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弯构件和压弯构》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077252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 拉弯压弯构件,钢 结 构,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系 沈德洪,了解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 掌握拉弯和压弯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了解压弯构件整体稳定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了解实腹式压弯构件局部稳定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掌握实腹式压弯构件设计方法及其主要的构造要求; 掌握格构式压弯构件设计方法及其主要的构造要求。,第8章 拉弯、压弯构件,8.1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8.1.1 应用,构件同时承受轴心压(或拉)力和绕截面形心主轴的弯矩作用,称为压弯(拉弯)构件。根据绕截面形心主轴的弯矩,有单向压(拉)弯构件;双向压(拉)弯构件。弯矩由偏心轴力引起时,也称作偏压(或拉)构件。例如有节间荷载作用的桁架上下弦杆、 受风荷载作用的墙架柱、工作平台柱、支架柱、单层厂房结构及多高层框架结构中的柱等等。,8.1.2 截面形式 实腹式和格构式。 实腹式截面:热轧型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截面和组合截面。当构件计算长度较大且受力较大时,为了提高截面的抗弯刚度,还常常采用格构式截面。压弯构件的截面通常做成在弯矩作用方向具有较大的截面尺寸。,图8.1.2 压弯构件的截面形式,8.1.3 计算内容 拉弯构件: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 压弯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8.2 拉弯、压弯构件的截面强度,8.2.1 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准则,边缘纤维屈服准则 在构件受力最大的截面上,截面边缘处的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时即认为构件达到了强度极限。此时构件在弹性段工作。 全截面屈服准则 构件的最大受力截面的全部受拉和受压区的应力都达到屈服,此时,这一截面在轴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塑性铰。 部分发展塑性准则 构件的最大受力截面的部分受拉和受压区的应力达到屈服点,至于截面中塑性区发展的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给定。此时,构件在弹塑性段工作。,1.边缘屈服准则,当截面边缘处的最大应力达到屈曲点时。,(8.2.1),(8.2.2),式中: N、Mx验算截面处的轴力和弯矩; A验算截面处的截面面积; Wex验算截面处的绕截面主轴x轴的截面模量; NP屈服轴力 , NPAfy; Mex屈服弯矩 , MexWexfy。,2.全截面屈服准则 塑性铰阶段。,构件最危险截面处于塑性工作阶段时(d),塑性中和轴可能在腹板或翼缘内。根据内外力平衡条件,可得轴力和弯矩的关系式。,当轴力较小(NAwfy)时,塑性中和轴在腹板内,截面应力分布如图(d),取hhw,并令AfAw。则,仅压力作用时截面屈服轴力:,仅弯矩作用时截面塑性屈服弯矩:,将应力图分界为与M和N相平衡两部分,由平衡条件得:,(8.2.3a),(8.2.3b),以上两式消去,则得N和Mx的相关公式:,(8.2.4a),当轴力很大(NAwfy)时,塑性中和轴位于翼缘内,按上述相同方法可以得到:,(8.2.4b),构件的N/Np-Mx/Mpx关系曲线均呈凸形。与构件的截面形状,腹板翼缘面积比有关。在设计中简化采用直线关系式,其表达式为:,当N/Np0.13时:,(8.2.5a),当N/Np0.13时:,(8.2.5b),(8.2.6),考虑轴心力引起的附加弯矩和剪力的不利影响,规范偏于安全采用一条斜直线(图中虚线)代替曲线。,3.部分发展塑性准则:弹塑性阶段。,比较式(8.2.2)和式(8.2.5)可以看出,两者都是直线关系式,差别仅在于第二项。