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wen****ng 文档编号:16129548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一 性别角色与异性交往教育1 性别意识的发展1) 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和了解:男女生殖器构造、性的生理现象、生殖及性行为(诸多性行为:同性恋,手淫),帮助解脱烦恼。2) 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短暂的同性吸引取向(初二、三)实质是对异性敏感;心相近而形相远,找机会接近、吸引异性注意。3) 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初三高一):I. 打扮自己,以良好自我形象吸引对方注意,对生理缺陷开始关注,“镜像自我”;II. 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以男子气/女子气的表现博得对方的喜欢,这个阶段对异性的关注具有好奇性、实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是泛泛交往,并非专指一个,很少有专一的恋爱成分。4) 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高二左右)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初恋的心理特征:I. 欢乐喜悦感(喜欢与对方在一起,眉目传情,生活无限美好,视野开阔,心潮汹涌,心情舒畅愉快,爱屋及乌);II. 痴迷陶醉,对心理、生理有神秘感和向往,被对方的整体气质吸引,被对方折服,产生光环效应,对方全是优点。有爱情的盲点,会伴随与对方亲近的冲动;III. 羞涩不安之感,初涉爱河,充满不知所措,矛盾痛苦,虽有好感,但无从做事,有莫名空虚,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恼火;IV. 疑惑戒备感,恋爱是两性结合的前期行为,是未定状态,一种冲突和焦虑,一方面害怕自身魅力消失,担扰自己不能产生持久吸引力,于是用很多方法增加自己的魅力,考虑过多,有些敏感。2 异性交往的心理教育正确认识异性交往1)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I. 言语表情、行为举止自然,所思所想自然舒畅;II. 与异性交往的方式恰到好处,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过分夸张或者说话闪烁其词;III. 不回避与异性交往,交往时也别过多参与异性活动,更不要有太多与异性单独相处时间。2)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方法:克服羞怯(只有恋人才有这种羞怯的默契);真实坦诚(像同性之间的交往);对异性表白委婉拒绝、留有余地(言行不能毫无顾忌,不谈敏感话题,身体接触把握分寸)。3) 作为老师应该保护美好的初恋感情,帮助学生完善处理。二 自我意识与自我意识教育1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1) 三个高峰:I. 用“我”与外部环境分开,学会用“我”;II. 小学阶段:有了自我评价(四年级);III. 青少年自我概念出现,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作区分(初二)。如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同样重要的发现2) 趋势(三个时期)三个上升时期:I. 小学一三年级:自我意识上升II. 小学三五年级:自我意识平稳III. 小学五初一:自我意识上升IV. 初一初三:自我意识平稳V. 初二高二:自我意识上升VI. 大一大四:自我意识平稳3) 形式:I. 分化分化理想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II. 矛盾各种自我的不统一(理想与现实,别人眼中的我);III. 统一。4) 自我统一(霍兰德的分类之一)I. 积极型:完善现实自我,使现实自我尽可能靠向理想自我。II. 现实型:一方面完善现实自我,另一方面根据情况调整理想自我。III. 庸碌型:放弃理想自我,迁就现实自我达到统一。IV. 虚假型:通过对现实自我过度评价获虚妄判断形成一种虚假的统一。V. 消极型:改变现实自我,改变理想自我,重新建立一个不符社会发展的理想自我,达到自我统一。5) 自我迷失的6中表现I. 同一性意识过剩:片刻不离考虑我是什么人,我该怎么做,失去自我。II. 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自我全能的感觉、幻想无限的自我(无法自我定义,无法做出力所能及的选择)。