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象总结》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560394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意象总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古诗词意象总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古诗词意象总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 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 重要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 诗人应该选择 特征 的东西 ,也只有 特征 的东西,才能给读者 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古诗词中的 意象鉴赏 月 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 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 言外之意 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 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 分显赫。先秦已有 嫦娥奔月 的传说,先秦故人曾通过 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 分别发出了 劳心悄 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 之叹, 僧敲月下门 的故事 成为千古美谈, 明月何皎皎 以 明月 演义出一代复 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而 披月踌躇 、 揽月 自赏 、 望月凝思 、 抚月痴想 这些从古籍古 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 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 三五 明月夜,四五蟾兔缺 ( 孟冬寒气至 ), 月的意 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 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月 月 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唐诗的题目有一大 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 入朝洛堤步月 、 江亭 夜月送别 、 关山月 、 望月怀远 、 古朗月行 、 拜新月 、 把酒问月 、 月下独酌 、 月夜 、 月 夜忆舍弟 、 江楼月 、 霜月 、 静夜思 、 江楼感 旧 、 枫桥夜泊 、 春江花月夜 、 春色山夜月 、 十五夜望月 、 峨眉山月歌 、 正月十五日夜 、 夜 下征虏亭 、 嫦娥 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 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 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 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 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 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如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李白 静夜 思 、 把酒问月 、张继 枫桥夜泊 、赵暇 江楼感旧 、 杜甫 月夜 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从诗的内容上说, 月 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 “ 言外之意 ” 的深层内涵。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 唐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月的边塞意象。 二、月的时间意象。 三、月的愁绪意象 。 四、月的情爱意象。 一、月的边塞意象 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 里就有 关山月 一题 , 乐 府古题要解 说: 关山月 ,伤离别也。 无论征 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 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 川 (徐陵 关山月 ) 、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王褒 关山月 ) 和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 月 (卢思道 从军行 ) 的思愁绵绵。 月是物质的,月是空间的,月还是文化的。 边 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 “ 明月 ” 与 “ 关 ” 的塑造。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空间点缀成了苍茫悲 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 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唐诗也不甘落后,唐诗中有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 人夜吹笛 (王维 陇头吟 ) 的啜泣诉说,有 中天悬明月, 令严夜寂寥 (杜甫 后出塞五首 其二 ) 的惨凄寂寥,有 可怜 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沈全期 杂诗三首 其三 ) 的绵藐深沉, 有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 夜上受降城 闻笛 ) 的幽怨悲亢,有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 愁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 的悲凉凄婉。 同时,唐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赋予边塞诗更 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 给人一种 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 的雄浑苍茫,有高适 雪净胡天牧 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 塞上听吹笛 ) 的开朗壮阔,有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关山月 ) 的浩渺闲雅、 有王昌龄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从军行 七首 ) 的雄心忧患。 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 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 亲人。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 相抚相慰的空间美,这方面的代表是沈如筠的 闺怨 :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 营。 在这里,诗人描绘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 思妇 忧愁不能寝,揽衣起徘徊 ( 明月何皎皎 ) ,在 出户独彷徨 (同上) 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在天上。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 春江花月 夜 ) ,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的念头。诗人对月和边塞相形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的伟大感 受,已经是十分杰出的了。 二、月的时间意象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 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 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 春花秋月何时 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 虞美人 ) ,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 “ 月明中 ” 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 “ 春花秋月 ” 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杜牧 润州二首(其一) 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 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在历史舞台 上都不过匆匆过客而已。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 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 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了。 既然月光又是生命、时间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 时间意识相连结。李白从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 问之 的醉意中探索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 古人 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 明月皆如此 ” 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的发问中引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的感伤。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 不 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 只好浩然长叹。 封建专制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压制禁锢人才的,自己的壮志 豪情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地消融在历史的月光流逝中: 只今 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 (李白 苏台览古 ) ,他们 的生命与逸志常常也在 “ 月光如水 ” 的流逝中被淹没被虚抛浪 掷了。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旧时月 ” 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通向把千 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 在唐诗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 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梁启超论及诗词意境时说, “ 同一 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 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 ” 因而诗 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尽管魏人曹丕早有 了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的诗句,南北朝时 谢灵运也有了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等哀愁的诗句,但 是以月状愁在唐代依然有很大的反战。