在式(8.2.2)中因在弹性阶段,用的是截面的弹性抵抗矩 Wx ;而在式(8.2.5)中因在全塑性阶段,用的则是截面的塑性抵抗矩 Wpx ,因此介于弹性和全塑性阶段之间的弹塑性阶段也可以采用直线关系式如下,引入塑性发展系数,即:,(8.2.6),塑性发展系数,其值与截面的形式、塑性区的深度有关。 一般控制塑性发展深度0.15h。,(8.2.5),(8.2.2),塑性发展系数的取值,式中 N轴心压力设计值 An毛截面面积 Mx、My两个主平面内的弯矩 Wn,x、Wn,y毛截面对两个主轴的抵抗矩 x、y截面在两个主平面内的 f设计强度部分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按表4.2.1采用,如工字形截面: x=1.05, y=1.20,(8.2.8),1.单向拉弯、压弯构件强度计算公式,2.双向拉弯、压弯构件强度计算公式,(8.2.9),8.2.2 拉弯、压弯构件强度与刚度计算,对于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由于对其截面塑性发展后的性能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对于格构式构件,当弯矩绕虚轴作用时,由于截面腹部空虚,塑性发展的潜力不大;为了保证受压翼缘在截面发展塑性时不发生局部失稳,当受压翼缘的宽厚比 时不考虑塑性发展。规范规定均以截面边缘屈服作为构件强度计算的依据。,式中 N轴心压力设计值 An毛截面面积 Mx、My两个主平面内的弯矩 Wn,x、Wn,y毛截面对两个主轴的抵抗矩 x、y截面在两个主平面内的 f设计强度部分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按表4.2.1采用,如工字形截面:x=1.05, y=1.20,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失稳 在N和M同时作用下,一开始构件就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发生变形,呈弯曲状态,当N和M同时增加到一定大小时则到达极限,超过此极限,要维持内外力平衡,只能减 小N和M。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只产生弯曲变形(弯曲失稳),属于极值失稳。,a) 弯曲失稳,b) 弯扭失稳,8.3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8.3.1 压弯构件整体失稳形式,a) 弯曲失稳,b) 弯扭失稳,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失稳 当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没有足够的支撑以阻止其产生侧向位移和扭转时,构件可能发生弯扭屈曲(弯扭失稳)而破坏,这种弯扭屈曲又称为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失稳;对于理想的压弯构件,它具有分枝点失稳的特征。,双向压弯构件的失稳同时产生双向弯曲变形并伴随有扭转变形属弯扭失稳。,弯矩作用平面内失稳特点: 一压就弯,不存在随遇平衡状态及其相应的临界荷载,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 轴压力N与跨中挠度之间关系曲线如图8.3.2。曲线由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 在上升段:平衡是稳定的,因为增加挠度,必须增加荷载。在下降段:平衡是不稳定的。,B,偏心受压时的临界荷载恒低于轴心受压时的临界荷载,相当于长度加大到l1的轴心受压构件。,实腹式压弯构 件在弯距作用平面 内失稳时已经出现 塑性,弹性平衡微 分方程不再适用。 同时承受轴力和端 弯距作用的杆件, 在平面内失稳时塑 性区的分布如图所 示。弯曲刚度EI不再保持常数,计算稳定承载力常用的方法:极限荷载计算法和相关公式计算法。,图8.3.4 单向压弯构件在M作用平面的整体屈曲,8.3.2 单向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1.极限荷载计算法,目前各国设计规范多采用的方法。,2.相关公式计算法,计算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极限荷载的方法有解析法和数值法。,参照第8章式(8.3.23)受偏心压力(均匀弯矩)作用的压弯构件中点挠度为:,其中0为不考虑N时简支梁的中点挠度,方括号项为压弯构件考虑轴力影响的跨中挠度放大系数。