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习题集电子版理论第四章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6037658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三级习题集电子版理论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习题集电子版理论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习题集电子版理论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习题与案例集)第一部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习题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正确的说法是( )(A) 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B) 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属于精神异常(C) 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D)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无法转换2、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 )(A) 异常心理可以部分的改善(B) 异常心理无法被校正(C) 精神障碍者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D)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3、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需要经过( )(A) 健康咨询 (B) 心理咨询(C) 系统治疗 (D) 发展咨询4、关于“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负性情绪过程为对象(B) 以变态心理的治疗过程为对象(C) 以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为对象(D) 以错误的认知结构为对象5、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 )(A) 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B) 个体的基本差异(C) 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影响(D) 异常的心理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6、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研究对象是( )(A) 心理与行为的联系(B) 心理与行为的异常(C) 各种不良行为模式(D) 各种脑的器质性病变7、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呈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B) 是东方科学发展的产物(C) 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无关(D) 始于公元前800年8、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 )(A) 把异常心理现象和大脑功能联系起来(B) 变态心理学比精神病学更为活跃(C) 变态心理学更为独立了(D) 更倾向于用为新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9、符合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是( )(A) 意识与潜意识同样的重要(B) 性的冲动是精神并与神经病的重要起因(C) “超我”与神经症绝对没有关系(D) 心理过程主要是意识的10、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命题中基本不正确的是( )(A) 意识与潜意识同样的重要(B) 性的冲动是精神并与神经病的重要起因(C) 潜意识在心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D)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1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B) 力比多的驱动(C) 顺利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D) 潜意识的结构12、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是( )(A) 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B) 是心理活动的动力(C) 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D) 是人格结构的核心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 )(A) 人的心理结构缺乏层次性(B) 心理结构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含义相类似(C) 有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D) 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1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是( )(A) “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B) “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C) “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D) 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15、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 )(A) 完形主义疗法的核心 (B) 行为主义的观点(C)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 (D) 认知理论的核心16、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早期记载是( )(A) 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的心理行为(B) 巴浦洛夫用高级精神活动学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C) 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D) 通过意识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17、巴浦洛夫通过( ),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A) 现象描述结果 (B) 精神病学结果(C) 实验研究结果 (D) 心理研究结果1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浦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是( )(A) 通过动物实验(B) 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C) 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D) 通过演绎式的方法19、依据巴浦洛夫的理论、下列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神经病的判断的是( )(A) 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的感受性上(B) 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组织的解剖关系上(C) 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性上(D) 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皮层的新陈代谢上20、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神经症与神经病的原因的描述的是( )(A) 是大脑结构和功能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上(B) 是大脑兴奋和抑制的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C) 是脑的新陈代谢障碍(D) 是弱的、经常性的神经刺激21、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路线,下列书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动物实验结果,经而演绎推论人的心理过程(B) 以一种动物为实验对象,并与其他动物的实验结果相比较(C) 通过人的行为功能试验推断动物的心理现象(D) 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与思维的关系22、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是( )(A) “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B) “人格结构”和“行为过程”的不平衡(C) “心理动力学”特征发展受阻(D) “情绪”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偏离23、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 本能与社会的冲突2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 )(A) 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B) 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C) 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D) 能使人类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25、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标准化区分”法的内容的是( )(A) 