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 题型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346596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 题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记叙文 题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记叙文 题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专项中考要求:本章在中考中主要考察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在内容上,写人记事类记叙文,都有明确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可读性较 强,比较容易理解。考查的主要内容有:1. 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2.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3. 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品味文章的语 言特色。4. 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5. 知识的迁移与创新;6. 记叙的要素、线索,记叙的详略、过渡、照应等。考点动向近几年考查的题型比较多的是: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并品 味重要语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词句含义进行感受和品味;分析 表达技巧或手法;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从文章内容中体会 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理解言外之意的能力,整 体感知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文章思路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 语言表达的能力,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倾向性的能力,对句子 深层含义理解的能力,赏析、品味文中优美精辟语句的能力,创新精神 和创造能力等。知识点梳理: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二、记叙顺序及其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4. 平叙(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 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谓之“花开数朵, 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作用:清晰叙述错综复杂的事情。三、记叙线索及作用记叙文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 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 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 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四、记叙的人称1. 第一人称(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写来亲切、自然、真实);2. 第二人称(像在作者或者读者进行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3. 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凡客观世界乃至人物内心所想的一切 都能进行叙述)。五、继续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六、表达方式1. 记叙:主要交代事实,把人物和时间概括介绍给读者并写出人物活动、 发展、变化的过程;2. 描写: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 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3. 说明: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4. 议论: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 用;5. 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的情感。七、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 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 化冗长为简洁。2. 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为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 做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 这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分别是把人 “物化”和“把甲物乙物化”。作用:正确运用比拟,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 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产 生共鸣。3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 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起人的 联想,使表达具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 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5. 对偶:用数字相等、结构相似的一组短语或句子表现相关或相反的 意思或用两个对称语句加强语言效果。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达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 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的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 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6. 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 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7. 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 式。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8. 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用肯定的 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八、描写的类型及作用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或景物的 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一)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 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 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2心理描写: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性格特征 所进行的描写。3动作描写:通过语言文字描写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战士人 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4语言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的描写。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 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的反映人物的 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外界条件一一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的描写。1.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 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 情节的发展。2. 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 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 总和。描写角度:1. 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文章的描写手法之一,与“侧面描 写”相对。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对时间、 环境、气氛的直接描绘。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 表现所要描写的现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 描绘。九、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加鲜明,感受更强烈。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 做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 一点红”“众星捧月”就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 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人物的情绪、气 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如孔 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 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 天气已经很冷了,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4伏笔、照应。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代,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 为清洁发展做铺垫。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 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5. 过渡。过渡是连接文章段落层次的桥梁,恰当、巧妙的过渡,对文 气的连贯、布局的缜密、转承的自然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优秀 的文章,都极讲究过渡的艺术。6象征。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 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方式叫象征。象征寓意深刻, 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 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情感。解题指导:一、理清思路,把握中心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一般可以分三步。第一步,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 事情,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读,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把段意表示出来。 概括段意一般有三种方法:(1)摘句法摘处文段的中心句;(2)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3)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 接起来,概括出段意。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这一步的目的是理 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一下几点:(1)看文章的题目、开头与结尾。有的标题,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 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有的标题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归纳 中心思想指明了方向。有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提示或暗含了中心思想。(2)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3)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4)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5)从分析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入手。记叙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有画 龙点睛之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思。(6)分析主要的人或事。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概括中心思想时侧重抓人物形 象,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概括中心思想时应侧重于分析事件蕴含的本质意义。二、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 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结合具体语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三、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 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 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 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 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 间接写主人公。3从细节描写入手。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所谓细节 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细 微处进行具体描写。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 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 系。四、分析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1语句在文章整体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做 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题目等2.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五、注重领悟类试题所谓领悟,是在理解。领会本文意义的基础上读出个人的心得,是对文 本阅读的超越。这类题目往往要求考生就文章内容或提及的某一点,根据个 人的经验,谈出自己的见解。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有质疑能力、创新意识、 能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典型题型、技巧点拨记叙文: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主旨的考试方式:1、直接考査的方式:这种考查方式最普遍。例如2000年的第27题,简要分析 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试题一:简要分析访兰这篇文章,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 生哲理。访兰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是这样的: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 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 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世,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 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以上这段文字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稍加整理即可。