,(8.3.3b),对其它荷载作用的压弯构件,考虑二阶效应后,两端铰支构件由横向力或端弯矩引起的最大弯矩为:,考虑初始缺陷的影响,同时考虑二阶效应后,由初弯曲产生最大弯矩为:,(8.3.3a),根据边缘屈曲准则,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截面最大应力应满足:,(8.3.4),当上式中Mx0,则式(8.3.4)中的N 即为有初始缺陷的轴心压杆的临界力N0 x,把Np、Mex代入解得等效初始缺陷0为:,(8.3.5),N0 x=x Np = x Afy,(8.3.6),将式(8.3.5)带入(8.3.4)可得:,考虑抗力分项系数后,规范设计公式,(1)按边缘屈服准则,(8.3.8),适用于绕虚轴弯曲的格构式压弯构件。,(2)考虑塑性发展及残余应力等的修正,式(8.3.8)没有考虑部分塑性深入截面,也未计入残余应力影响,与工程实际有误差。为提高计算精度,规范对11种常见截面进行了比较计算,引入塑性发展系数,用0.8代替第二项分母中的x。得出如下设计公式:,3.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整体稳定的计算公式,(8.3.8),单对称轴截面,绕非对称轴弯曲,特点:临界状态时可能拉、压区均出现塑性,或受拉区先出现塑性。而塑性区的发展也能导致失稳。所以还需按下式作补充计算。,(8.3.10),单轴对称截面必须使(8.3.9)、(8.3.10)同时满足。,W2x=Ix/yo较小翼缘最外纤维的毛截面模量。 1.25也是引入的修正系数。,1)悬臂构件和在内力分析中未考虑二阶效应的无支撑框架和弱支撑柱框架 mx=1.0 2)框架柱和两端支承的构件 无横向荷载作用时 mx=0.65+0.35M1/M2, M1和M2是构件两端的弯矩。M2M1。当两端弯矩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时,取同号,反之取异号。 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 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 mx=1.0; 产生反向曲率,mx=0.85。,(3)有关mx取值,规范规定如下:, 无端弯矩有横向荷载作用时:mx=1.0。,概念,: 压弯构件可以分解为纯弯曲和轴心受压两种受力情况。包括沿两截面主轴(x、y轴)的弯曲和沿纵向扭转轴的扭转。,8.4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计算,8.4.1 单向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整体稳定,图8.4.1 平面外弯扭屈曲,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的机理与梁失稳的机理相同,因此其失稳形式也相同平面外弯扭屈曲。,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受轴心压力和均匀弯矩作用的双轴对称截面实腹式压弯构件,假定1.由于平面外截面刚度很大,故忽略该平面的挠曲变形。2.杆件两端铰接,但不能绕纵轴转动。3.材料为弹性。无初始缺陷,其平面外的弯扭屈曲的临界条件为:,1.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弯扭屈曲,(8.4.1),NEy构件绕y轴弯曲屈曲的临界力; N构件绕z轴扭转屈曲的临界力。,由(8.4.1)可作出相关曲线:一般情况,N/NEy总大于1,取N/NEy=1进行设计是偏于安全的。于是有相关方程:,(8.4.2),2. 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整体稳定计算公式,将NEy=yA fy Mcrx= bW1x fy代入式(8.4.2)并考虑引入弯矩非均匀分布系数tx和截面影响系数得到:,(8.4.3),(8.4.4),y轴心受压构件在弯矩作用面外屈曲的稳定系数; b受均布弯矩的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对箱形截面b=1.0,I、T形截面按P389附录3.5中的近似公式计算;,Mx弯矩,取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最大弯矩值; tx等效弯矩系数。 截面影响系数。箱形截面取0.6,其它截面取1.0,(1)工字形(含H型钢)截面 双轴对称时:,单轴对称时:,弯矩使翼缘受拉,且腹板宽厚比不大于 时:,(2)T形截面(M绕对称轴x作用),弯矩使翼缘受压时: 双角钢T形截面:,剖分T型钢和两板组合T形截面:,注意: 用以上公式求得的应b1.0; 当b 0.6时,不需要换算,因已经考虑塑性发展; 闭口截面b=1.0。