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第二章第2节.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586528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第二章第2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古诗文第二章第2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古诗文第二章第2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2节 鉴赏诗歌中的语言 成语故事 数典忘祖 左传 昭公十五年 记载, 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责 问晋国为什么没有贡物。籍回答说 是因为晋国从来没有收到过周王室 的赏赐。周景王一一举出晋国受赏 的事情,说 “ 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 。 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祖上经历 的事情。 温馨提示 数典忘祖: 数,数着说;典,指历来 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 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 史的无知。 体验与探究 真题体验 1.( 2009 北京)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黄陵庙 (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 ,平铺十里湖光。波神 留我看 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 ,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 霓裳 ,准拟 岳阳楼上。 【 注 】 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 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 中提到: “ 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 风伯亦善戏矣。 ” 波神:水神。准拟: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 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解析 通读全词,首先掌握全词的语言风格属于豪 放乐观类型,再联系宋代相关的词人不难答出。 答案 苏轼、辛弃疾 豪放派 2.( 2009 四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 达效果。 解析 品味 “ 入 ”“ 摩 ” 两个动词表现出来的河 与山的气势。 答案 “ 入 ” 字表现出河的生气, “ 摩 ” 字突出了 山的高峻。 3.( 2009 广东)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 甫 万里瞿唐 月,春来六上弦 。 时时开暗室,故故 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 注 】 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 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 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 故:常常,频频。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 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解析 此题考查诗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并明确指出了答题的方向是 “ 表情达意 ” 方面的 作用。分析时结合词语的本身意义以及注释进 行归纳。 答案 “ 万里 ” 表示空间的距离,寓含作者离家万 里的漂泊感。 “ 时时 ” 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义 是 “ 屡屡 ”“ 常常 ” ,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 思归的期盼。 “ 夜久 ” 表示时间的延续,暗示作者 因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 4.( 2008 全国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 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 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 生对诗眼的把握。 答案 “ 拳 ” 和 “ 退 ” 。用 “ 拳 ” 字形象地表现出鹭 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 “ 退 ” 字别致、生动 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 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真题探究 1.考点要求 2.解读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 ( 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 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即从情感、 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 2)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 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 感 受其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 考纲要求 考查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或特色 3.命题规律 ( 1)炼字题型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 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 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 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设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请对 字进行赏析。 本诗的 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 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 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 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 2)语言风格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 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 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 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 ,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 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 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设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本诗语言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 要分析。 答题步骤: 整合与点拨 知识整合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要着眼 诗歌的用词用语。高考试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设题: 炼字(词)的角度和语言风格的角度。 考点 1“ 炼字 ” 艺术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 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 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1.动词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 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 ,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解析 从题目可知这首诗作于诗人搬家之时,诗 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 意境,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 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 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 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 的衣服,不让我离去。在这里住久了,连枝头的 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别情依 依,鸣声悠悠,透出离别的伤感。 要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意。所谓的 “ 准确 ” ,就是符合 “ 柳条藤蔓 ”“ 黄莺 ” 等事 物的特点;所谓 “ 传神 ” ,就是用了拟人的手 法,寄寓了人的情感。 答案 用 “ 系 ” 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 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态,表现出它 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 “ 啼 ” 字, 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 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2.形容词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 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 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 妙处。 解析 要赏析 “ 乱 ” 的妙处,势必要从写景的角度 和抒情的角度两个方面去分析。于景而言, “ 乱洒 ” 是诉诸人的视觉, “ 真珠雨 ” 是诉诸人的听觉,李 商隐有 “ 留得枯荷听雨声 ” 之句, “ 真珠雨 ” 也容 易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的妙句。 而第二层意思可能被忽略。于情而言,乱的形、乱 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绪的外在体现。 答案 “ 乱 ” 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凌乱惊心的声响, 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显示了凭栏凝伫、寂寞无 聊的女主人公的心绪之乱。 3.副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 细读却耐人寻味 ,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 。