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专)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八上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中国的地形)课件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16149422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专)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八上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中国的地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滨州专)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八上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中国的地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滨州专)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八上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中国的地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成绩基石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 第第 2 章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第1课时中国的地形课时中国的地形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过关过关考点考点1 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复杂多样一、山脉纵横交织一、山脉纵横交织东西走向东西走向北列A_天山_山脉B_阴山_山脉中列C_昆仑_山脉D秦岭 南列 E_南岭_东北东北西西南走向南走向西列F_大兴安岭_G_太行山脉_H_巫山_I_雪峰山_中列 J长白山脉K武夷山脉 东列 L台湾山脉西北西北东东南走向南走向M_祁连_山脉N_阿尔泰_山脉南北走向南北走向 O_横断山脉_、贺兰山、六盘山弧形弧形P_喜马拉雅_山脉,其主峰是_珠穆朗玛峰_提示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山西省),中岳嵩山(河南省)。可巧记为“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二、主要地形区二、主要地形区1 1主要地形区及特点主要地形区及特点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地形特点地形特点四大高原a_青藏高原_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_内蒙古高原_地形坦荡,草原肥美c黄土高原 黄土深厚,沟壑纵横d_云贵高原_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四大盆地_塔里木_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资源丰富_准噶尔_盆地位置偏北,西北部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略多_柴达木_盆地 平均海拔最高,有“聚宝盆”之称_四川_盆地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地形特点地形特点三大平原e_东北平原_面积最大,黑土广布f_华北平原_也称_黄淮海_平原,地势较低g_长江中下游平原_以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著名的“_鱼米之乡_”2.2.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山脉山脉西侧地形区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区东侧地形区 山脉山脉北侧地形区北侧地形区南侧地形区南侧地形区大兴安岭_内蒙古高原_东北平原_ 天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太行山_黄土高原_华北平原_ 昆仑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巫山_四川盆地_长江中下游平原_ 秦岭黄土高原汉水谷地横断山脉_青藏高原_云贵高原_ 祁连山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雪峰山_云贵高原_东南丘陵 贺兰山_内蒙古高原_黄土高原_ 3.3.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广大山地和山区不同,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提示提示(1)山区: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_高原_合称为山区。(2)山地和山区所占比例: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_1/3_,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2/3_。(3)各种地形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及评价有利:(1)地形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2)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不利:(3)地面崎岖,交通不便。(4)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5)地质灾害常见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由上图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一、由上图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_阶梯状_分布。考点考点2 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西高东低 二、三级阶梯概况及界线二、三级阶梯概况及界线名称名称平均海拔平均海拔(米米)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 000米以上_高原_、山地界线昆仑山脉_祁连山脉_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_盆地_界线大兴安岭_太行山脉_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_平原_、丘陵三、优越性三、优越性气候气候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_降水_河流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在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_水能_交通交通大河东流沟通了我国_东西_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六年真题六年真题全练全练命题点命题点 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地形特征12015滨州,16题,2分读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C 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通了东西交通;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内流航运与河流的流量、结冰期以及水流是否平稳等因丰富;内流航运与河流的流量、结冰期以及水流是否平稳等因素有关,与流向关系不大。素有关,与流向关系不大。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四条暑期游览线路。据图回答23题。22015滨州,17题,2分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B)A B C D32015滨州,18题,2分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相关山脉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出现错误的是(B)2 2B B3.B3.B第第2 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线路经过湿润区和题,从图上可以看出,线路经过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线路从东向西依次经过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半湿润区;线路从东向西依次经过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线路经过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线旱区和干旱区;线路经过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线路完全位于湿润区。第路完全位于湿润区。第3 3题,读图可知,线路通往东北地题,读图可知,线路通往东北地区,经过大兴安岭以东;线路向西北方向行进,因而不经过区,经过大兴安岭以东;线路向西北方向行进,因而不经过赣、闽交界的武夷山;线路向西到达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赣、闽交界的武夷山;线路向西到达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南部是喜马拉雅山;线路向南到达广州,沿途经过湖南省与南部是喜马拉雅山;线路向南到达广州,沿途经过湖南省与广东省交界处的南岭。广东省交界处的南岭。42013滨州,30题,7分读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西高东低_。(2)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武到山东省的青岛输电线路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线路经过的地形区有_黄土_高原、_太行_山脉、_华北_平原。(3)黑河腾冲线的东南侧人口密度_大_(大、小)。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一_级阶梯。