕地 9. 6 灌草坡 55. 5 灌草坡 54. 6 灌草坡 34. 2 其他 9. 3 灌草坡 5. 7 水体 71. 5 耕地 10. 7 耕地 12. 9 耕地 38. 3 城镇用地 78. 1 其他 4. 8 其他 7. 6 其他 3. 8 其他 5. 3 其他 3. 4 其他 7. 2 山地 林地 75. 8 林地 12. 8 林地 33. 4 林地 19. 3 林地 40. 9 林地 23. 8 灌草坡 6. 5 灌草坡 20. 9 灌草坡 50. 1 灌草坡 51. 6 灌草坡 47. 9 灌草坡 25. 2 水体 62. 3 耕地 6. 0 水体 26. 6 耕地 11. 8 耕地 27. 2 耕地 32. 1 其他 13. 9 城镇用地 80. 6 其他 3. 3 其他 10. 5 其他 3. 2 其他 5. 6 其他 1. 8 其他 6. 9 土地利用现状 一、农村宅基地建设失控 1、从规划上看:表象上,这些乡镇的农村居住点没有规划,想建就建,这 里一幢,那里一幢,毫无新农村的整体气象;为以后公建设施的配套带来难题和成本的增加;亦严重影响环湖景观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 2、从土地利用率看:因无规划控制,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占道、占地、倾 田现象较多。 3、从农村环卫看:因乱占乱建现象严重,村级公共卫生无从说起,无集中 处理场所,无集中收集点;新房处处都是,但周围垃圾遍地。 二、殡葬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1、 火化率严重低下,一些镇、乡农村基本以土葬为主。 2、 殡葬改革措施不到位或缺乏。 3、 殡葬政策激励缺乏。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近年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情况统计结果 ,分析 了环鄱阳湖 12县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 明 :1998年前后鄱阳湖区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分 别是未利用地 (-42.44%)和水域 (+28.95%),交通用地 (+7.97%)和园地 (-6.40%)变化也较大 .八大类土地利用 类型中 ,水域、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面积在 增长 ,其他类型用地都在不同程度减少 ,其主要影响因 素包括人口的压力、社会的发展、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等 .结合鄱阳湖区 人 -地 -水 关系、土地整理潜力等 进行分析 ,认为鄱阳湖区土地整理应致力于环湖区的生 态建设 ,把治理、开发和发展结合起来 ,将土地整理由 单纯追求耕地增长转向全面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 ,这也是 退田还湖 ,移民建镇 工程 退得出、 稳得住、能发展、不反迁 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可为调 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 ,挖掘土地整理潜力提供基础 信息 .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长,供给压力加大 二、补充耕地难度逐渐加大,耕地保护的形势严峻 三、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凸显,面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 四、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加剧,统筹各业和协调城乡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艰 巨 五、土地资源低效、粗放利用的现象时有出现,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要 求迫切 土地利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中部崛起战略给江西 省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以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为龙头的 “ 绿色生态江西 ” 发展 战略和抓项目促发展、扩大内需等为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按 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途管制用地的程序和氛围基本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正 在逐步建立。 “ 造地增粮富民工程 ” 的实施将增加有效耕地的供给,有利于耕地占 补平衡的实现和提高现有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质量。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实 施,也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和协 调区域土地利用,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鄱阳湖最近严重的干旱问题 湖泊变草原和干涸的湖床 土地规划的原则、依据及任务 规划原则 环鄱阳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必须贯彻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原则;必须贯彻节 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原则;必须贯彻区域与城乡 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必须贯彻强化规划实施保障,不断提高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能力的原则。 规划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4)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 ( 6)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问题的通知 (国发 200631号) ( 7) 国务院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国发 20083号) (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国土资源部 43号令) ( 9)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 10)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 11)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 12)江西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办法 ( 13) 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规划任务 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为基础,根据环鄱阳湖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定位,遵循国内 外城市发展规律,研究确定环鄱阳湖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实施保障措施,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逐步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质量,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和范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统筹安排各类、 各区域用地;在加强存量挖潜,促进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基础上,保障城镇发展用地和重点项目用地,适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促进环鄱阳湖的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方法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一) 优化农用地结构与布局 1、 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 2、优化农用地布局 (二)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1、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 规划期内,按照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有序推进城乡用地建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城镇用地流转,确保城乡用地总量,重点保障重 大支撑产业用地、民生工程用地和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 。 2、合理布局建设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根据城镇化进程,按照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扩大生态用 地的要求,合理调控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科学安排城镇建设用地,统筹安排中心 城市与建制镇发展用地 。 (三) 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和潜力,在未利用地适宜性 评价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未利用地,尤其是宜耕、宜园、宜林未利用地。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一)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2、加强对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 3、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 4、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1、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2、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 3、强化对基本农田建设占用的监督管理 (三)保质保量补充耕地 1、保质保量补充耕地 2、大力加强土地整理 3、积极开展废弃地复垦 4、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 5、确保补充耕地的质量 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加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 2、强化新增建设用地管理 3、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 4、因地制宜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二)集约利用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1、从严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2、优化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布局 3、调控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水平 4、城镇工矿用地的区域协调 (三)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1、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2、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3、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4、探索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四)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实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控制 2、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 3、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前期论证制度 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五)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市场机制 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健全经营性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工 业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等公 开出让方式,积极探索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 严格落实国家各类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制定针对江西不同区域发展、不同行业 用地要求及节约集约用地目标等的地方用地控制标准和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引导建 设用地集约利用。 凸显土地资产价值,完善土地价格体系,建立城镇基准地价体系和地价动态监测机 制,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监管作用。 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界定公益性征地范围,严格执行规范、公 开的征地程序,建立符合市场准则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要在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的 基础上,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土地供应计划、供地政策、出让公告、出让结果等进行 公示,引导理性投资,发挥市场信息对盲目投资、无序用地的 “ 警示 ” 作用,大力推进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城镇建设新模式,不断拓宽土地收购储 备范围和方法。完善土地储备计划,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引导城镇土地集约和可持 续利用。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 1、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2、构建生态优良的土地利用格局 3、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 2、闲和产品提供等功能保护 3、加强农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4、搞好铁路和干线公路等沿线绿化建设,建成贯通城乡、覆盖全省的干线林网防护体系。 5、加强矿区治理 6、加快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7、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查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 (三)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1、快速城镇化地区,推进生态园林城镇建设 2、平原农业地区,创建农林复合和新型生态农业模式 3、山地丘陵地区,创建红壤综合利用、生态林业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模式 4、湖泊湿地地区,发展水面综合开发 鄱 阳 湖 区 土 地 整 理 工 程 该 工 程 以 基 本 农 田 整 理 和 农 村 居 民 点 整 理 为 主 , 主 要 实 施 区 涉 及 九 江 市 、 南 昌 市 、 上 饶 市 、 景 德 镇 市 和 鹰 潭 市 的 部 分 位 于 鄱 阳 湖 平 原 的 县 ( 市 、 区 ) , 涉 及 重 点 项 目15 个 , 工 程 规 模 达181 841 公 顷 。 谢谢 ! 制 作 人 : 程 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