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03754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信息管理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信息管理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IS,第十章 MIS的开发方法,10.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10.2 生命周期法 10.3 结构化方法 10.4 原型法 10.5 面向对象方法,10.1 MIS开发概述,10.1.1 MIS开发的过程 10.1.2 MIS开发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10.1.3 MIS开发的组织管理 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10.1.1 MIS开发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性质的工作,一般有三个成功要素: 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组织系统性队伍; 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主要领导者参与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先决条件。,案例:雅戈尔实施信息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雅戈尔开始实施信息化,但公司CIO走马换灯的更换,一直未见成效。 直到2002年韩永生出任雅戈尔集团的CIO。,韩永生: 中国著名的企业战略管理与战略IT实施专家 中科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工业管理中心主任 第一个由于管理和信息化的成就,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战略专家,案例:雅戈尔实施信息化,“信息化就是化权力,化能人管理,权力向后退,部门向后退,流程向前移。” 2002年,雅戈尔战略方向调整。经营品牌的命脉无疑是终端,“决战终端”的口号在雅戈尔响亮地提了出来。 将各分销中心的利润透明化,为了排除各分销公司总经理的抵制,信息化首先就得化“权力”。,案例:雅戈尔实施信息化,各个终端都是分而治之,各个分销公司都是独立的利润中心,有独立的产品处理权、广告权以及利润奖金提成。 集团要收回客户的管理权,让分销公司每天的业绩都变得透明。 因此,在“分权”与“集权”的斗争中,矛头往往第一个指向了信息化。,案例:雅戈尔实施信息化,雅戈尔在分销公司上演了一出“八大军换防”: 新任分销公司总经理不期而至,当日就进行审账,旧任经理第二天就要离开。 在各分销公司开展强势培训,宣布培训不合格就换岗,故意捣乱的就除名,做得好的就发钱奖励。,案例:雅戈尔实施信息化,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韩永生:“雅戈尔信息化的成功,是否和您长期研究信息化及应用有很大的相关性?”他却说:“我觉得不是我们的功劳,是雅戈尔第一把手的功劳,决心、信心、耐心,李如成是三心一意做信息化。” 由此可见: 主要领导者参与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先决条件。,10.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10.1.1 MIS开发的过程 10.1.2 MIS开发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10.1.3 MIS开发的组织管理 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10.1.2 MIS开发的特点与基本原则,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 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具有较高难度和复杂性。 如:美国曾经最大的药品分销商福克斯梅亚公司在投入两年半的时间及一亿美元之后,其实施的ERP系统所达到的效果非常不理想,终以失败告终,且导致该公司破产。,10.1.2 MIS开发的特点与基本原则,复杂性体现在: 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复杂; 信息系统内容复杂,目标多样; 信息系统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 参与者的沟通效果影响系统开发; 信息系统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 信息系统建设受社会人文因素影响。,MIS的开发,必须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基本条件: 1)有建立MIS的实际需求和迫切性 2)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 3)企业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4)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满足系统建设需要 5)企业的基础数据要齐全、规范 6)企业有必要的投资保证,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别去开发MIS哦,否则是自找麻烦,10.1.2 MIS开发的特点与基本原则,管理信息开发的基本原则: 适应性原则:适应各级管理者需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环境,采用现代管理科学原理和方法 效益性原则:必须着眼于效益 系统性原则:子功能有序组合而成,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规范化原则:文档资料、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递进性原则:逐步完善,逐步发展,考虑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充性。,10.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10.1.1 MIS开发的过程 10.1.2 MIS开发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10.1.3 MIS开发的组织管理 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10.1.3 MIS开发的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整个系统; 用于条件尚不成熟的阶段或者开发小的系统; 缺点: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忽视系统部件的有机联系,往往要作出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进行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 开发策略要求很强的逻辑性,难度较大。,10.1.3 MIS开发的组织管理,“自上而下规划,自下而上实现”的开发策略 将上面两种方法结合,MIS的战略规划是“自上而下”规划,各系统的应用开发是“自下而上“实现,该方法是建设MIS的正确策略。,10.1.3 MIS开发的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要根据企业资源、技术力量、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选用。 