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的讲授与接受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6409638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的讲授与接受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的讲授与接受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的讲授与接受研究分析 教育教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的讲授与接受研究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发展好教育事业,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语文作为母语课程的学习,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其中儿童诗歌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学习好诗歌,不仅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审美感受。因此,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诗歌的重要性着手,以小学生在不同学段的接受心理为着力点,从诗歌教学的实际出发,并深入了解教师对于诗歌教学的感受及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如何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提出操作性较强的优化策略,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推动儿童诗歌教学的进一步成长。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歌;讲授;接受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Chinas educational undertakings to achieve a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by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and concern.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education,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The language as a mother tongue course is the basic subjec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which childrens poetry i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learning. Learning good poetry, not only for the primary language student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ultivation of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but also help to get them a higher aesthetic experience.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ems selected in the current textbooks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and starts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teaching of the poems and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ers feeling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poetry. On this basi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oetry teaching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he strategy to carry out a brief analysis and research, so a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growth of childrens poetry teaching.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Children Poetry ; teach ; accep序言中国被称为是诗的国度,诗教有着悠久的传统,25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如孔子在 论语.季氏 里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所言的诗,不单纯说不学习诗就不会说话,而是指通过学习诗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言辞应对,可以使我们在和他人沟通时把话说的精雅一些,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有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简而言之,“兴”指兴奋,是说诗歌可以刺激人的精神,有利于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观”指观察,是说诗歌可以观察人的主观意念和政治得失;“群”指团结,是说诗歌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怨”指是说诗歌可以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进行批判与揭露;统治者可以通过诗歌对百姓进行教化,百姓也可以通过诗歌对统治者进行劝谏。诗歌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联系情感的纽带。儿童诗作为诗的一个分支,它是以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主体接受对象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诗歌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升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新课程标准也对儿童文学中不同学段的诗歌教学做出了具体要求,每一学段要学习什么,背诵优秀篇目多少篇,达到什么要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由此可见,诗歌教学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诗歌的教学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2一 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概述(一)儿童诗歌的内涵及特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样式,3是人的内在心境和情感的产物与依托,是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儿童诗歌不论是对小学生个人学习知识、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方面,还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尤其在儿童教育方面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只有保证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才能为快速发展的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儿童诗歌以其语言的独特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来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简单的诗歌,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验到参与课堂的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主创作简单的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与发展的个体,内心不是一片空白,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具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学习,可以加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同样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等原因,比较纯真,题材不够广泛,因此写作常常被束缚,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可以焕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观察生活,能由此物联想到彼物,学习好诗歌,不仅可以培养语感,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儿童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必须是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中所表达情感,要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贴近,使内在心境与诗歌产生共鸣。