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辅导-经济学.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210698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60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辅导-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级经济师辅导-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级经济师辅导-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 经济学讲义,胡天兵 MSN: 2009.06,1,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1、需求的含义 (1)需求: 含义:指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关键点:需求的构成要素包括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2)市场需求: 含义:指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就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2,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2、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1)价格 (2)消费者偏好 (3)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4)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 (5)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 (6)对未来的预期 (7)其他因素:商品的数量、质量、广告等等,3,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3、需求规律 (1)需求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需求和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价格提高,消费者购买数量减少、价格降低,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 (2)需求表达方式: 表格法: 图形法:需求曲线-横轴表示数量,纵轴表示价格,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4,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市场供给,1、供给的含义 (1)供给的含义:指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且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市场供给就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2、影响供给的因素 (1)价格 (2)生产成本 (3)生产技术 (4)对未来的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他因素:商品的数量、质量、广告等等,5,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市场供给,3、供给规律 (1)供给规律:在一般情况下,供给和价格的变动成正向变化。价格提高,生产者提供的数量增加;价格降低,生产者提供的数量减少 (2)供给表达方式: 表格法: 图形法:供给曲线-横轴表示数量,纵轴表示价格,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6,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1、均衡价格的形成 市场价格是需求和供给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图形见书第13页图1-3 2、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不变,由于供给变化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 (2)供给不变,由于需求变化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化,7,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3、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1)最高限价 含义:政府为某个商品规定一个具体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减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图形分析:产品短缺= 产生的后果: 排队现象 黑市交易 产生腐败和走后门 出现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等变相涨价现象 配给制,(2)最低限价 含义:政府为某个商品规定一个具体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目标: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图形分析:产品剩余= 产生的后果: 变相降价 黑市交易,8,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四、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即 弹性系数为负值,表明价格与数量变动方向相反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点弹性系数: 弧弹性系数:,9,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四、价格弹性,(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商品的重要性 商品用途的多少 时间的长短 (4)需求价格弹性类型与收益关系,10,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四、价格弹性,2、需求交叉弹性 (1)含义: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化引起另外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 (2)公式:Eij=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相对变化= (3)如果Eij0,表明商品之间为替代品关系; 如果Eij0,表示商品之间为互补品关系。,11,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四、价格弹性,3、需求收入弹性 (1)含义: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值比。 (2)公式: (3)需求收入弹性类型:,12,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四、价格弹性,4、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含义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2)供给价格弹性类型:同需求价格弹性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时间:首要因素 资金结构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13,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无差异曲线,1、效用理论 (1)经济人假设 内容: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并且是理性的 (2)效用(Utility) 含义:指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具有主观性,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用1、2、3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大小。应用:边际效用来分析 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来衡量效用大小。应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14,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无差异曲线,(4)边际效用理论 总效用 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公式:TU = f(Q) ,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 含义: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效用的增量; 公式: ,即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数的斜率,15,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 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步减少,此时边际效用为负数。 即: (1)只要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必定不断增加。 (2)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高点,即饱和点。 (3)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开始下降。,16,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无差异曲线,2、无差异曲线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完备性:确保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 可传递性:确保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17,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无差异曲线,(2)无差异曲线 含义: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即: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表达方式无差异曲线图 坐标轴 同一平面坐标系中,可以绘制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曲线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特征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任意两条曲线之间不能相交; 曲线凸向原点原因: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18,商品边际替代率(MRS) 含义: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公式: 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 说明:当商品数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公式可以变为: 表明: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无差异曲线,19,1、预算约束 含义:商品价格既定下,消费者有限的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各种可能的组合; 公式: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即 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2、预算线的变动,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二、预算约束,20,1、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 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由于偏好不同却有无数条;,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三种关系 相交 相切 相离 结论: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须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线相切的切点上。