,所计算段内有端弯矩又有横向力作用 产生相同曲率时,tx=1.0;产生反向曲率时 tx=0.85。,1) 在弯曲矩作用平面外有支承的构件,应根据两相邻支承点间构件段内荷载和内力情况确定。,tx取值办法,所计算的段内无横向荷载作用 tx =0.65+0.35M2/M1,所计算段内无端弯矩,但有横向力作用 tx=1.0,M1和M2是构件两端的弯矩。M2M1。当两端弯矩使 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时,取同号,反之取异号。,2) 弯矩作用平面外为悬臂构件:tx =1.0。,8.4.2 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计算,在工程设计中,规范给出了实用经验设计表达式,及,(8.4.5a),(8.4.5b),图8.4.5 双轴对称截面,8.5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8.5.1 受压翼缘板的宽厚比限值(按梁的规定),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板件与轴压和受弯构件的板件的受力相似,其局部稳定也是采用限制板件的宽(高)厚比的办法来保证。,外伸翼缘板,(8.5.1b),(8.5.1a),两边支承翼缘板,当构件强度和整体稳定不考虑截面塑性发展时,式(8.5.1a)可放宽至:,腹板受力较复杂。同时受不均匀压力和剪力的作用。,ke正应力与剪应力共同作用时,板的屈曲系数。,8.5.2 腹板的高厚比限值,腹板的局部稳定主要与压应力的不均匀分布的梯度有关。,0应力梯度,根据弹性理论,在对边受非均匀的压力同时有均布剪力的作用的腹板(按四边简支板)弹性屈曲的临界应力为。,(8.5.3a),1.工字形和H形截面的腹板,规范规定工字形和H形截面压弯构件腹板高厚比限值。,根据弹塑性理论,弹塑性屈曲的临界应力为。,(8.5.3b),当1.6o2.0时:,(8.5.5b),KP板的塑性屈曲系数。,o =(max-min)/ max max腹板边缘最大压应力 min另一边相应的应力,压为正,拉为负。,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长细比; 当 30时,取 =30, 100时,取 =100。,2. 箱形截面的腹板,考虑到两块腹板可能受力不均,将按公式(8.5.5a) 和(8.5.5b)确定的高厚比值乘0.8,使设计得厚一些。但 不应小于。,3.T形截面的腹板,当01.0时,翼缘板部分进入塑性,对腹板无嵌固作用。,当01.0时,翼缘处于弹性,对腹板有嵌固作用。,(8.5.6a),(8.5.6b),8.6.1 截面形式 1.对于N大、M小的构件,可参照轴压构件初估; 2.对于N小、M大的构件,可参照受弯构件初估; 因影响因素多,很难一次确定。 8.6.2 截面验算 1. 强度验算 2. 整体稳定验算 3. 局部稳定验算组合截面 4. 刚度验算 8.6.3 构造要求 与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相似。,8.6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设计,例题8.1: 某压弯构件的简图、截面尺寸、受力和侧向支承情况如图所示,试验算所用截面是否满足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要求。钢材为Q235钢,翼缘为焰切边;构件承受静力荷载设计值(标准值)F=100kN和N=900kN。,解:1.内力(设计值) 轴心力N =900kN,弯 矩,2.截面特性和长细比:,l0 x=16m,l0y=8m,刚度满足。,3.强度验算,满足要求。,4.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验算,满足要求。,满足要求!(平面内稳定控制) 讨论: 本例题中若中间侧向支承点由中央一个改为两个(各在l/3点即D和E点),结果如何?,5.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验算:,AC段(或CB段)两端弯矩为M1=400 kN.m,M20,段内无横向荷载:,6.局部稳定验算,翼缘的宽厚比,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应力,腹板高厚比,局部稳定满足要求,8.6 格构式压弯构件的计算,当偏心受压柱的宽度很大时,常采用格构式。当柱中弯矩不大,或柱中可能出现正负号的弯矩但二者的绝对值相差不大时,可用对称的截面形式(k、i、m);当弯矩较大且弯矩符号不变,或者正、负弯矩的绝对值相差较大时,常采用不对称截面(n、p),并将截面较大的肢件放在弯矩产生压应力的一侧。