委托开发方式 用户自行开发方式 合作开发方式 直接购买方式,委托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是将信息系统的开发委托科研院所或软件公司来完成。 优点: 省时省事 开发的系统技术水平高 缺点: 费用高(小型MIS需要几万,大型MIS需要几十甚至上千万); 系统维护麻烦; 不利本企业人才培养。 适用:MIS技术力量较弱,但资金充足的单位。,用户自行开发方式,自行开发方式是指依靠本单位的技术力量开发系统。 优点: 锻炼本企业开发队伍 系统维护方便 缺点: 系统开发周期较长 不易开发出高水平的MIS 适用:有较强MIS技术力量的组织(大学、研究所、高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方式,合作开发方式是介于独立开发和委托开发之间的一种开发方式。它是由本单位和软件公司(或科研院所)共同组织开发力量,共同进行开发工作。 优点: 相对委托开发节约资金; 有利于本企业人才培养; 有利于开发出高水平和适用性强的系统; 有利于系统维护。 缺点: 合作中容易出现沟通问题,直接购买方式,购(租)用软件包是指通过对软件市场的调查,购(租)适合本单位管理业务活动软件包。 优点: 省时、省事、经济 缺点: 功能简单、专用性比较差,维护困难 适用:组织规模小,通用功能(如工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等),四种开发方式的比较,10.1 MIS开发概述,10.1.1 MIS开发的过程 10.1.2 MIS开发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10.1.3 MIS开发的组织管理 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信息系统开发步骤:,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领导者推动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一步 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委员会,信息系统委员会是领导者的主要咨询机构,又是信息系统开发的最高决策机构 成员:各级管理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专家,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员 主要工作:确定系统目标,审核和批准系统方案,验收和鉴定系统以及组建各种并发组织,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在信息系统委员会的领导下要建立一个系统规划组或系统分析组,简称系统组。 系统组应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如管理专家、计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 组成队伍后,如果是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则应首先进行全系统的规划,系统规划是全面的长期的计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就可以进行一个个项目的开发。,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现阶段。,准备阶段,计划实施阶段,规划阶段,开发阶段,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目标的确定、解决目标的方式的确定、信息系统目标的确定、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工程项目的确定及可行性研究等。 系统分析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以及系统方案的确定等.,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系统设计包括计算机系统流程图和程序流程图的确定、编码、输入输出设计、文件设计、程序设计等。 系统实现包括机器的购买、安装、程序调试、系统的切换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 系统的评价包括建成时的评价和运行后的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的请求等。,10.1.4 MIS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pproach) 结构化方法(Structure Approach) 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bject-Oriented Developing Approach)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第十章 MIS的开发方法,10.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10.2 生命周期法 10.3 结构化方法 10.4 原型法 10.5 面向对象方法,10.2 生命周期法,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结构化方法的基础。 将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存期视为一个生命周期,严格划分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然后自上而下一步步实现。,10.2 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的特点: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阶段清楚,任务明确,文档齐全标准 用于大型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 常见的分析技术是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10.2 生命周期法,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运行与维护,10.2 生命周期法,系统规划,战略规划:据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系统总体结构规划:信息需求分析、 数据规划、功能规划与系统划分、 信息资源配置规划,项目实施与资源配置规划:将系统划 分为若干项目,估计每个项目需要的 软硬件、网络资金、人员等各项资源,系统规划 说明书,10.2 生命周期法,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管理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可行性分析结果的表述。