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价格之比,即:,在均衡点E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21,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结论的推导过程: 预算线的斜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切点的斜率 根据预算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切点的斜率,可知:,22,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2、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均衡点因此移动的轨迹; 原因:Py与M一定,由于Px下降造成预算约束线外移,X增大,与更大效用的无差异曲线相切; 根据价格消费曲线导出需求曲线 商品X的不同价格与消费量的对应点都是其需求曲线上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商品X的需求曲线,23,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3、商品的价格变化产生的两种效应(假设价格下降) 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收入效应反映了个人生活水平的变化(效用水平提高); 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替代效应反映了个人所面临的替换的变化(效用水平不变)。,24,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25,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格下降,收入上升,需求也上升; 正常物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总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效应(总效应)=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替代效应(增加)大于收入效应(减少),价格效应使需求量增加,结论:从需求曲线来看,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为陡峭,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26,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1、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1)生产者含义:就是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即企业或厂商; (2)生产者类型: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3)个人企业 特点: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个人所有、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 (4)合伙制企业 含义: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财产为基础建立的、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组织 特点: 合伙人共同拥有财产使用权和决策权 共同对其他要素所有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共同承担债务和剩余索取权,27,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5)公司制企业 含义:按照公司法所规定的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说明: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公司资本和财产不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属于公司法人 类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特点: 公司为股东所有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注: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8,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2、企业形成的理论科斯对企业本质属性的界定 (1)企业的产生: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 (2)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3)交易费用 含义: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类型: 一类: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是无法写入契约的; 另一类: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4)企业产生后,企业与市场机制成为协调生产和资源配置的方式,形成两种交易: 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 企业内部的交易,29,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5)企业产生的原因 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交易成本的节约市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企业可以大大减少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费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在企业内与其他生产要素合作时,不需要再与他们签订一系列的契约; 企业在市场上购买中间产品是需要交易费用的,而在内部可以降低部分交易费用,同时确保中间产品的质量; 企业可以与一些特殊的要素签订长期契约,将比从其他企业那里购买相应的服务更有利,降低交易成本。 (6)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30,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1、生产及相关概念 (1)生产: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2)产出的种类:有形的物资产出产品;无形的服务产出服务; (3)投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 劳动: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资本: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 土地:包括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建立和经营管理的各种能力; (4)一般假设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5)投入的分类: 可变投入:从长期来看,各种投入要素都是可以改变的企业的长期行为; 不可变投入:在短期内,部分生产要素是不可以改变的企业的短期行为。,31,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2、生产函数 (1)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要点: 期限:一定时期内; 限制条件:技术不变; 目标:最大产量; (3)生产函数表达式 Q=f(X1,X2Xn),其中X1,X2Xn表示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Q表示最大化产量 ; 所有的企业都有其生产函数,体现为企业将一定投入转变为产出的能力。,32,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3、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1)含义:假设只有一种投入可以改变,而其他投入不可以改变; (2)基本形式:Q=f(L,K),假定K表示的资本量固定不变,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量L; (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TP):在资本投入量既定时,由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总和; 平均产量(AP):平均每个单位劳动所生产的总产量。公式: AP =TP/L ; 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所导致的产量增加量。公式:MP = TP /L ; 举例说明:参见教材P24表1-1。或参见下页例子。,33,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34,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4)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地投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画图) 原因: 在资本等投入一定时,增加劳动投入,企业一般处于资本过剩而劳动不足状态,机器设备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时增加劳动投入,可以实现劳动分工与协作效率,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 劳动的分工与协作的效率是有限度的,当劳动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人均资本数量达到最优状态,劳动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如果继续增加劳动投入,人均资本进一步减少,劳动相对过剩,资本不足,导致劳动的边际产量开始递减; 如果再继续增加劳动投入,比然出现人浮于事,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并导致总产量下降。,35,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三条曲线关系: TP曲线先以递增速度上升,再以递减速度上升,到达最高点后下降; AP曲线先上升后下降; MP曲线随劳动投入的增加,先上升,到达最高点后再下降; TP曲线任一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值为AP值; TP曲线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值为MP值;当MP为零时, TP最大。 MP曲线与AP曲线相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36,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4、规模报酬(规模收益) 含义: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三类: 规模报酬不变:产出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增: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的一般变化规律; 最初的小规模企业,面临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随着企业的扩大,保持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企业若继续扩大,将面临规模报酬递减阶段。,37,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1、成本的含义 (1)成本:又称为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2)机会成本: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3)显性成本:是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4)隐性成本:是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成本 注:所有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构成企业的总成本 (5)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它也可以称为超额利润,而企业对隐性成本的支付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注:企业经济利润为零时不等于企业没有利润,38,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2、成本函数 (1)含义:表示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 (2)成本的时间划分及函数类型 短期:指生产期短,总有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 长期:指这样一个时期,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 短期成本函数:C=b+f(q) b:固定成本 q:产量 长期成本函数:C=f(q) (3)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总成本(TC)=TFC+TVC 固定成本(TFC) 可变成本(TVC),平均成本(AC)=TC/Q 平均可变成本(AFC)=TFC/Q 平均固定成本(AVC)=TVC/Q 边际成本 (MC)=TC/Q= TVC/Q,39,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3、短期成本曲线曲线特征: AC、AVC、MC都是U型曲线; AFC是一条向两轴渐近的双曲线; MC与AC、AVC交于AC与AVC的最低点; AC的最低点与AVC最低点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AC最低点的出现慢于AVC最低点的出现; AC线高于AVC线,两者之差,起初较大,后随Q的增大逐渐减小,但永不相交: