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6224348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土力学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土力学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土力学学习小结 这学期我们期待已久的土力学终于开课了,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还未接触这门课程之前,早就听很多人说过土力学的重要性,还听说 是一门很难的课程。很高兴的是开课的时候,我看到了于教授出现在 土力学的讲堂上,让我有信心会学好这门课程。通过前六章的学习, 土力学的课程也将近学完了一半。我觉得土力学是一门很特殊的课程, 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和计算应用同等重要,并不偏颇遇哪一方,这让 我们需要更加用心。下面是土力学前六章的小结。绪论1 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土是矿物或岩石碎屑构成的松软集合体: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岩石是 广义的土。土的工程性质:散粒性、渗透性、压缩性、整体强度弱。 地基是受土木工程影响的地层,是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石,包括天然 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是墙柱 地面下的扩大延伸部分,包括深基础和浅基础。 持力层:埋置基础,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下卧层:卧在持力层下方 软弱下卧层:软弱下卧层强度下卧层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基础工程为建筑物的 隐蔽工程,一旦出事,不仅损失巨大,且补救十分困难,因此基础工 程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 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沉降不等超过地基 变形允许值。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具有足够防止失 稳破坏的安全储备。一、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2.2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土是三相体系,土的三相数量比例决定着土的物理性质和状态。状态 有:轻重、松密、干湿、软硬。大多数粘土矿物是有硅片和铝片构成的晶胞所组叠而成的,依铝片和 硅片的组叠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三种主要 类型。蒙脱石。遇水体积膨胀,亲水性最强,工程性质最差。蒙脱石的晶 格是活动的,晶胞之间键力很弱,亲水性强,遇水体积可增大数倍, 脱水后则可收缩。伊利石。其力学性质介于高岭石和蒙脱石之间。高岭石。遇水稳定,可塑性低,压缩性低,亲水性差。工程上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而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界限粒径:200 mm、60 mm、2mm、0.075 mm、 0.005伽。细分为六个粒组:漂石(块石)、卵石(碎石)砾粒、砂砾、 粉粒、粘粒。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限定粒径: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的60%的粒径,d60 有效粒径: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的10%的粒径,d10中值粒径: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的30%的粒径,d30不均匀系数:cu二d60/d10曲率系数:cc=d602/d10*d60 对于级配连续的土: cu5级配良好;cu5且cc=13,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土的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其中弱结合水对土的工程性质 影响很大。粘土粒表面带有负电荷,结合水是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 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 围以外的土中水。黏土矿物和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扩散层:静电引力弱,水化离子和阳 离子活动性大。固定层:牢固的吸附水化离子和阳离子。双电层:固 定层和扩散层中所含的阳离子(反离子)与土粒表面负电荷一起构成 双电层。毛细水: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 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的自由水。砾类与粗砂,毛细水上升高度很小, 而粉细砂和粉土,则毛细水高度大,而且上升速度也快,及毛细现象 严重,若毛细水上升至地表,会引起土质盐渍化、沼泽化,而且会使 地基湿润、强度降低、变形增大。在寒冷地区还会促使土的冻胀,地 下室会过分潮湿,故在工程中药注意防潮、防冻。冻胀:未冻结的水 分不断向冻结区迁移和积聚,使冰晶体不断扩大,在土层中形成冰夹 层,土体随之发生隆起,即冻胀现象。融陷:当气温升高、土层解冻时,土中积聚的冰晶体融化,土体随之 下陷,即出现融陷现象。土的冻胀现象和融陷现象是季节性冻土的特性,即土的冻胀性。 影响冻胀的因素:土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 防治冻胀的工程措施:将构筑物基础底面置于当地冻结深度以下。 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和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以 及他们之间的连接特征,而构造是指土层的层理、裂缝和大孔隙等宏 观特征,亦称宏观结构。土的结构一般分为单力结构、蜂窝结构及絮 凝结构三种。土的构造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层性,即层理构造。2.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三个基本试验指标土的天然密度:土体单位体积的质量,用环刀法测定?mV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mw?100%mn土的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c是纯水的质量之比?Sds?ms1?S?S-土粒密度?w1纯水在 4c 是的密度,等于 1gcm3土的干密度:土单位体积重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ms?d?V土的饱和密度土孔隙中充满水是的单位体积质量ms?Vv?w?sat?V土的有效密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单位体积中土粒的质量扣除同体积 水的质量后,即为单位体积中土粒的有效质量ms?Vs?w?V土的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VVe?VS土的孔隙率: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VVn?100%V土的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VwSr?100%VV重度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换算公式令 VS?1,?w1?w 则 VV?e,V?1?e 得 ms?ds?w,mw?ds?w,m?ds(1?)?w mds(1?)?w?V1?emsds?w?d?V1?e1?eds?wds(1?)?we?1?1?d1?ems?VV?w(ds?e)?w?sat?V1?e?sat? QV (ds?1)?w1?e?dsSr?e?max?e相对密实度dr?edr 一般一般分数表示。当dr=0,即e二emax时, 表示砂土处于最疏松状态;dr=1,即e?emin时,表示砂土处于最紧密 状态。因此,根据 dr 值可把沙土的密实度状态分为下列三种:1?dr0.67 密实0.67?dr0.33 中密0.33?dr0 松散 黏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塑性指数:Ip二wl-wp习惯用不带的百分数表示液限指数:Il=(w-wp)/(wl-wp) 般用小数表示q达西定律:=v=ki=kAh/lA式中q单位渗水量;h1?h2i水力梯度或水力坡度,i二,即水头差与其距离之比,也表示L单位渗流长度上的水头损失v渗流速度k土的渗透系数动水力计算公式:Gd=T=r?流动的水对单位体积土骨架作用的力,称为动水力,是水流对土体施 加的体积力,也称为渗流力。渗透破坏的形式包括管涌和潜蚀。当地下水流动的水力坡降很大时, 水流由层流变成紊流,此时渗流力将土体粗粒孔隙中填充的细粒土带 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造成土体塌陷,这种现象 称为管涌。潜蚀分为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机械潜蚀是指渗流的机械力将细土粒 冲走而形成洞穴;化学潜蚀是水流溶解了土中易溶盐或胶结物使土变 松散,细土粒被水冲走而形成洞穴,这两种作用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地基土的工程分类:岩石:岩石是指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缝的岩体。 碎石土: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 2mmd 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的土, 根据粒组含量及颗粒形状可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 砾。