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创造与创造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32349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创造与创造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一章创造与创造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一章创造与创造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振宁博士估计,中国有希望在杨振宁博士估计,中国有希望在2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零的年内获得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突破。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引进的汽车生产线引进的汽车生产线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许多关度居高不下,许多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进键设备基本上依赖进口。口。据统计,我国几据统计,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的备的8585,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制造装备的制造装备的8080、数、数控机床的控机床的7070、医疗、医疗装备的装备的9595依赖进口。依赖进口。1.1 创造的基本界定创造的基本界定一、创造的定义一、创造的定义创造:是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的而且具有创造:是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的而且具有 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目前国内学者对创造的界定众说纷纭,如:目前国内学者对创造的界定众说纷纭,如:创造是主体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和调创造是主体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和调节客体产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的活动过程。节客体产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的活动过程。创造,是一个人,一组人或一个机构。一个社会群体,为创造,是一个人,一组人或一个机构。一个社会群体,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在已有知识、能力、工具、技术等精神和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在已有知识、能力、工具、技术等精神和物质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卓越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产生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卓越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产生的对于自身而言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存在(物质的、精神的)对于自身而言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存在(物质的、精神的)的活动。由此定义:凡是个人和组织首次新问题的解决或首次的活动。由此定义:凡是个人和组织首次新问题的解决或首次有价值事物的形成都是创造。有价值事物的形成都是创造。首次、新颖、产品的社会价值首次、新颖、产品的社会价值二、创造的基本特征二、创造的基本特征1、创造的目的性、创造的目的性a、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提供物是人类提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种新的生产实践活动。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种新的生产实践活动。b、创造的目的性使创造活动必然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创造的目的性使创造活动必然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发展价值等。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发展价值等。2、创造的新颖性、创造的新颖性a、创造必须提供富有新颖性的成果。重复性的劳动产、创造必须提供富有新颖性的成果。重复性的劳动产物不能视为创造性成果。物不能视为创造性成果。新颖性新颖性前所未有前所未有b、绝对新颖性:指主体能产生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绝对新颖性:指主体能产生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成果的特点。如科学史上原创成果。果的特点。如科学史上原创成果。c、相对新颖性:指创造主体能产生相对另外创造主体、相对新颖性:指创造主体能产生相对另外创造主体具有新意的特点。具有新意的特点。3、创造的才智性、创造的才智性 创造活动的产生和创造成果的获得,是创造者投入脑创造活动的产生和创造成果的获得,是创造者投入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结果。(脑力劳动为主)力劳动、体力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结果。(脑力劳动为主)三、创造的相关概念三、创造的相关概念1、创新、创新创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创造的灵魂。创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创造的灵魂。创造侧重创造侧重“首造首造”,创新侧重,创新侧重“再造再造2、创业、创业 “创立基业创立基业”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造可以为创业提供机会,创业也能够促使人们创造可以为创业提供机会,创业也能够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造。进行新的创造。1.2 创造学的学科特点创造学的学科特点一、创造学的研究对象一、创造学的研究对象主体创造活动的过程、创造能力及发展规律主体创造活动的过程、创造能力及发展规律 不研究具体创造成果的技术原理和结构,只不研究具体创造成果的技术原理和结构,只研究创造背景、创造过程中的思维原理、创造方法等。研究创造背景、创造过程中的思维原理、创造方法等。以许多不同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的创造规律作为研究以许多不同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的创造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一切硬科学研究的创新思考具有普遍的理论和对象。