MC只与VC有关,与FC无关; AC、AVC、MC曲线先下后上呈U型以及TC、TVC先递减上升后递增上升的特征是由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40,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1、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1)含义: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异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或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市场类型划分的标准: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本行业内各生产者的产品差异程度; 进入障碍的大小; (3)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41,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2、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为纯粹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特征: 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产品同质:不存在产品的差别 进出市场自由: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充分的市场信息 小麦、玉米的市场属于近似的例子,42,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2)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应者的市场结构 形成垄断的条件: 政府垄断 资源垄断 专利垄断 自然垄断 规模概念: 规模经济: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规模不经济: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下降 垄断市场特征 只有一个生产者,它是价格的决定者 没有替代的产品 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 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43,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3)垄断竞争市场 含义: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而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特征 具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产品具有差异性生产者对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进出市场自由 例子很多 (4)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 特征 只有少数几个企业 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产别获完全无差别 他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例子:美国的汽车工业、钢材等,中国的通信服务商等,44,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1、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1)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决定的; (2)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一条水平的横轴水平线(企业只是价格接受者) 2、收益曲线 (1)收益:R=PQ (2)平均收益:AR= R/Q=P (3)边际收益:MR= R/Q=P (4)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直线 3、产量的决策基本原则: (短期长期都是一样的) (1)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MC (2)分析:见教材P35 4、企业供给曲线 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其供给曲线,45,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1、需求曲线 (1)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平均收益:AR=P (2)边际收益:MRAR 3、产量和价格的决策基本原则 (1)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MC (2)分析:见教材第37页,46,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4、价格歧视 (1)含义: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把同一产品按购买者不同而规定的不同价格,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高于另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 (2)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批量作价 三级价格歧视:不同购买者规定不同的价格 (3)实施价格歧视基本条件 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分隔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4)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规定较高价格,“少销厚利” 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规定较低价格,“薄利多销”,47,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一、市场失灵的含义,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1)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如果居民何厂商作为市场主体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合利润最大化,并且在此技术上,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个经济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2)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3)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也不使一个人的处境变坏; (4)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 (5)帕累托状态: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货或资源最优配置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作为经济效率。,48,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一、市场失灵的含义,2、市场失灵的含义 (1)帕累托状态实现的条件: 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信息是完全的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2)市场失灵的含义: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49,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二、市场失灵的原因,造成失灵的原因: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 。 1、垄断与市场失灵 (1)资源有效配置的表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2)垄断形成,市场竞争性减弱,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受到限制。表现: 垄断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量和价格,使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垄断厂商为获得最大利润,其产品的价格会高于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产量会低于竞争条件下的产量,意味着生产不足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由于垄断利润的存在,是以消费者收益的相对减少为代价的,导致分配不公。 垄断条件下,厂商缺乏竞争的外部压力,其经济效益低于竞争条件下的经济效率。,50,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二、市场失灵的原因,2、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1)外部性: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 (2)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其他市场主体受益,自己却不能得到补偿。外部经济会使市场主体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最优水平; 外部不经济:其他市场主体受损,却又不为此做出赔偿。外部不经济会使市场主体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水平,并给其他社会主体乃至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3)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4)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经济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 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经济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51,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二、市场失灵的原因,3、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含义:如果某种物品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也就是任何人增加对这些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即为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特征: 非竞争性:指消费者对某一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非排他性:指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 (3)公共物品分类 纯公共物品:某种产品既不具有竞争性,又不具有排他性,如国防、治安等 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医疗、收费公路等 (4)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因此,只有在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方面能够起完全的调节作用(教材P43),52,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二、市场失灵的原因,公共物品在消费上不具有排它性,决定了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与不同于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对一个特定的消费者而言,对于某一个特定价格,消费者选择是自身效用最大的公共物品的需求量; 由于公共物品时所有消费者同时消费同一数量产品,因而其市场需求曲线并不是所有消费者沿需求量方向横向相加,而是在既定的数量下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才是该数量下的需求价格,即: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纵向相加得到的; 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是由该物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的。由于生产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没有任何区别,因而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也是由生产这种公共物品的厂商的边际成本横向加总得到的; 但是:公共物品的最有数量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消费曲线无法确定消费者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德需求价格、更愿意搭便车、低价或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等。