让儿童获得快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基于儿童真正精神需求的作品,是表达了儿童心声的作品4。诗歌在情感表达上都是简单易懂的,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儿童诗要增强课堂的活力,就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平台,将学生带入到诗歌塑造的意境中,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其次,要有活泼的语言。儿童诗是以小学生为主体接受对象的,小学生是发展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因此,诗歌的语言就要求既要优美、丰富,又要浅显易懂。最后,要具有审美情趣。一首诗歌并不是说辞藻华丽就是好作品,而是要给人一种美的滋味,美的享受。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由此可以总结出,教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一首诗歌,“兴趣”是关键,只有对所教事物,所学事物感兴趣,才能更好的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二)小学语文儿童诗歌研究意义首先在学科领域: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边读边思考,把诗歌中所展现的画面与脑海中所想象的画面结合起来,组合成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还可以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还在儿童诗歌的阅读中增长了知识,诗歌读多了,读久了,学生的语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其次在情感教育方面:小学阶段的诗歌大都篇幅短小,浅白易懂,具有想象力的,通过活泼、天真的语言描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在美妙的意境中体会诗歌中蕴含的那份情感,通过诗歌教学不仅可以使心灵得到净化,培养积极健康的的情感,还可以激发想象力,发挥创造力;最后在社会方面:诗歌教学是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着语文教学内容的多彩性,同时也是对语言文字精髓的浓缩,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和洗涤,小学语文课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诗歌更是经典,使学生不仅可以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方面的发展,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诗歌教学不论是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还是在审美价值方面、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等都有积极意义和影响。它能使儿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获得更高的审美感受;对他们健康人格的培养等各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要运用正确的方法,结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接受能力,利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诗歌的魅力。(三)儿童诗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吸收人类文化智慧,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6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协调发展。7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总期望学生能掌握、欣赏选入教材中的优美诗篇,不过采用怎样的方式方法能让学生来掌握作品内容、再现作品形象、体味诗人的情感,从而领略诗歌中所描绘的优美的意境、鉴赏诗的美呢?美堰市白米中心小学章宝国现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策略中对诗歌教学做以下分析。首先,重内容,轻语言教师经常是以内容为本,教学目标错位,经常是把解决字词句、把握诗歌大意作为教学的重、难点,花费大力气来解决。8首先是生字词的解释,再是每个句子的解释,最后再串讲一遍,到此便完成了教学目标,然而诗歌中最经典光华、最耐人咀嚼的语言的精炼美却常常遭到忽略。其次,重传授,轻感悟由于诗歌语言与现代语言不同,因此,学生自主理解起来难度也就比较大。9因此,往往是教师不惮其烦的去告诉学生此字怎解,彼句何意,写作风格是怎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学生边读边思考,从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鲜明个性,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和时间都非常少,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10最后,重背默,轻诵读诗歌的背诵和默写定然很重要,但如果跳过诵读这重要的一环,背诵和默写不免显得有点镜花水月了。在诗歌教学中,学生自由朗读的机会本来就很少。经常是开始上课解决生字词读一遍,接着把握诗歌大意后再读一遍,一首诗“学完”,总共才读了两三遍。11读中体味意境、感悟情感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12。即使学完了还有不少学生连诵读的能力都没有达到。儿童诗歌的接受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对许多抽象的事物也就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儿童诗歌以其语言的浅显易懂、内容的丰富优美这一特征被小学生所接受和欣赏。儿童诗歌教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下:首先,缺乏儿童情趣,过于功利化追求。由于应试观念的影响,学生分数的高低常常成为学校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因此,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已提高学生的分数为目的,在教学时,教师不是引导者,而成了替代者,教师常常是替代学生理解诗歌、感悟诗歌,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忽视了从儿童角度出发,让儿童自主的感受诗歌中的美妙意境及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多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诗歌、学习语文的乐趣。其次,教学方式陈旧,课堂缺乏活力。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最开始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培养语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来提高审美趣味。传统的诗歌教学方式通常是让学生自己先诵读一遍,然后教师解释学生不懂的字、词、句的意思,接着再解释整首诗歌的意思,最后总结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样,一首诗歌就算是学完了。我们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注重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不再是简单的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及总结中心思想了。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走进诗歌中的意境,获得更高的审美感受。最后,不注重诵读。儿童诗歌语言是浅显易懂的,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顺口,这样也便于学生记忆,但有的教师往往把诗歌当做普通的阅读来读,忽视了儿童诗语言的活泼、天真的特点,没有了儿童情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诗歌就没有兴趣了。故而,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由诵读。同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儿童诗歌语言的凝练美。通过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提高普通话水平,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2.国外研究现状儿童观是指教师对儿童的见解和评价。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因此对儿童的看法与评价也不相同13。然而,教师对儿童的看法和评价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又有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着儿童教育的方向,以及教育者如何引导学生。