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

上传人:dax****eng 文档编号:16096660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1.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B. 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AC. 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D. 0.10 mo Na2O2粉末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O2分子数为0.10NA【答案】C【解析】A、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1mol=2mol,故A错误;B、发生3NO2H2O=2HNO3NO,1.5molNO2参与反应,生成NO物质的量为1.5/3mol=0.5mol,即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52mol=1mol,故B错误;C、假设全部都是NO2,原子物质的量为463/46mol=3mol,假设全部是N2O4,原子物质的量为466/92mol=3mol,因此46g混合物中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故C正确;D、发生的反应是2Na2O22H2O=4NaOHO2,因此0.1molNa2O2参与反应,生成氧气物质的量为0.1/2mol=0.05mol,故D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A,此题中学生认为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3mol,因为铁被氧化成3价铁,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即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1mol=2mol。2. 用固体样品配制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用天平称量药品,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内,天平称量应遵循“左物右码”,故A错误;B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B正确;C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洒落,故C错误;D胶头滴管不能深入容量瓶内,应在容量瓶正上方,悬空滴加,故D错误;故选B。3.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B. 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C. 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 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MnO4-是紫色,不可能存在无色溶液中,故A错误;BpH=2的溶液呈酸性,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B错误;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 O2+2H+2Fe3+2H2O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C正确;D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比例应为2:1,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离子共存问题【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及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的检验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学生分析能力及思维严密性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本题将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历次考试的重点题型。如果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还原性离子,向其中加入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离子首先被氧化,常见离子的还原性:S2-SO32-Fe2+I-Br-;注意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如“无色”、“酸性”、“一定”、“等物质的量”等。日常学习中,建议将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结合一起做好专题总结,以便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4.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B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至黄色原溶液中有Na+, 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 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A. A B. B C. C D. D【答案】B.5.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A. Na、Mg、Al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B. 第2周期元素从Li到F,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 C、N、O、F的单质与H2化合越来越容易【答案】A【解析】A、三种元素都属于第三周期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数,故A说法错误;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B说法正确;C、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故C说法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越容易结合,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即四种元素的单质与H2化合越来越容易,故D说法正确。6.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序数 dcbaB. 原子半径:r(A)r(B)r(D)r(C)C. 单质的还原性:ABDCD. 离子半径:r(C3-) r(D-) r(B+) r(A2+)【答案】D【解析】属于短周期元素,且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所带电荷数,推出A为Mg,B为Na,C为N,D为F,A、原子序数:abdc,故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等,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r(Na)r(Mg)r(N)r(F),故B错误;C、Na的金属性强于Mg,F的非金属性强于N,因此N2的还原性强于F2,因此还原性的强弱是NaMgN2F2,故C错误;D、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因此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r(N3)r(F)r(Na)r(Mg2),故D正确。点睛:因为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所带的电荷数,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遵循“阴上阳下”,可以推出A为Mg,B为Na,C为N,D为F,从而进行分析。7. 下列能说明氯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原子强的是HC1的溶解度比H2S大 HC1的酸性比H2S强HCl的稳定性比H2S强HC1的还原性比H2S强HC1O的酸性比H2SO4强A. B. C. D. 【答案】C【解析】得电子的能力与溶解性无关,故错误;HCl中Cl不是最高价,无法判断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HCl的稳定性强于H2S,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正确;HCl的还原性比H2S弱,故错误;HClO中Cl不是最高价,因此无法比较Cl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错误;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点睛: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与氢气发生剧烈程度,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越容易结合;(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说明非金属性越强:(3)置换反应;(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与溶解性无关。8.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 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2-甲基丁烷含5个C原子,则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故A错误;B由乙烯生成乙醇,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属于加成反应,故B正确;CC4H10有CH3CH2CH2CH3、CH3CH(CH3)CH3两种结构,均含2种H,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是,故D错误;故选B。