,53,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二、市场失灵的原因,4、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供求双方的信息通常具有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2)信息的不对称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指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 道德风险:指交易双方协议达成后,协议的一方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 (3)信息的不完全性会使生产者无法选择最优的资源并根据消费者偏好选择最优的市场来实现利润最大化。,54,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1、引进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 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优化资源配置,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用“看得见的手”弥补“看不见的手”; 2、主要干预方面: (1)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对垄断进行管制的微观经济政策(控制市场结构;管制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和数量;制定反垄断法和反托拉斯法); (2)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合并相关企业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明晰产权); (3)采取政府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供给的微观经济政策(政府生产公共物品,数量采用非市场化的决策方式); (4)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政策,采取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等法律规定。,55,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GDP的三种形态 价值形态: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3)对GDP的理解 GDP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中间产品不计入GDP;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用货币来加以衡量;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56,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GDP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支出法 含义:支出法即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居民、企业、政府、进出口部门),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GDP的方法; 消费支出(C):满足居民自身需求购买全部消费物品的支出,不包括居民建造住宅的支出 投资支出(I):增加或替换固定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厂房投资和住宅建设、购买机器设备)和存货投资(净存货投资) 政府购买(G):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服务的支出(政府转移支出不包括在内) 净出口(XM):进出口差额 GDP=C+I+G+(XM),57,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2)收入法 主要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收入(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该方法又称为要素成本法; 生产要素收入:工资、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公司税前利润; 非生产要素收入: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58,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1、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假设: 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和企业两个部门 没有政府和进出口部门,因此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 不考虑折旧,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2)分析结论:投资=储蓄 从支出角度:国内生产总值=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GDP=Y=C+I 从收入角度: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剩余部分用于储蓄,即Y=C+S 因为从这两个角度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相等的。即:GDP=C+I=Y=C+S,因此:I=S 这种恒等式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59,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2、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假设: 一个社会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从支出角度:GDP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即GDP=Y=C+I+G 从收入角度:国民收入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国民收入除了消费和储蓄,还要缴纳税金,同时还获得政府给与的转移支付,因此政府的总收入(T)等于总税收(TO)减去转移支付(TR)后的净值。所以Y=C+S+T (2)分析: 根据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即:GDP=C+I+G=Y=C+S+T,因此:I=S+(T-G) 这个恒等式表示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和整个社会的总投资的恒等关系,60,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3、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假设: 国外部门的经济活动只考虑对外贸易,不考虑资本流动 从支出角度,GDP= C+I+G+(X-M) 从收入角度,假设总收入不变,即:Y=C+S+T (2)分析: 根据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即:GDP=C+I+G+(X-M)=C+S+T,因此:I=S+(T-G)+(M - X) 其中(M - X)代表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这个恒等式表示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总投资的恒等关系,61,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三、消费、储蓄和投资,1、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 第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不断减少; 边际消费倾向MPC(或)= C/ Y。一般来说,0MPC1 ; 第二,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 第三,平均消费倾向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APC=C/Y,APC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根据以上三个假设,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是线性关系,那么边际消费倾向是一常数,则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为:C=+Y;其中,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Y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简称引致消费。,62,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三、消费、储蓄和投资,(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各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即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 年青时期:收入少,会把收入一大部分用于消费,这时的储蓄很小,甚至为负; 中年时期:收入增加,收入大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偿还青年时期债务,一部分用于储蓄访老; 老年时期:收入下降,消费又超过收入,消费主要是过去积累的财产; 家庭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是:C=aWR+cYL,其中,WR是财产收入;YL是劳动收入,a是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是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人口构成没有变化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关系; 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63,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三、消费、储蓄和投资,(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 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期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并且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 函数公式:Ct=cYPt,其中:Ct为现期消费支出,c为边际消费倾向,YPt为现期持久收入; 根据这一理论,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也是稳定的。,64,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三、消费、储蓄和投资,2、储蓄函数 S=Y-C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越来越少,而储蓄增加越来越多 S=Y-C=Y- (a +By)=-a+(1-b)Y 边际储蓄倾向:MPS=S/Y。0MPS1 平均储蓄倾向:APS=S/Y 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MPC+MPS=1,APC+APS=1 3、投资函数 (1)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投资,不包括金融投资; (2)影响投资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在风险; (3)凯恩斯认为,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 (4)如果企业贷款投资,则投资成本就是利息;如果使用自有资金投资,利息就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关系式:I=I(r)=e-dr;其中:e为自主投资,与利率无关;-dr为引致投资,随利率变化呈反方向变化。,65,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三、消费、储蓄和投资,4、投资乘数 乘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决定收入的各种因素变化都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 投资乘数:增加一笔投资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 公式: Y=k I=1/(1-) I =1/s I ,其中:s为边际储蓄倾向,k为投资乘数 举例说明: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200 )亿元。