,格构式压弯构件的截面形式,图8.6.1 格构式压弯构件的截面形式,由于截面的高度较大且受有较大的外剪力,所以缀板连接的格构式压弯构件很少采用。,截面中部空心,不考虑塑性的深入发展。,1.弯矩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8.3.8),注意:式中x及NEx均按格构式柱的换算长细比0 x 确定 ,W1x=Ix/y0。y0为x轴到较大压力分肢的轴线距离或压力较大分肢腹板边缘的距离,两者中取较大者(见下图)。,图8.6.2 格构柱计算绕虚轴截面模量时y0的取值,8.6.1 弯矩绕虚轴作用的格构式压弯构件,按式(8.3.8)计算。,二肢缀条式柱:,二肢缀板式柱:,根据算出的换算长细比ox,查表得x。,A两个肢柱的毛截面面积; A1两个斜杆的毛截面面积。,1单肢长细比(对1轴),2.分肢的稳定计算 构件弯距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一般 通过分肢的稳定计算来保证而不必验算。, 两分肢的轴心力,(8.6.1a),(8.6.1b),1,1,将整个构件视为一平行弦桁架,分肢为弦杆,两分肢的轴心力则由内力平衡得:, 缀条式构件的分肢按轴心受压柱计算,分肢计算长度: 1)缀材平面内(11轴)取缀条体系的节间长度lox=l1 ; 2)缀材平面外,取构件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不设支承时取loy=柱子全高。, 缀板式构件的分肢,对缀板柱的分肢计算时,除N1、N2外,尚应考虑剪力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弯矩,按实腹式压弯构件计算。,在缀板平面内,分肢的计算长度对焊接缀板,计算长度取两缀板间的单肢净长。螺栓连接的缀板,则取相邻两缀板边缘螺栓的最近距离。,3.缀件的设计和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相同。,当剪力较大时,局部弯矩对缀板柱的不利影响较大,这时采用缀条柱更为适宜。,剪力取以下两式的较大者:,实际剪力,(8.6.9),弯矩作用平面内屈曲用:,(8.3.9),弯矩作用平面外屈曲用:,(8.4.4),由于其受力性能与实腹式压弯构件相同,故其弯矩作用平面内和弯矩作用平面外整体稳定计算均与实腹式压弯构件相同。,但计算平面外稳定时,对虚轴的长细比应取换算长细比 来求x ,b应取1.0。,8.6.2 弯矩绕实轴作用的格构式压弯构件,分肢稳定按实腹式压弯构件计算。轴心压力N在两分肢间的分配与分肢轴线至虚轴x轴的距离成反比;弯矩My在两分肢间的分配与分肢对实轴y轴的惯性矩成正比;与分肢轴线至虚轴x轴的距离成反比。,1.整体稳定计算 采用与弯矩绕虚轴作用时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相衔接的直线式公式:,8.6.3 双向受弯的格构式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双肢格构式压弯构件其稳定性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W1y在My作用下,对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模量; 其余符号同前。注意:对虚轴(x轴)的系数应采用换算 长细比0 x计算。,2.分肢稳定 按实腹式压弯构件计算稳定性,分肢内力为:,1.截面选择 1)对称截面(分肢相同),适用于M相近的构件; 2)非对称截面(分肢不同),适用于M相差较大的构件; 2.截面验算 1)强度验算 2)整体稳定验算(含分肢稳定) 3)局部稳定验算组合截面 4)刚度验算 5)缀材设计 设计内力取柱的实际剪力和轴压格构柱剪力的大值;计算方 法与轴压格构柱的缀材设计相同。,8.6.4 格构式压弯构件的设计,3.构造要求 1)压弯格构柱必须设横隔,做法同轴压格构柱; 2)分肢局部稳定同实腹柱。,例8.2图示上端自由,下端固定的压弯构件,长度为5m,作用的轴心压力为500kN,弯矩为Mx,截面由两个I25a型钢组成,缀条用L505,在侧向构件的上下端均为铰接不动点,钢材为Q235钢,要求确定构件所能承受的弯矩Mx的设计值。,解:,1.对虚轴计算确定Mx,截面特性:,查表此独立柱绕虚轴的计算长度系数2。,缀条面积:A1=24.89.6cm2。,换算长细比:,按b类查附表4.2,悬臂柱mx=1,对虚轴的整体稳定:,2.对单肢计算确定Mx,右肢的轴线压力最大,按a类查附表4.1,单肢稳定计算,经比较可知,此压弯构件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 283.3kNm,整体稳定和分肢稳定的承载力基本一致。,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