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第二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6163595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史(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第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世界经济史(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第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世界经济史(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第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10-31第二十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l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工业化战略l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l东南亚金融危机l巴西、印度、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工业化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内容重点内容2022-10-32第二十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2022-10-33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 l首先在亚洲掀起了民族解放的风暴。1、朝鲜、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国于1945年取得政 治独立。2、菲律宾、叙利亚、约旦等国在1946年独立。3、印度和巴基斯坦1947年独立。4、斯里兰卡(当时为锡兰)和缅甸1948年取得胜利。5、中国在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19551965年的10年间,非洲有33个国家独立,仅 仅1960年一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 为 。“非洲独立年非洲独立年”2022-10-34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l人们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几个组别:石油输出国 新兴工业化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二、工业化战略二、工业化战略l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理论:(1)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等生产因素增长的结果。(2)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结果。2022-10-35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l在新古典发展理论和总结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经济学家提出了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的理论:(1)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本国的工业化。(2)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基于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建议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3)实行这种战略时,通常要经过三个相互交替的阶段:第一阶段是鼓励初级产品出口的阶段;第二阶段是进口替代阶段;第三阶段是出口替代阶段。2022-10-36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一、工业化战略的选择一、工业化战略的选择l 亚洲四小龙选择 的工业化战略的原因:(1)这四个国家和地区无论从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来说都较小,再加上国民收入低,购买力低下,因此国内和地区内市场狭小,海外市场相对更有吸引力。(2)它们地理位置优越,都是半岛或海岛,有较长的海岸线和优越的深水港,都处在交通要道上,而且在近代一直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获得商业信息和进行国际商业活动的成本相对较低。(3)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进口替代进口替代-出口替代出口替代-高级进口替代高级进口替代2022-10-37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二、进口替代阶段二、进口替代阶段 l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亚洲四小龙实行了第一次进口替代战略 政府当局利用各种管制政策保护国 内市场 复式汇率制度 高值汇率 对非耐用消费品征收高额关税 阻止资本外流 扶持竞争力较弱的非耐用消费品 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2022-10-38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l (1)1959年颁布和实施新兴工业法和工业扩展法。(2)实行部分贸易保护,逐步增加课征进口税的范围,并规定进口限额(平均名义税率为5%)。(3)1963年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l(1)发展棉纺织业 (2)实行外汇管制(3)实行复式汇率 (4)采取关税限制 新加坡新加坡台湾台湾2022-10-39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l 政府用高关税、高估韩元、多重汇率和多种限制办法来保护本国工业和控制进口,将开发国内市场作为主要任务。l 上海大批的资本家来到香港,他们带来的资金、设备和熟练劳动力,正好满足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外市场对大批机器设备的需求。韩国韩国香港香港2022-10-310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三、出口替代阶段三、出口替代阶段 l 20世纪607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转向实行以出口 替代为主的工业化战略。l弊端:弊端:进口替代战略是以内部市场为基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内部市场规模的限制,一旦没有需求推动,经济就难以发展。与进口替代共生的贸易保护主义,渐渐地也会暴露出保护落后、低效率的弊端,造成生产缺乏竞争、成本居高不下和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严重后果。l到20世纪50年代末,推行进口替代的国家增长速度明显变缓,甚至出现停滞的现象。2022-10-311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l严峻的现实使这些国家先后改变了工业化战略,国内经济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放宽外资政策,调整汇率,鼓励出口,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创办出口加工区,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1)重新定义新兴工业,生产出口商品的工业企业获得新兴工业的地位,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出口所得的外汇不需向国家缴售,出口商可以向新加坡出口信贷保险公司购买出口信贷保险,然后把保单抵押给本地银行,以取得贷款。(2)建立了一套吸引外资的办法。(3)建立许多工业区。新加坡新加坡2022-10-312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1)台湾当局降低关税率,建立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制度。(2)放宽进口管制,简化汇率,将十几种复式汇率统一为单一汇率,并对定值过高的货币进行贬值,将新台币贬值62%。(3)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有关投资和技术合作的奖励措施,吸引外资、侨资到台湾投资工业。(4)建立出口加工区,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5)引导产业顺利转型和升级,扩大出口。台湾台湾2022-10-313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1)19611963年,当时的军政府对外汇实行管制、税收体制和其他政策进行改革,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出口和外资的引进。(2)从1964年起,政府开始制定和实施一整套与出口替代相协调的措施:汇率改革、促进出口的措施和进口自由化计划。香港地区的出口替代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小有成就。韩国韩国香港香港2022-10-314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四、出口替代中的进口替代四、出口替代中的进口替代l20世纪70年代以后,亚洲四小龙在继续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同时,又推行了第二次进口替代战略。l进口替代的产品由非耐用消费品扩展到中间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机器设备。l第二次进口替代在很大程度上是第一次进口替代的继续和补充。l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了发展。2022-10-315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1)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政府大力推行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改造工业结构,减轻经济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依赖。