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可以“咬嚼”什么(陈日亮)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05531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可以“咬嚼”什么(陈日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咬文嚼字》可以“咬嚼”什么(陈日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咬文嚼字》可以“咬嚼”什么(陈日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可以“咬嚼”什么以下只是提供“一般可以教什么”的设想,到了真正实施教案的时候,还应根据学情等加以筛滤,以确定“实际应该教什么”。教师预知文章谈论的是阅读和写作之所以必须咬文嚼字的道理。写作的目的是提倡读和写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表达的特点是文章本身就是谨严的适例:理路清晰 文脉条畅 语式精当。教学预设学生自学能基本领会文章的内容观点,但未必能够清晰地驻留文章说理逻辑的图象(理路和文脉),亦未必能注意作者用字用语的精细妥当(语式),过后很可能仅留肤浅印象。 根据此预设,指导阅读这篇文章,预估可能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其一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如何展开的;(理路,抽象的)怎样通过恰当的选择与安排,将道理表达得十分透彻,使其意图得到完全的贯彻。(文脉,具体的)其二是,揣摩作者怎样精当地遣词造句,把意思表达得贴切而周密。(语式,精细的)其三是,在学生基本达到以上目标之后,还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进行适宜的印证或补充,以加深对文章的感受与理解。(其一是立足于整体和通篇,其二是侧重于局部和细部。其三虽是联系拓展,但仍是回到整体与通篇。) 目标预设的根据:一是,本文的体式是一篇文艺评论,属于论述类文本,其体式要求必须重视思维逻辑的训练。二是,单元的教学提示要“参照文章的写法,试着做一点分析和论说”。三是,针对高中学生说理意识的薄弱和议论能力的缺失学情预测布置、检查预习作业一、概括文章的主旨(基本观点和写作意图);二、了解文章的思路(说了哪几点和说的顺序);三、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值得注意的新异点)。教学内容(供选择)一、认识文章的理路(归纳段意,找出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二、发现文脉的条贯(选择最好的字句放在最好的层次)(一)选择:1、取舍 2、主次 3、适例(典型性)(二)安排:首、中、尾的布局安置,做到1、层次清楚2、轻重分明(避免单调,相形见重,彼此照应)三、揣摩语式的精当(准确、周到、缜密)教学用材一、找关键语句,归纳段落意思和了解段落联系。(全文)二、发现材料的取舍与详略,典型文例的辨析,关键语句的位置,内容层次的安排(包括主次的安置)。(局部)三、选择语式进行揣摩。(局部)教学示例一、选例的典型1、“你是”式和“你这”式。(一字之别,分辨“意思”和“意味”。)2、史记:“李广射虎”。(一句之别,分辨“意思”和“意味”。)3、贾岛“推敲”。(一字之别,意境各殊。)4、苏轼惠山烹小龙团。(一句之别,意蕴顿显。)5、文料触机等书。(陈言滥调,落入下乘。)二、安排的层次1、选例:由今及古,从易到繁。2、知识:由“意思”而“意味”而“意境”而“意蕴”。3、道理:由浅而深,从正到反。三、用语的精当(一)字斟句酌1、“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这强烈的情感。2、“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在文字本身显出。3、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4、“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5、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6、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二)最好的字句放在最好的层次71、“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想象1:门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推”。)72、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想象2:这是一个孤独的和尚。证明并回应前一句“孤僧步月”。)73、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想象3:何以步月?一因冷寂,二有兴致。可见不是一般的和尚。这里隐含着对整首诗的人物和意境的体味)74、“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点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想象4:与“敲”做比较。“敲”可知是寺里有人。可见寺里未必寂寞,甚至还有温暖。这和整首诗的“冷”的情调似乎不协调。)75、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想象5:再从整首诗的“寂”的意境来体会,“敲”则打破岑寂,平添搅扰,不如“推”的无声而又能显出冷寂的气氛。)8、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总结:这一句最能见得理路的周密与文脉的条贯。前面都只说“思想情感”,此处则是结合贾岛这首诗的具体例子,换成“当时所要说的”“与全诗调和的”。实际上还是在强调通过咬文嚼字的了解与鉴赏,一定要尽可能贴紧和契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要达到与通篇整体的思想、情景、意境相谐调)四、品鉴思考质疑但是,正是依照朱先生的观点,我们发现如果是与“全诗”的意境相调和,则需要纠正朱先生的可能误读。诗题是题李凝幽居,可见诗中的“僧”,乃是诗人贾岛,他是造访李凝的客人。诗曰: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由于李凝是个隐者或隐者式的人物,平时没有什么邻人来访问他,所以他大概也是不怎么在乎门关与不关,通常虚掩的可能性更大些,因而也显得他为人的胸襟态度。那么,贾岛去访问他,用“推”也许比“敲”更见随意,也更可以看出他和李凝是亲密相投、无须拘礼的好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