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您好!大自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106026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您好!大自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五课《您好!大自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五课《您好!大自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授课内容第五课 您好!大自然计划课时3课时课堂类型唱歌课( )、欣赏课( )或( )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能力目标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在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德育目标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人们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在大自然冬季中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3、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1、 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2、 学习二声部,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3、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内容、 巩固拓展、课后反思小结教学环节第 1 课时一、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指挥,学习前8小节。 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用la来哼唱歌曲 朗诵歌词,想象一下,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 画春天奏春天,用打击乐伴奏玩春天 一、 小结学习: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板书设计(可利用文字或粘贴图片进行说明)备注教学环节第 2课时一、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第一声部。 1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唱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第二声部。 1谈话导入:两个声部的乐曲能表现丰富、和谐的音响效果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指挥,用前8小节二声部合成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学唱二声部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部和谐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问:想象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三、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 四、小结学习: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让我们一起为大自然唱个歌吧!学吹口风琴1复习音阶2学吹请你唱个歌吧3师范奏(高、低声部)4生练习。课后反思在备课中,我力求抓住学生,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学生感受到田园的美丽与恬静,令人心驰神往。如何上好这节课,这是对我们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教师能否深层次地驾驭教材和独特的教学设计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这节课我认为之所以为学生所喜爱,是因为通过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教材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艺术的熏陶。歌曲的第一、二段中的最后一句,学生在演唱时没有唱准音高。我采用听唱法使学生把唱得不准的地方再重新更正,以便获取知识的正确性。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行自我展示本应是这节课的高潮,但因歌曲教学花费了过多时间,这一环节没能很好地完成,真是遗憾!同时我觉得,这节课学生的情绪还应该再高涨一些,在这点上我还须再仔细地研究和推敲,使学生更加喜爱这样的音乐课。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们认真安静的聆听一遍回答了常规的4个小问题后直接就进入了歌曲第二个声部的演唱。我让同学们自己听我的范唱并且根据我的范唱思考歌曲第一段的结尾1房子到第二段究竟是怎样衔接的。对于这个要求,听完后学生很少有人回答出来。在我的详细讲解,不断提示下慢慢地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然后我让孩子们重新听一遍,再次了解第1段和第2段的衔接。弄懂了1、2段的连接再请他们说说第2段演唱的几房子,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简单的,可是1、2房子的曲调是不一样的只要他稍不留神就会将2房子的曲调唱成1房子的了。我给他们范唱,让他们听辨弄明白1、2段结束的曲调到底是怎样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他们学完了歌曲的第2个声部,到了整合的环节,我直接给他们放录音范唱他们演唱第2歌声部,效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们的演唱没有被第1声部带过去。希望下节课他们学完第1声部,两个声部的合唱也会有如此好的效果,我期待着板书设计(可利用文字或粘贴图片进行说明)备注教学环节第3课时一、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5|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连贯、流畅的声音。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 4/4 5|5|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力的声音,并意识到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4/4 5555|5555| 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从而找到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设计意图:初步体验合唱的美感。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5|5|5| WU (2)3 3 3|3 3 3|3 3 3|3 3 3| 叮叮当, 叮叮 当, (3)1 1 1|1 1 1|1 1 1|1 1 1| 三声部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难点。 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xxxx|xxxx| (2)3 3 3|3 3 3|3 3 3|3 3 3| 叮叮当, 叮叮当, (3)1 1 1|1 1 1|1 1 1|1 1 1|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歌唱的气息支撑,解决歌曲难点。 三、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竹笛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师竹笛演奏铃儿响叮当 第一段:竹笛低音区铃儿响叮当B部分缓慢 第二段:竹笛高音区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声部旋律,用身体动作来体验A、B部分的音乐情绪的不同。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出示课题。(多媒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设计意图:熟悉旋律,会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 5生竖笛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 设计意图:建立和声的概念,并完成。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 (跟琴视唱。) 8讲解弱起。(B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知道弱起在歌曲中的作用。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吉他弹唱范唱全曲。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作铺垫。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四、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录音:铃儿响叮当合唱版本。 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生答:拍子不同。 师: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师: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再听合唱曲,生讨论: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课程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鼓励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聆听合唱曲,为歌曲配伴奏并即兴舞蹈表演配乐讲故事(机动)课后反思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设置了活动环节,用打击乐器和情景剧的排演,让每个孩子都能融入到情节中去。增强音乐的情感体验。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副歌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读谱和乐感上的差异,学习的效率也有所不同,但是由于是合唱曲,所以要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在少数优秀学生的带动下,合唱的效果大体上能出来,低声部的学习花费时间较多,这是一般合唱曲学习都存在的现象。在表演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也提高了学生的创编和音乐想象力。板书设计(可利用文字或粘贴图片进行说明)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