9. 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 AF,HH6B. H1H2H3H4H5H61C. CF,|H|H1H2H6|D. |H1H2H3|H4H5H6|【答案】B【解析】A、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H的符号相反,但绝对值相同,即H=H6,故A说法正确;B、A生成A,H=0,即H1H2H3H4H5H6=0,故B说法错误;C、FC:H=H6H1H2,则CF:H=(H6H1H2),因此有|H|H1H2H6|,故C说法正确;D、AD:H= H1H2H3,DA:H=H4H5H6,它们的绝对值是相同的,即|H1H2H3|H4H5H6|,故D说法正确。10. 反应2H2(g) +O2(g)=2H2O(1)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H10 B. H2为该反应的反应热C. H3不是H2的燃烧热 D. H2=H1+H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拆化学键吸收能量;故A错误;B、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故B错误;C、H2的燃烧热 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而图像中是2mol氢气,正确;D、依据图象数据分析计算,H2-H1H3,错误;故C正确;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反应能量变化,图象分析数据计算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1.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吸热反应中,新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放热反应中,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B.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S)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C. 相同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反应,前者放出热量多D.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 8 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285.8 kJmol-1【答案】C【解析】A、无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都是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故A错误;B、固态硫转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热量,因此等质量的时候,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故B错误;C、盐酸属于强酸,醋酸属于弱酸,弱酸的电离是吸热,因此等量时盐酸与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比醋酸与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故C正确;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应是H2(g)+1/2O2(g)=H2O(l) H=-285.8 kJmol1,故D错误。点睛:选项D是学生易错点,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因此2mol氢气参与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285.8kJ。12.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 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 状态状态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答案】C【解析】A、根据能量反应过程的图像知,状态I的能量高于状态III的能量,故该过程是放热反应,A错误;B、根据状态I、II、III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CO中的C和O形成的化学键没有断裂,B错误;C、由图III可知,生成物是CO2,具有极性共价键,C正确;D、状态状态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D错误。答案选C。13. 已知:Fe2O3(s)3C(s) =2Fe(s)3CO(g) H+494kJmol1CO(g)1/2O2(g) =CO2(g) H-283 kJmol1C(s)1/2O2(g)=CO(g) H-110kJmol1则反应Fe2O3(s)3C(s)+ 3/2O2(g) =2Fe(s)3CO2(g)的焓变是A. -355 kJ B. +355 kJ C. -355 kJ mol-1 D. +355 kJ mol-1【答案】C【解析】3,H=(4943283)kJmol1=355kJmol1,故选项C正确。14. 已知:C(s)H2O(g)=CO(g)+H2(g) 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kJmol1,则a为A. -332 B. -118 C. +350 D. -130【答案】D【解析】2得到:2H2O(g)=2H2(g)O2(g) H=(2a220)kJmol1,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22462(2436496)=2202a,解得a=130,故D正确。15. 在一定容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N2为0.2mol/L,H2为0.6mol/LB.N2为0.15mol/LC.N2,H2均为0.18mol/LD.NH3为0.4mol/L【答案】B【解析】A、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N2的范围是00.2molL1,H2的范围是00.6molL1,NH3的范围是00.4molL1,不能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故A错误;B、氮气物质的量浓度在范围内,故B正确;C、虽然氮气和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在范围内,N2和H2都是反应物,浓度要么都增加,要么都减小,故C错误;D、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D错误。16. 已知:(CH3COOH)22CH3COOOH,实验测得不同压强下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过程H0B. 平衡常数:K (a) =K (b) K (c)C. 气体压强:p (a) p (b) =p (c)D. 当=80时,n(CH3COOH)2:nCH3COOH =1: 1【答案】C 起始: 1 0 变化: x 2x 某时刻:1-x 2x 根据平均摩尔质量的定义,则有M=80,解得x=0.5,(CH3COO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CH3COOH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D错误。点睛:化学平衡图像,一般先看线的走向,然后作辅助线,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和判断。D当=80 时,n(CH3COOH)2:nCH3COOH =1: 117.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CO与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HK2C. 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大于v逆D. A点的c(Fe3+)比B点的c(Fe3+)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分析题给图像知,随着温度的升高Fe(SCN)2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又温度T1T2,则K1K2,正确;C、曲线上方的区域未处于平衡状态,cFe(SCN)2+比平衡状态大,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V正小于V逆,错误;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点温度小于B点,所以A点的c(Fe3)比B点的c(Fe3)小,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分析。19.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2N2O5(g) 4NO2(g)O2(g)H0,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s050010001500c(N2O5)mol/L5.003.532.502.5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T1温度下,500s时O2的浓度为0.74mol/LB. 平衡后其他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再平衡时c(N2O5)5.00 mol/LC.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故C说法错误;D、2N2O5(g) 4NO2(g)O2(g) 起始: 5 0 0 变化: 2x 4x x 平衡: 52x 4x x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定义,K= =125,解得2x=2.5,N2O5的转化率为2.5/5=0.5。