就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教师的儿童观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意识问题促进到实践层面,使儿童与儿童文学真正的发展。14美国大约有七万多个有正式执照的儿童教育中心,每年接受四百万儿童,许多大学里设有智力衰退、儿童发育、中小学教育等系。15德国在儿童教育的创造性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对儿童有一套比较特殊训练方式,常规性与冒险性活动相结合,家庭与校园相结合,儿童要依靠自己劳动和能力去赚钱。16日本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开办了挨冻幼儿园,儿童一年四季只穿一套T恤衫和裤子,这对培养儿童身心健康、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非常有帮助的。17法国主要是,一实行“自制”,自由发展;二尊重儿童的人格,顺应儿童的学习兴趣;三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般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创造力;在教学时间上,课堂好好学,课外好好玩,玩中有学,学中有玩,而且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18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儿童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也与教师的儿童素养紧密相关。现今,教师的儿童素养相比较过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都慢慢的由开始的忽视儿童到发现儿童再到重视儿童。相比较国内,国外与我们传统的教育孩子的观念不太一样。如在德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庭与学校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鼓励孩子自力更生。而日本,与我们传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太一样,将意志与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儿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诗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如:教师缺乏热情、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故而在小学诗歌教学中,要注重小学生在不同学段的接受心理。对于小学诗歌教学,主要在于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提高文学素养。19通过引导他们诵读、体会,品味,使孩子们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活跃课堂氛围,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运用精讲诗歌所积累的方法更加自主的学习同一类型的不同诗歌。总的来说,只要教师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一定会将诗歌讲的有滋有味。二 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现状及审美意蕴(一)教师的儿童观现状分析教师作为传业受道解惑者,在儿童与儿童文学之间起着最为重要的桥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20那么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理论界的看法各不相同,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晖老师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有儿童情感和趣味;对儿童文学审美特质的认识;阅读儿童文学的丰富经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21教师的儿童素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儿童观,教师自身的个人意识理念,受教育经历,个人生活经历等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都会对教师正确的儿童素养的形成产生影响。根据目前调查显示,教师的儿童观和过去那种只要听话、安静、成绩好就是好孩子的片面观点有所改善,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全方位来看待和评价儿童。22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每一首诗都是作者真挚情感的表达,对于充满幻想、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正在发展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就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把握儿童的兴趣,鼓励儿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二)学生不同学段的接受心理小学生独特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文学的接受能力主要是以感觉器官为基础,儿童诗歌的节奏、韵律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掌握诗歌,但听到这种节奏就知道这是诗歌,在小学不同的学段中,新课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接受心理,制定相应的计划,进行诗歌教学。儿童诗歌的接受主体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处于社会化发展前期,社会经验的不足,思维方式的童稚化特征,决定了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诗歌具有“童趣美”。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分为三个学段,教学要求也是依次递增的。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能够读通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23这一学段的安排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及学情,侧重于识字方面,比如宋代邵康节所作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第一首诗歌,这首诗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练习一到十的书写,读起来朗朗上口、简单易记,通过对这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一到十的书写,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诵读优美诗篇,注重在诵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24这一学段的诗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如唐代李白所作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夸张的写法、意境的营造给学生一种新奇之感,让他们从诗歌中领略到庐山的壮阔与秀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于第一学段已经有了识字准备,学生具备了通过表象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因而第二学段的诗歌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生字词了,语言更加凝练,情感表达上也更加贴近于生活,使儿童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所塑造的意境,体味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认识到诗歌的审美价值与意义”。25这一学段无论是从语言还是情感方面,层次都是明显高于前两个学段的,对于这一学段的诗歌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能掌握字、词、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在作品所塑造的意境中体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一阶段的诗歌教学主要突出了审美方面的教育功能,比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赞扬高洁品质的古诗,选取这些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的诗歌,是对整个小学阶段诗歌教学的一个综合和提升。(三)儿童诗歌的审美特征、价值意义文学欣赏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进入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更是要符合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内容要丰富,读起来还要给人一种美得享受,诗歌作为最高的语言形式,它是集语言、音乐、绘画于一体的极致美,虽然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教学对象是儿童,但并不能因此在诗歌选材的艺术上降低要求。