III. 与他人的距离失调,无法保持与他人适当的距离:拒绝交往,被他人孤立;完全丧失自我,被别人侵吞。IV. 时间前景扩散:时间意识障碍的一种,不相信机遇的到来,没有期待和对将来的展望,无力状态。V. 勤奋感扩散:勤奋的感觉崩溃,无法集中工作学习,发疯一样专注一种工作。VI. 否定同一性的选择:参加社会否定的集团,接手社会否定和排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6) 自我意识的特点:关注容貌、能力、个性。7) 自我体验的特点(体现在自尊感):在青少年时期的三个问题I. 过分强烈:比任何一个年龄阶段有自尊;II. 强烈被动:要么将自己看得很行,或将自己看得很不行;III. 非常敏感。8) 自我调控的特点:从被动评价转向自我调节。例如:主动塑造性格,人一般从五十岁之后性格还会回归气质,而之前如,女生会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多愁善感。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产生的 (一般上课一分钟内让学生说说十五个“我”)。 自我概念评价的两个维度(积极VS消极,现实VS不现实)其中,积极不现实和消极现实在青少年较多。2 青少年自我意识教育1) 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客观认识自我的途径。I. 通过对他人认识来认识自我;II. 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自我;III. 通过对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IV. 通过自我比较认识自我;V. 通过对自己活动表现和成果认识自我;VI. 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认识自我。2) 积极悦纳自我:对自己本来面目报以认可与肯定态度,不拒绝自己,否则会否定和厌恶自己。I. 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优点;II. 客观地分析短处,若对可改变的短处,帮助一起改变,对无法改变的短处,认识到短处也是可能为身心带来益处;III. 要让学生自然而然、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有勇气面对挫折,树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信心,建立自豪感、价值感、满足感和愉悦感。3) 努力完善自我:I.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这个理想自我是要比较合适的;II. 努力提高现实的自我培养毅力、自信与积极情感,对自己欲望有所克服。三 青少年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教育1 青少年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1) 朋友关系变得日益重要,朋友的多层次特点:从多个朋友那里获得多种满足。(男生特点共同活动,建立友谊/女生特点倾诉与共享思想感情,少而精)2) 与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三脱离)I. 情感脱离:有了新的情感依恋;II. 行为脱离:不愿共同活动,不喜欢父母行为上的控制;III. 观点脱离:智力开始发展,重审所有被给予教育的观点。IV. 开始评价父母(说话不知轻重),父母榜样的作用在削弱。3) 和老师的关系发生变化I. 小学生:可接受任何类型的教师;II. 初中生:评价教师,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有朝气,关心学生等(喜欢十全十美型的老师);III. 高中以后:在老师背后开始直呼其名,师生关系也可能处于矛盾中。中学后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般不超过“三个”,所以在成长中会有最不喜欢的老师。2 青少年人际关系教育1) 懂得人际交往的原则:I. 相互悦纳,相互喜欢,相互欣赏,首先要表示对别人的喜欢;II. 社会交换原则,人际关系中的互换过程,若互换不平等,人际交往则很难持续下去;III. 维护自尊:在任何场合,懂得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IV. 情境控制,大庭广众,不可揭短,人群多的地方要把握情境。2) 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I. 学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热情、亲切、稳重、良好的文采口才、形象;II. 