,系统分析,系统初步调查,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 究系统详细调查,开发项目范围内新 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分析主要步骤 系统调查(详细调查) 业务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建模 新系统逻辑模型提出 系统说明书,10.2 生命周期法,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具体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模型设计、代码设计等,实现系统的物理模型,因此该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系统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输入 输出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储存设 计、计算机系统方案的选择, 提出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设计说明书,10.2 生命周期法,系统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系统软硬件配置、 安装与调试,人员的培训,新旧系统 的转换与试运行,系统调试说明书 用户操作手册,系统实施: 该阶段的特点是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10.2 生命周期法,系统运行与 维护,系统运行的组织与管理,系统评价,系 统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 护、预防性维护,系统维护记录 系统评价报告,10.2 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 系统开发深度不够,系统需求难以确定 生命周期法开发周期长,文档过多。 各阶段审批工作困难。,第十章 MIS的开发方法,10.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10.2 生命周期法 10.3 结构化方法 10.4 原型法 10.5 面向对象方法,10.3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称为新生命周期法,是生命周期法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结合。 基于假设: 所有需求都能够被预先定义 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能够准确而清晰地交流 采用图形文字可以充分体现最终系统,10.3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根据用户至上的原则,自始至终按照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在系统实施阶段采用自底向上实施方法。 结构化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10.3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的特点: 面向用户的观点 深入调查研究 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分析、设计与自底向上的系统实施相结合 严格划分系统阶段 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 开发过程的工程化 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10.3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易于实现 有利于应用软件总体结构的优化 实现系统具有较好的维护性 缺点: 所需文档资料数量大。 模型仅仅是书面的 违反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需求定义的要求 正确性 完整性 可理解性 一致性 非冗余性 可测试性,改动-费用曲线,美国贝尔实验室统计得出的定量结果,并非所有的需求都能在系统开发前被准确地说明 项目参加者之间通常都存在交流上的困难 需要实际的、可供用户参与的系统模型 有合适的系统开发环境,10.4 原型法,原型法(PA,Prototyping Approach)是指一种先建立待制系统模型,再与用户分析修改模型,最终使用户满意的系统开发方法,又称为渐进法或迭代法。 原型法不注重对MIS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和分析。,10.4 原型法,原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原型”指区别于最终系统的初始模型,系统早期可运行的一个版本 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 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程序模块、数据文件、用户界面、主要输出信息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原型法中原型应当具备的特点: 实际可行 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 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原型的分类: 抛弃式 进化式,需求定义阶段,验证、完善需求的原型开发,正式系统的核心部分,10.4 原型法,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对用户提出的初步需求进行总结 构造一个合适的原型并运行 系统开发人员对原型运行情况的不断分析、修改和研讨,不断扩充和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到符合用户的要求。,原型法的特征: 开发之初不要求掌握系统的所有需求; 构造原型必须依赖快速的原型构造工具; 原型的反复修改是必然和不可避免的。,原型法的工作流程:,10.4 原型法,原型法的特点: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强调用户参与,及早发现问题,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充分利用最新的系统开发环境 。 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融为一体 用户全程参与,利于系统的移交、运行和维护。,原型法的优缺点,优点: 使用软件工具,效率高,开发周期短 加强用户参与,提高用户满意程度 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 缺点: 缺乏全面、系统的开发观点 对系统的修订会产生无休止的反复 适用范围:小型、需求不确定系统,10.4 原型法,原型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重视开发过程的控制 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结构化方法有机结合 充分了解原型法的使用环境和开发工具 注意使用范围 不适合开发大型复杂系统 不适用于大量运算的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 不适用于原基础管理不善、信息处理过程混乱的企业。,第十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0.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10.2 生命周期法 10.3 结构化方法 10.4 原型法 10.5 面向对象方法 10.6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传统开发方法存在问题,软件重用性差 软件重用性是软件工程追求的目标之一。 软件可维护性差 传统方法开发出来的软件,维护时其费用和成本仍然很高,其原因是可修改性差,维护困难,导致可维护性差。 开发出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开发需求模糊或需求动态变化,10.5 面向对象方法,10.5.1 OO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10.5.3 OO的开发过程 10.5.4 OO的优缺点,10.5.1 OO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 对象有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 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对象: 关于某事物的属性(一组信息)与行为(属性上的操作)的抽象 存储数据 封装服务 交换消息,OO的基本概念,对象: 一个封闭体,由一组数据和施加于这些数据上的一组操作构成,包括标识、数据、操作和封口。 