首先,语言美,小学阶段的诗歌和所有的诗歌都一样,都需要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互为表里,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如这句“春姑娘来了,花儿笑了,翘着剪刀似得尾巴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运用奇特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塑造了一个鲜活而唯美的意境。小学的诗歌更加讲究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审美特点。其次,情感美,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题材丰富,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神奇的力量,鸟儿会唱、花儿会笑、风儿会舞蹈。一切事物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如蘑菇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蘑菇比喻成雨伞,看起来是一首简短的小诗,实际上蕴含着一个关爱的主题。儿童都是以纯真的思想来认识事物的。而小学阶段的诗歌就是需学生善于思考,通过此物能联系到彼物。通过学习这一首诗歌就能自主学习这一类诗歌,并且能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对偶的写作手法来引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兴趣。最后,意境美,“意”就是情感,“像”就是物像,通过诗歌中所写物像感受所塑造的意境。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写,认识事物不能太过于局限,就像学习诗歌,同一首诗歌不同的读者或许就有不同的理解,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营造一种意境,将作者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我们所处的意境不同,感受可能就不一样,小学阶段的诗歌大都以天真烂漫、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进行描写,使学生能在诗歌的意境中体悟到作者的情感。三、小学语言诗歌教学改革探索(一)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作为传业受道解惑者,在儿童与儿童文学之间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正确的儿童观。不仅要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还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多教师的儿童观相比较过去有所改变,但不尊重、不热爱儿童的现象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在一些老师身上表现出来,严重阻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首先,教师必须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自觉地支配、调节自己的情绪,教育者的位置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应用爱来包容儿童的一切,和他们一起成长。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轻松的心理气氛。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应全面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儿童。教师要摆脱过去的那种好孩子一切都好,坏孩子一切都坏的片面观点的束缚,努力做到不偏爱、不讨厌哪一个孩子。耐心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最后,学会热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为学生做榜样,在树立威信的同时,要学会关爱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儿童是有思想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是引导者、传授者,而不是统治者、替代者,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强加给学生,要承担起引领者的责任,引领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让他们自己感悟事物的道理,感受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促使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言而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加强综合素养的同时,要学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等。这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故我们应该科学的、正确的评价每一个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的前提下是充满信心的。(二)采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现今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题材大都比较广泛,内容比较丰富,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富有节奏感,其中还有不少名言警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野火烧不不尽,春风吹雨生”等等。把这些哲理寓于景物之中,给人们以很大的激励与鼓舞,也有的诗歌描绘的情境宛如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6对于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要实现诗歌意境与画面的整体性,更好的理解、掌握一首诗歌,那么对诗歌教学就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一方面,边读边思考。要学习一首诗歌,首先要能读通文章,在初读诗歌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然后再带着问题反复读,如学习静夜思一文时,教师课件展示一幅李白望月图,并提问李白在干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示范读。儿童的特性化的试读、动作、行为等也是在模仿老师的范读中建立起来的,此时老师的范读就显得非常重要,使学生们知道诗歌原来还可以读的这样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有感情,从而激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如学习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教师的示范读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真情意切的范读,很自然而然的就把学生带到了对母亲的怀念的意境之中,也使学生对文章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诗歌是作家的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从而真正的掌握诗歌,读懂诗歌。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诗歌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文学的接受能力都是以感觉器官为基础的,对声音和画面也比较敏感,而多媒体则是由文字、声音、画面等信息组合而成,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感官刺激,还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多媒体还能将视、听、说结合起来,更好的体味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如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歌时,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句意义深刻,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图片,庐山变幻多姿的面貌就完美的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自然而然就引出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样,学生一下子就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我们在看待问题时,不能太主观片面,要客观全方位的看待问题。但在信息化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多与学生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互动的魅力,还可以使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诗歌之外,还要深入搜集、整理教材之外的相同题材的不同诗歌,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自主创作简单的诗歌,如学习完咏柳一课时,通过文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教师可以提问“二月春风这把小剪刀,除了能裁出绿叶,还能裁出什么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积累与运用,让学生体验到参与课堂、学习诗歌的热情,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形成独特的感受。