学会主动交往:没任何人会主动喜欢你;III. 学会共情(移情)理解,欣赏他人的感情,呼应他人的感情,至少学会去理解。3) 学会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I. 避免争论(卡内基曾研究过争论问题,发现凡是争论都会让对方更加坚信自己的做法),争论后也可能很难再复合(避免争吵、控制情绪),最好的途径是讨论的形式(如,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想);II.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人际关系不是在晒性格的时候,要有超乎寻常的容忍性;III. 学会批评:五种批评方法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批评前先提出自己的错误/用暗示的方法让他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用命令而用启示提醒他人错误/给别人留有余地和面子。四 考试焦虑1 考试焦虑的危害:影响学习效率(表现为情绪烦躁,心猿意马,不能进行正常思维)、考试成绩(引起注意涣散)、形成人格特点。 焦虑的最大特征:感到对自我的威胁。 注意一些学生的高能力、高努力和高焦虑共存的情况。2 考试焦虑的原因1) 个人原因I. 神经类型(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有关):神经类型强而不稳定(胆汁质)容易出现较高的考试焦虑,但可恢复;强而稳定(黏液质)焦虑低切情绪最稳定;弱而不稳定(抑郁质)体验深刻最易引起高考试焦虑切不易消除,如:睡着了还在动,并易惊醒。II. 人格特征:内向(能源指向自己,在乎自己)被动胆小,缺乏自信,不愿表露内心思想和感情,过分关注自己在事件中做出的不适当反应,易出现考试焦虑,会夸大危险因素。III. 认知评价:是造成应激源与个体反应之间一项重要的中间变量。对考试的评价会影响考试焦虑的高低。IV. 知识准备与考试技能,知识准备低,低能力、低努力、高焦虑是最糟糕的情况。(复习要早一些准备,考试技能先不看难题)2) 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2)家庭环境:看似无声胜有声。(3)学校教育,考试焦虑,不考试开后门。3 考试焦虑的心理教育治疗方法1) 自信训练:学会观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将消极念头罗列下来养成向消极自我意识挑战,对消极自我意识不现实,不必要性进行批评,建立自信的想法,但不盲目自信。2) 系统脱敏:焦虑抑制,引起考试焦虑的具体刺激情境,从弱到强罗列焦虑等级。(如,面对一次正规的考试,离考试还有两周,考试之前还没准备好,走在考场的路上考试后对答案发现和别人的都不同)3) 放松训练:肌肉放松,从头到尾,先紧后松;自主(植物)神经放松,想象额头很凉很凉,想象呼吸缓慢稳定、松弛,想象肺部活动,想象心脏稳慢、有利、稳定拨动,想象胃肠蠕动,想象周身血液在循环,想象四肢两端非常温和。最后再跺脚、捶背,胸腹交互深呼吸。(这么做的原因是焦虑症常常会使植物神经紊乱)第四章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咨询一 儿童多动综合症(ADHD)1 症状注意涣散(是核心要素,做事有始无终,很难坚持完成一项任务,注意选择性差)、冲动任性、活力过多(吵架、打架)。 注:只要注意不涣散就不是多动症。 ADHD与学业不良有关系,在他们身上的鸡尾酒效应很少(鸡尾酒效应在嘈杂环境中,还能专注于一件事,集中在任务上)。2 诊断必须有注意涣散,7岁前起病6个月以上。注意涣散但不太会动(寡动的多动症与注意涣散的区别)。与正常多动鉴别:正常场合允许(下课、放学),多动症在严肃场合,看电视也难以坚持。正常儿童在允许场合动再多也正常,多动儿童在严肃场合还是忍不住。3 矫治1) 理解。是神经系统的病理因素,自己无法控制行为,不能大惊小怪,要充分理解。对这样的学生要减少刺激课堂上的新鲜刺激物不能太多;ABAB概论法松弛与训练紧张的循环综合,不能一次性,要陪伴他成长。2) 躯体训练,大肢体运动多,小肢体运动少,所以加强训练小肢体运动(感知统合训练,如系鞋带、穿针,从而提高自控能力、专注水平、达到自律)。3) 促进社会化,让他与正常孩子在一起,经常一起游戏,提高专注水平,促进社会化,并加强表扬他的优点,家长、老师要创造机会,尤其是一些节奏要缓慢。4) 药物治疗,利他林、右旋苯丙胺、丙米嗪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5) 食物治疗:少吃面条、蛋糕乳制品,少吃贝类、大虾、瓜子、莴笋、甘蔗、苹果、橘子,少辛辣,多吃动物肝脏、蛋黄、花生、瘦肉。二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1 症状1) 30个月以内病发,男:女57:12) 内向性孤独:拒绝交往和情感交流。