,66,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的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2)总产出的衡量:国内生产总值(GDP) (3)经济增长的衡量 G(经济增长率)=Yt(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4)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5)两者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67,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经济增长,2、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人数和劳动时间。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人口的增长; (2)资本的投入数量:取决于资本积累,包括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资本积累的速度,也包括引进外资的数量; (3)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 (4)资本的效率:资本投入量与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 3、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两因素分解法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经济增长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比如劳动或资本去其生产率; 以劳动为例,把经济增长分为劳动时间(工作小时数)和劳动生产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两个因素;,68,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经济增长,生产函数为: 其中: 表示总产出(GDP)、 表示技术进步程度、 表示劳动投入量、 表示资本投入量; 经济增长率可表达为: 或 , 即: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其中表示劳动产出弹性、表示资本产出弹性; 全生产要素率: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称为“索罗余值”。公式为:,69,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经济增长,4、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1)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经济周期的含义: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 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平均长度50-60年; 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周期平均长度8年左右; 短周期,小循环或基钦周期,平均长度3-5年; 按照一国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分为:古典型周期(低谷时经济负增长,经济总量绝对减少)和增长型周期(低谷时增长率为正,经济总量相对减少) (2)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复苏、繁荣阶段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衰退、萧条阶段可能出现:通货紧缩,70,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二、价格总水平,1、价格总体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1)价格总水平: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2)衡量方法:一是编制各类价格指数、一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3)价格指数 含义:反映报告期和基期相对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 主要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价格指数的类型:根据对比基期的不同 环比价格指数: 定基价格指数: 年距价格指数:以报告期的上年同期为基期而计算的价格指数。剔除季节变动的影响,71,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二、价格总水平,2、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货币方程:MV=PT,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总水平各类商品交易量 由于V相对稳定、T的增长也相对稳定,因此P主要由货币供给M决定 对上述方程用微分推导,可得: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变动率(m)+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u)GDP变动率(y) (2)总需求和总供给 价格总水平决定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无关,不论价格怎样变化,总产出不变;从短期来看,价格总水平与总供给成同方向变化 价格总水平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增长,价格总水平有可能上升;反之则下降,72,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二、价格总水平,3、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 工资可以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以当时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 实际工资:扣除价格变化影响因素的工资 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变动成正向关系,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向关系。即: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 利率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价格总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利率下降,损害存款人或债权人的利益,借款人或债务人则会利益增加,73,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二、价格总水平,(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资本的国际流动 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比例 购买力评价理论:指出两国货币的汇率由两国货币购买力比决定的,而货币购买力又是价格总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上是由两国价格总水平之比决定的 如果本国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那么本货币贬值,本国货币表示的汇率上升 (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 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 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74,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三、就业和失业,1、就业和失业的一般含义 (1)就业含义 就业: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三个方面界定: 就业者条件:年龄 收入条件: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时间条件: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2)失业 含义: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目前还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 没有工作:调查期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或自我雇佣 当前可以工作:如果当前有机会就可以工作 正在寻找工作,75,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三、就业和失业,2、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 (1)就业人口: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2)城镇就业人口: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 (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时间段内(16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3、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 (1)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 (2)就业率=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 (3)我国的统计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76,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三、就业和失业,4、失业的类型 (1)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 类型: 摩擦性失业:应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段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换工作期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 (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 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 这种失业与经济周期相联系,77,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三、就业和失业,5、失业的经济影响 (1)从经济方面看:失业就是劳动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失业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奥肯定律:产出与失业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潜在的GDP,GDP每下降2-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3个百分点。因此,政府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反之则下降,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菲利普斯曲线变成了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2)从社会方面看:失业就意味着失去了工资或收入,使失业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陷入困难和痛苦,78,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三、就业和失业,5、我国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特点 (1)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转型,我国就业和失业矛盾相当严重 二元经济结构: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现代工业部门特征: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 传统农业部门特征: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低 特殊的失业现象: 如果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会导致城市中大量的失业人口 如果限制性流动,会导致农村隐性失业 (2)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失业问题,79,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1、政府的经济职能 (1)经济调节:包括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控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控制等方面。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2)市场监管: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社会管理: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对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4)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