总之,诗歌教学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的优点进行继承与发扬,不足之处要进行完善,努力做到要让学生对所学诗歌感兴趣,不仅是原始的简单的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总结中心思想就行了,还要通过对诗歌的鉴赏,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美妙的意境,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三)发挥诗歌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诗歌一般都是简单易懂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语言凝练,节奏鲜明,便于儿童吟诵、欣赏。并不一定要他们完全理解,读懂诗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学会角色转变,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要主动承担起教育者,促进者的责任,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如初步学习一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协作,学生之间互相朗读讨论。帮助学生搜集资料,通过了解分析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和写作风格,发现其中存在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如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有位教师就这样设计,先让同学们自己读文中有关描写“卢沟桥狮子”的文字,然后把自己觉得写得最好的、最精彩的一句话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其中,有位同学回答说:“我就得文中这个省略号用的最好,代表着省略了很多东西。”老师让找文中写得最精彩的一句话,这位同学找了个省略号,当时全班同学都笑了,但老师没有笑,反而欣然接受这位同学的答案,并因势利导向同学们提问:“省略号说明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很多种样子,那么请同学们一起来想想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可能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时候大家一个个都站起来说自己的理解,教师的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一下子就把课堂的氛围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也自然很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积极成长的,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习诗歌时,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在朗诵的基础上画出不懂或不理解的字词,提出质疑,查找资料。教师进行讲解之后,给学生留充分的自由表达时间,让学生主动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情感的理解。如静夜思,很多学生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会背诵这首古诗了,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有位教师就这样设计,提问:“同学们,请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课外所积累的知识,试列举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还有哪些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的同学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的同学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课堂上同学们的答案精彩纷呈,这样,一方面,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另一方面,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只有努力、主动,才能得到提高,做课堂的主人,体会到参与课堂的趣味与魅力。使学生自主养成有目标、有计划,课前预习,课后积累的好习惯,力图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结 语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诗歌是小学阶段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诗歌教学在儿童文学领域也取得较大成就,诗歌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通过学习诗歌,不仅可以感受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意境,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儿童从幼儿园一下子进入到小学阶段,无论是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都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期,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学习好诗歌,不仅对小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感受文字美、语言美,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理论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会接连不断的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只是就研究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的操作性较强的解决策略,有些问题因为实践的欠缺和理论研究的不够透彻,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参考文献1陈元勋.诗教:文学教育和写作训练的最佳起点D福建省仙游师范学校,2007.2刘丽敏.小学生儿童诗歌创作“三段六步”教学法探究D鲁东大学,2014.3于迪.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J渤海大学,2014.4于树漫.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缺失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1).5陈苗苗.儿童文学:教师儿童研究重要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3,1.6朱丹.网络教学与中学语文传统教学差异管窥J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08.7张省平.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情趣的培养J山西省晋中市榆次三中,2012.8叶雅敏.小学语文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探讨J永春县五里街中心小学,2014.910张丽萍.小学低年级古诗诵读教学现状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1施毅方.让诗性植根在学生的生命中-论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J浙江师范大学,2005.12张丽萍.小学低年级古诗诵读教学现状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3王昕熊.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20081415161718袁张度.国外中小学创造教育探析C中国创造学会,2004.19董运玲.小学古典诗歌吟诵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20张久久.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21于树漫.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缺失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1).22卢乐珍,刘晓东.当前幼儿教师儿童观、德育观的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5,5.23徐卫东.传承优秀传统 重构古典诗歌声情教学新模式J宁波教育学院,2010.24常秋芳.诵读之法应缘诗情而定J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土门联校柴里学校,2012.25林清.小学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26赵洪杰.寓美育于诗歌教学中-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J读写与杂志,2013,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