逃避被人注视,不能进行目光交流,对人的反应和对物是一样的,从不寻求爱抚与关爱,不会体察人的喜怒哀乐,任何微笑和欢乐的反应都没有。3) 言语交流障碍:不顾别人的感受,不回答,自顾自地说话,语言平淡。4) 动作刻板重复:本身生下来并不弱智,但在长大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发展,因此3/4的患者有智力缺陷。2 诊断3岁以内病发,三种症状同时存在。3 矫正1) 教育训练:把一种能力分解成一小部分,小部分的技能到学校、工厂里训练。2) 药物治疗:氟哌啶醇、安坦、舒必利改善语言问题。三 学校适应不良青少年疾病1 症状1) 1117岁左右,80年代左右美国最先确定使用,一般指在初一第二学期和高一第二学期。2) 情绪障碍:抑郁、焦虑、强迫、恐惧但较神经症要轻。3) 行为障碍:I. 能力抑制(上课无法作笔记,作文写不出,复杂问题无法解决,不能持续做作业,无目的地摆弄小物件,发呆);II. 社会退缩,同学交往减少;III. 品行紊乱,行为与年龄相符的行为紊乱,如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离家出走、网络成瘾、袭扰别人;IV. 行为倒退,喜爱幼稚性的游戏、行为。4) 生理功能障碍:头昏、脑胀、心悸(这些症状可单独存在,也可表现为三种症状同时存在)。2 诊断1) 有可以辨认的生活事件,为适应不良的刺激源,三个月内出现症状。2) 有人格发展上的缺陷,敏感、怀疑、偏执、易激惹、依赖、怯懦。3) 有情绪障碍,基本上为主,伴有适应不良行为或躯体上不适,但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4) 症状明显妨碍学校生活。症状持续1周以上6个月。3 原因1) 个体:I. 人格缺陷;II. 应付应激方式的缺陷:从父母那里学到,如哭闹、毁物、任性、逃避、依赖、夸大刺激强度、对立,不能以正确的方式表达感情和情绪,有无助感,但不寻求帮助或拒绝帮助。2) 环境:长期因素家庭、学校。I. 亲子关系失调,家长对子女不理解,不尊重,冷漠。过分严格限制,期望值过高,父母关系紧张,争吵,冷战,子女对家庭产生失望、厌倦。学生在外受到挫折,在家受贬,父母应付方式有问题,父母过度焦虑,过度袒护或过度纵容。II. 得不到教师和学校的信任,受到的是训斥、谴责、否定而不是鼓励,支持、肯定的机会少,经常受到老师的孤立和讥讽,甚至羞辱。 刺激因素共同点: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变迁。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适应环境的两大支持系统,学生产生适应不良往往与其失去一个或两个支持系统有关。 支持系统:有人听他倾诉,有人相信他有天赋,认可他有能力,讨论他的选择,这个人就是他的心理支持系统。(研究发现,这个尤其与母亲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有关) 在大学中,健康的大学生是会去寻求心理支持系统的。学业不良的严重程度与生活事件的刺激强度不一定成比例。要以事件在接受者内部的主观强度为指标。作为心理老师要有同感,体了到学生所感受到的强度。4 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1) 减少或消除刺激源(esp. 直接刺激源,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2) 提供支持,解除症状(esp. 理解他的感受后,让他彻底宣泄,理解他的长处,看到他的优点,相信他的能力解决问题);3) 认知重建,训练适应方式,改变认知,纠正不良适应、应激方式,制定计划,共同缓解。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越觉得受不了,就真受不了;4) 教育配合,(如,这没什么,只是一件小事情)学校与家庭的配合,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在学校。向老师客观介绍学生症状与问题,争取教师配合。老师和学校要成为他的支持系统,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安排活动让他自我表现,要求教师不能对其忽视、孤立、专制、羞辱、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5) 同时有条件的话,改善家庭环境。 若出现反复后,重新制定计划,重新适应。四 青春期挫折综合症情绪障碍不明显,没有明显的行为障碍。是因为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不完善造成的。1 表现1) 臆想丑陋(将青春痘看得无边大),拒绝接受刺激,长期陷于无穷无尽的烦恼、痛苦、孤寂。2) 异性过敏,单相思(牛犊恋,对年长者倾慕,自我强迫,日思夜想,感情无法制止,在心灵深处,并不表现,写情书,长期处于幻想中/趋前早恋,过早扮演着恋爱的角色,胡思乱想,幽会并沉浸于此)。