砂土 :砂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而粒 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粉土 :粉土是指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土。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人工填土: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堆填形成的各类土,其物理成分杂 乱,均匀性较差。特殊土:是指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或工程意义上具有特殊成分、状态 和结构特征的土。三、土中应力的计算 在地表以下深度处自重应力:?cz?z自重应力沿水平均匀分布,且与z成正比,即随深度呈线性增加。 成层土的自重应力:在一般情况下,天然地基往往由成层土所组成,设各土层的厚度为hi, 则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可通过对各层土自重应力求和得到,即: ?cz?1h1?2h2?3h3?ihii?1n式中n自天然地面至深度z处土的层数;h第i层土的厚度;?i第i层土的天然重度,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 因为土受到水的浮力影响,其自重应力相应减小。 绘土的自重应力步鄹: 建立坐标系; 确定特征点并编号,地面、层面、地下水位面、不透水层层面 计算各点的竖向自重应力 按比例绘出上述各点自重应力的位置 基地压力的的简化计算方法:(1)中心荷载作用时作用于基底的荷载合理通过基底形心,基底压力假定为均匀分布,平 均压力设计值p可按下式计算:f?Gp?A 式中f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G基础自重及其上回填土重之和,G?GAd,其中?G为基础及回填土之平均厚度,一般取20kN/m3,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 10kN/m3 的浮力;d基础埋深,一般从室外设计地面或室内外品均设计地面算起;A基底面积,矩形基础A=l*b,l和b分别为矩形基底的长度和宽度,对于条形基础,可沿长度方向取1m计算,则上式中f、 G 代表每延米内的相应值。(2)偏心荷载作用时f?Gmf?G6emax?(1?)短柱偏心受压公式: pminAwAl式中m作用在基底形心上的力矩值,m=(f+G)ee荷载偏心距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对矩形基础w二bl2/6。从式可知,按荷载偏心距 e 的大小,基地压力的分布可能出现三种情 况: 篇二:对于土质学与土力学的体会与建议土力学课程大作业 篇三:土力学实训总结土力学实训报告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为了培养我们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为此,学校给我们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进行一周的土力实训,在实训过程中互 相学习和进步。实训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的毕业生才能出的去,留 的住,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下面就是我从去外地实训所看到和学到 的: 我们共去了四次不同的工地上,看了几种不同的基础类型,我们第一 次和第三次去的是开发区,在那里看了桩基础和独立基础还有条形基 础,我们认真地在那里看着几种不同的基础的放线,开挖和施工, 与本科生相比,我们的学历不是很高,与他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 是我们有一项能够与之相比的就是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们 在实训的时候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虽然开始我感觉有点累,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慢慢习惯了,后来看到我 的收获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的零碎 的土力学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实验过程和仪器的操作过程的整 体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环刀、固结仪,直剪 仪等仪器与工具,对较好的掌握理论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 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土力学在实践 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实验理论知 识和实验操作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次短暂的实训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实训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训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人的一 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实验的进度,甚至影响到后面实 验的进度。每一个土力学实验要完整的做完,但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 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擦能让实验快速而高效的完 成,实训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能力,增进了大家感情。虽然有 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训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发生一点分歧,但是 大家都想着这样把完成的这次实训完成更加完美。 实训是工科大专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 节。通过实践,对学习进行生产技能和安全纪律教育,在实训中注重 学生公关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开拓创新能 力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在工作实训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即收集处 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为学生毕业 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一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高职人才积累经验。对于我们工科大专学生而言,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级别比本科 底了一筹,在实际动手能力中就应该比他们更强。正常人都是一样的, 不需要去把自己看底,别人办到的我们照样可以。在工作的时候不用 去看别人的眼光,只要自己努力完成自己努力去完成自己应该做的。 学校给我提供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努力去尝试,以后才会 更专业。这次实训,对我而言收获颇丰,它不仅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 足所在和以后努力的方向。我很庆幸能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在这么 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交流,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我也努力向他们学 习,不懂就问,认真完成每一项实验。同学们也都互帮互助,跟我交 流试验中的相关知识,耐心帮助解答我的疑难困惑,帮助我尽快进入 到了实训学习的状态,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位同学对我的支持帮 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训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 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 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 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 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充实的实训机会,我认为对我走向 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 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本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生活的路呢?生活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每 个人一生总要去很多陌生的地方,然后熟悉,而接着又要启程去另一 个陌生的地方。作为初涉社会的开端,这里有许多回忆和联想,面对残酷的现实社会,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逃避,除了勇敢面对,我们也无从选择! 走向明天,我依然走我自己!不再茫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