医学标准 (B) 伦理学标准(C) 内省经验标准 (D) 社会适应标准26、对人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符合“医学标准”的含义的是( )(A) 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B) 将心理问题与统计学标准联系起来(C) 将症状当作内性经验标准(D) 将心理过程当作重要的分析点27、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 )(A) 远离平均数的两端被视为“异常”(B) 多以心理测量法为工具,获得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C) 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D) 位于平均值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28、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 有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C) 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D) 心里不稳定性的函数29、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形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的含义的是( )(A) 病人的内性经验 (B) 亚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C) 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 (D) 普通人的内省经验30、在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 )(A) 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B) 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事(C) 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D) 与自我要求一致31、在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时,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社会适应标准”的内容的是( )(A) 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B) 人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C) 人能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D) 人能够维持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3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的是( )(A) 主、客观世界统一的原则(B)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C) 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一致的原则(D)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33、“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不含( )(A) 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B) 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C) 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D) “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的统一性的丧失34、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 )(A) 对“自知力”概念的错误认知 (B) 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C) 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 (D) “现实自我”的解体和丧失35、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 )(A) “高级神经类型”的功能协调(B)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C) 各种情绪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协调、一致(D) 意识活动和心理动力过程的一致36、下列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 )(A) 可以稳定地表达一个人的“心境”(B) 心理结构与人格类型之间具有对应关系(C) 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D) “自我状态”与“自我理想”的协调关系3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 )(A) 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B) 人格类型与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对应关系(C) 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稳定性(D) 人格特征具有倾向性和独特性38、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C)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39、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的症状,是为了( )(A) 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 (B) 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C)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D) 对变态人格进行有效的咨询40、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师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的是( )(A)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B) 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C) 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D) 必须密切地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41、以下不属于“感知障碍”的是( )(A) 感知综合障碍 (B) 感觉障碍(C) 躯体障碍 (D) 知觉障碍42、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 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 感知综合障碍(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 感觉功能障碍43、无对象性的知觉是( )(A) 幻觉 (B) 错觉(C) 妄想 (D) 谵妄44、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是( )(A) 幻味 (B) 幻触(C) 幻视 (D) 幻听45、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 真性幻觉 (B) 假性幻觉(C) 主观幻觉 (D) 脑内幻觉46、区分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依据是( )(A) 幻觉体验的形式 (B) 幻觉体验的来源(C) 产生幻觉的器官 (D) 产生幻觉的原因47、( )符合幻觉体验不同真实性分类的特点。(A) 内脏幻觉和幻触 (B) 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C) 幻听和幻视 (D) 躯体幻觉48、( )不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幻觉类型。(A) 心因性幻觉 (B) 功能性幻觉(C) 假性幻觉 (D) 思维鸣响49、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A) 内感性不适 (B) 非真实感(C) 内脏性幻觉 (D) 被洞悉感50、下列描述中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的涵义的是( )(A) 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B) 感觉周围的人监视自己(C) 感觉周围的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D) 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51、非现实感属于( )(A) 感觉功能障碍 (B) 感知综合障碍(C) 思维功能障碍 (D) 思维综合障碍52、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 思维奔逸 (B) 思维散漫(C) 被洞悉感 (D) 妄想心境53、“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 )(A) 在回答问题时的语速明显地减慢(B) 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中断(C) 在回答问题时语速加快(D) 在回答问题时的内容极为简单54、“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的一个重要鉴别点是( )(A) 语速是否减慢 (B) 话语是否中断(C) 语句是否通顺 (D) 话语是否流畅55、意识清楚时出现的谈话内容缺乏逻辑性,可能是( )(A) 思维松弛 (B) 思维不连贯(C) 思维中断 (D) 破裂性思维56、“思维内容障碍”的类型不包括( )(A) 强迫观念 (B) 音联义联(C) 妄想 (D) 超价观念57、“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 )(A)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B) 夸大妄想、自罪妄想(C) 病理性象征思维 (D) 内心被揭露感58、把与自己本无关系的事情认为有关,这种临床表现最可能出现于( )(A) 被害妄想 (B) 钟情妄想(C) 关系妄想 (D) 夸大妄想59、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 )(A) 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B) 嫉妒妄想和被钟情妄想(C) 被害妄想和牵连性妄想 (D) 疑病妄想和自罪妄想60、关于“继发性妄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指以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B) 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C) 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D) 可以见于多种精神疾病61、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 )(A) 破裂性思维 (B) 强迫观念(C) 强制性思维 (D) 超价观念62、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强迫性穷思竭虑属于强制思维(B) 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C) 强迫性怀疑属于强制思维(D) 强迫性对立属于强迫观念63、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B) 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C) 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点(D) 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64、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B) 注意对判别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C) 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D) 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65、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B) 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C) 注意对判断是否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D) 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66、关于“注意狭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注意范围显著的缩小(B) 可见于激情状态(C) 鉴于智能障碍患者(D) 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67、关于“注意减弱”,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B) 多见于精神衰弱症状群(C) 多见于智力障碍群(D) 见于意识障碍时68、如果出现注意范围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这可能是( )(A) 注意减弱 (B) 注意狭窄(C) 自知力不完整 (D) 内心被披露69、关于“记忆衰退”的临床表述,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远记忆衰退(B) 近记忆衰退(C) 脑器质性损害者在早期容易出现近记忆减退(D) 神经症患者在早期易出现远记忆减退70、记忆增强是一种理性改变,下列疾病中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是( )(A) 抑郁发作 (B) 躁狂发作(C) 偏执障碍 (D) 强迫障碍71、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他的主要特点是( )(A) 远记忆丧失 (B) 近记忆丧失(C) 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D) 远记忆力减退主要见于脑功能性障碍72、关于 “遗忘”,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有顺序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B) 对局限于某一件事或某一时期的经历不能忘记(C) “顺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D) “逆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73、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的确有此事,这种症状属于( )(A) 错觉 (B) 幻觉(C) 虚构 (D) 错构74、下列说法不符合“虚构”的概念是( )(A) 以记忆中中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一段经历(B) 虚构内容常常变化(C) 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D) 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75、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 )(A) 感知觉、注意力 (B) 记忆力、理解力(C) 分析综合能力 (D) 计算能力、判断力76、关于 “痴呆”,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综合症(B) 是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C) 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D) 常伴有精神和行为的异常77、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由心理应激引起 (B) 与环境污染有关(C) 预后一般较好 (D) 大脑无质性损害78、下列说法不符合“自制力完整”含义的是( )(A) 是指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病态认识批判的能力(B) 不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疗(C) 可以随病情的演变而发生变化(D) 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应79、下列说法不属于“情绪低落”的临床特点的是( )(A) 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不足 (B) 自责自罪、有自杀的企图和行为(C) 常常伴有思维内容的极度贫乏 (D) 思维迟缓、愉快感消失80、关于“恐怖情绪”,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与处境不符的情绪反应(B) 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的自主神经缭乱的症状(C) 伴随明显的无法摆脱的紧张、害怕(D) 紧张、害怕的感受与特定环境或事物有紧密联系81、弗洛伊德认为,道德性焦虑来自于( )(A) 超我 (B) 冲动(C) 自我 (D) 现实8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对焦虑分型的是( )(A) 道德性焦虑 (B) 客体性焦虑(C) 心因性焦虑 (D) 神经性焦虑83、A.Lewis(1967)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病理现象不具有( )的特点(A) 指向未来 (B) 情绪状态(C) 欣快体验(D) 躯体不适感、神经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缭乱84、漂浮焦虑的特点是( )(A) 情绪反应强烈 (B) 持续时间较短(C) 有明确的对象 (D) 无明确的对象85、处于焦虑中的人会出现来回走动,这种表现属于( )(A) 情绪的主观体验 (B) 精神动动性不安(C) 植物神经系统缭乱 (D) 精神运动型抑制86、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A) 情绪迟钝 (B) 情绪焦虑(C) 情绪淡漠 (D) 情绪倒错87、关于情绪迟钝性症状,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正常情感反应量少(B) 患者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受损(C) 鉴于焦虑症患者(D) 见于脑器质性障碍88、关于 “情绪淡漠”,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对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B) 表情比较呆板(C) 内心体验丰富 (D) 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89、关于 “情绪倒错”的临床表现,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B) 多见于广泛性焦虑(C) 情绪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D)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90、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性质不相称,这种表现可出现于( )(A) 情绪淡漠 (B) 意志增强(C) 情绪倒错 (D) 意志减退91、关于“意志缺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活极端懒散 (B) 行为被动(C) 多见于狂躁症患者之中 (D) 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92、抑郁症状和较轻度的意志缺乏都可以出现意志减退,他们的区别是( )(A) 主动性缺失程度 (B) 行为减少程度(C) 内心的情绪体验 (D) 被动性的表现93、关于“缄默”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患者缄默不语不回答问题(B) 有时可以用手势或写字与人交流(C) 机械、复刻版的重复某一单调动作(D) 多见于癔症患者94、紧张性木僵、是紧张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 )(A) 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 (B) 被动服从、刻板动作(C) 缄默、模仿动作和语言 (D) 意向倒错、作态等95、患者对他人要求做出完全相反动作称为( )(A) 被动性违拗 (B) 被动性服从(C) 主动性违拗 (D) 主动性服从96、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组器质性障碍症候群(B) 患病期患者基本丧失自制力(C) 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及其脱离现实(D) 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保持一致97、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组精神性障碍症候群(B) 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C) 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及其脱离现实(D) 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保持一致9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 )(A) 以思维障碍为主的精神性障碍 (B) 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C) 病程进展快速 (D) 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99、下列说法中符合“偏执性障碍”的特点是( )(A) 病程演进迅速 (B) 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C) 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精神障碍 (D) 常有人格分裂样改变10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是( )(A) 在六个月内痊愈 (B) 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C) 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D) 起病前经历相应的创伤101、关于“心境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B) 是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C) 常伴有意志减退(D) 也称“精神性障碍”102、“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精神运动性兴奋 (B) 语词新作(C) 情绪高涨 (D) 思维奔渝103、“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 )(A) 思维缓慢 (B) 思维中断(C) 情绪低落 (D) 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10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持续性精神障碍”的是( )(A) 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B) 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C) 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D) 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105、心理冲突的变形是( )(A) 道德性的 (B) 精神病性的(C) 现实性的 (D) 神经症性的106、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的精神障碍称为( )(A) 感情障碍 (B) 急性应激障碍(C) 认知障碍 (D) 创伤后应激障碍107、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受到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之后,在( ) 出现的精神障碍。(A) 数分钟后 (B) 数周至数月之内(C) 一至两天内 (D) 半年以后108、创伤性应激障碍又称( )(A) 延迟性心因反应 (B) 急性心因反应(C) 反应性精神病 (D) 灾难综合症109、常见的人格类型不包括( )(A) 偏执型人格 (B) 内向型人格(C) 反社会型人格 (D) 强迫型人格110、焦虑性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 )(A) 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 (B) 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C) 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 (D) 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111、( )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A) 冲动型 (B) 焦虑型(C) 强迫型 (D) 表演型112、心理生理障碍是与( )相关的精神障碍。(A) 社会事件 (B) 心理因素(C) 生理因素 (D) 饮食习惯113、进食障碍不包括( )(A) 神经性贪食 (B) 神经性呕吐(C) 神经性厌食 (D) 神经性消化不良114、梦游属于( )(A) 分离性障碍 (B) 转换性障碍(C) 睡眠障碍 (D) 运动障碍115、癔症多以( )为发病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病程反复迁移。(A) 躯体疾病 (B) 人格倾向(C) 社会环境 (D) 季节变化116、癔症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 )(A) 意识障碍 (B) 遗忘障碍(C) 梦游 (D) 情感爆发117、适应性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之后,( )起病。(A) 2个月至3个月 (B) 1个月内(C) 超过6个月 (D) 不超过1年118、许又新综合考察心理健康标准不包括( )(A) 操作标准 (B) 体验标准(C) 统计学标准 (D) 发展标准119、通过观察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 )(A) 体验标准 (B) 综合标准(C) 发展标准 (D) 操作标准120、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病作为评价指标,被称为( )(A) 体验标准 (B) 综合标准(C) 发展标准 (D) 操作标准121、根据许又新的发展标准,评估心理健康水平时,应该对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 )(A) 项目考察 (B) 横向考察(C) 背景考察 (D) 纵向考察122、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是由( )提出来的。(A) 许又新 (B) 郭念峰(C) 钟友彬 (D) 李心天123、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种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被称为( )(A) 心理活动强度 (B) 心理活动耐受力(C) 心理康复能力 (D) 心理自控力124、衡量心理健康水平,从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来判断,被称为( )(A) 心理活动强度 (B) 心理活动耐受力(C) 心理康复能力 (D) 心理自控力125、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为( )(A) 心理活动强度 (B) 心理活动耐受力(C) 心理康复能力 (D) 心理自控力126、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控制程度进行调节的能力被称为( )(A) 心理活动强度 (B) 心理活动耐受力(C) 心理康复能力 (D) 心理自控力127、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随其做顺应性改变的能力,叫( )(A) 环境适应能力 (B) 受暗示性(C) 周期节律性 (D) 社会交往能力128、个体与亲友、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叫( )(A) 环境适应能力 (B) 受暗示性(C) 从众 (D) 社会交往能力129、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叫做心理活动的( )(A) 环境适应能力 (B) 受暗示性(C) 周期节律性 (D) 社会交往能力130、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这种适应方式是( )(A) 积极适应 (B) 消极适应(C) 主动适应 (D) 拒绝适应131、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这种能力,被称为( )(A) 自信 (B) 自卑(C) 自负 (D) 自嘲132、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刺激时,( )(A) 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B) 有较快的恢复能力(C) 有较持久的经受力 (D) 有自如的控制能力133、“心理正常”意味着( )(A) 包含精神病症状在内的心理活动 (B) 包含心理不正常在内的心理活动(C) 一切可能的心理活动 (D) 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134、“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 )的问题的。