3) 社交烦恼:I. 羞怯烦恼,在陌生人面前有无穷压力;II. 自卑烦恼,有自卑感,有不舒适;III. 嫉妒烦恼,总是警惕别人超过自己,处处防备,不由自主诋毁,攻击他人。但这样感到烦恼,损人不利己;IV. 猜疑烦恼,先在主观上假定别人对自己不满,将生活中诸多无关事件放在一起来证明自己的烦恼,将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人际关系变化即会产生猜疑;V. 干涉烦恼,对社交对象刨根问底,爱到处打听别人秘密,并加以传播,乱翻别人东西,乱猜别人心事,乱看别人日记,做无端推理,虽然干涉,但自己也会产生烦恼。4) 学习应激:对学习烦恼,考试怯场,学习落伍。5) 心灵虚空:如,想当黑社会老大,超出学生范围的想象,颓废潦倒,凡事与实际无关,做白日梦(男孩子更容易,男性的视觉后效更强)。6) 脱逸行为:逃学、出走、犯上、自杀。7) 疑病苦恼:青春期开始对自己身体关注,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达到过敏程度,觉得自己重病缠身。8) 自慰焦虑(男生):手淫行为的焦虑,又有恐惧(会感到自我焦虑),内疚,罪恶厌恶感。9) 经前紧张:对生理与心理变化产生异常,紧张反应,头痛、眩晕、胁痛、恶心、食欲减退、乳房胀痛、恐惧、烦躁。10) 情感危机:强烈精神刺激引起,变得方寸大乱(癔症),失声痛苦,呆若木鸡,失魂落魄,变现巨大痛苦,任痛苦侵入自己心灵深处。2 诊断1) 发生于青春期发育期(1015岁,1821岁);2) 受到某种挫折(精细):需求挫折所以从小不能样样满足,不可处处满足,要讲道理/行动挫折/目标挫折/缺乏挫折总觉得自己缺乏某些能力/丧失挫折缺少了友谊,将友谊看得过重/成就挫折/不亲和挫折/独立挫折/支配挫折男生的独立谈话和喜挑战/依赖挫折/攻击挫折挑拨关系,攻击/性挫折。3) 隐蔽性:能隐蔽就隐蔽,能遮掩就遮掩,甚至自己也不知是什么原因。3 矫治1) 正确认识,接受自己,不盲目受他人影响;2) 实事求是,调整抱负水平。实际能力能达到,否则会失调;3) 逐步提高挫折的忍受力,不能人为制造挫折,要生活中的真实挫折;4)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是支持系统;5) 主动控制消极情绪,诉说也会强化消极情绪。五 神经症(有神经症倾向)应付环境的能力低于他自己具备的能力以及缺少足够的支持系统。1 抑郁症1) 症状: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一种以持久情绪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初中生:2.25%高中生:5.24%,痛苦水平比成人低。六大临床症状:I. 兴趣衰退,过去的兴趣,现在也不做了。II. 缺乏自信,自我评价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凡事向失败估计。III. 精力减退,脑力、体力无力,力不从心。IV. 封闭退缩,社会退缩,即使与人交往也是敷衍,本质不愿与人交往。V. 躯体不适,失眠,食欲不振。VI. 悲观失望,看外面的世界是灰色的。2) 诊断,时间(这是与抑郁状态的区别):I. 在高中以上才能确诊;II. 情绪低落是基本特征;III. 症状持续一年以上,其中间隙不过2个月;IV. 有自知力(反复找人治疗),描述体验生动具体;V. 与抑郁状态区别(抑郁状态持续时间不长,往往是对当前挫折的抑制反应,而抑郁症持续时间较长,刺激时间也较久远了/ 在叙述中抑郁状态说得出具体的挫折事件,抑郁症会说自己的体验,因为他有强烈的体验/ 抑郁状态不人为自己有病,而抑郁症求病心切,研究得越多越严重)。3) 原因:I. 社会心理因素,负性生活事件,父母对子女忽视与限制,躯体状况长期不佳(esp. 中风、患癌症)II. 有人格发展缺陷(如,缺乏自信,消极悲观,内倾多思,抑郁伤感,多愁善感,孤僻退缩)III. 性别差异:女性月经、生育后、更年易抑郁脑血清素减少,女性对悲伤事件难以控制,女性对贫穷、暴力的体验比男性更深,女性心境控制能力差。IV. 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少。4) 治疗:I. M-P疗法(Mastering-Pleasant):对抑郁体验深刻的人。每日活动做计划,对活动进行评估每件事件的难忘程度(做事的动机),评估自己愉快的体验(喜悦体验)。II. 三段技术:认知重建与转换,对自卑感特别重的抑郁症患者。不合理认知,问题以偏概全换上合理认知。III. 角色扮演:抑郁症帮助抑郁症,适当采用催眠疗法,人格调整,药物治疗(百忧解,减药的逐渐过程比较长,若不注意,反弹会更厉害)。2 焦虑症无明确对象,无法摆脱的焦虑状态。1) 症状:I. 急性焦虑惊恐发作,腹痛,发抖,一般几十分钟几小时,发作后虚弱无力。但发作后紧张消失,几天后便无症状了。II. 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心悸,口干,出汗,尿频,震颤,肉跳。