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赵先生非常苦恼,邻居王某喜欢在深夜唱歌,而且声音很大。民警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46条“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对王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制止了他的不当行为。据此回答1、2题,1.这一案例说明( ) A.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邻居之间产生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C.只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就一定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 D.法律只对违反法律的人起作用,【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居民赵先生受邻居唱歌干扰,正常生活受到影响,靠法律才最终解决,说明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因此,A项正确,B项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C、D两项说法太绝对。,2.这一案例表明法律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 ) A.对公民进行批评教育 B.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C.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制定详细、明确的法律制度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法律规范公民行为的形式。王某的错误行为被纠正、规范,是依据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说明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形式来规范公民的行为。因此,A、B两项说法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3.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用40个条款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比如:采取格式条款的是无效条款;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要求的告知应是询问告知,而非被保险人的主动告知,条款里规定主动告知的,合同视为无效。这说明 ( ) A.法律只规定公民的权利 B.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法律唯一的作用 C.法律不仅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还规范公民的行为 D.权利与义务是背道而驰的,【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知识。保险法用40个条款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说明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规范了公民的行为。因此,A项说法具有片面性,B项说法绝对化,C项正确,D项说法与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相悖。,4.(2011济南模拟)2011年4月29日济南时报:昨天济南交警支队对外通报:5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醉酒驾车,不管是否肇事,一经查实,便将承担刑事责任。这说明,在我国( ) A.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唯一规则 B.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C.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人们生活的“卫士” D.法律具有制裁作用,违反法律就要受刑罚处罚,【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的作用的理解和认识。从题干材料“醉酒驾车,不管是否肇事,一经查实,便将承担刑事责任”说明了法律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等权益,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具有保护作用, C项正确;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特殊的行为规范,A项错误;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B项错误;违反法律有时受到行政处罚或承担民事责任,D项错误。,5.2011年4月29日新华社:山西、河北两地法院公开宣判了4件“问题奶粉”案件,依法严厉惩处了涉案的14名犯罪分子,其中,2名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4名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体现了我国法律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方式是 ( ) A.提起诉讼 B.制裁违法犯罪 C.协商和解 D.解决权利义务纠纷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方式的认识和理解。惩处涉案犯罪分子说明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分子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A、C、D三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6.中学生张强的复读机丢失,怀疑是李刚所为,并在同学中散布“李刚是小偷”的言论。二人因此发生争执,张强打了李刚一巴掌。对此,李刚应该( ) 暂时忍气吞声,以后找机会报复张强 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自尊自爱,少和同学交往 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 B. 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理解和运用。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运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因此,错误,“少和同学交往”本身就是错误的,正确。故选B。,7.(2010广州中考)过去一年,发生多起个别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没有足额领取工资而爬上广州海珠桥顶的“讨薪秀”,导致该路段交通瘫痪。下列对该事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只要动机正确就不算违法 B.法律应该对外来务工人员这样的弱势群体网开一面 C.企业欠薪在先,外来务工人员的行为不算违法 D.维护自身权益必须以合法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解析】选D。本题考查怎样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知识。务工人员为领取工资而爬上桥顶致使交通瘫痪的做法是违法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应通过合法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因此,A、B、C三项说法错误,D项正确。,8.2011年3月25日京华时报:25岁的北京人温某因还信用卡心切,涉嫌尾随路人田女士至其家中暴力抢劫。3月24日,温某因涉嫌抢劫罪在北京市丰台法院受审。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A.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B.我国法律是专门用来惩治犯罪分子的 C.违法必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D.法律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解析】选A。本题考查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知识。温某至田女士家中暴力抢劫,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法院受审说明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A项正确,B项具有片面性,C、D两项太绝对。,二、漫画分析题 9.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你对漫画中爸爸和妈妈的 说法有何评价? (2)该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解析】本题以漫画题的形式考查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的正确选择。结合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有三种选择:一是不当维权,二是依法维权,三是不维权。爸爸属于第一种选择,妈妈属于第三种选择,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第二种依法维权。这样分析第(1)问便水到渠成了。第(2)问,从第(1)问可看出:漫画中爸爸和妈妈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他们没有依法维权。因此,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运用非法手段。,答案:(1)爸爸、妈妈的说法都是错误的。爸爸的说法是用暴力手段打击报复对方,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会受到法律制裁;妈妈的说法是缺乏维权意识的表现,这样不仅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也会纵容商家的这一做法。 (2)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能运用非法手段,否则,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三、实践探究题 10.13岁的小芳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到继父家生活。小芳刚读完五年级,继父就不让她上学,把她送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次哭着找继父要求上学,可继父以家中困难为由不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向当地妇联反映了她的情况。在妇联的干涉下,小芳终于圆了上学梦。 (1)小芳继父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小芳维权行动的依据是什么? (3)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法律在公民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你认为失学学生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相关知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他们的权利,任何人不得随意侵犯,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见材料中小芳继父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样第(1)问就迎刃而解了。第(2)问,维权行动的依据是我国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不难作答。第(3)问实际上就是回答法律在公民的生活中的作用,回归教材即可。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能体现依法维权的方式、方法均可。,答案:(1)不对。他侵犯了小芳的受教育权,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3)在我国,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如:可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帮助,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