试题二:河北省2003年第26题:文章通过亚当斯和西澳的竞聘经历,揭示了什 么道理?请简要概括。答案是:在竞争中应靠真才实学(像西奥那样),不能像 亚当斯那样投机取巧。这就是直接考查方式。理解衬托、对比、烘托、比较的作用。试题一:2001年中考语文第21题: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 淡淡的牵牛”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的主体是谁?是蒲公英,那“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淡的牵牛” 自然就是陪体,他们的作用就是:衬托,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试题二、(萝卜花一文)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一点颓废的样子。问: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从侧面烘托了女人的坚强,表现了女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 神。能够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意图。理解段落或某部分不能删去,为什么?例如:这一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答:这一段的内容与约翰后来的消失,从善 构成对比,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示例: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内容和形式的赏析, 从情节角度)(河北省2008小扇轻摇的时光)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弓I发了 “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 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中心思想概括与哲理感悟示例: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7年江南陶公柳 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答题方法: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 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事件叙述与概括示例: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概括事件的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概括法:记叙了+ XX人(组织或单位) + XX时XX地+何种情况下+做XX+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描写的段落:描写了 + XX景物+XX特征。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 句就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 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 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几种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试题:月色皎洁,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又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 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回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地焦急而耐心,母亲却等 得耐心又耐心。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 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特点:月色皎洁,宁静安详。作用: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渲染宁静平和的气氛,衬托人物的美丽和充满母爱 的性格。试题:2003年试题木笛中写雪的作用是什么?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答案:朱丹和丹麦大师都是在下雪的情况来到纪念碑广场的,所以写雪有烘托人 物形象的作用,同时,今天又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朱丹也落选了,所以写雪又 有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几种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XX身份、 XX地位、XX处境、经历以及XX心理状态、XX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XX心理(心情),并反映了 人物的XX性格特征或XX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XX思想,揭示了人物的XX性格或者X X品质。能够发现并理解文中重要的关键性词语。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 现力,或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这样的语句称为关 键性语句。对于这些语句,有时我们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脱离开语言环境,单 纯的解释词语,已经被摒弃,代之的则是把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释,我 们称之为“动态解词”。词的含义受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 同,意思也不一样。在新的语境中,会产生新意思。试题一:(2007年河北省江南陶公柳)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 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 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 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22、问: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段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 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示例、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河北省2008年小 扇轻摇的时光)问: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答:“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 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这是让考生通过品析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运用,来理解重点词语在表现人物中的 重要作用。)示例: 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2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4分)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 地接受了。答: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 答: 本题考查综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可采用由表及里的方法。(1)题加 点的“讪讪”原意是“不好意思的样子”。(2)题“尴尬”原意是“处境窘困, 不易处理”。这里不能只解释字面意思或本来意义,要结合上下文有关情节和词 语本身作具体解释,大意对即可。【答案】:(1)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2) “络腮胡子”助 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2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标题的作用1 作为文章的线索。如课文七根火柴就是就是以七根火柴作为行文线索的;如课文背影就 是以父亲的背影作为文章线索的。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课文最后一课,文题就概括了故事的中心事件: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课;3点明文章的主旨。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其文题就是中心思想:赞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是 最可爱的人。4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写作手法及作用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 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 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 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 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1)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 主题。(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 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3)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 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4)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示例: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23.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 要分析。(3分) 本题考查了文章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1、对比;2、欲扬先抑;3、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要求考生要理解这些表现手法,并能结合文章进 行分析,注意要组织好答题语言。本题属选择作答。【答案】: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 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示例二:选文 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我”的施 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 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段落作用(一)文章开头有何特点和作用呢?1、引出下文所要记叙的内容。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二)文章中间部分有何特点和作用呢?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渲染,烘托气氛。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三)文章末尾有何特点和作用呢?1、总结上文。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点明主旨。 升华感情,深化主题。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试题1:我爱昙花。(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22.选文第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分) 答: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试题2:结尾段: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 盛开着,又香,又暖。问:说说划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答:通过写景来表现人物的心情,以兰花的安静盛开表现作者的喜悦和愉快之情, 也暗含“我”对女儿的赞赏。人称变化的作用。第一人称:真实亲切。 第二人称:直接对话,便于抒发情感。第三人称:叙述别人的故事,易于心理刻画。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 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 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 有强大的感染力。 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 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 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 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试题:(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罢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 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链接材料: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 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21.选文第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2分)21.第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 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XXC言或行)表现该人物XX的精神(品质性格 思 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文章通过的叙述;本 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 /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 而且是必须的内容。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 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33 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 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修辞手法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 事物的XX 特点。(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 形象地写出XX 事物的XX 特点。(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 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 容的作用(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试题:(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 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 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 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 是“月下美人”啊! 20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 加生动形象。示例: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写或语言浸面般特点答进而结合内道分析I析用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 首先可采用抓关键词法进行词语赏析;然后再用情境法进行修辞方法赏析,要分 析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修辞方法赏析思路为:修辞方法+作用+思想感情。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 之感。【答案】: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 “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 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