2) 诊断:无明确对象,无典型明确对象焦虑发作,有持续性。精神上紧张体验和躯体上症状缺一不可。40岁之前发病为多(女性为多)。3) 原因:I. 社会心理因素,竞争激烈,紧张;II. 人格发展缺陷,敏感、多疑、胆怯;III. 儿童创伤性体验。4) 治疗:I. 解释性支持:是心理、精神因素造成的;II. 自我松弛训练,深呼吸,胸腹交替呼吸;III. 药物治疗:多虑平,佳静安定,氯肖安定用药较大。3 强迫症以行为治疗为主青少年期,以强迫观念、冲动、动作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能意识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摆脱。1) 症状:I. 强迫观念,原发症状(强迫担忧,强迫回忆、联想,穷思竭虑,如,为什么123);II. 强迫动作与冲动(动作反复出现,无法控制,是继发症状),动作: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仪式动作。2) 诊断:I. 有典型的观念和动作,也可有特殊性;II. 可单一出现,也可都有,男性多;III. 自知力很高,积极寻求治疗;IV. 影响工作学习,和活动效率,不能正常生活;V. 患者认为这些动作与观念是不合理的,没必要的,但控制不住。3) 原因:I. 社会心理因素,学习紧张,要求过严,处境不利,人际关系长期紧张不良,强烈生活刺激,人格受辱;II. 个人内部因素,人格缺陷性格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内倾,退缩,急躁好强。创伤性事件青春期强迫症状,提早上学易产生强迫行为,处于矛盾状态。4) 治疗:I. 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注意转移,厌恶治疗法,强行终止法等。II. 认知治疗:认识到当前症状与过去创伤性体验有关。III. 人格调整。IV. 药物治疗:对严重的有效,如氯丙咪嗪75%4 恐惧(恐怖)症对某些特定事物情境或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异常并主动回避,以消除不安。1) 症状:I. 单纯性恐怖与空间恐怖,具体物件、动物、场所的恐怖。(如,黑暗、幽闭、雷雨开始在童年,广场、街道、商店、地铁、高空等)。II. 社交恐怖,害羞、不安、不敢说话吃饭,表情异样,严重的是足不出户。III. 特异性恐怖,注射恐怖,牙医恐怖,飞行恐怖,学校恐怖等。2) 诊断:正常人恐怖没有强烈的生理反应与回避行为,恐怖症会恶心、脸红、逃跑。3) 原因:I. 近期负性生活事II. 人格缺陷:害羞、依赖、焦虑、被动;III. 遗传,社会学习;IV. 早年创伤性体验。4) 治疗:系统脱敏,暴露疗法(就去看恐怖的东西,而且有危险性)。5 神经衰弱精神容易兴奋,脑力容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精神障碍。1) 症状I. 脑活动易兴奋(抑郁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没有言语的动作,常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最大特点是兴奋但伴有不快感。如,初中:外表不说话,但事情却浮想联翩,大脑内抑制消失。II. 脑力容易疲劳,出现衰弱症状,用脑(看书、学习)没有精力,脑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持久,不易掌握书籍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忆差,行为上懒于活动,休息时间往往非常长,往往彻底恢复要很长时间(一天以上)。III. 情绪症状,抑郁烦恼,易激惹,无端烦恼。对光、声音、天气敏感。容易与人发生争吵,但事后会后悔。IV. 生理症状,紧张性头痛(有压迫感,紧箍感,怀疑自己有脑瘤),肢体肌肉酸痛,心动过速,肢端发凉,厌食,月经不调(女),遗精(男)。V.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睡醒后感觉不解乏,睡眠感丧失(虽然睡着,但感觉没睡),睡眠节律紊乱(白天昏沉,晚上清醒)。2) 诊断:I. 排除生理上的疾病(甲状腺亢奋,维生素缺乏,贫血)II. 中学生开始发病,用脑严重(纯劳动者不会神经衰弱)3) 原因:I. 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学业负担,长期矛盾,个人不如意,给自己过重脑力负担所以脑力不要用足;II. 神经类型,高级神经活动过度,阈限低。抑郁、胆汁质较易内心活动波动大;III. 体质娇弱,脑力活动过度。