20. aX(g)+bY(g)cZ(g)的影响,将X和Y以物质的量之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H0,a+bc B. H0,a+bcC. Hc D. H0,a+bc【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随压强的增大,Z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随温度的升高,Z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21. 粗硅提纯常见方法之一是先将粗硅与HCl反应制得SiHCl3,经提纯后再用H2还原:SiHCl3(g)+H2(g) Si(s)+3HCl(g)。在2L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及不同n(H2)/n(SiHCl3)时,反应物X的平衡转化率关系如图。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 X是H2B. 1150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95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C. 减小Si(s)的量,有利于提高SiHCl3的转化率D. 工业上可采用增大压强的方法提高产率【答案】B【解析】A、比值增大,n(H2)增大,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当n(H2)/n(SiHCl3)为定值时,温度越高,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1150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95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故B正确;C、因为Si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因此改变Si的量,平衡不移动,SiHCl3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D、反应前的气体系数小于反应后气体系数,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产率降低,故D错误。22. 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1)A是_,Y是_,Z是_。(2)当X是强酸时,E是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3)当X是强碱时,E是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NH4)2S (2). O2 (3). H2O (4). H2SO4 (5). 2H2S+3O22SO2 +2H2O (6). HNO3 (7). 4NH3+5O24NO+6H2O【解析】本题无机推断题,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说明Y为O2,是B连续被氧化的过程,A是正盐,可以跟酸反应,也可以跟碱反应,又能连续被氧化,最后得到酸,因此A为(NH4)2S,即A为(NH4)2S,Y为O2,Z为H2O;(2)当X为强酸时,B为H2S,则C为SO2,D为SO3,即E为H2SO4;(3)当X为强碱,B为NH3,C为NO,D为NO2,则E为HNO3,B生成C为催化氧化,因此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3.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 _。(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理由是_。方案反应物甲Cu、浓 HNO3乙Cu、稀HNO3丙Cu、O2、稀HNO3(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_,实验现象为 _,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_。【答案】 (1). 检査装置气密性 (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4). 丙 (5).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6). 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 (7). 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 (8). 没有处理尾气【解析】考查实验设计与评价,(1)此操作步骤,是实验前进行的,因此此操作目的是检验装置气密性;(2)发生Cu和浓硝酸反应,即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加入蒸馏水,硝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变换,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因此气体颜色变浅;(3)甲: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有毒,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乙: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有毒,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理念;丙:Cu和氧气反应生成CuO,CuO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H2O,不产生污染物,消耗硝酸的量少,符合绿色理念;(4)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c中发生2KMnO416HCl(浓)=2KCl5Cl22MnCl28H2O,有氯气产生,现象是产生黄绿色气体,d中发生Cl22Br=Br22Cl,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氯气和液溴有毒,没有处理尾气装置。24.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主族周期IAIIAIIIAIVAVAVIAVIIA0族234(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_;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与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该化合物属于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5)表示与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答案】 (1). Ar (2). HC1O4 (3). Al (4). Al2O3 +2OH-=2AlO2- + H2O (5). (6). 离子 (7).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即为Ar;(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HClO4;(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为Al,氧化物为Al2O3,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4)形成的化合物是Na2S,Na2S属于离子化合物,即电子表示形成的过程:;(5)和构成化合物是CCl4,电子式为:。25. 如图所示,组成一种原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灯泡功率合适):(1)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灯泡_(填“亮”或“不亮”)。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Al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_。(2)电解质溶液为NaOH(aq)时,灯泡_(填“亮”或“不亮”)。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Al电极上开始时发生的反应为:_。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_。【答案】 (1). 亮 (2). Mg-2e-=Mg2+ (3). 2H+2e-=H2 (4). 硫酸太稀,没有足够的阴、阳离子 (5). 亮 (6). 6H+6e-=3H2 (7). 2Al-6e-+8OH-=2A1O2-+4H2O (8). 电解质中没有足够的阴、阳离子【解析】考查原电池的构成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因此有电流通过,灯泡发亮,镁比Al活泼,能与硫酸反应,因此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Al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溶液阴阳离子浓度以及所带电荷数有关,灯泡不亮,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非常小,可能是硫酸浓度太稀;(2)铝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即2Al2NaOH2H2O=2NaAlO23H2,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构成原电池,有电流通过,灯泡变亮,Mg的金属性强于Al,但Mg不与NaOH反应,因此Mg作正极,Al作负极,Mg电极反应式为6H6e=3H2,Al电极反应式为2Al8OH6e=2AlO24H2O,灯泡不亮,原因是:电解质中没有足够的阴、阳离子。点睛:本题易错点是(2),不能只能根据金属性强作负极,金属性弱的作正极,而应该还要注意是否与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铝为负极,镁作正极,如类似的还有铜、铁、浓硝酸构成的原电池,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因此铜为负极,铁为正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