(2)在工业领域,新加坡集中力量发展石油精炼、塑料制品、合成纤维、燃气轮机、工业机械、光学产品、办公设备等产业。(3)在服务业上,努力使本国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交通、通讯、金融、医疗和旅游中心。新加坡新加坡2022-10-316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1)台湾当局制定了发展钢铁、铝、石油、化学制品和合成纤维的计划,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2)台湾当局注重对公营部门的投资。(3)1982年以后,国际市场对台湾出口商品的需求急剧扩大,有力地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增长。台湾台湾2022-10-317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韩国政府在1973年实施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计划,促进了造船业、钢铁业、机械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增长。(1)19731981年,通用机械和运输机械的出口增长最快。(2)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3)航运、航空、旅游、银行业和保险业迅速发展。(4)香港成为世界第三大黄金市场。韩国韩国 香港香港 2022-10-318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五、东南亚金融危机五、东南亚金融危机l从1997年2月泰铢首次遭到攻击开始,泰铢不断下降;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维持了13年的对美元固定汇率,让泰铢对美元自由浮动,随即,泰铢爆跌。l 此后,国际投机者开始冲击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货币,各有关国家在动用外汇储备入市干预无效的情况下,纷纷放弃联系汇率制。2022-10-319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l对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第一,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经济是一种依靠投入实现短期高速增长,不能长期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方式。克鲁格曼指出亚洲经济偏重于投入的做法犹如当年的苏联模式,其结果必然是造成资源破坏、经济停滞。第二,新兴工业国存在制度隐患。第三,发展战略有缺陷。第四,不健全的金融系统。第五,对外开放过快。2022-10-320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一、巴西的工业化一、巴西的工业化 l巴西经济发展轨迹:(1)巴西在1933年大危机以前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国家。(2)1933年的大危机使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巴西受到了严重的打击。(3)巴西认为外向型增长政策使国家遭受对外贸易比价的重大损失,而国内的潜在市场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于是确定了进口替代的政策原则。(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对新兴的本国工业实行进口管制、多重汇率和高进口税等措施,严格保护。(5)金融机构用附加税和强制储蓄的办法积累资金,并将其投入基础设施和重型工业的建设。巴西的高外债、高通货膨胀、高增长引起广泛关注。2022-10-321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l巴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1)在实行进口替代时期,实际出口和实际进口都停滞不前。(2)外汇约束越来越明显。l措施及“巴西奇迹巴西奇迹”的到来(1)1966年减低了进口税 (2)1968年采用爬行钉住机制的汇率指数化 (3)1969年向制成品出口提供补贴。(4)到70年代末期,巴西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问题问题2022-10-322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l 对巴西经济的困扰(1)外债净额经过日积月累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30亿美元增加到1973年的72亿美元。(2)外债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关注,人们认为巴西外债的增加是建立在出口扩大的基础上,而且外债都是长期的,中央银行拥有可观的外汇储备可防不时之需。(3)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巴西的外债问题突现。(4)20世纪80年代巴西为了延缓债务偿付危机,采取大量举借短期外债的办法,这样反而加大了金融风险。外债外债2022-10-323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l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中呈现三个特点:(1)快速的经济增长率。(2)高通货膨胀率。(3)外债居高不下,达到1000亿美元。二、印度的工业化二、印度的工业化l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利用经济计划手段,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l印度政府提出了公营和私营企业并列发展的“混合经济”政策。l从1951年起,印度开始实行一系列经济计划。2022-10-324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l 与印度经济发展:(1)1959年,一个由美国福特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美国专家小组,在考察印度农业现状之后,向国大党提出一份关于印度的粮食危机及克服办法的报告。(2)经印度政府批准,美、日及有关国际组织陆续投资、贷款,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了“绿色革命”。(3)“绿色革命”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的结构转变 为以工业为主。绿色革命基本实现了粮 食自给。印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绿色革命绿色革命 2022-10-325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l印度的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1)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轻重比例失调,造成经济发展缺乏后劲。(2)同时社会贫富悬殊扩大,两极分化加剧。三、石油输出国的工业化三、石油输出国的工业化 一个独特的发展群体组织,以石油开采和炼制业为主要生产部门,以石油及其产品出口为主要收入来源,其石油出口占本国商品出口的50%以上。共计13个成员国(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的51.3%,出口量占世界的84.4%。石油输出国石油输出国 2022-10-326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l石油资源自主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1)20世纪70年代前,石油输出国的石油资源被西方的垄断公司独占。(2)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些国家通过增收石油所得税、修改石油价格、加强对外国石油公司的监督、参与股权、对外国公司实行国有化、独立进行石油的出口和销售等手段,收回了石油资源的主权,石油收入大增。(3)石油收入的提高,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准备了条件 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 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和发展基础工业 对农业进行巨额投资 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2022-10-327第三节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l石油收入和财富也对石油输出(1)国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数王公贵族和垄断商人手中,社会和阶级两极分化明显。(2)国家在建设中盲目引进技术设备和商品,脱离本国实际,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3)巨大的财富还使国家盲目发展大城市,加剧了社会矛盾。(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原油价格下跌,石油输出国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2022-10-328复习l关键术语关键术语 工业化战略 进口替代 出口替代 东南亚金融危机 外债 绿色革命 石油美元l思考题思考题 1.亚洲四小龙是如何利用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战略进行工业化的?2.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并评价东亚模式。3.简述巴西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外债危机。4.大量的石油美元为什么没有带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持续发展?2022-10-329在线教务辅导网:在线教务辅导网:http:/ 更多课程配套课件资源请访问在线教务辅导网更多课程配套课件资源请访问在线教务辅导网2022-10-3302022-10-3312022-10-3322022-10-3332022-10-3342022-10-335馋死2022-10-3362022-10-3372022-10-3382022-10-3392022-10-3402022-10-3412022-10-3422022-10-3432022-10-3442022-10-3452022-10-3462022-10-3472022-10-348PPT研究院P O W E R P O I N T A C A D E M Y2022-10-3492022-10-3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