解析:第解析:第(1)(1)题,地势特点影响河流的流向,图中河流自西题,地势特点影响河流的流向,图中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第向东流说明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第(2)(2)题,读图可知,题,读图可知,西电东送经过的地形区有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第西电东送经过的地形区有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第(3)(3)题,黑河题,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该线以东人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密度小。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密度小。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地区人口密度最低。第地区人口密度最低。第(4)(4)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人口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D)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B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力度C国家政策的调控D自然条件的差异52012滨州,28题,7分甲图为中国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海底地势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中阴影部分为第_二_级阶梯,OP、MN两条线中,能体现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特点的是_MN_。(2)代表的山脉中,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_。(填序号)(3)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部分(一般水深200米以内)称为_大陆架_。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乙图中的_A_(填字母)区域。解析:第解析:第(1)(1)题,从图中看出,阴影部分是我国地势的第二题,从图中看出,阴影部分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图中级阶梯,图中OPOP、MNMN两条线中,两条线中,OPOP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的第二、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三级阶梯,MNMN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即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即MNMN线能够体现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特点。第线能够体现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特点。第(2)(2)题,代题,代表的山脉中,是太行山脉,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表的山脉中,是太行山脉,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第第(3)(3)题,由图乙可知,题,由图乙可知,A A为大陆架,为大陆架,B B为大陆坡,为大陆坡,C C为海沟,为海沟,D D为海洋中脊。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的部分为海洋中脊。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的部分(一般水深一般水深200200米以下米以下)称为大陆架,我国开发利用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称为大陆架,我国开发利用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A A区域。第区域。第(4)(4)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河流的影响是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在阶梯交界处布,对河流的影响是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河流流速缓慢。(4)请列举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的影响。(至少两项)_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河流流速缓慢。B B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的地势特征。猜押预测 1.2016宁夏中考下图为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此图主要反映了我国东西方向的(B)A地形特征 B地势特征C经度范围 D海陆位置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突破突破一、记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的方法:首先掌握一、记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的方法:首先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然后记忆主要地形区的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然后记忆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图示如下:名称和分布。图示如下:【例例1 1】2017德州中考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大兴安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D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思路点拨思路点拨】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之一,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是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之一,是我国内蒙是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之一,是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变式运用 1.2016衡阳中考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A A读图可知,地形区位于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读图可知,地形区位于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地形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为东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地形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为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形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形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世界屋脊屋脊”;地形区位于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地形区位于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区域。土分布最广的区域。A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B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C四川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D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二、地势特点及其影响二、地势特点及其影响1 1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 2影响影响【例例2 2】2017宿迁中考读“我国沿36N沿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题。【思路点拨思路点拨】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状分布。“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诗词,体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是(D)A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变式运用 2016潍坊中考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走向图,回答23题。2.图中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B)A太行山B天山C昆仑山 D大兴安岭3.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特征,正确是(D)A区降水少,区降水多B区为盆地,区为高原C区地势高,区地势低D区是重要粮食产区,区是重要畜牧业区2 2B B3.D3.D第第2 2题,太行山、大兴安岭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的题,太行山、大兴安岭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天山位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天山位于第二级阶梯内,不是阶梯的分界线。第内,不是阶梯的分界线。第3 3题,是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题,是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是内蒙古高原,是重要畜牧业区;为华北平原,粮食产区,是内蒙古高原,是重要畜牧业区;为华北平原,为黄土高原,两地皆为温带季风气候,因地距海较近,降为黄土高原,两地皆为温带季风气候,因地距海较近,降水略多;为准噶尔盆地,为塔里木盆地;为塔里木盆地,水略多;为准噶尔盆地,为塔里木盆地;为塔里木盆地,地势低,为青藏高原,地势高。地势低,为青藏高原,地势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