除了人们熟知的 月落乌 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以外,唐诗中还有 风鸣两岸 叶,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的凄恻孤寂;王 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的蕴藉深沉;白居 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的潸潸泪下;钱起 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 的郁怀难耐 在唐 代诗人中,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 抒情婉转,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 围。 三、月的愁绪意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 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 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 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 静 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 柳永的 雨霖铃 :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还如 李煜的 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 头。 这首诗写离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那清秋的深夜,词人 独自登上西楼。从 “ 无言 ” 和 “ 独上 ” 中可见他愁思之深和身影之 孤单。这时他抬头一看,只见残月如钩,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 试想,连月亮都是残缺的,人世团圆又有何望?月如钩又会在词人 心上增加多少孤寂愁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 露总 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 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寄 杜郎中 )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 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 海 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人张九龄 望月怀远 ) 、 欲问 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王昌龄 李昌曹宅夜饮 ) 等 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不仅如此,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如果说游子 是故乡放出的风筝,月亮就是那根线。月亮以其无垠的光辉照耀 着游子也照耀着故乡。游子抬头看见月亮心头生发出许多美丽的 遐想,如杜甫的 月夜 : 今夜 鄜 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 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诗人不 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今夜 鄜 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 念自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 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分忧。这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 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了一层。 四、月的情爱意象 月是情绪的, “ 月上柳梢 ” 的缠绕, “ 晓风残月 ” 的悲凉, “ 月照高楼 ” 的孤寂,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尽 管 “ 人生无物比多情 ” 、 “ 无物似情浓 ” ,但是,月仍然是一 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 隔千里兮共明月 ( 月赋 ) ;孟郊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 古别 怨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望月怀远 ) 。 深挚的情与爱,化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凄美 祝愿。月,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 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劳,都拒绝不了月 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的本真。一时骚客的失 落,才子的多情,诗圣的千虑,都一一呈示在纤尘不染的月光 下 倾听爱情的下落和心音。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 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空灵,情爱也甚是挚热、浓烈。 “ 待月西厢下 ” 的痴心迫切, “ 落月满屋梁 ” 的空虚落寞, “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 的痴恋情深。 无论是月光皓照下的浩茫天穹,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 别之后,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月光引起的情 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 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 端居 ) ;月明之夜,风雨之夕,情人 “ 各在天一涯 ” , 而且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时,该又凭添几重愁 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下无尽的相思之时空: 楼上黄昏 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李商隐 代赠二首(其一) ) ,月所造就 的相思意绪,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也道不完, “ 欲说还 休 ” 。当然,时间的月水也许会消磨和冲淡爱情 同来望月人何 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暇 江楼感旧 ) 。那个相偎相依的月下 倩影,哪里再可寻回?即若唤回,恐也不是彼时情怀了。好梦已 去,往事如烟,空留丝丝缕缕的旧踪袅袅飘开在爱情失落的天际。 若如此,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 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 长恨歌 ) 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 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 “ 伊人何 在,烟水茫茫 ” , “ 情以何堪 ” ,只好徒作 “ 长恨绵绵无绝期 ” 的黯然神伤。此时此刻,月光温抚下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是悲 怆千古的爱情挽歌了! 五 。 怀念亲人 , 怀念故乡之意 。 举头望 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我寄愁心与 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海上生 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 婵娟 。 秦时 明月 汉时关 。 1、 “ 柳 ” 、 “ 留 ” 二字谐音 , 经常暗喻离别 。 诗经 有: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 雪霏霏 。 渭城朝雨 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勃 ) 忽见陌头杨柳色 , 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 ) 主父西游困不归 , 家人折断门前柳 ( 李贺 ) “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三句 , 则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 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杨柳管离别(刘禹锡 ) 柳 的意象 2、 “ 柳 ” 多种于檐前屋后 , 常作故乡的象征 。 “ 一上高楼万里愁 , 蒹葭杨柳似汀洲 。 ” 抒发 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 3、 “ 柳 ” 絮飘忽不定 , 常作遣愁的凭借 。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 深刻程度。 鸿雁 的意象 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 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 象每每牵动 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 浓浓的 乡愁 。 鸿雁 的意象 我国古代有 “ 鸿雁传书 ” 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 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 “ 信使 ” 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 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李清照 声声慢 雁总是结阵成 “ 人 ” 字或 “ 一 ” 字形集体迁徙的,因 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 自己孤苦 漂泊 的意象。如蒋捷 虞美人 听雨 : “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在凛冽的 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词人正是借用 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 因水的柔和清冷 , 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 以把握的事物 。 如: 天阶夜色凉如水 , 坐看牵牛织女星 。 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 2、 因水的剪切不断 , 绵软不绝 , 常以水喻愁 。 如李白的 “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销愁愁更愁 。 ” 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 生的烦忧和愁苦 。 水 的意象 3、 因水的奔流不断 , 滔滔不绝 , 常以水喻时间 。 百川到东海 , 何时复西归 ( 乐府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 ) 落花流水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李煜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 1、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 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 同义词。如 唐人骆宾王 咏蝉 起首两句: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 思深。 ”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 雨霖铃 开篇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息。 ”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 “ 凄凄惨惨戚戚 ” 之感 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 寒蝉鸣我侧 ” (三国人曹植 赠白马王彪 )等诗句也 表达这样的情思。 