(A) 个人能力发展 (B) 心理上“有病”与“没病”(C) 心理健康水平 (D) 人格特点1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概念应包含在心里正常范围内(B) 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心理疾病(C) 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D) 区分心理正常与不正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不同136、个体是否患有心理疾病,()(A) 只有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被关心(B) 只有在精神病学工作中被关心(C) 心理咨询学与精神病学都不关心(D) 咨询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都关心,但关心的动机和目的不同137、心理咨询工作关注来访者是否心理异常,是为了( )(A) 选出有精神疾病的人立即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B) 选出没有精神疾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C) 选出有精神疾病的人,永远不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D) 将其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138、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 )(A) 健康常模 (B) 心理状态(C) 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D) 心理绝对平静的过程139、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 )(A) 健康常模 (B) 心理状态(C) 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D) 内心无任何矛盾140、健康心理学( )(A) 已经拥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B) 是试图依照现代医学模式开始探索健康问题的学科(C) 有清楚界定的内涵与外延(D) 是一门发展成熟的学科141、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A) 疾病控制的管理问题(B) 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C) 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D)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142、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A) 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B)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C) 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D)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43、一般情况下,躯体疾病患者在住院时不大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是( )(A) 感到自己更独立、自由(B) 情绪低落(C) 更多的关心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状态(D) 感到时间过得很慢144、躯体疾病患者伴有( )的症状时,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应请精神科医生会诊(A) 虚弱症 (B) 谵妄(C) 抑郁 (D) 夸大疾病体验145、意识障碍会出现在( )时(A) 疾病慢慢发展 (B) 疾病逐渐严重(C) 疾病严重 (D) 疾病减轻146、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会出现在( )时 (A) 严重中毒现象存在 (B) 疾病迁延发展(C) 疾病迅速严重 (D) 康复147、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A) 心理不健康状态 (B) 异常心理状态(C) 功能性机能失调 (D) 神经过程紊乱148、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不应当是( )(A) 心理不健康状态 (B) 严重心理问题(C) 心理问题 (D) 升学、就业时的困惑149、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里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不包括( )(A) 限定心理健康咨询的范围、对心理健康问题深入探索(B) 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C) 进行个体心理过程的研究和探索(D) 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进行职业培训150、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确定“心里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效度标尺时,下列指标中错误的是( )(A) 症状学效度 (B) 统计学效度(C) 预测效度 (D) 结构效度15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 )(A) 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的(B) 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C) 情绪反应已经泛化(D) 不良情绪的激发仅局限于最初事件15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 )(A) 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性控制(B) 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C) 一般伴有人格障碍(D) 内容充分泛化153、关于“严重心理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性控制(B) 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C) 心理冲突是道德性的(D) 持续时间可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154、“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不包括( )(A) 心理问题 (B) 严重心理问题(C)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 确诊的神经症155、从心理学的角度,下列说法中符合“压力”的定义的是( )(A) 压力是大气层对地球表面形成的作用力(B) 压力是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C) 压力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D)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的过程156、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是( )(A) 灾难性压力 (B) 生物性压力(C) 叠加性压力 (D) 精神性压力157、精神压力源是指( )(A)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B)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C)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活的事件(D)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事件和外在事件158、社会性压力源是指( )(A)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B)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C)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活的事件(D)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事件和外在事件159、因社会交往不良而形成的压力源属于( )(A) 生物性压力源 (B) 社会性压力源(C) 精神性压力源 (D) 混合性压力源160、除了( )外,其他各项均可成为生物性压力源(A) 躯体创伤 (B) 噪音(C) 歪曲的认知结构 (D) 饥饿161、社会在适应量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量表有局限性(B) 该量表针对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C) 该量表中,负面生活事件遭遇着易患精神疾病(D) 得分低的个体医患感冒、心脏病、骨质疏松等162、日常生活小困扰量表提出( )(A) 日常生活压力小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状况(B) 生活事件的数目和严重性有关(C) 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无关(D) 兴奋性事件与健康无关163、咨询中,有时会让求助者确定生活中那些事件超越了自己的应对能力,这种工作叫做( )(A) 知觉压力测评 (B) 重大生活事件评估(C) 情绪体验测评 (D) 生活小困扰评估164、( )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A) 无法选择 (B) 无所适从(C) 左右为难 (D) 漠不关心165、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称为(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166、当面临两种不利情景时,如“腹背受敌”时,称为(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167、当同时面临两种既有利又有弊的选择时,我们将体验到的冲突称为(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168、下列说法中符合一般单一生活压力特征的是( )(A) 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B) 经历无法避免的生活事件(C) 经历某种足以使个体崩溃的,并不能通过努力适应的事件(D) 经历某种不足以使个体崩溃的,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169、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的后效是( )(A) 灾难性的 (B) 有延缓作用的(C) 高强度的 (D) 有积极作用的170、我们往往用“四面楚歌”来形容( )(A) 单一性压力 (B) 同时性叠加压力(C) 继时性叠加压力 (D) 破坏性压力171、我们往往用“飞来横祸”来形容( )(A) 单一性压力 (B) 同时性叠加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