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形象的诗。本来要 凝妆登楼,观赏春色, “ 忽见 ” 惹起一腔幽怨。 理解 “ 忽 ” 字的含义,不能只局限于此句,而应 从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找出其内在的 联系。 答案 从全诗来看,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杨柳 色”是“悔”的直接原因,但细细品味 ,“ 杨柳色” 是外因,“悔”是内因,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所 以,“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极富神 韵,极其准确地表现了潜藏在人内心的某种情感, 平时并不觉得,一旦为外物触发,不可自已的瞬间 变化。 4.数量词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 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 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 主旨作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 千里 ”“ 十里 ” 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要言之有理,自圆 其说。鉴赏中遇到此类题型,还是赞成作者的用法 比较稳妥。 答案 ( 1)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 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 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 的耳目,一是心里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 心里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 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 春”相距十万八千里。 ( 2)赞成“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 景,惟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惟有十里才能看到 绿树红花,惟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 “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的描 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5.叠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 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 的艺术效果。 解析 寒山是唐朝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 诗中描写寒岩附近高山深壑的景色,通篇浸透了寒 意,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后两句才直 接表现诗人情怀,让人联想起 “ 山中无历日,寒尽 不知年 ” 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 答案 “ 朝 ”“ 岁 ” 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 ,就表 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 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 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 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 合为一体。 考点 2 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是针对不同的诗人,不 同的诗歌,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乃至不同时 代不同流派的诗歌 ,往往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而言。 语言风格种类繁多,常见的语言风格有: 1.平淡 :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 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 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实则 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2.工丽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例如,杜甫 观山水图 中 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 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 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 :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 的原样子直接写出。如 诗经 硕鼠 。 4.委婉(含蓄) :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 而是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 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例如,李商隐的 夜雨 寄北 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 直接写出,而是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 夜雨时”。又如杜牧的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 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 唱 后庭花 。”作者用隽永洗练的笔墨,活用典 故,对沉溺于荒淫腐朽生活的统治者提出了委婉的 批评。 5.自然 :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 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 自然的风格。如李白 古朗月行 中的“小时不识 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 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 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 :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 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例如,王维的 鹿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 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 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 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 幽的美感。 7.雄奇 :气势雄伟,立意奇特。例如,李贺 梦天 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 ,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 :指直率而有气势。例如,苏轼 念奴 娇 赤壁怀古 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 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 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 :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 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 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例如,陈子昂 登幽 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 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 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 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 :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 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尽的境界。例 如,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 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 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 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 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 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 ,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 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 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 和 铿锵的音韵。杜甫 登高 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 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而同一 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 附 :部分诗人的语言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清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又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现场批阅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汴河亭 许 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 【 注 】 隋炀帝为东游广陵(扬州),不惜民 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 ,汴河之滨筑有行宫, 即 “ 汴河亭 ” 。迷楼:隋炀帝筑。景阳楼: 南朝陈后主筑。 颈联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妙?请指出来并分析其 表达效果。 【 现场答案 】 动、浮。 “ 动 ” 字写出了鼓声震动了星辰,极 言鼓声气势; “ 浮 ” 字写出了日月好像浮在河中的 情形。两字写出了隋炀帝东游时场面的宏大。 【 评分分析 】 该答案可得 3分。第一,两个字找得准;第二, 两个字的表达效果说得较好。但对两个字的表达技 巧(夸张)没有答出。 【 正确答案 】 “ 动”和“浮”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妙( 1分)。 两字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分),“动”字 把震天的鼓声使行云凝滞并使星辰摇动的赫赫声势 描绘了出来( 1分);“浮”字把旌旗闪动时日月 在波浪中浮动的画面再现于读者眼前( 1分)。 