数据:描述对象属性的存储或数据结构 操作:也称为方法,对对象的行为 对象自身承受的操作 施加于其他对象的操作 接口:主要指对外接口,是指对象处理外部消息所制定的操作名称集合。 标识:对象的名称,类: 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数据结构:对该类数据组织结构的描述 操作:该类通用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 接口:面向其他类的统一的外部通信协议 标识:类的名称 继承:描述子类承袭父类的名称,以及继承得到的结构和功能,OO的基本概念,OO的基本概念,类 类具有层次结构 父层的数据可被多次使用,子类可扩展自身的属性和方法。,父类层,父类层,子类,子类,例化,消息 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构造 面向对象通过消息传递来相互合作 所传递的消息包括: 接受消息的对象 消息名称 参数,OO的基本概念,继承性: 指一个类因承袭而具有另一个类的能力和特征的机制或关系。父类具有通用性,子类具有特殊性,子类可以在父类那里继承方法和属性。 封装性: 将一个实际的属性(数据)和操作(程序代码)集成为一个对象整体。 具有清楚的边界,具有一个接口;其他对象不能直接修改本对象拥有的数据和代码。 多态性:不同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后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一现象称为多态。,OO的基本特征,面向对象的模型(补充) 对象模型 对象模型表示了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它是从客观世界实体的对象关系角度来描述,表现了对象的相互关系; 该模型主要关心系统中对象的结构、属性和操作; 它是分析阶段三个模型的核心,是其他两个模型的框架。,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所有计算。 功能模型指出发生了什么,动态模型确定什么时候发生,而对象模型确定发生的客体。功能模型表明一个计算如何从输入值得到输出值,它不考虑计算的次序.,功能模型 由多张数据流图组成 数据流图用来表示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数据值的流向,它不包含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在动态模型中表示 数据流图也不表示对象中值的组织,值的组织在对象模型中表示,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是与时间和变化有关的系统性质。该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控制结构,它表示了瞬间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性质, 它关心的是系统的控制,操作的执行顺序,它表示从对象的事件和状态的角度出发,表现了对象的相互行为。 该模型描述的系统属性是触发事件、事件序列、状态、事件与状态的组织。,10.5 面向对象方法,10.5.1 OO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10.5.3 OO的开发过程 10.5.4 OO的优缺点,10.5.3 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OOA)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OOD) 面向对象的系统实施(OOP),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OOA),面向对象分析的目的是提取系统需求的过程,并建立模型。 分析模型有三种用途: 用来明确问题需求; 为用户和开发人员提供明确需求; 为用户和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协商的基础,作为后继的设计和实现的框架。,做什么,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OOA),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步骤: 陈述问题 建立对象模型 建立动态模型 建立功能模型 定义服务,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步骤,第一阶段:陈述问题 分析者必须同用户一块工作来提炼需求 其中涉及对需求的分析及查找丢失的信息。,实 例,银行网络系统问题陈述: 设计支持银行网络的软件,银行网络包括人工出纳站和分行共享的自动出纳机。 每个分理处用分理处计算机来保存各自的帐户,处理各自的事务;各自分理处的出纳站与分理处计算机通信,出纳站录入帐户和事务数据;自动出纳机与分行计算机通信,分行计算机与拨款分理处结帐,自动出纳机与用户接口接受现金卡,与分行计算机通信完成事务,发放现金,打印收据;系统需要记录保管和安全措施;系统必须正确处理同一帐户的并发访问;每个分处理为自己的计算机准备软件,银行网络费用根据顾客和现金卡的数目分摊给各分理处。,银行网络系统的示意图,第二阶段:建立对象模型,1.确定类的标识和关联,因为它们影响了整体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下列标准,去掉不必要的类和不正确的类 (1) 冗余类 (2) 不相干的类(3) 模糊类 (4) 属性 (5) 操作 两个或多个类之间的相互依赖就是关联。一种依赖表示一种关联,可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关联,实 例,查找问题陈述中的所有名词,产生如下的暂定类。 软件 银行网络 出纳员 自动出纳机 分行 分处理 分处理计算机帐户 事务出纳站 事务数据 分行计算机 现金卡用户 现金 收据 系统 顾客费用 帐户数据 访问安全措施 记录保管,实 例,查找问题陈述中的所有名词,产生如下的暂定类。 软件 银行网络 出纳员 自动出纳机 分行 分处理 分处理计算机帐户 事务出纳站 事务数据 分行计算机 现金卡用户 现金 收据 系统 顾客费用 帐户数据 访问安全措施 记录保管,关 联,银行网络问题陈述中的关联: 银行网络包括出纳站和自动出纳机; 分行共享自动出纳机; 分理处提供分理处计算机; 分理处计算机保存帐户; 分理处计算机处理帐户支付事务; 分理处拥有出纳站; 出纳站与分理处计算机通信; 出纳员为帐户录入事务; 自动出纳机接受现金卡; 自动出纳机与用户接口; 自动出纳机发放现金; 自动出纳机打印收据; 系统处理并发访问; 分理处提供软件; 费用分摊给分理处。,隐含的动词词组: 分行由分理处组成; 分理处拥有帐户; 分行拥有分行计算机; 系统提供记录保管; 系统提供安全; 顾客有现金卡。 基于问题域知识的关联: 分理处雇佣出纳员; 现金卡访问帐户。,使用下列标准去掉不必要和不正确的关联: (1) 若某个类已被删除,那么与它有关的关联也必须删除或者用其它类来重新表述。 (2) 不相干的关联或实现阶段的关联:删除所有问题域之外的关联或涉及实现结构中的关联。 (3) 动作:关联应该描述应用域的结构性质而不是瞬时事件。 (4) 派生关联:省略那些可以用其他关联来定义的关联。,2. 增加属性,进一步描述类和关联的基本网络,使用继承合并和组织类, 3. 将操作增加到类中去作为构造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副产品。,第三阶段:建立动态模型,准备脚本 动态分析从寻找事件开始,然后确定各对象的可能事件顺序,保证不遗漏重要的交互步骤。 确定事件 确定所有外部事件。 确定出发每个事件的动作对象以及接受事件的目标对象。,系统在执行期间内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准备事件跟踪表 把脚本表示成一个事件跟踪表,即不同对象之间的事件排序表,对象为表中的列,给每个对象分配一个独立的列。 