寒蝉 的意象 2、古人以为 蝉 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 的高洁来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 虞世南的 蝉 : “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骆宾王 狱中咏蝉 :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3、秋蝉(寒蝉)因临近生命终结,故含有凄凉之感。如 柳永 雨霖铃 :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琵琶行 (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登高 (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愁 象 征 酒 李清照 菩萨蛮 :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范仲淹: 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 相思泪。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 :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 休!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 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 愁。 酒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 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 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 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红瘦。 酒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 登高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 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 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寓 意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 刺客列传 风 秋风 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 “晓风 ”: 不是暖风或微风,而是 深秋 的早晨吹来的风 凄厉、寒冷,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 秋风 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 登高 荷花 荷花 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 瑕的爱情 。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 山居秋暝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 望海潮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孟郊 怨诗 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一剪梅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李白 西上莲花山 (夕阳) 日暮 的意象 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登乐游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 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 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山映斜阳水接天,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 夕阳西下几时回 (晏殊)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朱敦儒) 斜阳冉冉春无极 (周邦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日 暮 的 意 象 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 客愁思家 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 往融为一体。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着一种 “ 日出而作,日 没而息 ” 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 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溯洄到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诗经 ,我们可以 清晰地看见这种 思归 情思的生发轨迹: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鸡都回窝了,太阳就要落山了,牛羊也下山回圈了,可丈夫出征去不能 回家,这如何不叫人思念呢?反过来,出门在外的人看见太阳落山了,鸟儿 归巢了,农人们也结束了一天劳作开始回家了,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暮 色已苍茫(今夜我又要宿在何处呢?) 此情此景,叫人如何不想家! 又如马致远的小令 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不仅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而且也暗示日暮已经 降临。薄暮起, 乡愁 便起。这已渗透至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因此也 就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山映斜阳水接天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 外 ( 范仲淹 ) 夕阳西下几时回 ( 晏殊 ) 万里夕阳垂地 、 大江流 ( 朱敦儒 ) 斜阳冉冉春无极 ( 周邦彦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 )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 ) 崔颢 黄鹤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波江上使人愁。” 斜阳 “斜阳 ” 在古诗词中都是 引起乡愁 的客观事物 。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 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 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 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 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 人贺铸 忆秦娥 : “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 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 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 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 如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唐人秦观 踏莎行 )、 “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宋人王令 送春 )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 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杜鹃鸟 的意象 杜鹃意象: 、传说: 据 蜀王本纪 和 华阳国 志 等书记载,古时的蜀王望帝,是一 个勤政爱民贤德的帝王。当时发了洪水, 望帝无能为力,就派宰相治水,消除了灾祸。望帝感到 自 己的品德才能不及宰相,于是主动禅让,隐居于山中。当 望帝离开的时候,正值二月满山杜鹃悲鸣,声声啼血,蜀 人听到杜鹃鸟的啼鸣,就想起了望帝。后世便说杜鹃鸟是 望帝的魂魄所化,他在暮春的声声悲啼,仿佛是在说 “ 不 如归去 ” ,似乎对那故国难以忘怀。 、意象内涵: 营造悲苦气氛。思念家乡。 、别名:子规、杜宇、布谷 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 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杜鹃 (子规)也是一种悲鸟, 鹃啼也是 一种表达 伤春离愁思乡 之情 的意象。如 李白 蜀道难 : “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 秦观 踏莎行 :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 暮。 ” 还有: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归啼 (沈诠期) 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 与杜鹃声相似的还有猿啼,如 白居易 琵琶行 :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杜甫 登高 :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6、 鹃啼 、 猿鸣 芳春平仲绿 , 清夜子归啼 ( 沈诠期 ) 山瞑听猿愁 , 沧江急夜流 ( 孟浩然 ) 杨花落尽子归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 白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还 ( 杜 甫 ) 可堪孤馆闭春寒 , 杜鹃声里斜阳暮 ( 秦 观 ) 杜鹃啼血猿哀鸣 ( 白居易 )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 长信秋词 :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 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 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 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如李煜的 相见欢 : “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 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的孤寂哀愁的意 境。元人徐再思 双调水仙子 夜雨 : “ 一声梧叶一声 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 以梧桐叶落 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 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唐人温庭 筠 更漏子 )、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李清照 声声慢 )等。 梧桐 的意象 梧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 相见欢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 铸 鹧鸪天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 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凄 凉 悲 伤 的 象 征 细雨 、 烟雾的迷蒙 , 似 愁绪 绵绵 城阙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 王勃 ) 日暮乡关和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灏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 ) 燕子不归春色晚 , 一汀烟雨杏花寒 ( 柳永 ) 不管烟波与风雨 , 载将离恨过江南 ( 郑文保 ) 无边丝雨细如愁 ( 秦观 ) 细雨、烟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