4) 治疗: 不要让学生背上思想包袱,可以治愈; 分析环境压力和个体抑郁(应对)之间的关系; 调整人格特点,不要在睡觉以前想很多事情; 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有规律有计划,加强锻炼; 药物治疗,安定(舒乐加静氯硝)6 神经症的特点一般意识清楚,没有严重行为紊乱;病程较长;有自知力;要求治疗;对学习生活有不利影响;都力图摆脱病理体验纠缠,但无能为力;一般亲密的人有所感觉,普通交往的一般人并不感觉。六 中小学生的主要人格障碍与缺陷4岁左右发病,男性居多,原因不明,但人格缺陷会影响社会适应。1 偏执型人格障碍1) 症状:I. 过敏,多疑,经常怀疑别人的友好,觉得被迫害,让人觉得不可理喻。II. 固执己见,极端自负、自信,非凡能力,常与人争辩,妨碍他人利益,纠缠到底。III. 极易记恨,不易宽容。2) 治疗:I. 引导他看到自己的人格问题。II. 鼓励与健康心理的人在一起,接受健康的影响。III. 让偏执型人格与儿童在一起,儿童是最纯朴的,使其手情感感染。2 情感型人格障碍:一生中可能占多种的情绪1) 症状:I. 抑郁型精神不振,寡言少语,困难重重,难以预料,悲观酬情,一生抑郁。II. 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乐观,笑口常开,莫大乐趣,做事想当然,匆忙承诺,有始无终,不自量力,盲目乐观。III. 环型高涨与低落中来回摆动,正常时间比较短暂。2) 治疗:I. 认真鉴别人格特点,明了其自身人格上的变态。II. 建议做自我暗示,创设正常情境暗示。3 冲动型人格障碍1) 症状: 反复发生违反社会规范,具有社会危害性,无法控制(反社会性)冲动行为。(如,偷窃、放火、涂鸦),行为之前紧张焦虑,做完后常后悔,有习惯与一致性。2) 治疗:I. 使其看到病理性、冲动的认知II. 用意志来克服自己的行为,厌恶疗法结合,情境想象:身败名裂的情境III. 培养有易的身体健康活动,阻止冲动行为发生。4 强迫性人格1) 症状:I. 墨守成规,过分刻板,无法适应II. 过分疑虑,担心无端意外,怀疑自己偏差III. 苛求完美,总有不完善感,沉浸在细节,拘谨刻板,易内疚自责。IV. 与强迫症的区别:强迫症是认为自己行为和思想是不必要的,会积极寻求治疗手段,而人格障碍没有意识到痛苦(痛苦的通常是别人)。2) 治疗:I. 引导其有自知力;II. 夸张治疗法治疗,让觉得自己的可笑。5 人格缺陷1) 忧郁:性格中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治疗 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善于疏泄消极情绪;参加群体活动。2) 冷漠:对别人怀有戒心,敌对情绪,冷眼旁观(曾被别人歧视、轻视过)。治疗 热爱生活,相信真善美;进行情感交流;养小动物,热爱生命。3) 自我中心:独生子女特别明显。治疗 处处考虑别人是怎么想,感受别人的感受;多做帮助别人的活动。4) 暴躁:对不利自己的情境生气,在亲人面前暴露无遗。(可是我觉得以下的治疗方法不是很有用,还要再想想)治疗 明理;自制(舌头打十个圈);转移,使自己离开这个环境。5) 自卑:丧失自信,自怨自艾。治疗 努力发现自己优点长处;体验成功的感受;以勤补拙。6) 孤僻:自命清高,孤寡怪癖,离群所居,独来独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改变就让人觉得做作(与孤独不同,与人交往也显得不正常)治疗 学会主动交往;主动参与集体活动。7) 狂热:爱好(电脑、漫画),爱慕(追星),盲信(对宗教、名人一直相信),行为(对金钱、恋人疯狂追求)。这种迷恋行为不可自拔,事情过后不后悔,只觉得自己无聊。治疗 热情是指向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对象;思考事后的合理性和价值;学会控制自己过热情绪。8) 嫉妒:别人的成功是对自己的伤害。治疗 学会宽容心;凡事有利有弊;学会与别人宽容交流;把攻击行为该威望努力行为。专题七 学校家庭心理咨询与辅导一 家庭心理咨询概述1 特点:生活化,不要选在吵架、吃饭、休息时间咨询。2 主要内容: 学生成长与发展带来的家庭适应问题(如月经、遗精、自恋); 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与教育问题(如重视程度,设想和计划,投入经济与力度);亲朋好友、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亲子关系内容认识与调整(互动类型)并帮助调整;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 对在学校、家庭中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沟通,在家庭中沟通。3 原则与方法:理解性(父母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中立性;客观性(没有自己的情绪色彩)。二 亲子关系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