构造状态图 对各对象类建立状态图,反映对象接收和发送的事件,每个事件跟踪都对应于状态图中一条路径。,第四阶段:建立功能模型,确定输入值、输出值 先列出输入、输出值,输入、输出值是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事件的参数 建立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说明输出值是怎样从输入值得来的,数据流图通常按层次组织 描述图中各个处理的功能,第五阶段:定义服务,目的:建立完善的动态模型 对象的常规行为 特殊需要的行为 利用继承机制以减少服务的数量,对象收到消息后所执行的操作,10.5.3 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OOA)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OOD) 面向对象的系统实施(OOP),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OOD),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OOD) 采用面向对象观点建立求解域模型的过程。 OOD的准则 模块化 信息隐藏 弱耦合 强内聚 可重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OOD),OOD的内容: 设计模型子系统 对问题域模型作一些补充或修改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对系统的人机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以确定人机交互的细节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确定必须同时操作的对象,相互排斥的对象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10.5.3 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OOA)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OOD) 面向对象的系统实施(OOP),面向对象的系统实施(OOP),将面向对象设计结果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语言书写的面向对象程序 测试并调试面向对象的程序,10.5 面向对象方法,10.5.1 OO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10.5.3 OO的开发过程 10.5.4 OO的优缺点,10.5.4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缺点,优点: 利于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正确性和效率。 开发基础统一于对象之上,各阶段工作平滑,避免了许多中间转换环节和多余的劳动 提高了软件的一致性、模块的独立性及程序的共享性和重用性。,缺点: 依靠一定的软件技术支持; 不适合于大项目的开发,否则系统结构不合理、关系不协调。 现有业务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不能从科学管理角度进行理顺和优化。 初学者不易接受、难学。 适用范围:目前系统开发及程序设计的重要技术和发展方向。,第十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0.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10.2 生命周期法 10.3 结构化方法 10.4 原型法 10.5 面向对象方法 10.6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10.6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大型综合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以实现系统开发的自动化。 CASE是20世纪80年代末从计算机辅助编程工具、第四代语言(4GL)及绘图工具发展而来的,基本思想 CASE方法的特点 CASE方法具有的功能及工具分类 CASE方法的特点 适用范围:必须结合具体开发方法适用,各种方法的差异,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是经典的开发方法 强调从系统出发,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地开发系统 开发过程规范,思路清楚 总体思路上比较保守,是以不变应万变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原型法 强调开发方与用户的交流 以变应变的思路,从动态的角度看待系统变化 通常与结构化法结合使用,各种方法的差异,面向对象的方法 从系统的基本构成入手,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系统组成的基本实体(对象) 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CASE 全面支持系统开发过程(除系统调查) 自动化(正确的说是半自动化)的系统开发方法,结 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全面地支持整个系统开发过程。 其它方法作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局部开发环节上的补充。,练习题,在生命周期模型中哪一阶段能产生可行性报告: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总体规划 D.系统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从问题提出,开发班子组成,(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到系统实现和评价的全过程。 A.人员选配 B.实地调研 C.系统规划 D.建立文档,(多选)MIS的开发方法有: A.生命周期法 B.面向对象方法 C.原型法 D.系统集成法 (判断)结构化方法是利用自上而下分析、设计,逐步实现的方式完成系统开发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这样使完成每一个模块的工作变单纯而明确,为设计一些较大的软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种基本程序结构的组合: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来实现。,银行网络问题陈述中的关联:银行网络包括出纳站和自动出纳机;分行共享自动出纳机;分理处提供分理处计算机;分理处计算机保存帐户;分理处计算机处理帐户支付事务;分理处拥有出纳站; ,10.5.1 OO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各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如SmallTalk、C等)逐步发展过来的。 面向对象: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世界观,从结构组织角度模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论。,客观世界由许多不同种类的对象构成,每个对象有自己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客观世界。,需求定义的基本内容 (1)系统约束 (2)系统输入输出 (3)系统数据需求和数据元素 (4)功能 (5)性能与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