对一切硬科学研究的创新思考具有普遍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二、创造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二、创造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a、与哲学: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对创造活动是直接指、与哲学: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对创造活动是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的关系。导和间接指导的关系。b、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具体和个别的关系。、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具体和个别的关系。是源于各门学科又能指导各门学科的方法论。是源于各门学科又能指导各门学科的方法论。特点:特点:三、创造学研究的内容三、创造学研究的内容两种典型创造学内容体系两种典型创造学内容体系1、用研究对象、分支领域、应用领域构建的三维结构、用研究对象、分支领域、应用领域构建的三维结构的内容体系的内容体系创造哲学创造哲学创造性社会心理学创造性社会心理学创造经济学创造经济学创造教育学创造教育学创造神经心理学创造神经心理学创造心理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方法创造方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军事军事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经济经济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创造过程创造过程创造主体创造主体创造问题创造问题创造性成果创造性成果创造环境创造环境2、相互关联的四大模块、相互关联的四大模块第一、创造理论第一、创造理论第二、创造心理第二、创造心理第三、创造机制第三、创造机制第四、创造教育第四、创造教育四、创造学的学科性质四、创造学的学科性质 横断性学科横断性学科:以许多不同的物质系统或其运动形态的某一共同方以许多不同的物质系统或其运动形态的某一共同方面为研究对象。面为研究对象。创造学与所有学科发生联系,但并不以这些学科本创造学与所有学科发生联系,但并不以这些学科本身为研究对象,它就像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与所身为研究对象,它就像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与所有已知学科以及将来产生的未知学科都产生横断面。有已知学科以及将来产生的未知学科都产生横断面。五、创造学的研究方法五、创造学的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以创造案例为事实基础进行理性研究,收集以创造案例为事实基础进行理性研究,收集若干典型的创造活动事实,然后经过科学的分若干典型的创造活动事实,然后经过科学的分析与概括,把带有共性的普遍的东西从个性的析与概括,把带有共性的普遍的东西从个性的特殊的事例中抽取出来,进而升华为某种规律。特殊的事例中抽取出来,进而升华为某种规律。2、追踪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前延伸式的研究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前延伸式的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4、系统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用系统的观点去进行研究,即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用系统的观点去进行研究,即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综合地、全面地考察研究对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综合地、全面地考察研究对象,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象,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具体到本课程,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具体到本课程,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自学自我训练的方法、自学自我训练的方法3、讨论的方法、讨论的方法4、答问和提问的方法、答问和提问的方法5、测试和训练的方法、测试和训练的方法6、参与科研的方法、参与科研的方法7、尝试创造的方法、尝试创造的方法8、读史记和读传记相结合的方法、读史记和读传记相结合的方法六、本门课程的内容设置六、本门课程的内容设置1、创造的理论基础、创造的理论基础2、常用创造技法、常用创造技法3、典型创造活动、典型创造活动 阐述创造的基本概念、创造活动过程、创造力开发阐述创造的基本概念、创造活动过程、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等创造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等创造的基本理论问题。阐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用创造技法及其应用阐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用创造技法及其应用要点要点 阐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资本创业等创造活动的阐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资本创业等创造活动的特殊规律特殊规律4、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 思维就是思考,思索,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思维就是思考,思索,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大脑进行的活动大脑进行的活动思维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思维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1、智力、智力2、知识、知识3、才能、才能常规思维的特点:常规思维的特点:习惯性、单项性、逻辑性习惯性、单项性、逻辑性创新思维的特点:创新思维的特点:多项性、非定式性和非逻辑性多项性、非定式性和非逻辑性 创新思维常用的方式:创新思维常用的方式:判断、比较、推理、分析、分类、判断、比较、推理、分析、分类、综合、概括、归纳、演绎、检验、抽象等综合、概括、归纳、演绎、检验、抽象等思维:思维:AB300m思维训练思维训练 假设你面对一群完全陌生的人,你是他们的领导。假设你面对一群完全陌生的人,你是他们的领导。可要领导他们首先要了解他们。怎么才能最快地了解这可要领导他们首先要了解他们。怎么才能最快地了解这群人呢群人呢?用分类的方法就比较合适。如:男士多少、女士多用分类的方法就比较合适。如:男士多少、女士多少。请思考,还能以什么因素进行分类?少。请思考,还能以什么因素进行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