【 增分提示 】 语言鉴赏题除要答出该词语表达的意思 ,指 明在写景抒情方面的作用外,一定不要忘记词语 (句子)表达技巧的运用。如词语在语法方面的 特点(叠词、变词性、变词序、特别结构等), 在修辞手法使用方面的特点(拟人、夸张、借代 等)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 现场答案 】 融情于景,以景传情,含蓄地表达出征人 垂泪的原因,暗示又一场战争要来临,表现了征 人的无奈之情。 【 评分分析 】 该答案可得 2分。答题思路正确,既注意该句表 达的内容、情感,又注意形式表达的技巧。但对该 句内容理解不到位。 【 正确答案 】 垂泪之时,烽烟忽起 ,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的 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 同情。( 4分,每点 2分) 【 增分提示 】 赏析语句之妙,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 答。两方面作答,要准确到位。内容上要准确地指 出它要表达的内容、情感特点,形式上不仅要准确 指出它运用的表达技巧,而且要说明这种技巧带来 的表达效果。如本题,烽火又起,说明战事在即, 征人又将面临一场生死未卜的激战。而此时征人正 伤感怀乡,悲情叠加,愈加显得他们处境的艰难, 战争的可憎。读者设身处地,怎能不心生同情?诗 末句写景,从结构技巧上看叫 “ 以景结情 ” ,其效 果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此分析,确保满分。 训练与总结 考点针对练 考点 1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 挼 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吹皱一池春水”为历代评论家所推崇,请简析 句中“皱”字的妙处。() 答案 “皱”既指微风轻拂,池上漾起一层涟漪; 又指词中的主人公因孤独寂寞,感情上也有了一 层涟漪。一语双关,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诗的后二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 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一“牵”一“送”,夏月微风的情态可掬; 言“影”言“香”,栀子花的精魂大有飞动 之态。如一钩新月,暗香浮动,视觉与嗅觉相结 合,营造出幽美恬静的意境。 考点 2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 主要的特色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 答案 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 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 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 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 山胜人。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 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 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简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凉”字的妙处。 () 答案 “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 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备感凄凉 的内心感受。 考点滚动练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 注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 注 】 龚鼎孳( 1615 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 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 部尚书。 (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 “惊” ,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 你认为呢?为什么?() ( 2)诗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性格? 答案 ( 1)“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 象,表现了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 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亮着一“寒”字,正是他 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 ( 2)寄身天涯 ,孤独地陪伴着黄昏。实际上是诗人 以梅花自比,流露出浪迹天涯的凄苦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 夜 揭傒斯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 1)诗人作此诗的时令是何时?首句的“冻”字 可否用“映”“点”“著”等替换?试作简要分 析。() ( 2)前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 ( 1)时令当在凉秋。如用“映”“点” “著”等替换,前两句便带上平叙味道,使全篇 旨意由言愁转化为言幽。诗人首句着一“冻”字, 意在强调自己冷峭的心情。 ( 2)前两句的疏星、霜空、流月,构成了一幅寥 廓清冷的寒夜图,写出了夜的深沉。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 说“佳”在何处。() ( 2)依据第一句的描写,联想一下诗中描绘了 的怎样的春光图? 答案 ( 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 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飘溢的酒香,吴姬 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 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 2)诗人描绘 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图。春 风暖人,飞扬的柳絮飘满小店,香气醉人。诗人即 将离开金陵,独自坐在江南水村的一家小酒店里饮 酒为别。 考点综合练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宋)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 1)请概括诗歌描写的形象。 ( 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具体的诗 句说明理由。() 答案 ( 1)描写了一位怡然自得的饮者形象:春意 阑珊、残花数枝、鸟儿鸣唱,饮者频频把盏,洒脱 旷达、超然脱俗。 ( 2)“世味”。从首联 中的“山静”“日长”等词 可以看出诗人的寂寞;颈联中“门常掩”一词又透 露出一种孤独之情;而“梦中频得句”的兴高采烈, 则是一种心灵上的痛苦挣扎。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 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 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 ,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 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 注 】 金掌 :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 20丈的 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此处代指汴京。 兰佩紫:即佩紫兰。紫兰,一种香草。 ( 1)前两句的描写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词人借此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2)说说“人情似故乡”中的“似”和“欲将沉 醉 换悲凉”中“换”字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答案 ( 1)描写了汴京深秋时节的景象,白露为 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阵,云 似乎也随之延长了。词人借此表达出重阳节远在 异地,渴望回乡的情感。 ( 2)“似”,是说重阳时节,对着“红袖”佳人, 举“绿杯”而饮,习俗犹如故乡,使人感觉到异乡 的温暖。然而,只是相似而已,毕竟不是故乡亲人 相伴,词人既欣慰,又心酸。 “换”,是说词人想借饮酒而醉来忘却佳节不能回 乡的悲凉,然而却无法忘记,主观上的愿望,客观 上却无法实现,表现出词人对故乡的思念深沉而 强烈。 技法总结 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对策 1.要善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常 常是表现形象、表达情感态度的点。 2.要善于分析鉴赏关键词,把握一定的分析方 法,比如分析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放在句中, 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3.要注意答题形式和语言的规范。如回答该字 (词)的妙处,要明确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 (词)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词) 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词)烘托 出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对于语 言风格的鉴赏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能用来答题的词 一般有:清新明丽、平淡自然、浅显通俗、词藻华 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等。 二、思路剖析 1.炼字型 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 哪里?答题步骤:( 1)指出该字。( 2)解释该字 的含义(表层、深层)。( 3)描述该字所在诗句 的景象。( 4)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 5)评 价表达效果(突出了 作用)。 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 了作者( )的情感。 2.一词领全诗型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 作用(内容上)。( 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 的作用(形式上)。 3.分析语言特色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 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 (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 3)分析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 ( ),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的 情感。 小结 :考查语言 解说表层含义 :字面意义 表现景象 分析深层含义:表达情感 突出主旨 评价形式作用:表达效果 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 情况适当减少项目,不牵强附会,强加于“诗”。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